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英語單詞我基本都認識。可就是讀不懂啊,
1、記憶單詞的時候,盡量把單詞放在句子中記憶。
2、英語語法熟練掌握,很多的時候,我們的語法不到位,對句子的理解也不太准確
3、單詞的義項很多,更要從深度中記憶單詞。
⑵ 閱讀的多元化素材有哪些
這個沒有具體的指示,只是表明不要一直讀一種類型,要涉獵不同類型的書,只要是你感興趣的都可以去閱讀,有能力就多讀一些。
⑶ 一年級語文 看四張圖說說我們應該怎樣讀書
一年級語文老師要求每天閱讀,怎樣閱讀才有效?語文的學習,非常重要的一個手段就是閱讀。有家長咨詢小編:自己孩子的一年級老師要求每天閱讀,那麼怎樣閱讀才是最有效果的呢?四川秦學教育網小編幫助大家整理了關於一年級語文閱讀的一些建議,需要的同學快來和小編一起看一下具體內容吧!需要關注的是,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所以千萬要根據孩子自己的習慣來培養閱讀哦。
一年級語文老師要求每天閱讀,怎樣閱讀才有效?
興趣
興趣決定走多遠,沒有人會一直做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體現在閱讀上,家長要注意根據孩子的興趣挑選書籍,簡單說就是讓孩子自己挑選想讀的書。這個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家長要放手但也不能完全放手,否則孩子只會盯著幾本他喜歡的書看,所以家長需要做的是每次推薦孩子幾本我們想要孩子看的書。一次不要推薦很多,也不要強推。我太太有一段時間每次借書都要兒子借名人傳記,兒子不感興趣,幾次之後落下了問題,從此兒子再也不看名人傳記,結果適得其反。
完整
完整就是要有始有終。孩子打開一本書,家長就要一直鼓勵和督促孩子完整地讀完。對於小一點的孩子,如果家長給他們念書,注意不要今天念一點這本書,明天念一點那本書,這給孩子非常不好的榜樣。期間如果孩子碰到生字或者不理解的詞語,家長可以給出讀音和解釋,慢慢地可以要求孩子自己查字典或者就猜。完完全全讀一本書,才能做到不斷章取義。有始有終,閱讀如此,學習如此,工作如此,人生也如此。
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語文和英語的閱讀理解一般都有很多關於細節的題目,很多孩子在閱讀理解上失分與不注意細節有很大關聯。細節描述對於將來的寫作也非常有用,因此在孩子閱讀時要提醒他們對細節描述的重視和理解。鼓勵他們在遇到好的細節描述,或者好的句子可以摘抄下來,作為自己寫作的素材。這一點對於初中和高中生尤為重要。
復述
作為檢驗孩子閱讀有效性的手段,家長可以在孩子看完書後和他們一起復述書的主要內容。要求孩子用自己的語言來復述而不是背誦。家長要幫助孩子補充他們忽略的一些細節,並且提醒他們今後注意類似的問題。家長一定不要因為追求完美而不時打斷孩子,更不要責罵孩子。家長可以用提問的方式來讓孩子自己將細節補充完整。復述的另一個好處是讓孩子習慣於講故事,有利於發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將來的寫作能力
⑷ 語文閱讀理解方法
ps://gss0.bdstatic.com//yun-file-logo/file-logo-6.png" data_number="1" data_sharelink="https://pan..com/s/1caXTSbiPNTe37DygiUDK4A" data_code="ay3j">
提取碼:ay3j
1.通讀文章,了解主要內容,揣摩中心思想。
2.認真通讀所有題目,理解題意,明確題目的要求。
3.逐條解答,要帶著問題,仔細地閱讀有關內容,認真地思考、組織答案。
4.檢查,看回答是否切題,內容是否完整,語句是否通順,標點是否正確。
⑸ 父母如何幫孩子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
一、家長要了解小學閱讀教學的要求
閱讀能力是指孩子看懂書報的能力。對不同的年級段,要求也有所不同。在小學階段,要培養孩子具有初步的閱讀能力,能閱讀比較淺顯的適合年齡特點的書報。
閱讀能力是一種綜合性的能力。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主要是指讀懂文字,理解思想內容的能力。具體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讀懂文字的能力。做到會讀、會寫、會用;
