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阿修羅的所有資料和圖
修羅和阿修羅來自於梵文,修羅就是『端正』,國人稱其為天神,梵文『阿』是否定冠詞,阿修羅翻譯過來叫『無端正』。無端正自然長相醜陋,且兇狠而好鬥,而修羅的長相倒可稱作氣宇軒昂。其實他們是親戚關系,血緣離開也不算很遠。在攪拌乳海(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的故事中,阿修羅從頭到尾就被毗濕奴和修羅算計了,出力多少不說,不但長生不老葯沒嘗到,還落得個身首異處。 【佛教里的阿修羅】 [編輯本段] 阿修羅,是梵文音譯,漢譯佛經中還譯為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落、阿須倫、阿須輪等。意譯為非天、非同類、不端正、不酒神。它們是佛國六道眾之一,天龍八部眾神之一。說它是天神,卻沒有天神的善行,和鬼蜮有相似之處。說它是鬼蜮,可它具有神的威力神通。說它是人,雖有人的七情六慾,但又具有天神、鬼蜮的威力惡性。因此,它是一種非神、非鬼、非人,界於神、鬼、人之間的怪物。 阿修羅原是印度遠古諸神之一,被視為惡神,屬於兇猛好鬥的鬼神,經常與帝釋天爭斗不休。如同阿修羅的梵文翻譯意指「非天」,他的果報殊勝,能生活得有如天人般享福,但卻沒有天人的德性,性好爭斗。阿修羅另被稱為不飲酒神,則有段典故。據說居住在海底的阿修羅原本是很愛喝酒的,但是因為他們喝的是由海水釀成的酒,總是味道咸苦,所以一氣之下就發誓再也不喝酒。 【阿修羅的形象】 [編輯本段] 由於阿修羅王眾多,其形不一,阿修羅王的形象,也有多種說法,有的九頭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八足,身形高越須彌山四倍;有的千頭二千手,足踩大海,身越須彌山;有的三頭六臂,三面青黑色,口中吐火,忿怒裸體相。這些形象都難表現,畫家們往往畫作一面三眼或三面六臂,或四目四臂,手托日月,雙足立大海,身越須彌山。 【起源傳說】 [編輯本段] 據《觀佛三昧經》說,世界剛剛形成山海大地時,光音天上貪玩的仙人便到人間游戲。其中一位仙人在大海洗浴時,因「水精」入身而生一肉卵。這肉卵經八千年後,終於生出一個女怪,身長有如須彌山,具一千支眼睛、二十四隻腳,頭、口與手數皆為九百九十九,樣貌好不駭人,即為阿修羅始祖。女怪後又產下一男怪名毗摩質多,因有無比威力可自由來去天上人間,所以在看到天人身旁皆有無數美女環繞後,也想娶妻。女怪便替其子向美冠群芳的乾達婆女求婚,結果乾達婆欣然同意婚事,於是阿修羅一族日漸繁盛。毗摩質多風情萬種的女兒,使得已有妻妾億萬的天界帝釋天為之傾心,娶為嬪妃。不料帝釋婚後喜新厭舊,阿修羅女將委曲告之父親,引發前所未有的一場大戰。就在阿修羅將帝釋天所居的須彌山團團圍住,千鈞一發時,帝釋天想到佛曾說若遇大難,只要念般若波羅蜜咒,便能破解鬼兵。果然一持咒,空中忽然飛出四隻大刀輪,幾乎削盡阿修羅王的手足,幸好遁入藕孔方避過此難,但是元氣大傷難以復仇。然而天人與阿修羅的戰爭,並未自此劃下休止符。 在經過多年後,帝釋天又愛上一位羅喉羅阿修羅的女兒,便命天界樂神帶聘禮,透過歌曲威脅利誘羅喉羅應諾婚事。