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劉醒龍的主要作品
《異香》長江文藝出版社1992年出版。
《鳳凰琴》中國青年出版社1993年出版。
《鳳凰琴》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希望文庫叢書《非賣品》1997年出版。
《劉醒龍文集——無樹菩提》群眾出版社1996年出版。
《劉醒龍文集——荒野隨風》群眾出版社1996年出版。
《劉醒龍文集——鄉村彈唱》群眾出版社1996年出版。
《劉醒龍文集——疼痛溫柔》群眾出版社1996年出版。
《恩重如山》中國文學出版社1994年出版。
《黃昏放牛》北京出版社1998年出版。
《秋風醉了——跨世紀文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4年出版。
《劉醒龍——中國當代作家選集叢書》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
《大樹還小——中國經典鄉土小說六家》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1年四月出版。
《劉醒龍小說選——城市眼影》群眾出版社2003年出版。
《劉醒龍小說選——我們香港見》群眾出版社2003年出版。
《鳳凰琴》……武漢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
《劉醒龍小說——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家叢書》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年出版。
《秋風醉了——文學中堅叢書》文匯出版社2006年出版。
《劉醒龍小說精選——跨世紀文叢精華本》長江文藝出版社2007年出版。
(長篇小說)
《威風凜凜》作家出版社1994年出版。
《至愛無情》群眾出版社1995年出版。
《生命是勞動與仁慈》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出版。
《寂寞歌唱》百花文藝出版社1997年出版。
《愛到永遠》江蘇文藝出版社1998年出版。
《往事溫柔》灕江出版社1997年出版。
《市府警衛》群眾出版社1999年出版。
《痛失》長江文藝出版社2001年四月出版。
《彌天》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年四月出版。
《聖天門口》(三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五月出版。
(中篇小說代表作):
《村支書》………………《青年文學》1992年第1期。
《鳳凰琴》………………《青年文學》1992年第5期。
《秋風醉了》……………《長江文藝》1992年第11期。
《暮時課誦》……………《上海文學》1993年第4期。
《白菜蘿卜》……………《江南》1994年第3期。
《分享艱難》……………《上海文學》1996年第1期。
《挑擔茶葉上北京》……《青年文學》1996年第3期。
《路上有雪》……《上海文學》1997年第1期。
《大樹還小》……《上海文學》1998年第1期。
《致雪弗萊》……《人民文學》2000年第2期。 (小說集):
《LA DEESSE DE LAMODERNITE》(《鳳凰琴》(法文)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1994年出版。
《CROQUANTS DE CHINE》(《冒牌城市》(法文)巴黎——中國之藍出版社1998年出版。
《INSTITUTEURS DE LA MONTAGNE》 (《白菜蘿卜》(法文)巴黎——中國之藍出版1999年出版。
《DU THE D HIVER POUR PEKIN》(《挑擔茶葉上北京》)(法文)巴黎——中國之藍出版2004年出版。
《LA GUERITE LA FORCE DES FARCES EN TERRE CHINOISE》 (《冒牌城市》)(法文)巴黎——中國之藍出版2006年出版。
(中篇小說):
《村支書》(英文)北京…《中國文學》季刊1993年第一期。
《鳳凰琴》(英文)北京…《中國文學》季刊1995年第一期。
《暮時課誦》 (日文)東京…《中國現代文學》雜志1993年秋季號。 (電影)
《鳳凰琴》(中篇小說)……改編為電影《鳳凰琴》(瀟湘電影製片廠、天津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
——獲1994年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導演獎;
——獲1993年中國電影政府獎(華表獎)最佳故事片、最佳男演員、最佳編劇獎;
——獲1994年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獎 ;
——獲1994年第一屆珠海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
——獲1994年第二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特別獎;
《秋風醉了》(中篇小說)……改編為電影《背靠背臉對臉》(西安電影製片廠、香港森信出品公司聯合攝制)。
——獲1995年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合拍片獎。
——獲1994年第一屆珠海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編劇獎;
——獲1994年第二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
——獲1995年東京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舞劇)
《愛到永遠》(長篇小說)……改編為大型歌舞劇《山水謠》——武漢歌舞劇院
——獲文化部戲劇文華獎。
他<別在停電時問這個問題>
別的父親是不是如此不曉得,反正我就是這樣。守著女兒,做父親的心中最不知所措的便是女兒的成長。三歲以前,我是盼著女兒快些長大的,因為所有做父母的人都會說,孩子長到四歲以後,就會少生許多病———這對過敏性體質的女兒是何等重要啊!女兒長到三歲後,果然就從纖弱的小人兒,出落得有一絲亭亭玉立的模樣了。做父親的高興是理所當然的。記得那天晚上,緊挨著華中電管局的這一帶也罕見地停電了。難得有點蠟燭的時候,女兒很興奮,但也有些害怕那在燭光下反而顯得更黑的屋子。偎在我們懷里的女兒話特別多,太太問她何時開始獨自睡小南房時,這是女兒一直不肯回答的問題,這一次她的理由是:媽媽,你別在停電時問這個問題!