2、理解思想內容的能力,理解詞語、句子、篇章的能力。要求孩子不僅要了解文章中字詞句的含義,而且還能劃分段落層次,並會概括段意和中心思想,具有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而比較熟練地默讀課文;
4、使用工具書的能力。閱讀時遇到不認識的字詞、不理解的詞義,可以通過查閱字典、詞典等自己來解決。
孩子從小就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時要邊讀書,邊思考,邊勾劃。好的習慣可以使孩子受益終生,壞的習慣可能貽害終生。所以要十分重視對孩子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
二、指導孩子閱讀課文的方法
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說過:「最有價值的東西是關於方法的知識「孩子掌握了方法,好比得到一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可以終身受用。因此,家長要重視在閱讀中教給孩子讀書方法。孩子拿到一篇文章,往往覺得無從下手,粗略地看一遍就認為讀完了,這樣讀書是沒有效果的,不能盡快地提高閱讀能力。
那麼,怎樣指導孩子閱讀一篇課文呢?第一步讓孩子認讀課文,通讀兩三遍,從整體上了解文章的大意。對不認識的字、不懂的詞,家長要督促孩子通過查字典來解決。第二步要讓孩子細讀課文。通過孩子自己動腦、動口、動手,了解課文內容,能給課文試著分段、概括段意。第三步讓孩子精讀課文。能在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自己確定重點段,重點理解,從中提煉,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第四步讓孩子能回答書後的問題,寫出預習筆記,並對文章有自己的評價。閱讀課文後,能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請教老師和其他人。
通過上面的過程,就會使孩子懂得,讀一篇文章,不但要讀通語句,而且還要明白文章寫的是什麼,怎樣寫的,為什麼這樣寫,從中培養孩子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三、培養孩子多讀善思,勤於動筆的習慣
孩子從小就應該養成多讀善思,勤於動筆的讀書習慣。文章的內容是通過語言文字來表達的。只有通過讀,才能把無聲語言變成有聲語言,把語言文字所描寫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表達出來。
學貴有疑。思維總是從問題開始的。孩子在學習中有了疑問,才能產生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強烈願望,才能有所創見。家長對這一點要熱情鼓勵。例如,孩子在學《一個降落傘》這篇課文後問,周總理為什麼把自己的傘包讓給了別人呢?這個問題正是這篇課文的中心所在。解決了這個問題,也就掌握了這篇文章的中心——周總理在飛機遇到危險的緊急關頭,把生的希望讓給了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這種積極的思考,既掌握了課文內容,又了解了作者的表達方法。經常引導孩子這樣閱讀,有助於提高他韻閱讀能力。
⑹ 孩子初一了,語文閱讀理解題做得不太好,請各位行家推薦一本提高閱讀能力的資料。
《【更新中】閱讀真的很難理解 第二季》網路網盤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fAbK6d536IIb21NS1YtonA
提取碼: 9xa9
首先,我認為,要想提高.語文成績必須樹立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愛默生曾經說過:「自信是成功第一」;劉秀同志也講過:「有志者事竟成」;我一直把這話作為引導學生的行動指南。

⑺ 怎樣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水平
初中作文的寫作能力可以使用什麼方式來提高?
現在很多的人對於初中作文的寫作感到非常的煩惱,不知道應該怎麼寫,一篇好的初中作文,需要有一個讓人想讀下去的開頭,並且還需要有一個符合邏輯並且完善的結尾.

描寫方法
以上就是初中作文的技巧,相信學會這些之後,在作文的寫作方面就會有一定的提升,可以寫出讓人感覺非常不錯的作文,並且可以在寫作的方面展現自己的能力.
