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天主教堂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唯美日出清晨圖片 2025-07-28 16:51:10
抖音圖片搜索人 2025-07-28 16:30:03

天主教堂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2-06-01 10:34:33

A. 世界著名的大教堂有哪些

德國科隆大教堂、法國巴黎的聖母院大教堂和義大利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並稱為歐洲三大宗教建築聖彼得大教堂、巴黎聖母院、科隆大教堂……在西方,每到一個國家,那些輝煌、耀眼、極富有藝術感染力的建築大多是些各具特色的教堂。推開西方教堂之門,不難發現,在那裡,教堂不僅僅是建築藝術的體現,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所在國家文化的深刻內涵。

巴黎聖母院

地點:法國巴黎

風格:早期哥特式

關鍵詞:劃時代

巴黎聖母院興建於12至14世紀,是歐洲早期哥特式建築的主要代表,有作家形容它重如大象,輕如飛蛾,是法國建築史上的傑作。正面一對60餘米高的塔樓,巍峨而壯觀,上面有內容豐富、精美絕倫的反映宗教題材的雕刻。走進大教堂光線驟然暗淡下來,教堂內高大寬敞而幽暗,頓時讓人產生一種庄嚴肅穆的感覺,彷彿進入一個與世隔絕的境地。

作為歐洲建築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巴黎聖母院的正外立面風格獨特,結構嚴謹,看上去十分雄偉庄嚴。它被壁柱縱向分隔為三大塊;三條裝飾帶又將它橫向劃分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個內凹的門洞。而教堂內部則極為樸素,幾乎沒有什麼裝飾。

聖彼得大教堂

地點:梵蒂岡

風格:巴洛克式

關鍵詞:最大

堪稱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的聖彼得教堂,據說它將教堂建築藝術的精華集於一身。教堂中央直徑達42米、高度達138米的圓形穹頂,是巴洛克式建築的典型標志。

聖彼得教堂之所以著名,不僅僅因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還在於它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家與藝術家米開朗琪羅、拉斐爾等大師們的共同傑作———教堂中擺有米開朗琪羅25歲時的雕塑名作《母愛》、貝爾尼尼雕塑的《聖水缽》等。而教堂大廳上別致的穹窿大圓屋頂,則是米開朗琪羅晚年的建築傑作,直到他去世後26年才由其他建築家繼續完成。抬頭仰望,圓頂的內壁頂上有色澤艷麗的鑲嵌畫和玻璃窗,觀賞的遊人彷彿獨立在天穹之下。

瓦西里教堂

地點:俄羅斯莫斯科

風格:俄羅斯式

關鍵詞:洋蔥

舉世聞名的莫斯科紅場是以莫斯科代表建築「瓦西里教堂」為主景,配景由反映俄羅斯歷史、文化、民俗、藝術等雕塑組成。瓦西里教堂看上去像一座仙境般的城堡,盡管它現在僅作為博物館,但其明快的色調、洋蔥形的穹頂以及紅色的磚石,都表明它是一座基督教堂。

教堂的原名是「代禱教堂」,但直至俄羅斯聖愚瓦西里被埋葬在教堂墓穴後,它才以「瓦西里教堂」的名字聞名於世。大教堂實際上包括9座教堂,其中間的塔樓高33米,環繞四周的8座小教堂由一高高升起的長廊連接在一起。中間的一座大教堂被8座略小一些的教堂拱圍著,人們從外面看到的是這些小教堂的塔樓,每個小教堂的頂部形態各異。

米蘭大教堂

地點:義大利米蘭

風格:以哥特式為主

關鍵詞:多元化

米蘭大教堂是義大利米蘭的重要地標。整座建築物融合哥特、文藝復興、新古典等多種建築風格,其中教堂正面以三角形狀構建而成,四周有數百座尖塔成林,和高達108公尺的主塔相襯,仿如相互扶持,伸向藍天,展現了哥特式建築的特色。

