『壹』 請問下圖背景中的連接線是怎麼畫出來的
網上素材庫有很多,拿來直接用!
『貳』 有什麼線可以把電腦和電視連在一起的或者不用線,在電視上看電腦上的電影什麼的
說到電腦接電視,很多朋友都很感興趣。經常都有一些朋友問到這方面的問題。時間久了也積累了一些這方面的知識,為了方便大家能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我把一些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
電腦接電視其實就是把電腦上的視頻和音頻輸出到電視上。利用電視的大屏幕、適合播放動態畫面的優勢在電視上看電影、玩游戲。可以讓電腦顯示器和電視顯示 相同的、不同的、甚至顯示合並的畫面(下面我會詳細的介紹)。但因為電腦和電視的硬體條件不同,所採用的方案也有很多種。下面我先詳細介紹一下電腦連接電 視的幾種方案,因為各種方案的音頻介面都是相同的,使用一樣的音頻線,所以我按照視頻介面的不同分類。
1.使用S端子介面的音視頻線連接電腦顯卡的S端子和電視機的S端子;以前電腦顯示器連接不需改動。這是用的最多的雙屏顯示方案。
硬體要求:電腦顯卡和電視機都有S端子介面。
優點:可以利用顯卡的驅動程序實現顯示相同的、不同的、甚至顯示合並的畫面。這樣就可以一邊上網一邊看電影了。而且這是最廉價的解決方案。一些朋友經常 問我:聽說S端子的顯示效果不好,畫面會不會很模糊?對這個我要說,如果是普通的模擬電視,質量好的S端子線完全可以達到電視的最高輸出效果。當然要求有 好的出入源,電腦的視頻信號輸出就可以。S端子具體英文全稱叫Separate Video,意義就是將Video信號分開傳送,也就是在AV介面的基礎上將色度信號C和亮度信號Y進行分離,再分別以不同的通道進行傳輸,同AV介面相 比由於它不再進行Y/C混合傳輸,因此也就無需再進行亮色分離和解碼工作,而且由於使用各自獨立的傳輸通道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視頻設備內信號串擾而產生的 圖像失真,極大提高了圖像的清晰度。一般家用VCD使用的是AV介面,播放的VCD片源最高也只能達到352X288。目前模擬電視機顯示水平在350— 400線。而從顯卡輸出到電視機,甚至可以設置成1024X768,但是因為水平解析度超過模擬電視的解析度就看不出差別了,只是顯示畫面的大小罷了,所 以一般選800X600就可以了。
2.使用VGA介面的音視頻線連接電腦顯卡的VGA介面和電視機VGA介面;使用DVI連接線連接電腦顯卡和顯示器。如顯示器為VGA介面,就需要用DVI轉VGA介面的連接線了。
硬體要求:電腦顯卡需有VGA介面和DVI介面;電視要有VGA介面。
優點:VGA連接線的顯示效果要優於S端子。同樣可以實現相同的、不同的、甚至顯示合並的畫面。而且只要你的電視支持,解析度最高可以達到2048 x1536。如果你是大屏的數字電視,那這個方案是你的最佳選擇。
3.使用一個VGA分頻器,將顯卡的VGA介面分成若干個,然後連接N個顯示設備,包括電腦顯示器和帶VGA介面的電視。
硬體要求:顯卡需有VGA介面,電視要有VGA介面,一個VGA分頻器。
優點:適合所有的電腦,哪怕你是集成顯卡也可以;可以接多個顯示設備,哪怕你家有再多的電視、投影機也不怕了。而且顯示解析度最高可以達到2048 x1536,再大的顯示設備都可以輕松應付了。只是使用這個方案所有的顯示設備只能顯示同樣的內容。但特別適合顯示器和電視機賣場的演示。
以上介紹了最常用的3種連接方式,相信朋友們都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方案了。但要實現雙屏顯示還需要安裝和設置。下面繼續來說一說硬體和軟體的安裝。首先我們通過圖片來了解一下安裝中需要用到的各個硬體:
首先詳細介紹一下方案1的安裝:
關閉電腦和電視,拔掉插頭。然後使用電腦接電視音視頻線中的S端子介面視頻線連接電腦顯卡的 S端子和電視機的S端子,使用音頻線連接音效卡輸出孔(耳機插孔)和電視的音頻輸入孔,注意因為是雙聲道的音頻線,所以接的時候按照插頭的顏色(白色和紅 色)插入相應的孔內。如要連接多個音頻設備,可以用音頻分頻器將音效卡音頻輸出孔分為2個和更多。如果顯示器以前就正常使用,現在就不需更改。如以前沒連接 顯示器請按顯示器信號線的插頭插入顯卡輸出孔內(DVI或VGA)。
打開電視機,將電視調到與S端子輸入對應的視頻頻道。電腦開機,此時顯示器和電視同時顯示開機畫面。進入windows後顯示器作為主顯示器繼續正常顯示,副顯示器電視將默認關閉。這時需要我們進入顯卡設置中將電視打開。
現在主流顯卡基本分為2大類。一種是NVINIA,另一種是ATI。它們對雙屏顯示都有很好的支持,但顯卡設置各不相同,下面將分別講述:
· NVINIA顯卡設 置:進入系統後在桌面反鍵-屬性-設置-高級-顯卡晶元選項(各顯卡不同,圖例中是GeForce4 MX 440 AGP8X)。會彈出圖1。也可直接在桌面反鍵-NVINIA顯示器-然後選擇你的顯示器,會彈出同樣的畫面
在圖1左邊的小對話框中有很多選項,我們選擇nvinia顯示設置,右邊的對話框變成了所示的樣子。
點擊nView選項後面的小三角,我們來看一下彈出來的幾個選項
·
單一顯示器:我們可以選擇顯示器或電視作為唯一使用的主顯示器,另外一個無顯示;
復制:選擇復制時主、次顯示器顯示相同的畫面。在復制模式下會有一個全屏幕視頻的選項,。在 右邊的全屏視頻控制-全屏幕設備中選擇輔助顯示屏。這樣當播放視頻文件的時候,將會在次顯示屏中全屏播放,這是一個很有用的設置。在縮放控制選項下左右拖 動劃塊還可以對視頻進行縮放控制。
雙屏顯示:就是將主、次顯示器分別使用互不幹擾。這也是使用最多的模式。在該模式下可以一邊看電影一邊上網、一邊進行文字編輯一邊查找資料、一邊進行圖片處理一邊查找圖片素材等,很大程度的方便了我們日常的工作和學習。
另外還可以依據顯示設備支持的解析度大小分別設置主、次顯示器的解析度、刷新率以及進行色彩調整等等。大家可以自己去體驗一下。
ATI顯卡設置:雖然顯卡的設置不一樣,但實現的效果是相同的。
復制模式:使用復制模式的時候可以實現兩個顯示設備顯示相同的畫面。進入系統後在桌面反鍵-屬性-設置-高級-顯示。出現下面對話框。圖7如果顯示卡上 沒有接電視,那麼TV選項就是灰色的,如果接上了電視,TV選項就變成了黑色,用滑鼠點擊「TV」之後可以調節電視。
·
擴展模式:擴展模式可以實現兩個顯示設備顯示不相同的畫面。這個類似於 NVIDIA系列顯卡的「雙屏顯示」模式。擴展模式的具體設置方法:「桌面反鍵-屬性-設置」在圖8的對話框中選中「2」,在「將Windows桌面擴展 到該監視器上」前面的方框選中後應用設置。這個時候的雙屏顯示模式就是左右的擴展模式。如果要設置成上下擴展模式,請在「桌面反鍵-屬性-設置」對話框中 選中「2」後使用滑鼠拖拽到下「1」的正下方即可。
接下來再說說方案2的具體操作:
還是先關閉電腦和電視,拔掉插頭。然後使用VGA介面的視頻線連接電腦顯卡的VGA介面和電視機VGA介面;使用DVI連接線連接電腦顯卡和顯示器。如 顯示器為VGA介面,就要用DVI轉VGA介面的連接線連接。使用音頻線連接音效卡輸出孔(耳機插孔)和電視的音頻輸入孔,注意因為是雙聲道的音頻線,所以 接的時候按照插頭的顏色(白色和紅色)插入相應的孔內。如要連接多個音頻設備,可以用音頻分頻器將音效卡音頻輸出孔分為2個和更多。
然後打開電視機,將電視調到與VGA介面輸入對應的視頻頻道。電腦開機,此時顯示器和電視同時顯示開機畫面。進入windows後顯示器作為主顯示器繼續正常顯示,副顯示器電視將默認關閉。以下操作和方案1一樣,請參考方案1。