不料羅喉羅因氣憤帝釋天欺人太甚,不但將樂神驅逐出宮,並立刻發兵攻打天人。就在驍勇善戰的阿修羅攻下天宮時,帝釋天又憶起上次的神咒,於是阿修羅軍被殺得節節敗退,只好退入蓮藕藏躲。就在帝釋擄走了全部的阿修羅女後,羅喉羅派出一位使者前往談判,指出帝釋天身為佛弟子,不應犯戒偷盜。雙方幾經談判最後達成數項協議,帝釋天承認犯下偷盜戒,願歸還阿修羅女,並贈送天上甘露;阿修羅則除將愛女獻與帝釋,並自願受持三皈五戒,成為佛弟子,此戰終得圓滿落幕。在天界的戰爭中,有一位阿修羅王與帝釋天作戰時,因手能執日月,障蔽其光,而被稱為羅慟羅阿修羅,羅慟羅意即為障月。他能有以手障日月,形成日月食的威力;是因他過去生為婆羅門時,見到大火燒塔,滅火而使塔不壞,而以此救塔之福德為因,願得大身。然雖有此願,仍不信正法,常愛斗戰,故死後墮入阿修羅道。 【阿修羅王】 [編輯本段] 佛經中的阿修羅王很多,最著名的有四大阿修羅王:一個叫婆雅,意為勇健,是阿修羅與帝釋天作戰的前軍統帥;一個叫羅騫馱,意為吼聲如雷,亦名寬肩,因其兩肩寬闊,能使海水洶涌,嘯吼如雷鳴;一個叫毗摩質多羅,意為花環,其形有九頭,每頭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一個叫羅睺,意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每位阿修羅王都統領千萬名阿修羅,稱為阿修羅眾,或稱阿修羅眷屬。佛經還說:阿修羅男,身形丑惡;阿修羅女,端正美貌。 【阿修羅道】 [編輯本段] 佛經中經常講到「修羅」。其從六道輪回之中就有了「阿修羅道」。 六道為一天道、二人道、三阿修羅道、四畜牲道、五地獄道、六餓鬼道。人道和天道為善道,阿修羅本性善良,也是善道之一,但因其常常帶有嗔恨之心,執著爭斗之意志,終非真正的善類。男阿修羅於各道中,常常興風做浪,好勇鬥狠,於諸天中,不時攻打天王,以謀奪位。 女阿修羅貌美,時常迷惑眾生,使難修行。故此阿修羅雖然不用受苦,但死後墮落三惡道機會甚大,故漸列之為惡道。 簡說六道--有福無德的阿修羅道以好戰出名的阿修羅道,因有福報而沒有德性有的說法只是將他納入鬼神中,或說是墮落的天人,北傳佛教將他列入善道,南傳佛教則歸類入惡道中。福如天人,德非天人。 【轉生到阿修羅道的原因】 [編輯本段] 轉生到阿修羅道者,過去生雖無大惡行,但是輕慢心很重,非常的驕傲,不是瞧不起別人,就是忌妒別人比自己優秀。《業因差別經》詳細條列出十項業因,包括身行微惡、口行微惡、意行微惡、起驕慢、起我慢、起增上慢、起大慢、起邪慢、起慢慢與回諸善根。因業力的牽引,阿修羅可分為胎、卵、濕、化四生。卵生者身在鬼道,能以其威力,展現神通入空中;胎生者身在人道,投生的原因是原本在天道中,卻由於降德而遭貶墜;濕生者身在畜生道,住於水穴口,朝游虛空,暮歸水宿;化生者身在天道,誕生談起。
Ⅱ 阿修羅帝釋天大鵝的梗
阿修羅帝釋天大鵝的梗源於陰陽師中帝釋天和阿修羅隱居後,阿修羅養了一群鵝,鵝最喜歡吃蓮子,而帝釋天身上全是白蓮花,所以大鵝就會去吃帝釋天身上的蓮子,帝釋天不給大鵝吃,然後鵝就會追著帝釋天啄,帝釋天就會喊阿修羅救命。
所以陰陽師帝釋天是不喜歡大鵝的,因為大鵝會吃他身上的蓮子。
帝釋天和阿修羅成為新的CP