對哥特式建築迷而言,它是裝飾精緻的傑作:「用大理石寫成的一首詩」。僅教堂外部就用了2245尊雕塑、135個尖頂、96個怪獸狀滴水嘴和約1公里長的窗花格。不管從那一個方向看,米蘭大教堂呈現的壯麗風貌及豐富的歷史內涵,都很令人感動。

1,2科隆大教堂

地點: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清倫州

風格:中晚期哥特式

關鍵詞:最完美

素有歐洲最高尖塔之稱的科隆大教堂,建在萊茵河畔,是中晚期哥特式建築的典範。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據說,科隆大教堂是最完美的哥特式大教堂,它始建於1248年左右,建築面積約6000平方米。整個建築建造前後整整持續了632年,是歐洲建築史上建造時間最漫長的建築物之一。

雄偉的哥特式建築,有輕盈雅緻的教堂內景,教堂中央是兩座與門牆連砌在一起的雙尖塔,高16l米,是全歐洲最高的尖塔,四周林立著的無數座小尖塔與雙尖塔相呼應。教堂內有10座禮拜堂,中央大禮拜堂穹頂高43米,中廳部跨度為15.5米,是目前尚存的最高的中廳。

聖馬可教堂

地點:義大利威尼斯

風格:基於拜占庭式

關鍵詞:雨果

雖然一部大文豪雨果的小說《巴黎聖母院》,讓巴黎聖母院名垂千史,但據說位於義大利威尼斯的聖馬可大教堂,才是雨果口中的「世界上最漂亮的教堂」。

始建於829年的聖馬可教堂,曾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教堂,亦是威尼斯建築藝術的經典之作———一座非常優秀的建築,同時也是一座收藏豐富藝術品的寶庫。它原為一座拜占庭式建築,15世紀加入了哥特式的裝飾,如尖拱門等;17世紀又加入了文藝復興時期的裝飾,如欄桿等。它的五座圓頂據說是來自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教堂,正面的華麗裝飾是源自拜占庭的風格。

世界十大教堂
巴達里亞大教堂
巴黎聖母院
比薩主教教堂
坎特勃雷大教堂
傑洛尼莫許修道院
聖地牙哥教堂
聖家贖罪堂
米蘭主教教堂
烏斯賓斯基聖母升天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B. 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是哪個

一、聖家贖罪堂

聖家贖罪堂是由西班牙最偉大的建築設計師高迪設計的,無論你身處巴塞羅那的哪一方,只要抬起頭就能看到它。這座教堂從高迪在世時直到現在都在不停地建造,已經一個多世紀了,仍未造完,在它高高的塔頂上仍是布滿了腳手架。

這是一座象徵主義建築,分為三組,描繪出東方的基督誕生、基督受難及西方的死亡,南方則象徵上帝的榮耀;它的四座尖塔代表了十二位基督聖徒;圓頂覆蓋的後半部則象徵聖母瑪利亞。它的牆面主要以當地的動植物形象作為裝飾,正面的三道門以彩色的陶瓷裝點而成。整個建築華美異常,令人嘆為觀止,是建築史上的奇跡。
二、Las Lajas大教堂

這座宏偉的大教堂建於1916年,坐落在位於哥倫比亞境內傳說中聖母瑪利亞出生的地方。

這里流傳著這樣的傳說:一位印度婦女背著她的聾啞女兒走在Las Lajas,當她感覺有點累就暫時坐在石頭上歇腳,這時她的女兒突然開口說話,說看到一個山洞中有幻影出現。後來,聖母瑪利亞懷孕的壁畫在洞穴中被發現,並且顏色滲透到岩石中幾英寸之深。
三、聖巴索教堂

聖巴索教堂建於1555-1561年,是為紀念伊凡四世攻佔喀山和阿斯特拉罕市,並將其並入俄國版圖而建。教堂的建築風格獨特:由九座洋蔥頭型的教堂所組成的建築群修建在高起的台基上,主教堂高約47米。