⑻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五十年來,人民英雄紀念碑已經成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追求民族獨立與解
(10分) ( 1 ) 虎門銷煙、五四運動、抗日戰爭、渡江戰役(或解放戰爭)。 (2)圖二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圖四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基本的勝利。 ( 3 ) ①根本原因:是因為中國近代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②努力: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政體;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 4 ) 救亡圖存或反侵略求民主或反帝反封建。(2分)
⑼ 六年級下冊英語課堂作業本8,9頁圖片素材人教版
沒事,四級和六級沒有太大的聯系,你按照我以前的做法去試試看
聽力部分還是要聽真題的,而且要經常聽,當聽歌,以適應他的語速,而且對培養語感有那麼一點點
影響。因為六級的聽力語速快,尾音比較模糊,而且讀真題那二位幹了多年,對哪裡是題眼很了解,
有時他們會故意弱讀,所以只有聽真題聽的多了,才能准確的找出題眼。 閱讀理解部分有很多技巧,比如六級比四級要難一些,在題乾的設置方面會故意進行同義詞轉換,讓
你沒法一下子就從原文中揪出答案。從六級輔導班的角度來看,確實那些技巧很有用很省時間。但事
實上,當你坐在考場上時,時間緊迫,根本顧不得再運用技巧,這時只有在實在不會時才用技巧來蒙
一個答案。學習英語這么多年,閱讀是最好做的,為什麼?因為只要你平時多讀了,尤其是真題,模
擬題的效果永遠比不上真題的,你就能找出出題的規律,這么多年的六級閱讀其實出題的角度多差不
多的,一個是在語法,一個是在細節理解方面,再就是通篇的理解。如果詞彙量不夠的話,讀起來會
有些吃力,而且在哪個詞是什麼意思這種題目上會完全不知所措。所以我的建議就是做真題,尤其是
近兩年的真題,一遍一遍的做,高頻詞彙和出題思路都是類似的,語感培養出來了,單詞什麼的都不
成問題。 作文方面是沒法一下子提高的,尤其是詞彙量不夠的情況下,若想取得比較高的分數,背一個模板是
很有用處的。我用過一個模板,是在開頭,說:Franklin once said:Two things are real in the
world,一個是正義,一個是什麼來著不記得了。然後就說But for one thing or another,he must
have forgot another thing as real as the above two:你這篇文章的主旨,比如我那年冒號後跟的
是數字變更。 因為那年閱讀做的不好我考了424分,第二年我把這個模板忘光了,結果分數和第一年用了模板的差
了20分,很恐怖,還好我每天都做一套閱讀,把分掙回來了,要不過不了了,呵呵。 總之,就是做真題,詞彙,語感都能從真題里學到。祝你成功,還有疑問再跟我說哦。
⑽ 求以「讀書伴我成長」為主題的手抄報的素材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春秋]孔子
2.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三國]諸葛亮
3.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宋]歐陽修
4.讀書之法,當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 ——[宋]朱熹
5.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余秋雨
6.書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 ——[捷克]誇美紐斯
7.歷史使人聰明,詩歌使人富於想像,數學使人精確,自然哲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和修辭學使人善辯。總之,讀書能陶冶個性。 ——[英國]培根
8.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德國]歌德
9.憑感情去讀自己喜歡的書是一種享受,所得到的是一種靈魂上的涵詠與自由自在,和一種被了解、被同情的感受。——[法國]羅曼·羅蘭
【哲理故事】
知了學飛
傳說在很古很古的時候,知了是不會飛的。一天,它見一隻大雁在空中自由地飛翔,十分羨慕,於是就請大雁教自己學飛,大雁很高興地答應了。
學飛是一件很艱苦的事情。知了怕艱苦,一會兒東張西望,一會兒爬來爬去,學習很不認真。大雁給它講飛的道理,它只聽幾句就不耐煩地說:「知了!知了!」
大雁教給它本領,它只試幾下,就自滿地嚷著:「知了!知了!」