注意:電視在VGA頻道中可以調整解析度。可以依據電視機解析度的大小和顯卡VGA輸出解析度的大小設置。
最後是方案3了。
首先關閉電腦和電視,拔掉插頭。將顯卡的VGA介面用一根較短的VGA線連接到VGA分頻器上。然後用VGA介面的視頻線連接VGA分頻器和電視機 VGA介面,使用音頻線連接音效卡輸出孔(耳機插孔)和電視的音頻輸入孔,注意因為是雙聲道的音頻線,所以接的時候按照插頭的顏色(白色和紅色)插入相應的 孔內。將顯示器VGA介面信號線接在VGA分頻器上。如有更多顯示設備都按此方法連接。如要接多個音頻設備,可以用音頻分頻器將音效卡音頻輸出孔分為2個和 更多。
然後打開電視機,將電視調到與VGA介面輸入對應的視頻頻道。打開VGA分頻器的電源開關,將電腦開機,此時顯示器和電視同時顯示開機畫面。進入windows後顯示器和電視以及所有接在VGA分頻器上的顯示設備都會同時顯示相同的內容了。
『叄』 怎麼用AE連接二個視頻,要求詳解
1,打開AE首先在項目窗口導入多個視頻素材。如圖所示。
『肆』 有什麼軟體可以製作小電影,把視頻連接,和圖片放在一起
有很多視頻編輯軟體就可以將相片和視頻混合編輯變成一個新的視頻,如edius、premiere、VEGAS、會聲會影等。
影視後期軟體無非是平面軟體,剪輯軟體,後期合成軟體。首先,平面軟體是必須的,平面軟體是做素材的,有些還需要3D軟體來製作。後期合成軟體一般負責合成動態鏡頭,然後讓剪輯軟體將各個鏡頭以某種方式串聯起來。所以要看你所處的技術水平來決定,這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軟體而言,原理都是一樣的。會一種,玩精了就行。中影培訓影視後期製作學習的軟體有Premiere、Photoshop、Maya、After effect、 Shake、 Dfusion、 Nuke、Avid、Lustre、Boujou、 Matchmove。學完後可以做電影後期製作,一般的電視廣告,宣傳片都不在話下。
從實際使用中常用的來看,視頻編輯軟體大體分為以下幾類:
1、Sony Vegas 系列軟體
Sony Vegas 是一個專業影像編輯軟體。超越 Premiere ,挑戰 After Effects 。剪輯、特效、合成、Streaming 一氣呵成。結合高效率的操作介面與多功能的優異特性,讓用戶更簡易地創造豐富的影像。Sony Vegas 5 為一整合影像編輯與聲音編輯的軟體,其中無限制的視軌與音軌,更是其他影音軟體所沒有的特性。在效益上更提供了視訊合成、進階編碼、轉場特效、修剪、及動畫控制等。不論是專業人士或是個人用戶,都可因其簡易的操作介面而輕松上手。此套視訊應用軟體可說是數位影像、串流視訊、多媒體簡報、廣播等用戶解決數位編輯之方案。
2、Adobe Premiere 系列軟體
Adobe公司推出的基於非線性編輯設備的視音頻編輯軟體Premiere已經在影視製作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現在被廣泛的應用於電視台、廣告製作、電影剪輯等領域,成為PC和MAC平台上應用最為廣泛的視頻編輯軟體。
『伍』 會聲會影製作如何去檯面求視頻素材
會聲會影是一款可以說是最簡單好用的視頻編輯軟體。不管是個人業余使用,就連很多專業的視頻編輯也會使用,關於用會聲會影做mv是很多小夥伴們都想了解的。接下來我就為廣大玩家朋友搜集了有關會聲會影怎麼製作MV 會聲會影製作MV圖文教程。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了解一下。
方法/步驟
1
基本界面如下圖
2
界面細解如下
3
這個是左上角的預覽區,可以通過點擊右邊的素材來預覽圖片、音頻、視頻
還有右邊的素材存放區,可以通過點擊此圖左上角的文件夾圖標拖入素材,拖進去了之後就可以顯示在右邊了(打開按鈕的旁邊依次是視頻、圖片、音頻,單擊哪個那對應的素材就會隱藏了)