四、索菲亞大教堂

索菲亞大教堂的中央穹頂直徑33米,是世界上少數大穹頂之一。它的頂點高約60米,高於萬神廟。宮廷史官普洛柯比烏斯寫道:「當你走進這幢建築物去祈禱時,你會覺得這項工程不是人力造成的……你會相信上帝也喜歡這個不同尋常的家。」

索菲亞大教堂動用了1萬名工匠,耗資摺合14.5萬公斤黃金。公元537年12月26日,查士丁尼大帝和大主教率領一支庄嚴的隊伍舉行落成典禮……15世紀土耳其人滅亡拜占廷帝國之後,把索菲亞大教堂改成了清真寺,在角上加建了呼喚穆斯林們按時舉行禮拜的授時塔。

經過多次的十字軍戰爭和土耳其人的破壞,君士坦丁堡宏偉壯麗的建築摧殘殆盡,索菲亞大教堂竟能免於劫難,它是唯一一座完整地保存下來的查士丁尼時代的建築。
五、聖彼得教堂

聖彼得大教堂最初由君士坦丁皇帝在聖彼得墓地上修建,在長達120年的重建過程中,義大利最優秀的建築師布拉曼特、米開朗琪羅、德拉?波爾塔和卡洛?馬泰爾相繼主持過設計和施工,直到1626年11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

聖彼得大教堂是一座長方形的教堂,整棟建築呈現出一個十字架的結構,造型傳統而神聖。聖彼得教堂不僅是一座富麗堂皇值得參觀的建築聖殿,它所擁有多達百件的藝術瑰寶,更被視為無價的資產。
六、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座落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中的西岱島上,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

巴黎聖母院是一座典型的「歌特式」教堂,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因為它是歐洲建築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聖母院的正外立面風格獨特,結構嚴謹,看上去十分雄偉庄嚴。
七、雷克雅未克大教堂

雷克雅未克大教堂位於市中心,是該市的地標性建築。以冰島著名文學家哈爾格林姆斯的名字而命名,紀念他對冰島文學的巨大貢獻。

該教堂於1940年開始奠基,於六十年代末基本完工。由於經費考教會籌集和信徒捐助,該教堂幾乎花了半個多世紀才完工。該教堂設計新穎,為管風琴結構,主廳高30多米,可容納1200人。主塔高72米,可乘坐電梯上頂樓俯瞰首都全貌。教堂前的西格松雕像是為紀念冰島獨立之父西格松(Leifur Eiriksson)而建。

八、羅馬千禧教堂

羅馬千禧教堂是由美國建築師理查邁爾(Richard Meier)設計的,並於2003年完工。它高57~90尺不等,如船帆狀的三片白色弧牆,層次井然地朝垂直與水平雙向彎曲,似球狀的白色弧牆曲面。

九、朗香教堂

這是一座位於群山之中的小小天主教堂,它突破了幾千年來天主教堂的所有形制,超常變形,怪誕神秘,如岩石般穩重地幾立在群山環繞的一處被視為聖地的山丘之上。

朗香教堂的屋頂東南高西北低,顯出東南轉角挺拔奔昂的氣勢,這個坡度很大的屋頂有收集雨水的功能,屋頂的雨水全部流向西北水口,經過一個伸出的瀉水管注入地面的水池。教堂的三個豎塔上開有側高窗。它以一種奇特的歪曲的造型隱寓超常的精神
十、水晶大教堂

洛杉磯水晶大教堂始建於1980年,歷時12年完成,可容納近萬名信徒進行禮拜活動,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督教堂之一。

C. 世界上最美的教堂是哪幾個

在歐洲,每到一個地方,您所看到的最輝煌、最耀眼、最富有藝術感染力的建築無疑是那些各具特色的教堂。歐洲的教堂不僅僅是建築藝術的體現,更是從一個側面綜合反映了歐洲文化的深刻內涵。不論您在歐洲哪個地方訪問或旅遊,參觀教堂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之一。