女兒和天下所有孩子一樣,天天都在盼長大。還沒到上學年紀,就吵鬧著要買上學時用的書包,有一次我笑她都有三個書包了,她馬上糾正說,不對,是四個。女兒的確早早地就擁有四個書包,又因為比一般孩子多認識一些字,所以她特別喜歡像老學究那樣,盯著那些上了學的大孩子們提問。最著名的一次是在幾家人的聚會上,那時她還只有四歲多一點。朋友的小兒子正在上小學四年級,且不說他父親如今是國際知名的數學家,單就母親是武漢大學數學系畢業,就足見其家教必定很優良。女兒不理會這些對她來說完全是身外之物的因素,當著大家的面,非要考一考那位小學四年級學生。小男生也是男人,眾目睽睽之下哪能不接招!女兒上來就問他,什麼地方最冷?小男生想也不想就說南極。女兒說,錯,是宇宙。南極才零下80℃,宇宙最冷的地方有零下240℃。這個問題,女兒曾經問過我,那時她也將南極當成最冷的地方。聽我說宇宙更冷後,她就記住了。女兒再問小男生:世界上什麼河最長?因為有前面的宇宙作為參照,小男生再次迅速回答:銀河!女兒又說:錯,是尼羅河。滿屋的人鬨堂大笑,女兒談天說地,想到哪兒就是哪兒。女兒大概是得意了,下一個問題是數學問題:七加十二等於多少?已讀到小學四年級的小男生這時還沒到最氣憤的程度,只是呀地怪叫了一聲。女兒卻認為他不會做,於是說,兩位數太難了,那就來容易一些的,只考個位數,七加五等於多少?小男生覺得再也不能忍受這奇恥大辱了,扭頭叫了聲媽媽,一下子跑開了。女兒是有名的「問題蟲」,這個名字是她班上小朋友告訴我的。
說笑之間,女兒又長大了些。今年的一天,她突然在家裡宣布,等到六歲生日那天,就開始一個人睡。三月一日晚上,女兒再次宣布從今天起,她要一個人睡小南房。我們都很驚訝,女兒是三月底過生日,還沒到時間哩!女兒卻堅持說,反正已經到三月了,就從今天開始吧!臨到上床睡覺時,女兒將自己睡了多年的小床丟給心愛的北極熊,她要我們別將房門關得太緊,留一道縫,還要求在客廳里亮一盞小夜燈。不曉得女兒哪來的決心,從這一天開始,她就沒有再反悔過。偶爾她會在起床上衛生間時,爬到我們的大床上撒一陣嬌,一遍遍地說著「我愛死你們啦」等極誇張的話,然後就像記起什麼諾言似的,一掀被子,又小跑著回到已經屬於她的小南房裡。
自從獨自睡覺後,女兒長大得非常快,才一個月時間,她就養成了一到家就鑽進小南房,或是做手工剪紙,或是趴在床上和桌子上看書,不再像先前,一刻不停地纏著爸爸,就連那最愛提的問題也很少提了。弄得我都想反過來問問她,這就叫成長嗎?女兒與媽媽分床睡覺,標志的是人生童話階段的結束,接下來她就要面對能夠產生記憶的童年了。
Ⅱ 張家界桑植縣有什麼特殊的風俗
1、桑植民歌,分為山歌、小調、禮儀歌、儺腔等,涵蓋了傳統民歌的多種體裁。其曲式結構嚴謹,曲體多樣,尤其是襯詞的運用,使民歌在烘托氣氛、揭示人物內心情感等方面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
2、桑植白族游神,游神時僅抬著本主像,在各村寨出巡。到了元末明初,從湖北等省的其他族人為躲戰爭,紛紛來到桑植外半縣一帶休養生息,白族人聚居地人口大量增加。