4
這個是界面里左下的幾個軌道,依次是視頻軌、覆疊軌、標題軌、聲音軌、音樂軌
軌道還可以增加,通過點擊這個圖「+」上面的圖標來增加相應的軌道數(但是視頻軌只能有一個)
5
我先拖入一個素材再來細解每區域需要注意的地方
以小玉為例
6
初學者可能不太會用這些小按鈕,其實每個都有對應的作用,哈哈,當然這是廢話
會會涉及到的是幀
1S是24幀,24幀是1S
窗口下面有個白色的進度條,上面有個白色的滑塊,最左最右各有一個黃色小手柄,黃色小手柄後面還有一對正反括弧、剪刀及雙窗口圖標。下面有項目素材等等圖標
拖動白色小滑塊,畫面會跟著播放,拖到哪畫面就定格到哪,這個可以方便我們選取鏡頭
左右的小手柄可以是用來設置視頻的超始點,播放的時候從最左手柄處開始再到最右手柄處結束。要看完整的素材必須一個拖到最左一個拖以最右
正反單括弧是選取關鍵幀的,一個開始一個結束。
剪刀是用來分割素材的,此樓中的小玉若使用剪刀後會變成如下,視頻軌中就會出現多個素材,你分割的哪個那麼分割後的視頻連接起來看就是未分割前的了(可以避免多次拖入素材)
7
這個分別是上一幀和下一幀
8
這個是界面中間的,分別是媒體、即時項目、轉場、標題、圖形、濾鏡
點哪個圖標就會出現對應的內容
我個人用的比較多的就是媒體、轉場、標題、濾鏡,剩下兩個基本不用
媒體我的理解就是素材庫,點媒體之後就可以處理素材,拖入或者刪除
轉場是用來銜接兩個鏡頭的
濾鏡是來處理單個素材的(調色、銳化……)
9
下面開始講解如何處理單個素材
還是以小玉為例
一般來說我們自己剪鏡頭的時候開始和結束都會多剪一點,以免剪掉我們需要的鏡頭
再從此素材中細選我們需要的鏡頭
選好鏡頭的小玉如下
這里可以看到小手柄在中間,往前往後拖可以選擇更多的鏡頭。通過選取關鍵幀來定格你需要的畫面。
視頻軌素材那裡顯示01:18,表示我們選取出來的素材是1S18幀
而剪刀下面的那個時長是指我拖入的單個素材總時長為57S22幀
10
對於非高清的單個素材,一般我是會加去除馬賽克、銳化濾鏡好使素材更清晰
我先加濾鏡來處理視頻的清晰度,以銳化為例
(點濾鏡處我需要的銳化濾鏡,選擇這個濾鏡直接拖到相應的素材上)
在視頻軌上選擇素材,右邊會有選項這個按鈕
11
打開選項面板,出現如下對話框
12
這個屬性對話框是用來編輯濾鏡的
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濾鏡的名字是銳化。名字上面有個選項就是替換上一個濾鏡,如果你勾選了就證明你同意替換上一個濾鏡,當你給視頻加了多個濾鏡後,濾鏡的名字那裡也只會顯示你選擇的最後一個濾鏡,即素材處理的效果也僅是加了最後一個濾鏡後的最終效果。所以這個不建議選,因為有時候我們還要給單個素材調色等,要加其他效果
下面有個自定義濾鏡,點開後對話框如下
13
「程度」就是銳化濾鏡的數值設置,一般開始和結束關鍵幀都要設置
濾鏡里默認的是結束關鍵幀那裡的數值比較大
如果你的銳化濾鏡結束處不設置數值,可以自己點到最後一幀看看視頻結束時的效果--銳化過度
所以無論是調色還是銳化OR模糊,注意設置好起始數值,如無特殊需要一般起始數值設置成一樣即可。如果不一樣,那麼整個素材就是一個過渡效果,從開始幀的效果過渡到到最後成為結束幀的效果
屬性前面有個視頻,點進去就是簡單的編輯界面
14
大家可以看到裡面有色彩校正、視頻/時間流逝……
色彩校正點進去是如下
15
自己可以通過那個小圓點設置數值,設置了這些後素材有什麼變化自己預覽效果可以看一下
大致的認識就是如上
下面開始講調色
調色一般可以通過用圖片、加濾鏡,或者直接設置視頻處理各數值來實現
先說加圖片吧
這是原始素材的效果
16
這是加了有色彩的圖片後的效果
17
我加的是一張紫紅漸變圖,會PS的可以自己做,需要啥效果就做啥圖,不會的可以去網路找公用素材。紫紅漸變圖如下
18