我在歐洲幾個國家訪問時參觀了許許多多的教堂,但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那幾座教堂。比如,舉世聞名的巴黎聖母院就是一座開歐洲建築史先河的哥特式天主教堂;「水城」威尼斯市中心的聖馬可教堂則被大文豪雨果稱為世界上最漂亮的教堂;莫斯科紅場一側的瓦西里·博拉仁諾夫教堂同那壯觀的鍾樓一樣,別具一格,引人注目。然而,能夠將教堂建築藝術的精華集於一身的則是位於義大利羅馬西北郊梵蒂岡城的堪稱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聖彼得教堂。

聖彼得教堂可謂氣勢恢弘。它座落於聖彼得廣場一側,於1450年開始興建,1626年最後完成。整座教堂長約200米,最寬處有130餘米,從地面到穹窿大圓屋頂頂尖十字架的高度達137米。教堂之大,可同時容納5萬餘人。

聖彼得教堂之所以著名,不僅僅因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還在於它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家與藝術家米開朗琪羅、拉斐爾、勃拉芒特和小莎迦洛等大師們的共同傑作。在教堂正門向右拐角處,有米開朗琪羅25歲時的雕塑名作《母愛》,聖母瑪麗亞右手緊緊摟著受難後遍體鱗傷的耶穌,左手微微攤開,垂首凝目,悲痛欲絕。而進門靠左是貝爾尼尼雕塑的《聖水缽》,缽呈貝殼狀,兩個稚嫩頑皮的小天使各捧一邊,用雲母石雕刻而成。

聖彼得教堂大廳上的穹窿大圓屋頂十分別致,它為米開朗琪羅晚年的建築傑作,直到他去世後26年才由其他建築家繼續完成。大圓屋頂周長71米,直徑42.34米。抬頭仰望,圓頂的內壁頂上有色澤艷麗的鑲嵌畫和玻璃窗,觀賞的遊人彷彿獨立在天穹之下。教堂內還有許多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的壁畫和雕塑作品,令人們嘆為觀止。 (作者註:本文對有關聖彼得教堂的介紹,參照並摘錄了新華社國際資料編輯組編、新華出版社1986年4月出版的《世界名勝詞典》。)

世界上十座最壯美的大教堂

一、聖家贖罪堂

聖家贖罪堂是由西班牙最偉大的建築設計師高迪設計的,無論你身處巴塞羅那的哪一方,只要抬起頭就能看到它。這座教堂從高迪在世時直到現在都在不停地建造,已經一個多世紀了,仍未造完,在它高高的塔頂上仍是布滿了腳手架。

聖家贖罪堂

這是一座象徵主義建築,分為三組,描繪出東方的基督誕生、基督受難及西方的死亡,南方則象徵上帝的榮耀;它的四座尖塔代表了十二位基督聖徒;圓頂覆蓋的後半部則象徵聖母瑪利亞。它的牆面主要以當地的動植物形象作為裝飾,正面的三道門以彩色的陶瓷裝點而成。整個建築華美異常,令人嘆為觀止,是建築史上的奇跡。

二、Las Lajas大教堂

這座宏偉的大教堂建於1916年,坐落在位於哥倫比亞境內傳說中聖母瑪利亞出生的地方。

這里流傳著這樣的傳說:一位印度婦女背著她的聾啞女兒走在Las Lajas,當她感覺有點累就暫時坐在石頭上歇腳,這時她的女兒突然開口說話,說看到一個山洞中有幻影出現。後來,聖母瑪利亞懷孕的壁畫在洞穴中被發現,並且顏色滲透到岩石中幾英寸之深。
三、聖巴索教堂

聖巴索教堂建於1555-1561年,是為紀念伊凡四世攻佔喀山和阿斯特拉罕市,並將其並入俄國版圖而建。教堂的建築風格獨特:由九座洋蔥頭型的教堂所組成的建築群修建在高起的台基上,主教堂高約47米。