3、上九廟會,農歷正月初九日為唐朝忠烈張巡和許遠殉難日,每年於此日舉行廟會紀念,俗稱「上九會」。
4、九子鞭,用較硬的木料製成。全長0.76米,直徑0.03米。鞭兩端挖孔,每孔釘3口釘子,每口釘子裝3枚銅錢(都孔9枚),鞭漆紅色,系綵綢,兩端系彩條。
5、仗鼓舞,又稱得勝鼓,2011年5月23日,湖南省桑植縣申報的「仗鼓舞(桑植仗鼓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Ⅲ 怎樣買茶葉才能不被騙
首先我們要確定購買茶葉的類別,然後從色、香、味、形四個方面來判斷茶葉品質的優劣,選擇適合自己的茶葉。好喝是購買茶葉的前提和第一標准。
沒有買茶經驗的人,在選購茶葉時可以試試-種簡單易行的方法——一泡法,方法如下:
取適量茶葉,用熱水沖泡,5~10分鍾後嘗嘗茶湯是否符合自己的口味。
取一支湯匙,看湯色。如果渾濁,就是炒青不足;如果淡薄,則是茶葉嫩采和發酵不足。若葉片焦黃碎裂,則是炒得過火了。好的茶湯,湯色明亮濃稠。
2、如何避開「三無」茶葉?
「三無」茶葉可能是過期的或有毒的茶葉,潛藏巨大安全隱患。
購買茶葉時,定要注意茶葉外包裝上有無生產日期,有無質量檢驗合格證明,有無生產廠廠名和廠址。另外,通過正規的銷售渠道購買茶葉,不買散茶或來路不明的茶葉,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買到「三無」茶葉。
希望茶臻選的回答能幫助到您,望採納,感謝
Ⅳ 挑擔茶葉是誰晿的
挑擔茶葉
類型:單曲
簡介:這是一首由白誠仁譜曲,葉蔚林作詞,創作於1960年的歌曲。
原唱何紀光。
傳唱方應暄。
Ⅳ 適合大班戶外集體游戲
游戲1:木頭人
一、游戲目的:
1、訓練幼兒的靈敏性和平衡本事;
2、體驗團體游戲的樂趣。
二、游戲玩法:
幼兒圍在一齊,請出一「領導」人站於中間。游戲開始,幼兒邊拍手邊念兒歌邊自由走動,念到最終一個字時,堅持一個姿勢不動,先動者為失敗者。為提高幼兒興趣,「領導」人可在念完最終一個字時做一個動作,如:「平衡」狀、「小猴」狀等。其餘幼兒迅速學祥並靜止,學錯動作或走動者為失敗者。
游戲2:貼燒餅
一、游戲目標:
1、培養幼兒的追逐本事;
2、培養幼兒的游戲興趣。
二、游戲玩法:
幼兒扮演燒餅圍成一個圓圈。一人做貼燒餅的人,一人去追貼燒餅的人。
三、游戲規則:
貼燒餅的人在被追的時候能夠貼在圈上的任何燒餅,被貼的燒餅必須立刻逃跑,如果被抓到則交換主角繼續游戲。此游戲能夠做多層的燒餅進行。注意事項:注意在追逐中的安全問題。
游戲3:炒豆豆
一、游戲目的:
培養幼兒相互間的合作本事。
二、游戲玩法:
兩人相對而立,手牽手,邊念兒歌,邊有節奏地向左右協調擺手。兒歌念到最終一句時,兩人舉起一側的手臂來共同鑽過翻轉身體180度,還原姿勢。游戲反復進行。
三、兒歌:
炒、炒、炒豆豆,炒好了豆豆翻跟頭。
四、游戲規則:
當兒歌念完時,才能翻跟頭。
游戲4:結冰
一、游戲目的:
1、練習追逐跑,培養幼兒動作的敏捷性;
2、讓幼兒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
