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識別豬肉是否經過肉品品質檢驗
我國的生豬檢疫工作具體由各地的農牧行政管理機關執行。通常是屠宰前活檢(驗血抽檢瘦肉精、肉眼判別口蹄疫等),宰後肉檢(寄生蟲、原蟲等)。對檢驗合格的肉品予以檢驗合格證明,同時在豬肉上蓋上藍色的檢疫合格章。
只要在豬肉上檢查印章,就能發現豬肉是否經過「肉品品質檢驗」了。
② 豬肉應該什麼部門檢驗
如果是活豬身上的肉,一般是由農業部門和防疫部門來檢測;如果是已經死亡的豬身上的肉,一般是由衛生部門來檢測;
如果是運輸在路上的豬肉,則一般由交通、路政管理部門來檢測,同時還要出具相關證明;如果是在市場上售賣的豬肉,則一般由市場監管部門負責檢測。
(2)豬肉檢查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1)肉色
肉的顏色主要決定於其中的肌紅蛋白含量和化學狀態。肌紅蛋白主要有三種狀態:紫色的還原型肌紅蛋白(Mb)、紅色的氧合肌紅蛋白(MbO2)、褐色的高鐵肌紅蛋白(Met-Mb)。當肉接觸到空氣後30 分鍾,切口表面,由於與空氣接觸,肌紅蛋白與氧結合成氧合肌紅蛋白,肉色鮮紅。
(2)嫩度
嫩度是肉的主要食用品質之一,是指肉在食用時口感的老嫩,由肌肉中各種蛋白質結構決定。影響肉嫩度的因素很多,有品種、年齡、性別、肌肉部位、屠宰方法以及宰後處理等。對肉嫩度的主觀評定主要根據其柔軟性、易碎性和可咽性來判定。
柔軟性即舌頭和頰接觸肉品時產生觸覺,感覺軟糊則嫩,感覺粗糙、木質化則老;易碎性指牙齒咬斷肌纖維的容易程度,嫩度好的肉對牙齒無多大抵抗力,容易被嚼碎;
③ 豬肉進入市場要經過那些檢測
第一關:生豬飼養生豬在飼養時,受產地農業部門的監管。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各級農業部門按國家要求制訂本地的「獸葯殘留監控計劃」,對轄內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監測,范圍涉及動物生產過程、飼料和獸葯等農業投入品。瘦肉精屬違禁化學物,雖非獸葯,但也被列入監控中。這一制度對大型養殖場行之有效,對養豬散戶則難以顧及。據悉,湖南、河南等地養豬散戶眾多,而散戶養豬一直沒有門檻,他們加不加「瘦肉精」基本要靠自覺,監管難度較大。同時,盡管在產地監管環節發現使用瘦肉精會受到處罰,但在生豬出售前並沒有法規規范農業部門必須抽檢每批生豬的瘦肉精———目前農業部只要求生豬出售需具備「檢疫證明」和運輸車輛的「消毒證」,而檢疫證明只涉及藍耳病、口蹄疫等疫病;在質量管理上則沒有「產地准出制度」,一切只能靠生產者自律。「比如湖南的豬賣到廣東來,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當地農業部門必須要抽檢瘦肉精。」彭聰說。兩個條件合起來,就為散戶家裡的「問題豬」奔赴廣東市場打開了綠燈。第二關:批發市場生豬運到廣州,首先進入生豬批發市場。彭聰透露,在2006年以前,無論是批發市場開辦者還是農業部門均未對瘦肉精進行規范檢測;2006年,《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實施後,按規定規范了批發市場開辦者的檢測責任、農業部門的監督監測責任以及工商部門的質量安全執法監管責任。不過,實際檢測由兩班人馬進行。一班人馬是農業動檢部門,主要工作有兩項:一是要求批發商出示檢疫證、消毒證,並提供飼料添加劑類型、使用期、停用期等信息,若無法提供則要求自檢並出具證明;二是對生豬進行監督抽檢,其比例並非簡單的10%或15%,而是按農業行業標准《豬肉、豬肝、豬尿抽樣方法》的規定進行,如樣本總量在51至100份時,可抽取3至8份樣品,但同時要考慮抽樣的索源性、代表性。農業部門發現問題,則由工商部門處理。另一班人馬是市場經營者,但彭聰說:「之前除了嘉禾市場外,其他兩個市場都未執行。嘉禾市場抽檢率也很低,每年兩三千份樣品,而它一天就賣五六千頭豬。」