把圖拖到覆疊軌(當然前提是你先選擇圖片素材把它拖到素材區,再從素材區拖到覆疊軌)
圖拖進去後調節一下時長,以便跟你所要調色的素材相對應(因為有的時候你可能這個素材想要這種調色那個素材想要另一種調色,看你自己啦)
19
怎麼調圖的時長,滑鼠在覆疊軌選擇好圖,把滑鼠放到圖的最右邊,邊角上的滑鼠會變成雙箭頭(左小右大。注,滑鼠如果放到最左邊箭頭就會變成左大右小)。變成雙箭頭時就拉圖片,拉到你覺得合適的時長(也可以說是拉到對應的時間點)
選擇圖片,點擊右邊的選項按鈕進入選項界面如下
20
再點遮罩和色度鍵那裡進入
窗口變成如下
21
右邊有個勾選那個應用覆疊選項,類型那裡選擇色度鍵(那裡還有個遮罩幀,有興趣自己可以點進去每個弄下看下效果)
相似度旁邊有個小方塊,我一般是點進去選擇白色(其他色是啥效果你們可以自己進去玩玩)
其他地方的數值我一般都不設置了
設置好後回到時間軸視圖
這里選擇黃色的是時間軸視圖,黃色前面的灰色是故事軸視頻,兩個視頻自己點進去看下具體區別
22
任意滑到視頻中間一處,加了圖後的調色效果就是如下
23
再講下視頻本身數值設置的調色
選擇視頻軌中的視頻素材,從右邊的選項面板進入,選擇右邊的「視頻」(後面是屬性)
如下
24
點擊色彩校正,進入對話框
設置好各數值後的視頻就被調好色了(數值自己定,你覺得咋樣好看就咋樣調),效果如下
25
視頻預覽窗口放大如下
26
我們來看一下原素材,如下
27
這個就是比較簡單的調色方法
最後一個就是濾鏡調色啦
可以用好多濾鏡調色,如色彩平衡、亮度對比度、雙色調、FX 單色……
我這里僅以色彩平衡濾鏡為例稍加講解
給素材加色彩平衡濾鏡再進自定義濾鏡進入編輯界面(咋進入參見上面的銳化濾鏡)
我設置的數值如下,然後我還調了一下視頻的亮度,亮度調低了,咋調亮度看12樓的進入色彩校正裡面調亮度。最終效果如下(當然不一定好看,因為這也是隨便調的,數值根據你們自己的審美來設置)
28
我們來個大圖對比
調色前
29
調色後
30
區別出來了
另外,11、12、13樓的這些調色方法可以同時進行,只要數值設好都是可以調出滿意的顏色來的
調色講完了下面說哈轉場
轉場就是連接2個視頻的效果
如果你自己覺得不同素材之間銜接得挺好可以不用,如果你覺得銜接得過於突然就加轉場吧
我自己的MV一般不會加太多轉場,有的時候很多素材之間都不會加轉場,看你自己的審美啦
我自己用的比較多的轉場就是淡化到黑色、交叉淡化、閃光、遮罩
一個MV里最好不要加太多的轉場,反正我的審美是這樣啦,你們覺得好看可以根據喜好隨便加
轉場是這個,點進去有各種各樣的
31
轉場時間自己定,一般默認是1S,有的時候其中一個素材太短會會是不允許你加轉場的
這是為什麼呢
轉場設置1S的話,前一個素材被佔用結尾時的12幀,後一個素材也被佔用開始的12幀
所以呢,如果素材太短本身比1/2轉場時間要短,那拿什麼來佔用素材本身的時間呢,當然就不會讓你加轉場了(這是我自己的個人理解哈,不知道官方咋說的,沒去網路)
接著說下輸出吧,也就是大家所說的渲染
輸出就是圖中的3分享
分享點進去是如下界面
32
我自己做的是有視頻畫面的MV,所以輸出選擇那個創建視頻文件
輸出高清我一般選擇這個,720P、1080P自己選,看你的視頻清晰度啦,當然輸出規則格越大對你片源要求就越高。
如果你本身下的是512*384的片源想要輸出1920*1080的,那對不住了,很吃虧,即使你選了這個規格來輸出,輸出的效果也不會好,因為本身片源就不高清
33
還有一些設置數值的,我自己不會,所以也就不教了
普清的我選擇輸出MP4(MPEG-4)、WMV或者MPEG優化器,再或者與每個視頻素材相同
這里說下,輸出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啊,千萬不要清晰的片源卻選擇輸出一個比較次的格式,有時候你輸出比片源不清晰的格式它會吞清晰度還有音頻質量的,可能你背景音樂質量挺好但輸出卻有雜音了,所以千萬要注意