四、索菲亞大教堂

索菲亞大教堂的中央穹頂直徑33米,是世界上少數大穹頂之一。它的頂點高約60米,高於萬神廟。宮廷史官普洛柯比烏斯寫道:「當你走進這幢建築物去祈禱時,你會覺得這項工程不是人力造成的……你會相信上帝也喜歡這個不同尋常的家。」

索菲亞大教堂動用了1萬名工匠,耗資摺合14.5萬公斤黃金。公元537年12月26日,查士丁尼大帝和大主教率領一支庄嚴的隊伍舉行落成典禮……15世紀土耳其人滅亡拜占廷帝國之後,把索菲亞大教堂改成了清真寺,在角上加建了呼喚穆斯林們按時舉行禮拜的授時塔。

經過多次的十字軍戰爭和土耳其人的破壞,君士坦丁堡宏偉壯麗的建築摧殘殆盡,索菲亞大教堂竟能免於劫難,它是唯一一座完整地保存下來的查士丁尼時代的建築。

五、聖彼得教堂

聖彼得大教堂最初由君士坦丁皇帝在聖彼得墓地上修建,在長達120年的重建過程中,義大利最優秀的建築師布拉曼特、米開朗琪羅、德拉�6�1波爾塔和卡洛�6�1馬泰爾相繼主持過設計和施工,直到1626年11 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

聖彼得大教堂是一座長方形的教堂,整棟建築呈現出一個十字架的結構,造型傳統而神聖。聖彼得教堂不僅是一座富麗堂皇值得參觀的建築聖殿,它所擁有多達百件的藝術瑰寶,更被視為無價的資產。

聖彼得大教堂

六、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座落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中的西岱島上,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6�1德�6�1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

巴黎聖母院是一座典型的「歌特式」教堂,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因為它是歐洲建築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聖母院的正外立面風格獨特,結構嚴謹,看上去十分雄偉庄嚴。

七、雷克雅未克大教堂

雷克雅未克大教堂位於市中心,是該市的地標性建築。以冰島著名文學家哈爾格林姆斯的名字而命名,紀念他對冰島文學的巨大貢獻。

該教堂於1940年開始奠基,於六十年代末基本完工。由於經費考教會籌集和信徒捐助,該教堂幾乎花了半個多世紀才完工。該教堂設計新穎,為管風琴結構,主廳高30多米,可容納1200人。主塔高72米,可乘坐電梯上頂樓俯瞰首都全貌。教堂前的西格松雕像是為紀念冰島獨立之父西格松(Leifur Eiriksson) 而建。

八、羅馬千禧教堂

羅馬千禧教堂是由美國建築師理查邁爾(Richard Meier)設計的,並於2003年完工。它高57~90尺不等,如船帆狀的三片白色弧牆,層次井然地朝垂直與水平雙向彎曲,似球狀的白色弧牆曲面。

九、朗香教堂

這是一座位於群山之中的小小天主教堂,它突破了幾千年來天主教堂的所有形制,超常變形,怪誕神秘,如岩石般穩重地幾立在群山環繞的一處被視為聖地的山丘之上。

朗香教堂的屋頂東南高西北低,顯出東南轉角挺拔奔昂的氣勢,這個坡度很大的屋頂有收集雨水的功能,屋頂的雨水全部流向西北水口 ,經過一個伸出的瀉水管注入地面的水池。教堂的三個豎塔上開有側高窗。它以一種奇特的歪曲的造型隱寓超常的精神。

十、水晶大教堂

[洛杉磯水晶大教堂始建於1980年,歷時12年完成,可容納近萬名信徒進行禮拜活動,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督教堂之一。

D. 中國三大著名天主教堂是什麼

1、洪家樓天主教堂:教堂位於山東省濟南市區東部,歷城區花園路洪家樓3號。東鄰山東大學洪家樓校區,洪樓廣場北側,以洪家樓村而得名。

2、撫州天主教堂:位於臨川市文昌橋東的靈山路,始建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竣工於民國7年(1918年),是全國第三大天主教堂,哥特式建築,整個教堂佔地面積3850平方米。