在故事中原本帝釋天並沒有什麼戰斗能力,在戰場上頂多算是一個輔助,但是他後來遇到了阿修羅,帝釋天稱阿修羅為「我的英雄,唯一的戰神」。
阿修羅在戰場上非常勇猛,戰鬥力也很高,但是容易控制不住自己,會沒有理智地大開殺戒,但是帝釋天可以安撫狂躁中的阿修羅,讓他在殺戮中恢復理智,保持清醒,這種設定好像網文中的「哨向」。
Ⅲ 求阿修羅圖片要的是阿修羅 不是DNF的阿修羅 其他游戲的阿修羅也不要 求真的阿修羅
真的阿修羅?。。沒有這個圖片吧,目前覺得解釋最好的是一部動漫裡面的(家庭教師),六道骸,感覺修羅道的解釋比較好吧~附上六道骸的圖片~(萌版)
Ⅳ 阿修羅帝釋天是什麼動漫
《聖傳》。
帝釋天是聖傳中最大的反派,招式有「雷公降臨「。個性殘暴,噬血,好殺。遠古天界,神的領域發生了一次動亂。雷神帝釋天發動叛亂,奪取了王位,在手持先帝首級時稱帝。在與阿修羅王的戰爭中取勝,並吃掉對方獲得能力。
在遠古天界,雷神帝釋天發動叛亂,殺死了天帝並奪取王位,天帝的守護神阿修羅一族也被消滅。三百年的時間過去後,被帝釋天囚禁的星見九曜逃出水牢,將背天「六星」的預言傳達給夜叉王。 夜叉王在指引下進入了封印之林,喚醒了封在森林中的小阿修羅,由此開啟了「六星」的命運。
因夜叉王喚醒阿修羅,夜叉一族被帝釋天派出毗沙門天以「背叛」的罪名屠殺殆盡。於是最後的「夜叉」與最後的「阿修羅」踏上了尋找「六星」覆滅帝釋天的旅程。
Ⅳ 帝釋天與阿修羅是什麼關系有什麼典故嗎
帝釋天與阿修羅是敵對關系
阿修羅原是印度遠古諸神之一,被視為惡神,屬於兇猛好鬥的鬼神,經常與帝釋天爭斗不休。
據《觀佛三昧經》說,世界剛剛形成山海大地時,光音天上貪玩的仙人便到 人間游戲。其中一位仙人在大海洗浴時,因「水精」入身而生一肉卵。這肉卵經 八千年後,終於生出一個女怪,身長有如須彌山,具一千支眼睛、二十四隻腳, 頭、口與手數皆為九百九十九,樣貌好不駭人,即為阿修羅始祖。
女怪後又產下一男怪名毗摩質多,因有無比威力可自由來去天上人間,所以 在看到天人身旁皆有無數美女環繞後,也想娶妻。
女怪便替其子向美冠群芳的乾闥婆女求婚,結果乾闥婆欣然同意婚事,於是阿修羅一族日漸繁盛。毗摩質多風情萬種的女兒,使得已有妻妾億萬的天界帝釋為之傾心,娶為嬪妃。不料帝釋婚後喜新厭舊,阿修羅女將委曲告之父親,引發前所未有的一場大戰。
就在阿修羅 將帝釋所居的須彌山團團圍住,千鈞一發時,帝釋想到佛曾說若遇大難,只要念 般若波羅蜜咒,便能破解鬼兵。果然一持咒,空中忽然飛出四隻大刀輪,幾乎削 盡阿修羅王的手足,幸好遁入藕孔方避過此難,但是元氣大傷難以復仇。
然而天人與阿修羅的戰爭,並未自此劃下休止符。在經過多年後,帝釋又愛上一位羅喉羅阿修羅的女兒,便命天界樂神帶聘禮,透過歌曲威脅利誘羅喉羅應 諾婚事。不料羅喉羅因氣憤帝釋欺人太甚,不但將樂神驅逐出宮,並立刻發兵攻 打天人。
就在驍勇善戰的阿修羅攻下天宮時,帝釋又憶起上次的神咒,於是阿修 羅軍被殺得節節敗退,只好退入蓮藕藏躲。 就在帝釋擄走了全部的阿修羅女後,羅喉羅派出一位使者前往談判,指出帝 釋身為佛弟子,不應犯戒偷盜。
雙方幾經談判最後達成數項協議,帝釋承認犯下 偷盜戒,願歸還阿修羅女,並贈送天上甘露;阿修羅則除將愛女獻與帝釋,並自 願受持三皈五戒,成為佛弟子,此戰終得圓滿落幕。