天河牲畜批發市場關停,爭議最大之處就在於此。業內人士提出,按照廣州市相關規定,應由農業部門「組織檢測違禁葯品」;而農業部門則認為,所謂「組織」即抽檢監管的同時也要求貨主自檢自律,「企業做企業的,政府部門做政府部門的,互不代替,各負其責」。農業部門的依據是《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六條:農產品批發市場應當設立或者委託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對銷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行抽查檢測。農業部門說:「農業部門來組織,不代表免除企業自檢責任,這方面國家有法律規定。」兩邊都要檢,怎麼還出問題?天河牲畜交易市場的檔主向記者反映,事發前不光市場沒組織,農業部門派駐的動檢人員也並未抽檢,只要檢疫證明和消毒證齊全就放入場。農業部門否認這一說法。第三關:屠宰(廠)場屠宰是防範瘦肉精上市前的最後一關。農業部門表示,生豬屠宰廠應對其加工的生豬產品落實產品質量檢測工作,對加工的產品質量負責。其依據是《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及其《實施辦法》的規定:「生豬定點屠宰廠(場)應當建立嚴格的生豬屠宰和肉品檢驗管理制度。」與此同時,根據《廣州市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和農業行業標准《畜禽屠宰衛生檢疫規范》,農業部門在生豬入場時要檢查飼料添加劑、葯物的種類、使用期和停用期等信息,瘦肉精作為非法飼料添加劑也不例外,若生豬經銷商無法提供則應自檢;派駐肉聯廠的動檢人員按照行業標准進行監管抽檢,和批發市場一樣是「雙管齊下」。按照規定,兩道檢查均合格後,動檢人員發放准宰證,生豬進入屠宰階段;宰殺後還要進行最後的檢查,比如觀測是否有病變部位等,但如沒有特殊情況,一般不在生豬宰後檢查瘦肉精。之後,豬肉就正式進入零售市場,由工商部門負責監控。目前,「廣州四個肉聯廠,沒有一個設有化驗室。」動檢所負責人表示,屠宰場的檢測目前由農業部門「獨木支撐」。
④ 請豬肉上的印章是綠色的,是什麼意思這樣的豬肉能吃嗎
其實,這是一種檢驗標志。這樣的豬肉能吃。
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在《鮮、凍片豬肉》GB9959.1-2001國標當中明確提出:」動物檢疫人員實施宰前檢疫和宰後檢疫,符合標準的需要開具檢疫證明,在酮體之上加蓋印章」。
也就是說,你看到的這個「藍戳」其實就是證明這頭豬合格的檢驗標志,有章證明它是健康的。
(4)豬肉檢查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有三角形的高溫印章,這樣的豬肉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溫度下才能出售;
2、蓋上了長方形的印章,則需要盡快的將其煉成食用油;
3、橢圓形的工業油印章,這樣的印章只能提煉成工業用油;
4、當豬肉檢驗不合格,也會蓋上印章,這樣的印章往往有銷毀兩個字。
⑤ 檢查母豬肉時蓋什麼顏色的章
藍色方型的檢疫印章,上面寫著「加工」。
分辨母豬肉與正常豬肉的方法:
1:整個豬肉看脊背,母豬的背上有藍色方型的檢疫印章,上面寫著「加工」。而其它的則是粉色的印章。母豬肉並不是不可以食用,而是必需要加工後才可以食用,通常被一些做香腸的廠家收走。可是母豬肉進價明顯比正常豬要便宜,所以有些小商販也會把母豬肉拿到市場販賣。
2:由於母豬肉的皮很厚,所以一些賣家會把皮去掉賣凈肉。有些屠宰廠會在母豬臀部用刀劃開,所以臀部的皮通常不是完整的,賣家索性就把皮去掉賣。
3:這些年屠宰的豬通常不會太大,肥膘也很薄,排骨細。年齡大的顧客通常說這樣的豬肉不好吃。可是現在合格的豬真的只有這么小。注意,看上去格外小的豬也不行,那也是跟母豬一樣僅可以加工食用的。(遼寧地區)