3、胡庄天主教堂:胡庄天主教堂建築群位於平陰縣城南8公里的胡庄村。自1604年天主教傳入平陰縣胡庄村以來,至1966年共建成村內和山上大小教堂7處。

建築特點:

洪家樓天主教堂主要包括哥特風格的經堂和南側與修道院羅曼式建築相一致的神父辦公樓、北側文革後所建的帶有檐廊的單層磚石混凝土材料的建築用房,分別作為接待處、修女室以及祈禱室等教會日常的辦公和生活的場所。北側為四坡屋頂的附屬房屋與聖器室連接,作為神父的休息室和小祈禱室。

教堂座東面西,前窄後寬。教堂施工者為孫村石匠盧立成,平面為拉丁十字形,外牆用石塊砌成,西面的正立面有兩座高大的尖頂鍾樓,還有眾多的小尖塔。

E. 有哪些著名的大教堂

1.聖索菲亞大教堂:座落在今天土耳其伊斯坦布爾
2.聖路易大教堂:位於美國新奧爾良法區的傑克遜廣場
3.聖約翰大教堂:紐約聖約翰大教堂,為美國主教制教會(聖公會)主教座堂。世界第三大教堂。位於紐約曼哈頓第110 街和第113 街的阿姆斯特丹大道。這是一座建築時間最長的教堂。
4.聖彼得大教堂:聖彼得大教堂是一座完全體現世俗風格的宗教建築.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的西北角,它是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歐洲天主教徒的朝聖地與梵蒂岡羅馬教皇的教廷,是全世界第一大教堂。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不計其數。
5.聖馬可大教堂:聖馬可教堂位於義大利威尼斯市聖馬可廣場東面。它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教堂,同時也是集拜占庭式建築、伊斯蘭式建築和文藝復興式各種風格於一體的綜合建築藝術的傑作。
6. 聖家族大教堂:坐落在巴塞羅那市中心的聖家族教堂,這是西班牙最著名的宗教名勝之一。
7.沙特爾大教堂:沙特爾大教堂位於法國沙特爾城,是法國著名的天主教堂,是哥特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大教堂坐落在一個土山丘上。教堂的三重皇家大門和其壯觀宏偉的羅馬尼斯凱像,早期的珠寶光彩的玻璃裝飾的窗戶,無一不是十二世紀法國建築史上的經典傑作。
8.殘廢軍人收養院新教堂:建造在巴黎市中心的殘廢軍人安養院,是為了表彰「為君主流血犧牲的人」。
9.朗香教堂:。朗香教堂的設計對現代建築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被譽為20世紀最為震撼、最具有表現力的建築。
10. 墨西哥大教堂:墨西哥大教堂(LaCatedraldeMexico)是墨西哥最大的和最主要的天主教堂,也是美洲屈指可數的著名教堂之一。位於墨西哥城索卡洛廣場北側。

F. 聖.帕特里克大教堂

1828年,天主教會在鄉下買了一小塊土地,決定建造一座紀念愛爾蘭人的主保聖人聖·帕特里克的教堂。工程從1858年持續到1888年,造價比預計的貴了兩倍。這座新歌特風格的教堂呈拉丁十字形,兩側沒有扶拱,因為它的33米高的拱頂是輕磚結構,而非石頭,教堂長100米,寬50米,尖頂高100米。與周圍的建築(如奧林匹克大廈,高189米)相比它是矮個子,從而使人覺得有些狹窄。

聖帕特里克大教堂是墨爾本也是南半球最大最高的天主教堂。這座哥特式建築風格的大教堂,大部分用青石建成,由著名英籍建築師華岱負責設計。1897年10月教堂正式啟用,但教堂三座尖塔直到1939年才完成。