在天界的戰爭中,有一位阿修羅王與帝釋作戰時,因手能執日月,障蔽其光, 而被稱為羅慟羅阿修羅,羅慟羅意即為障月。他能有以手障日月,形成日月蝕的 威力;是因他過去生為婆羅門時,見到大火燒塔,滅火而使塔不壞,而以此救塔 之福德為因,願得大身。然雖有此願,仍不信正法,常愛斗戰,故死後墮入阿修羅道。
參考文獻:《觀佛三昧經》《長阿含經》《譬喻經》《大日經疏》
拓展資料:
帝釋天(梵文:Śakro devānām indrah),全名為釋提桓因陀羅,簡稱因陀羅,意譯為能天帝。本為印度教神明,司職雷電與戰斗,後被佛教吸收為護法神。
阿修羅(梵文:Asura;巴利文:Asura),亦譯為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落、阿須倫、阿須輪,直譯為「非天」,意思是「果報」似天而非天之義,也就是相對於「天人(即天眾、提婆)」的存在。
Ⅵ 阿修羅x帝釋天動漫叫什麼
阿修羅x帝釋天是不同動漫的人物。
阿修羅,日本漫畫《火影忍者》及其衍生作品中的角色,忍者始祖「六道仙人」大筒木羽衣的次子,因陀羅的弟弟,忍宗的第二任首領。繼承了仙人的「肉體」(生命力和身體能量),認為要想和平離不開愛。
阿修羅的經歷
從小阿修羅的天賦由於比較低,一個人什麼事都做不好,但在自己的努力以及他人的幫助下逐漸變強,擁有與因陀羅匹敵的實力,並領悟到了「愛」是和平所必要的東西。
六道仙人從阿修羅的生存方式中看到了另一種可能,於是把體內的十尾抽出,利用陰陽遁術製造了九隻尾獸,並賦予他們名字。自己也因抽出尾獸而處於瀕死狀態,臨終前選擇阿修羅做忍宗首領。
Ⅶ 請問這張圖是哪部動漫里的
看不到你的第一張圖你只發了一個路徑啊==
你下面那個倒是聖傳的
遠古天界,神的領域發生了一次動亂。雷神帝釋天發動叛亂,奪取了王位,在手持先帝首級時稱帝。三百年時間過去了,誓死效忠先帝而被帝釋天囚禁的星見九曜逃出水牢,召喚來了夜叉王。將背天「六星」的預言傳達給他(之後被昆沙門天所殺)。夜叉在指引下進入了封印之林,喚醒了修羅族唯一的血脈——阿修羅(因為種種原因阿修羅被封印後就是沒有性別的了,姑且用「他」來稱呼)。他此時還是一個襁褓,但他體內殘存著阿修羅邪惡本性的靈魂。夜叉懷抱阿修羅回到夜叉族部落時暴露了蹤跡,帝釋天派昆沙門天剿滅夜叉族。夜叉王選擇信守保護阿修羅的諾言,而背棄了全族人對他的信任。殺戮過後,夜叉成為了夜叉族唯一倖存者。此後帝釋天開始追殺兩人。
途中阿修羅長大,夜叉如慈父一般照顧他,兩人結識了來去無蹤的孔雀。他非人、非魔(魔是無法進入天界的)、非神(因為他有紫瞳,那是魔的標志),卻與小阿修羅關系甚好。在尋找「六星」的途中夜叉和阿修羅結識了技藝——一位暗戀夜叉的舞娘,在為先帝之女吉祥天(昆沙門天之妻)所做的星祭表演上,因知情不報而被殺。後夜叉兩人被乾達婆王所救。乾達婆王是天界「樂師之君」,同時也是在叛亂中死去的前東方將軍持國天與前乾達婆王之女。在那裡他們也認識了「葯師」一族蘇摩族的唯一存者——蘇摩。葯師一族的血一生只可為一人獻出自己的血,喝後可以長生不老,因而被帝釋天滅族。蘇摩被乾達婆王所救,隱居於吉祥天處,並與乾達婆王日久生情。後與夜叉一行人踏上了尋找「六星」之路,以待推翻帝釋天統治之日。其後又結識了西方武神將龍王。龍王一開始並不願意繼承龍王之位,在向夜叉(天界最強的武神將)挑戰,敗後為了「拿武器龍牙刀」而返回繼承龍王之位,並以「修行」的名義與夜叉一行人結伴。東方武神將迦樓羅王鍾愛之妹迦陵頻伽的聲音是天界最美的,帝釋天強行帶走天空城裡病倒的迦陵頻伽為其演唱。迦陵頻伽在牢籠中憑借信念為姐姐高歌最後一曲只為解放迦樓羅王的心靈,曲畢身亡。帝釋天又將迦陵頻伽的屍體喂他的寵物,兩只看起來像獅子的怪物,促使迦樓羅王叛亂。最終從天空城墜下(其實沒有死),後來加入了夜叉一行人,踏上尋找「六星」推翻帝釋天之路。