輸出之前還有一步,就是給視頻加框子
如果你想視頻更美觀一點可以給它加個框子遮一下LOGO啊台詞類的,有時候台標啥的挺討厭
加框子的方法參考上面用圖片調色的
我自己一般用大黑框,就是中間是白色OR透明的上下是黑色的
只用進去色度鍵那裡設置一下選擇白色的就可以把框子顯示出來
框子放進去了之後記得設置一下大小
選擇框子,在視頻預覽窗口右鍵單擊框子選擇那個調整到屏幕大小
34
設置好大小及遮罩方式
35
還有一個要說明的是,並非所有的框都要設置色度鍵,有些拖進去調整下大小即可遮住你不要的部分
不會做的吧友可以讓PS的親幫忙代P,或者自己動手做一個大黑框,大黑框還是蠻簡單的製作起來
LX會講到如何做大黑框
大黑框製作方法
找一個有LOGO也有字幕的劇來舉例吧
以國色天香720P的片源為例
講其中一種的製作方法
截一張視頻的圖,要原大的,拖入PS裡面
(如果有多個視頻素材,字幕及LOGO高低各不同,那就截字幕最高LOGO佔地最多比較偏小的,這樣製作出的框子可保證能把其他素材也遮到)
大黑框製作開始
首先我自己截的圖如下
36
大家可以看到這里有字幕也有LOGO,所以上下都要遮好
把圖拖進PS里
用矩形選擇工具選好區域,一般是LOGO下一點然後字幕上一點
選好區域後如下圖
37
再用DELETE鍵,去掉中間框選的部分
38
中間露出的顏色是白色,所以後面要作為框子遮罩時必須要設置色度鍵選擇裡面的白色,使中間被遮的部分視頻部分露出來
再繼續右鍵單擊選擇反向,效果如下
39
大家可以發現選擇的區域已經變成了上下兩個部分
(當然熟練PS操作的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因為我只會大黑框只會選矩形區域,所以只教這個)
再選擇填充,顏色選為黑色(我這里不知道咋的黑色填不進去就直接用的油漆桶潑黑色上去)
40
保存的格式隨便,PNG啊JPG都行,反正都要設置色度鍵,因為這個中間是白色而非透明的
框子OVER啦
拖到覆疊軌里按照樓上的方法自己設置
41
字幕沒有啦,LOGO也沒有啦
當然碰到兇殘的LOGO我就不會弄了,個人功力只到這里,只會簡單的
視頻LOGO兇殘時可找大神幫忙PS框子
重點講的差不多了,樓下再講些小地方,對精美作品有幫助的
一些小技巧
以國色天香DVD版片源為例
片源規格:720*480
這個規格適合輸出720P,也就是1280*720大小的
我習慣先加框子再調素材,這樣可以在輸出之前就發現問題,比如哪些片段里的人物眼睛啊之類的被切到了
先講素材變形
原素材截圖
由於我個人的版本是X5,所以視頻預覽窗口的效果是寬屏的
大家可以看到,加了框子後素材是這個效果,輸出的時候也會是這樣,上下左右都有黑邊,如何避免四周出現黑邊呢,這時就要調素材了,變形
選擇素材通過右邊的選項面板進入屬性里去,選擇那個變形素材
滑鼠放到左上預覽窗口的視頻上,看到黃色和綠色的小點了沒,滑鼠放到上下左右其中一個最邊上的點,當滑鼠變成雙箭頭時先按住SHIFT鍵再往外拉素材,按住SHIFT鍵的目的是等比較縮放素材以免視頻比例變了
滑鼠變成方塊時可以移動素材
通過移動及雙箭頭時的拉伸使素材鋪滿窗口避免掉黑邊,上下的可以不用管,因為大黑框可以遮掉,左右的剛鋪滿當沒有黑邊時,素材基本上就變形OK了
效果如下
再回到時間軸視圖去看下變形後的素材效果
這時左右已經沒有什麼黑邊了,當然我這里還有一點,因為只是粗調,你們自己調的時候看一下,設置到自己滿意就行
關於這個黑邊,還有個很重要的要說,因為我這個是寬屏的預覽窗口,所以非寬屏規格的片源如512*384+640*480等這些規格的素材在這里顯示會有黑邊。你們自己輸出規格為640*480這個萬能規格時就不會出現黑邊問題了,不管片源是高清還是非高清規格
變形這個還可以幫忙露出被框子切掉的五官(僅針對LOGO在五官之上的哈,如果LOGO剛遮到五官,那變形也還是沒得用的吧好像)