二、游戲玩法:
幼兒分散在場地上,自由做走、跑、跳及其他動作練習,並聽教師數1-10,當數到10的時候教師說:「結冰」。全體幼兒就不動了。(能夠兩人或三人擁抱)教師說「冰化了!」幼兒散開繼續自由做動作,如此重復游戲。
三、游戲規則:
結冰的時候要求幼兒抱在一齊不亂動,不能夠隨意自由走動。
四、游戲提議:
根據游戲人數的多少選擇場地,避免發生碰撞。
游戲5:蹲蹲孵小雞
一、游戲玩法:
參加者站成一個圓圈,兩手握拳伸向前方,一個幼兒自左往右挨著每一個幼兒一邊指點,一邊說:「蹲蹲孵小雞,捉不牢就要飛」。「飛」字落在哪個幼兒身上,哪個幼兒就做抓小雞的人,其餘幼兒做小雞,在規定場地內自由的飛、跑。這時抓雞的人就能夠去抓。
二、游戲規則:
當小雞蹲下時,就不能抓了。抓到二、三隻後,計算一下被抓的人數(小雞數),游戲可重新開始。
Ⅵ 連雲港雲霧茶傳說
雲霧茶與乾隆皇帝
傳說在很久以前,花果山上還沒有這么多奇花異果,四周人家也很少,單說這山上有一座廟,廟里住著個老和尚。在廟的四周長滿了茶樹,老和尚精心照看著這些茶樹,每年都要親自採摘一些茶葉,炒制後保存起來,一般的客人是沒有口福嘗的。有一天晚間,老和尚做了一個夢,夢見一輪紅日從海中冉冉升起,老和尚馬上驚醒,連稱好夢,明日必有貴客來。
第二天清晨,老和尚令徒弟打掃廟內廟外,稱有貴客臨門,自己獨坐山門等候。小和尚以為師傅是病了,這荒山野嶺哪會有什麼貴客?將近中午時分,從山道果然走上來兩個人。前面那人一身客商打扮,手持羽扇,後面挑擔的,一看便知是個書僮。老和尚連忙迎上前去,拉住那客人的手道:"貴客臨門,有失遠迎。"那客人笑這說:"老師傅,吾乃普通客商,怎能勞您如此盛情。"老和尚把客人請到西廂房,賓主坐定,老和尚吩咐倒茶。只見一個小和尚從里間拿出一個精緻的小匣,從中取出茶葉,用開水一沖,瞬間,茶香四溢,整個西廂房雲霧繚繞。客人連聲稱道:"好茶,好茶!"老和尚介紹說:"此茶乃雲霧茶。"茶罷,那客人道謝走了。
原來,那客商打扮的人正是喜歡遊山玩水的乾隆皇帝。乾隆自喝了花果山雲霧茶以後,對山珍海味,都漸漸不感興趣了。回到京城後,下聖旨欽定花果山雲霧茶為御茶,又命厚賞培育出雲霧茶的老和尚。從此,花果山有了皇帝的照顧,奇花異果漸漸多了起來,成為一座樹木蔥蘢、物產豐饒的寶山,花果山雲霧茶也因此在天下揚名。
花果山與雲霧茶的傳說
話說孫悟空當了天宮放馬的「弼馬瘟」,一天美猴王眯上眼睛,小憩片刻,不知不覺地睡著了。它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在一片雲霧之中,躺在一片樹葉上,飄啊!飄啊飄,一直飄到南天門,自己手裡拿著樹葉,大搖大擺地,順著路道,回到了自己的花果山水簾洞去了。它的猴子猴孫們聽說大王來了,都前來迎接它。但是,有的猴子不知怎麼回事,長年暈呼呼地,不想吃東西,請求美猴王找醫生幫它們治療。美猴王看著它的子孫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而猴子們卻眼巴巴地望著它,這時,美猴王說:「小的們,看俺老孫的,到天宮中去找仙丹妙葯去。」