喚醒阿修羅本性的修羅刀藏於地底城-俱修羅部中。由俱摩羅天和迦羅守護。夜叉他們在阿修羅直覺帶領下進入地底城。阿修羅潛意識發作,入城取走修羅刀。迦羅在告訴阿修羅他的身世後,親手取下自己額頭寶石放入修羅刀劍身的一邊而死,喚醒了一半的刀魂。而另一塊寶石在她妹妹舍脂——前阿修羅王之妻、現帝釋天之妻,小阿修羅的生母的額頭上。小阿修羅為徹底喚醒修羅刀而前赴帝釋天所在的善見城。其間,帝釋天的追兵殺死了掩護他們一行人離去的夜叉的弟弟羅剎,羅剎的愛人沙羅為了不暴露他們的行蹤而自殺。
在前進的路程里,孔雀為阿修羅舉行了修羅刀繼承禮,將修羅刀插入了倒鞘——小阿修羅體內。並指點說「六星」即:蘇摩、龍王、迦樓羅王、夜叉和阿修羅,至於乾達婆王是最後才知道的。於是五人入善見城欲與乾達婆王匯合。帝釋天與舍脂之子,阿修羅的同母異父弟弟——天王,暗戀乾達婆王已久。而乾達婆王卻一心掛念在外的蘇摩。正當天王和乾達婆王出行的時候,阿修羅與天王不期而遇。阿修羅回想當初母親舍脂背叛自己的父王與阿修羅族,為投靠帝釋天而想把自己殺死,她只要這個可以為她帶來榮耀和地位的天王而不要自己,自己一出生就要被封印三百年……種種悲憤湧上心頭。阿修羅潛意識再度發作,從體內拔出修羅刀,瘋狂殺入善見城,親手殺死了自己的生母舍脂,扯下她額頭的寶石,徹底喚醒了修羅刀,也徹底喚醒了阿修羅邪惡靈魂。小阿修羅解除封印長成大阿修羅——一個身染紅蓮獄火以殺戮為生命欲將天界化為血海的惡靈!
尾隨阿修羅進入善見城的夜叉四人被趕來的天界將軍所阻,展開激戰。而帝釋天麾下四天王之東方將軍持國天的繼承人居然是乾達婆王!在幾個人混戰的同時,孔雀與帝釋天站在命運之輪旁(此處本人認為那個並非命運之輪,應該是阿修羅城的入口才對),看命運不休止的前行。兩人額頭同時出現墮天的標記——一隻天目!墮天的第三隻眼睛是命運詛咒的痕跡,因為他曾犯下連魔族都不如的罪行。後來兩人的故事才分別在後面道出:孔雀原是先帝與其姐姐尊星見(九曜的前一任星見)亂倫之子。先帝遺棄尊星見並詛咒這個生下來就是墮天的嬰孩。尊星見欲殺孔雀不成發瘋而死。於是孔雀就成了星見後人,是九曜之後的又一任星見,手持權杖穿梭於三界之間。帶著對命運的不滿,指引「六星」匯集,只為打破命運的束縛。而帝釋天在為雷神時,早與前阿修羅王產生感情。九曜當時已經將「六星」的預言告訴了前阿修羅王,他的兒子將毀滅天界。他為了阻止邪神——真正的阿修羅蘇醒,不僅封印了自己的兒子,而且還甘願自己被所愛的人吃掉。帝釋天吃了前阿修羅王後變為墮天,擁有了最強的戰鬥力和阿修羅王的幻力,最後發動叛亂,成為天帝。三百年裡他企圖用暴政阻止「六星」匯集卻反而加速了他們的覺醒。幾百年不為人知的辛酸,寧可背負一切罵名只為守護與所愛的人——前阿修羅王的約定:阻止阿修羅的蘇醒。
可是……
龍王擊敗大批部隊後殺入深宮尋找阿修羅,卻被解除封印的阿修羅一刀斬死。斷頸之後他的臉上卻仍舊保有對友人的微笑,並為沒能遵守與小阿修羅的約定而向眼前的阿修羅道歉……阿修羅砍斷了天王一條手臂後,到處殺人。