當你的素材規格大小不一,LOGO字幕也各不同時,一個框子有時候容易切到人物的五官,比如切掉人物的眉毛,雖然此素材的LOGO可以沒那麼大。這時需要細調讓人物露出眉毛
以小喬片源為例,剛好加了框子還有在X5的窗口預覽下切到了眉毛,現在我們來開始讓小喬露出眉毛啦
前素材變形然,拉伸啊拖到地方啥子的,改善後效果如下
細心的吧友應該可以發現我把框子的位置也稍微移動了下
當然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反正大致露五官的方法就是這樣啦
如果有多個素材時建議不要隨便動框子的位置,因為一般都是一個框子遮到底,哈哈,這里是一般,而且也只是我自己做MV的習慣
素材消音及分割音頻
消音就是素材沒有聲音了,靜音,選擇了就靜音,取消就又有聲音了
分割音頻就是把音頻從視頻里提取出來,單獨放到音頻軌里去了
這個都可以通過選擇視頻素材右鍵操作
再一個就是音頻的問題
音頻可以加濾鏡
點黃色的音樂那裡就進入了音頻視圖
右邊有一些設置,聲音的大小還有淡入淡出
LL我一般用的是淡出,為什麼捏,因為一首太長的歌做不完啊,LL比較適合做30S的,做長了吃力,原因還是老的,功力不夠啊,比菜鳥還菜鳥
我們給音頻加一個淡出效果
這個時候你自己可以去播一下感受一下加了淡出效果後的音頻如何。如果你切歌了,你會發現歌曲由聲音大到聲音小一下子消失的很突兀,所以這個時間我們要把淡出的節點調一下
怎麼調呢,看到上圖的那個尾巴上的點了沒有,那個小白色,連接兩條線的點,那個就是節點,把滑鼠移動上去
有中文提示
我們把節點平行的往前面多稱一點
這個時候你們自己再去聽一下,聲音由大到小過渡的就很自然了
會聲會影怎麼合並視頻
如果你事先備有幾個短的視頻文件,可以用會聲會影X2合並視頻,先把這些依次插入時間軸,用統一的音樂就可以分離音頻再刪掉,如果要保留原有的聲音和音樂可以不必分離,再把音頻文件插入時間軸,視頻間可加上轉場效果和字幕,最後分享確定格式渲染成功就得到一個新的視頻。
『陸』 如何將視頻製作成表情包
想要把視頻製作成gif表情包首先需要一個動圖製作工具工具。SOOGIF動圖製作工具就可以製作gif動圖。
1、首先選擇【視頻轉GIF】工具。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柒』 怎麼上傳視頻
不知道你指的是上傳到你的電腦?還是從你的電腦上傳網站和論壇。1.
上傳電腦:用數據線連接你的攝像機和電腦UBS插口(不要先開啟攝像機或相機),連接好後開啟相機或攝像機,這時電腦右下角會顯示有外接插入(如果你的音箱是開啟狀態,可以聽到提示音),這時你打開你的電腦,找到可移動硬碟打開,再找到相機打開,看到視頻文件點藍它,右側提示欄有移動這個文件到.....和復制這個文件到.......你可以選擇移動(這樣相機裡面的視頻在上傳後就刪除了)或復制(相機裡面視頻仍然保留),然後在打開的對話框選擇你要放視頻的文件夾或你新建文件夾就可以確定了,等待上傳完畢即可。
如果從你的電腦上傳網站或論壇,首先你需要在視頻網站注冊,比如優酷
56
土豆等等,新浪博客也可以直接上傳視頻。這樣你就可以把視頻先傳到網站或博客,復制地址後就可以貼到其它允許發布視頻的論壇
貼吧或個人空間了。
祝你好運
『捌』 如何將圖片弄到MP4上
首先將MP4通過數據線接到電腦的USB介面上,再打開"我的電腦",除了C、D、E、F盤,下面將出現一個「可移動磁碟」,這就是你的MP4了,在你的圖片上點右鍵,選擇「復制」,再雙擊打開可移動磁碟,在裡面點右鍵,選擇「粘貼」就可以了。
第二種方法:將MP4連接到電腦,在你的圖片上點右鍵--發送到--可移動磁碟 即可。
『玖』 怎樣把兩段或幾段視頻連接到一起,順暢播放就像放一個那樣謝謝
『拾』 1394採集卡的音視頻線和老磁帶DV的AV線(索尼TR512E)怎樣連接 想把磁帶轉視頻文件.