天馬看著主人眼角流著淚水,在說夢話,嘴裡不斷地喊著:「小的們,我回家了。」知道主人想家了,於是,便含著一片樹葉在弼馬瘟的臉上,盪來盪去,催著美猴王趕快回家看看。弼馬瘟被樹葉盪得直癢癢,醒來以後,看見天馬都在它的周圍,美猴王長嘆一口氣,便說:「該回老家花果山去看看了」。在夢中夢見子孫們,個個都好像不想吃東西,懶滋滋的,於是對天馬說:「我的子孫們跟你們一開始患的病一樣,不吃不喝,怎麼辦?」只見天馬用嘴含一片樹葉,在它面前晃來晃去。這時,它明白了,便對天馬們說:「俺老孫想回老家花果山去一趟,你們在這里不要亂跑。」天馬們都向它點點頭,美猴王便順手拔一棵綠樹,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穿過雲霧,直奔花果山。猴子們聽說它們的大王來了,大家一齊歡呼。因為猴子們多,沒辦法,美猴王只好將清水燒開,然後將綠葉放在熱水中,讓猴子們喝,果然不錯,猴子們喝了以後,大家都好了。於是,猴子猴孫們便將綠葉樹栽在雲霧繚繞的山坡上,經常用葉子泡熱水喝。據說,當年玉帝就是用這綠葉來泡茶喝的。後來,就形成了花果山上的雲霧綠葉林,就是現在的雲霧茶。這就是現在的花果山與雲霧茶的傳說
雲霧茶的傳說
宿城悟正庵旁邊住著一家姓張的人家,平日生活十分清苦,只能靠養雞下蛋和耕作點山地度日,有一次,張老漢竟然接連三天到雞窩里沒拾到一個雞蛋。便求助悟正庵的悟正禪師驅魔捉鬼。悟正和尚答應並弄來象似雞蛋的鵝卵石,擺放在雞窩里。欲用引騙方法捉魔。
當和尚夜守至天剛蒙亮時,只見一條大蛇游進了雞窩,一口氣吞下了十幾只鵝卵石墜地難受,打一會滾,便游到悟正庵東邊灌木叢中的一棵小樹邊,張開大口把這棵小樹的葉子幾乎都吞光了。片刻便游向了遠方。悟正和尚當即意識到這種樹葉子有如此強的助化功能,仔細觀察後,摘下了部分殘葉製成茶葉,這就是能把石頭融化的雲霧茶。從那時起,悟正庵的僧人每年進行採制,歲得二、三斤,密不視人,視作珍茗,用以招待貴賓。
偶爾有一天來了一位商人打扮的客人,手持羽扇,氣宇軒昂,後面跟著個挑擔子的書童。老和尚將客人引進室內,命小和尚取出他們精製的雲霧茶,剛用開水一泡,瞬間,茶香四溢,熱霧靄靄,整個廂房雲霧繚繞。客人連聲稱贊到:「好茶!好茶!一邊飲茶,一邊吟道:「宿城山上有仙庵,上有仙庵雲霧間。雲霧間生香四溢,生香四溢宿城山。」老和尚連忙合十道謝:「施主好才情,這首迴文詩把我的小庵說的太妙了,還請施主再賜墨寶!」客人也即興舉筆疾書四個大字,「龍團鳳餅」,下邊還有兩行小字:「題宿城山雲霧茶天書」老和尚一看,便知這是乾隆皇帝的御筆了。
從此之後,這宿城山的茶葉便叫「雲霧茶」了,又叫「龍團鳳餅」。第二年春末,老和尚精心地做了二斤雲霧茶進京朝貢,乾隆皇帝聞知,專門接見了這位和尚,從此老和尚年年都向朝廷進貢雲霧茶!由此可見宿城鄉的雲霧茶是乾隆皇帝親口封的!由於雲霧茶獨有的助化、清熱、解毒等奇特功效,加之悟正和尚頻繁地替山民們解除鬧肚子、發熱等病症,久而久之,雲霧茶的秘方便傳入民間。
Ⅶ 大紅袍茶葉名字的由來