秋天到了,大雁要飛到南方去啦!知了很想跟著大雁一起展翅高飛,可是,它用力撲騰著翅膀還是沒能飛離樹梢。
這時候,知瞭望著萬里長空,只見大雁遠走高飛,它真懊悔自己當初沒有努力學習!可這時已經晚了,它只好嘆著氣說:「遲了!遲了!」
運用分析:讀書學習需要持之以恆,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成長,否則我們就會像知了那樣留下永久的遺憾。
竹籃打水
一位爺爺和他的孫子生活在一個山區庄園里。
每天清晨,爺爺都坐在廚房的桌子邊閱讀書籍。孫子受爺爺的影響,也盡自己最大的能力,閱讀那些書籍。
一天,孫子問:「爺爺,我一直試圖像您一樣閱讀這些好書,但我不能真正理解它。花費這么多時間讀這些書,有什麼用呢?」
爺爺平靜地拿出一個用竹子編成的放煤的竹籃,對孫子說:「拿著這個竹籃,取一籃子水來。」
孫子提著籃子走了。等孫子回到家時,竹籃里的水卻一滴不剩。爺爺笑著對孫子說:「下次打水的時候,你必須跑得更快點。」孫子再次去打水,這次他跑得比上次快了許多。但是,結果依然不變。孫子告訴爺爺:「用竹籃打水是不可能完成任務的。」說著孫子換了一個桶過來。爺爺說:「我不需要一桶水,我要一籃子水。你能夠做到,只是你嘗試得還不夠充分。」爺爺走出來,親眼看孫子去打水。
孫子清楚地知道,竹籃打水是根本不可能的,但他希望給爺爺演示一遍,讓爺爺知道,即使他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籃子里的水也會漏光。孫子盛滿一籃水,飛快地向爺爺跑來,籃子中最後還是空空如也。孫子氣喘吁吁地對爺爺說:「爺爺,你看,根本沒有一點用。」
「你真的認為這樣做沒有一點用處嗎?」爺爺說,「好好看看這個竹籃。」孫子仔細地打量了一下竹籃,竹籃確實和以前不同了,那個臟兮兮、黑糊糊的籃子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潔凈如新的竹籃。
「孩子,看到發生的事情了吧,閱讀好書也是如此。你可能無法完全理解它,也記不住多少內容,但只要你用心閱讀它,它就會在不知不覺間凈化了你的心靈。」
運用分析:讀書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或許你不能立即得到什麼,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心靈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凈化,人生在細細品讀間豐盈。
【社會看點】
湖南長沙10萬元獎「讀書達人」:讓書香閃耀
日前,一場「讀書達人」大型學習競賽活動在長沙市進行,活動主辦方斥資10萬元獎勵「讀書達人」。這場知識英雄的競賽和電視選秀結合,比賽過程中,既對選手的中共黨史、中外文學、中外歷史、哲學、經濟、湖湘文化等多方面知識進行考查,又給選手展示個性、秀出真我的舞台。
近年來,長沙因「超女快男」等大型選秀活動的舉辦,以及繁榮的娛樂休閑產業,一時以「娛樂之都」而聲名鵲起。這似乎讓人暫時淡忘了她其實是一座書香飄逸、出版業發達的歷史文化名城。在此背景下,「讀書達人」海選活動的舉辦,立即抓住了公眾的眼球。
運用分析:在經濟騰飛的今天,物質豐富了,人們更是樂於尋找精神的樂園,追求高層次的文化品位。豐富的閱讀不僅僅是知識的簡單獲取,更重要的是,閱讀能滋潤心靈,開闊眼界,修養身心。
文明緣何在廈門「落戶」?
面向117個城市的文明測評,事先不發通知,不打招呼,由國家統計局獨立組織實施,目的是了解各城市公共文明的真實水平。不久前,測評結果公布:廈門名列榜首。面對成績,廈門人並不感到意外,因為此前,廈門已連續兩次摘得全國文明城市桂冠。
最近,廈門正流行一個詞——經典誦讀。在湖裡金山社區,廣場兩邊設立有「吟詩亭」和「閱讀亭」,社區老年學校的人們每天都會在此誦讀、學習;在篔簹書院,開辦了幼兒經典誦讀班和成人國學經典講習、誦讀班及古琴班等,每周授課、講習……如今,廈門在機關、企業、學校、社區等建立了130個經典誦讀示範點,在全市掀起了學經典、誦經典、傳經典的熱潮,培育了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的文明風尚。
運用分析:讀書,是閱世的妙訣,也是人生的樂事,因為「博覽群籍經綸至,常誦詩書氣自華」。書,既是人類智慧的凝聚,又是社會實踐經驗的總結。正因為如此,人們要縱觀歷史、洞察社會、開發智能、創造佳績,就必須通過讀書來實現。
【寫作啟示】
林紓苦讀成大器
林紓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文學家、翻譯家,清末舉人。小時候由於家貧,買不起書,他往往借書讀。他每天晚上坐在母親做針線的清油燈下捧著書孜孜不倦地苦讀,一定要讀完一卷書才肯睡。由於家貧,加上讀書的勞累,他18歲時患了肺病,連續十年經常咳血,但他卧在病床上還堅持刻苦攻讀。到22歲時,他已讀了古書2000多卷,30歲時,他讀的書已達1萬多卷了。