如何將DV內容導入電腦當我們用數碼相攝象機拍攝完畢後,可以在DV機中回放,也可以通過DV機器的S端子或AV輸出與電視機連接,在大屏幕彩電上欣賞,但我們要將其內容加以編輯、修飾,或刻成影碟與朋友分享,就必須用電腦來編輯數字視頻,也就是要將DV帶里所儲存的視頻素材傳輸到電腦里去,這個過程我們稱之為視頻素材的採集。初學者對此往往不甚了解,其實如果你電腦中裝有電視卡,它一般都有具有視頻採集功能,可直接將DV機上的AV輸出,連接至電視卡上的AV輸入。 (如果有S端子,最好用這個埠,圖像質量會好一些)。將電視信號卡輸入選到AV狀態,DV機打到播放狀態,再點擊電視卡操作界面上的錄制按鈕就可以了,採集的過程實質就是錄制節目的過程。這是最簡單的辦法,但視頻效果不是最佳,而且沒有時間碼,我們應盡量採用下面介紹的IEEE 1394視頻採集方式。 現在的DV機上IEEE 1394(又稱「火線」或i-Link)已成為它的標准傳送介面(DV機上也有USB介面,但它不是傳送視頻的,而是傳送照片或作網路攝像頭用的),這就要求我們的計算機里也必須配備一塊IEEE 1394採集卡(有的電腦主板上已集成了此介面),通過一條IEEE 1394連接線,將IEEE 1394卡與DV連接起來。如果你希望將來編輯完的視頻圖像能夠有較高的質量,建議你選擇DV AVI文件模式。這樣採集出來的視頻是無壓縮的,原汁原味的,具有極高的畫面質量。在進行完一系列的編輯處理畫面質量。在進行完一系列的編輯處理之後還可回錄到DV帶上,畫質同樣是沒有損失的。世是用DV AVI模式採集的前提是你必須有足夠大的廈盤空間,通常情況下,一盤DV帶如果採用SP方式可以拍攝60分鍾的影像,而這60分鍾的影像如果通過Dv AVI的模式進行採集,則需要佔用約12.4GB的硬碟空間。對於一般的家庭用戶來說,如果你的硬碟空間有限,編輯後的視頻又是刻錄成VCD保存起來,則可以選擇MPEG的壓縮格式採集視頻素材,這就會大大地節約存儲空間,如一盤60分鍾的DV視頻如果是以MPEG方式採集,只佔用約650MB的空間,正好是一張VCD光碟的容量。下面就以常見的(而且好用)兩種軟體,來說明視頻採集的過程。 一、會聲會影(IJlead VideoStudio)軟體 這是最常見的一款視頻採集、編輯的非線性軟體,目前最高版本是8.0版。其採集界面是基本一樣的,畫面以會聲會影6.0版本為例加以說明。先用1394線將電腦與DV機可靠連接,並開通DV機的電源,此時電腦會自動識別並有提示音,且將DV置於放像狀態。運行會聲會影6.0軟體,打開其主界面,點擊工具條中的第一項「開始」,在出現的項目中點擊「新建項目」,出現圖1界面,在這里可以選擇採集後的文件所存放的位置,默認地址是「我的文檔」中自建的IJleadVideoStudio文件夾中。再選擇採集文件的格式,有DV AVI DVD、VCD、SVCD、AVI等格式可選,並且都是PAL制式(我國的電視制式),這在安裝本軟體過程中就已經選定了。前面我們已說過,如果條件允許,盡可能選用原汁原昧的DV AVI格式(往右側的方框中顯示已選定格式的具體音視頻數據),按「確定」進入「捕獲」界而。在圖2的捕獲界面中,一般無需過多的設備,如果你有多個視頻輸入設備,可以在「驅動程序」中選擇一下合適的設備,點擊有攝像機圖標「捕獲視頻」就進入了視頻採集狀態(一般情況下都是紅色的捕獲模式)。此時「捕獲的幀」後面的數字在飛快地變化,如果想停止,就直接按黑色方框的停止鍵即可,此時按相關存儲路徑就可以看到剛採集的視頻文件了,下一步就進入了後期編輯程序了. 二、Windows Movie Maker軟體 其實在windows xP中,本身就帶有一款很合適於家庭和個人的視頻編輯軟體,而且還是不花錢的免費軟體,這就是Windows Movie Maker(以下簡WMM),現在最高版本是2.1版。在windows Me/2000的時候就有了wMM,但其功能還比較單一,到了Windows XP的時候WMM的功能已經很強大了。當然運行此軟體前也應將DV機與電腦連接好,並且.將DV機放在回放狀態(標有VCR或VTR的位置)。在程序的附件中找到wMM,出現界面,在「文件」菜單上,單擊「捕獲視頻」,或在「電影任務」窗格中的「捕獲視頻」下,單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