帝釋天出城加入了混戰,他殺死迦樓羅王,使她獲得永遠的解脫。昆沙門天被夜叉斬傷而死,他的「怨侶」吉祥天被帝釋天殺死為其陪葬,兩人一同倒在血泊之中。蘇摩與乾達婆王大戰,蘇摩不忍出手,卻被堅信「我只喜歡強者」,「你們絕對打不贏帝釋天」的乾達婆王所傷(昏死去,乾以為死了),而後乾達婆王自殺殉情。蘇摩在醒來後想給乾達婆王喝自己的血,卻被帝釋天阻止。她的生命在帝釋天的刀起落下中終結。夜叉王在憤怒的極端與帝釋天激戰。而後阿修羅出現,大開殺戒,所行之處一片血海。夜叉為了阻止阿修羅的殺戮而與其奮戰。孔雀卻仍舊在命運之輪邊默然沉思。
夜叉想起阿修羅說過的話「夜叉如果說需要我,我就為夜叉而活哦!阿修羅只為夜叉而活哦!」漸漸放下了自己的刀,在用自己的身軀迎上阿修羅最後的一刀時,阿修羅心中小阿修羅天真的話語又一次出現,「我要永遠和夜叉在一起。」刀光閃現又隱去,在夜叉面前,阿修羅將修羅刀刺向了自己的胸口……阿修羅和修羅刀又進入了沉睡。夜叉痛苦不堪地長跪於封印之樹前等待阿修羅的再次醒來,只為堅守曾經與小阿修羅定下的諾言。
偌大的善見城沉入了血光之後的死寂中。帝釋天傳位於天王。他完成了與愛人的諾言,得到了永遠的解脫,於是從善見城的天邊墜了下去……
一直沉默的孔雀,等到了命運的轉變。他祥和地微笑,將權杖插入胸懷之中,血濺命運之輪,打開天門,輪盤慢慢地改變了轉動的方向……此時,阿修羅的封印也因為孔雀的犧牲而破解。阿修羅恢復了善良本性。
「……大家都死了……!全都因為我……!!」
「……即使如此,我也要你活著……為了我和你的——『約定』!唯有你活著,我才能生存下去!我們永遠在一起吧!直到生命結束為止!這是我們的『約定』!」
阿修羅沒有性別,而且兩個人都是各自神族的唯一存者。但是他們要相守至死……
Ⅷ 《陰陽師》阿修羅和帝釋天的關系是什麼
陰陽師阿修羅和帝釋天是cp關系。陰陽師游戲中的和風元素是以源氏物語的古日本平安時代為背景設計的,游戲劇情以日本平安時代為背景,講述了陰陽師安倍晴明於人鬼交織的陰陽兩界中探尋自身記憶的故事 。
陰陽師技能簡述
陰陽師中技能分為主動技能和被動技能,主動技能又分為有無消耗鬼火,角色的普通攻擊都不需要消耗鬼火,主動技能需要玩家角色主動釋放,被動技能顧名思義,玩家無法主動觸發,被動技能是在滿足一定條件下才會觸發,被動技能的觸發不會消耗鬼火。
陰陽術是陰陽師的技能,陰陽師有且不限於三個技能,因為陰陽師作戰最大隻能攜帶三個技能每個陰陽師都擁有三個技能固定槽可以裝備技能,不同陰陽師的技能各不相同與式神不同的是陰陽師的技能釋放無需消耗鬼火。
游戲中式神和妖怪因為都是同一來源,都會使用技能,此處以作為陰陽師的式神為例說明,妖怪技能也是如此只不過妖怪不屬於玩家可操控范圍,一般都有三個技能,他們的技能初始都是一級玩家角色可以對其進行升級。
Ⅸ 想求《聖傳》里阿修羅王和帝釋天的圖圖,謝謝
阿修羅王
http://pp.86666.com/picture/0x0/2006-8/20068861722282.jpg
帝釋天
http://foto.yculblog.com/minniejiji/RG-Veda_73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