他不懂外文,但由於文學功底深厚,竟採用世人很少見的翻譯書的方式:先後由十多個懂外文的人口述,他做筆譯,將英、美、法、俄、日等十幾個國家的1700餘部名著翻譯成中文,開創了中國人翻譯外國文學著作的先例,影響很大。法國小仲馬的《茶花女》,就是他與別人合作翻譯的第一部外國長篇小說。康有為把林紓與嚴復並列稱為當時最傑出的翻譯家,稱贊說「譯才並世數嚴林」。
分析點撥:一個愛書如命的人,一定是一個熱愛生命的人;一個不怕困難,大量閱讀的人,機會一定會青睞他,正如林紓苦讀成為文學家、翻譯家一樣。
適用范圍:勤奮與機遇、學習與成功、讀書與目標。
丁肇中不放過一個難題
物理學家丁肇中對學習一絲不苟,讀書專心致志,遇到疑難問題,便找遍書本,務必得到答案才肯罷休。一次物理老師出了一道思考題,很多同學想了想覺得很難就放棄了,等著老師講解。丁肇中不是這樣,他吃飯想、走路想,別的同學都出去活動了,只有他還對著那道題苦苦思索。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過去了……他終於想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他馬上跑到圖書館查找資料驗證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確,直到確認自己的解題方法沒有錯誤,他才滿意而去。正是因為他從小培養的這種好問精神,才會有他後面發現了粒子並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分析點撥:善於思考,勤於思考,才會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理論;善於質疑,勤於質疑,才會有所創新。牛頓根據蘋果掉下來發現萬有引力就是善於思考和質疑的結果,所以我們讀書就要抱著一種思考的態度學習,收獲才會更大,才會有所突破。
適用范圍:質疑與創新、探索與思考、懷疑與學問。
鄭淵潔活到老學到老
鄭淵潔,一家三代只有小學畢業,但是卻保持持續發展的勢頭。鄭家第二代小學生鄭淵潔,小學讀到四年級時,「文化大革命」爆發,自此中斷學業,頂級學歷為小學四年級。鄭淵潔靠自學獲得無性繁殖和轉基因繁殖秘訣,成為一代童話大王,他編寫的《童話大王》一直暢銷不衰。鄭家第三代小學生鄭亞旗,因不堪忍受應試教育,小學畢業後在家接受其父教育,完全靠自學成為北京某著名網路媒體技術總監。他們一家三代的座右銘是「先閉眼,後畢業」「只要活著,就永遠沒有畢業的那天,永遠要自強不息。凡是以為自己看到了自己畢業證書的人,活著時已經死了。不自學,毋寧死」。
分析點撥:鄭淵潔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只要活著,就永遠沒有畢業的那天,永遠要自強不息。」這就是一個成功人士的拼搏軌跡,這就是一個成功人士呼喊的心聲,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榜樣。
適用范圍:謙虛與成就、持恆與成功。
享受讀書
□黃新民
讀書,是人類用來不斷進化自己的一種高明偉大的方式。
讀書可以醫愚。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每個人都是通過後天學習,不斷增長知識、啟發智慧、陶冶情操,才逐漸聰明起來的。好書如同良師,有了這樣的良師,人生的道路就會走得踏實穩健得多。
讀書可以凈化心靈。讀書,可以不斷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謀求自我精神充實和心靈健康。當我們懷著一顆被漢賦唐詩宋詞浸潤過、被孔子蘇格拉底的哲學洗禮過的心靈走進社會時,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能盡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不偏離正確的人生軌道。
讀書讓人快樂。讀書,能改變我們孤獨、灰色的人生態度,消除生活中的困惑、思想的衰老,對待挫折才不會怨天尤人。大師們充滿激情和智慧的言語、超脫的情懷、可貴的品質,都會使我們對待生活時變得開闊,樂觀,曠達,能真正讓我們的生命鮮活靈動起來,永遠追求那種充滿激情的人生境界。
讀書可以拓寬人生境界。一個人的思想境界是不懈學習、慎獨自律的結果,是在不斷學習中反省自己、提升自己的結果。讀書,能提升我們的氣質和品位,能拓寬視野和境界。「胸藏萬卷憑吞吐,腹有詩書氣自華。」用讀書指導生活,用實踐深化讀書,這樣的讀書才最有用。
(選自《湖南工人報》2010年5月7日,有刪節)
分析點撥:讀書加惠於人們的不僅是知識的增廣,還有精神的感化與陶冶。人們從讀書學做人,從那些先賢以及當代才俊的著述中學得他們的人格。人們從《論語》中學得智慧的思考,從《史記》中學得嚴肅的歷史精神,從《正氣歌》中學得人格的剛烈,從馬克思學得人世的激情,從魯迅學得批判精神,從列夫·托爾斯泰學得道德的執著。歌德的詩句刻寫出睿智的人生,拜倫的詩句呼喚著奮斗的熱情。一個讀書人,是一個有機會擁有超乎個人生命體驗的幸運人。既然如此,就讓我們做一個幸福而快樂的讀書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