走過聖帕特里克大教堂就是庫克船長故居。庫克故居原建於公元1755年,庫克船長將澳洲擺上了世界地圖,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領航員,1934年,從庫克老家英國約克夏一塊一塊將其與父母的居所運到墨爾本重新組裝成故居的模樣。

圖片http://lionel.sharera.com/media/ViewMedia/Preview/1204/100_1039.JPG

http://www.fotosearch.cn/thumb/corel/COR362/99013.jpg

http://lionel.sharera.com/media/ViewMedia/Preview/1203/100_1037.JPG

G. 天主教堂和基督教教堂的區別是什麼

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區別在於:在世界范圍內,天主教、東正教、新教被統稱為基督教,都以「聖經」為經典。天主教以自己的「普世性」,自稱公教,信徒稱其所信之神為「天主」。天主教以梵蒂岡教廷為自己的組織中心,以教皇為最高領導,實行「聖統制」和「教階制」。

相關介紹:

在歐洲政教合一的年代,教會有著至高的權利。不僅有權,而且有錢。從這些教堂的規模和豪華程度可以看出所需的金錢之巨大。

豪華的教堂實際上也是權貴們展示財富的一個方式。去除政治的因素,教堂所展示的建築技術實在令人驚嘆。不少這樣大型的教堂始建於11到14世紀。這時的歐洲人就能建造上百米高的建築,並且使用至今仍舊輝煌不減。

在歐洲,每到一個地方,您所能看到的最輝煌、最耀眼、最富有藝術感染力的建築無疑是那些各具特色的教堂。歐洲的教堂不僅僅是建築藝術的體現,更是從一個側面綜合反映了歐洲文化的深刻內涵。不論您在歐洲哪個地方訪問或旅遊,參觀教堂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之一。

我在歐洲的幾個國家訪問時參觀了許許多多的教堂,但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那幾座教堂。

比如,舉世聞名的巴黎聖母院就是一座開歐洲建築史先河的哥特式天主教堂;「水城」威尼斯市中心的聖馬可教堂則被大文豪雨果稱為世界上最漂亮的教堂;莫斯科紅場一側的瓦西里·博拉仁諾夫教堂同那壯觀的鍾樓一樣,別具一格,引人注目。

然而,能夠將教堂建築藝術的梭魚所有精華集於一身的則是位於義大利羅馬西北郊梵蒂岡城的堪稱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聖彼得教堂。

H. 如何辨認天主教堂

有聖母、聖人雕像和畫像,這些雕像、畫像前一般都擺放著花、蠟燭,就是天主教堂了。
天主教、東正教都有告解室,即教堂里的一個(或幾個)很小的只容納一個人的小屋子,就是向神父告罪的地方,新教是沒有的。

I. 天主教堂和基督教教堂的區別是什麼

1、外觀上區別

基督教的教堂,內部布置的最多懸掛十字架,或者是什麼都不掛。天主教的教堂,內部裝飾除了十字架,還有很多人像,比方耶穌,聖母,聖徒等等。

2、歷史區別

最初基督教只有一個教會,1054年西部、東部教會分裂,以羅馬為中心的西部教會自稱「公教」即天主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部教會稱「正教」即東正教。16世紀,西歐和北歐發生宗教改革運動,從天主教中分離出革新教會,統稱基督新教。

3、神職人員的職稱和等級上區別

基督教的教堂,主要由牧師,長老總領教堂的事務,偶爾有些基督教的派別有主教職稱。天主教的教堂,主要有主教,神甫負責。最高等級為梵蒂岡的教宗,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教皇。

4、教會形式區別

天主教至今仍保留統一的教會,自稱「至聖、至公、至一,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羅馬教廷為世界天主教中心。東正教原有以君士坦丁為中心的統一教會,隨著東羅馬帝國的滅亡,各國教會不相統屬,但駐在今天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君士坦丁牧首保留「普世牧首」的稱號。新教從產生即無統一教會,主要的新教派別有加爾文宗、路德宗、英國國教(聖公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