4:不論是排骨還是肉,母豬肉都是下鍋後N久也燉不爛,即使熟了口感也發硬。那些合格的小豬,下鍋後沒多久就可以食用了。
⑥ 檢疫 或者是懂的人快幫忙看下 這個是米豬肉嗎 買了二十斤肉 只有這拳頭大小的是這樣 別的肉沒有
最好還是別吃了,我可能是感染了,形成包塊包起來了,不排除免疫力下降跑出去的風險
⑦ 豬肉上蓋的紅章和藍章,有哪些區別嗎
前段時間豬肉價格飆升,在我們三四線的小城市裡面豬肉就漲價到30塊錢一斤了,很多人都表示吃不起豬肉了,現在由於國家的調控,現在豬肉價格也有部分的回落,但是還是比較高。
以上就是豬肉上面各種各樣章的用途,所以我們可以根據這些公章的含義來了解我們要買的豬肉是否合格,是否能夠食用。
⑧ 如何辨別真假豬肉
1、正常的新鮮豬肉其外表呈風干狀,瘦肉的組織緊密,且顏色稍稍發烏。
2、而豬肉灌水後,其表面看上去會水淋淋發亮,且瘦肉組織比較松馳,顏色比較淡。用手摸瘦肉,若正常,則會有黏手的感覺,因為豬肉體液有黏性。
3、而灌水豬肉因為把體液沖淡了,所以沒有黏性。還有一種挑選灌水豬肉的方法,在瘦肉上貼些煙卷,過一會將其揭下,然後再點燃。若有明火的,則是好豬肉,反之,則是灌水肉。
真:
(8)豬肉檢查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優質五花肉的特點:
1、肥瘦適當五花肉就是層層肥瘦相間,比例接近吃起來才會不油不澀,口感恰到好處。
2、富有彈性稍微捏、按,好的五花肉質彈性佳,豬皮表面細致,不會過干或過油。
3、顏色鮮紅 新鮮五花肉正常應該是鮮紅色的,若顏色呈現不正常,千萬別選購。
4、色澤明亮 明亮的色澤代表五花肉新鮮,過暗很可能是不新鮮了;而太鮮艷則很可能經過人工處理。
不良五花肉的特點:
1、油脂分布不均勻油脂分布在五花肉的位置要適當,最好一層一層,作起料理入口才會吃到交雜的口感;若是部分油脂分布不勻,很可能一口都是肥油,或是一口都是乾瘦肉了。
2、松軟無彈性 失去彈性,並且松垮的五花肉,肯定不新鮮,選購時要注意。
3、色澤蒼白或暗紅過於蒼白且摸起來濕濕的,或是太干應並呈現暗紅色的五花肉,都是不良品,避免選購。
4、腥臭味重正常的五花肉,不應該很腥臭的,若產生不好聞的氣味,這塊五花肉很可能已經腐敗了。
⑨ 豬肉檢疫章各種顏色代表什麼
豬肉上的藍色印章表示「檢驗章」,綠色印章表示「」檢疫章」這兩個章都表示生豬在屠宰前都是經過檢疫部門檢疫過的,都是健康的,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另外「藍色印章」也表示此豬肉是「公豬肉」,「紅色印章」為「」母豬肉」。豬肉上面蓋印章,也是為了保證豬肉的質量,這樣的話可以讓大家買到放心安全、健康的豬肉。一般情況下,蓋有印章的豬肉都是經過檢查合格的豬肉。
⑩ 如何分辨米豬肉
不是米豬肉。最好不要吃,一般來說是細菌繁殖導致了豬肉變質,從而造成了發綠。
識別米豬肉的方法
識別米豬肉主要方法是看:
1、豬肉是否鮮亮,肥肉瘦肉及五臟、器官上是否有米粒狀的囊包。
2、囊包蟲呈石榴籽狀,一般寄生在肌纖維 ( 瘦肉 ) 中,腰肌是囊包蟲寄生最多的地方。所以用刀子在肌肉上切也可以看到。一般厚度 1 厘米,長度 20 厘米,每隔 1 厘米切一刀,切 4 - 5 刀後,在切面上仔細看,如發現肌肉上附有石榴籽一般大小的水泡,即是囊包蟲。這種豬肉即是米豬肉。
(10)豬肉檢查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米豬肉的危害
人吃了米豬肉會得人體豬帶絛蟲病,會在小腸長出長達2一4米的絛蟲,在糞便中排出一節節的白蟲子,叫寸白蟲,寸白蟲長寸許,實為絛蟲的一個節片,每個節片可含多到4萬個含胚體的卵。
人若吃了未經煮熟的「米豬肉」,即受感染囊尾蚴可固著在人的腸壁上,逐漸發育成成蟲,長期寄生於腸內,通過糞便不斷排出節片或卵,此時稱絛蟲病。節片或卵通過污染的手或蔬菜被人食入經消化作用,孵出幼蟲(囊尾蚴),進入腸壁,通過血流在肌肉、皮下組織、腦、眼等處寄生,此時稱為囊尾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