1385年,明朝洪武十八年,舉子丁顯上京赴考,路過武夷山時突然得病,腹痛難忍,巧遇天心永樂禪寺一和尚,和尚取其所藏茶葉泡與他喝,病痛即止。
考中狀元之後,前來致謝和尚,問及茶葉出處,得知後脫下大紅袍繞茶叢三圈,將其披在茶樹上,故得「大紅袍」之名。狀元用錫罐裝取大紅袍帶回京城。
狀元回朝後,恰遇皇後得病,百醫無效,便取出那罐茶葉獻上,皇後飲後身體漸康,皇上大喜,賜紅袍一件,命狀元親自前往九龍窠(讀 kē)披在茶樹上以示龍恩,同時派人看管,採制茶葉悉數進貢,不得私匿。
從此,武夷岩茶大紅袍就成為專供皇家享受的貢茶,大紅袍的盛名也被世人傳開。傳說每年朝廷派來的官吏身穿大紅袍,解袍掛在貢茶的樹上,因此被稱為大紅袍。
(7)挑擔茶葉唯美圖片擴展閱讀
大紅袍形態特徵:植株灌木型,樹冠半披張,樹高可達2米以上,主幹尚明顯,分枝較密,葉梢向上斜生長,葉,一般在6~7cm,長者可達11~11cm。
寬一般3cm左右,寬者可達4~4.3cm,中葉型,近闊橢圓形,先端鈍略下垂、葉緣略向面、葉綠光亮,葉肉稍厚微隆質脆、葉尚淺尚明27~28對,葉脈79對,花型尚大,直徑3cm左右,花瓣6片,萼片5片、花絲稀疏稍長,高低不齊,二倍體,茶果中等。
嫩芽梢尚壯,深綠微紫,夏梢葉更顯帶紅毫尚顯,萌芽、開采期比肉桂品種遲,一般在5月10日左右(緩冬年份)。
Ⅷ 挑擔茶葉上北京歌詞
挑擔茶葉上北京
歌詞
桑木扁擔輕又輕喲,
我挑擔茶葉出洞庭,
船家他問我是哪來的客,
我湘江邊上種茶人.
桑木扁擔輕又輕呃,
頭上喜鵲唱不停,
若問喜鵲你唱什麼,
它說我是幸福人.
桑木扁擔輕又輕呃,
茶葉飄香出洞庭,
船家他問我哪裡去,
北京城裡探親人咧.
桑木扁擔輕又輕喲,
千里送茶情意深,
你要問我是哪一個喲,
毛主席的故鄉人喲。
毛主席的喲故鄉人喲
毛主席的喲故鄉人喲
-
Ⅸ 什麼是工夫茶
我國傳統的飲茶方式多種多樣,其中有一種茶藝深受大家喜愛,有著不少粉絲,它就是功夫茶。功夫茶和其他茶一樣,都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
功夫茶起源於宋代,是漢族民間傳統的品茶風尚,據傳煎煮之法來自茶聖陸羽的《茶經》。功夫茶操作起來需要很大的技巧性,沏泡、品飲之道,都隱藏在「功夫」二字中了。
斟茶完成後,要求每個茶杯中的茶亮、色澤都均勻相同,因此「關公巡城」、「韓信點兵」都是上乘的茶藝功夫,也正是功夫茶的另一大看點。
Ⅹ 《挑擔茶葉上北京》的原唱是誰
原唱是何紀光,方應暄。
這是一首由白誠仁譜曲,葉蔚林作詞,創作於1960年的歌曲。原唱何紀光。傳唱方應暄。
毛主席家鄉一帶按傳統工藝製造的煙香茶是毛主席最愛喝的茶葉,白誠仁在湖南毛主席家鄉采風期間,被種茶人的熱情和通過這種神奇煙香茶傳遞對毛主席的思念之情給深深打動。
(10)挑擔茶葉唯美圖片擴展閱讀
歌詞:
填詞:葉蔚林
譜曲:白誠仁
挑擔茶葉上北京,桑木扁擔輕又輕
我挑擔茶葉出洞庭,船家他問我是哪來的客喲
我湘江邊上種茶人,桑木扁擔輕又輕
頭上喜鵲唱不停,我問喜鵲你唱什麼喲
它說我是幸福人,桑木扁擔輕又輕
茶葉飄香出歌不停,船家他問我哪裡去喲
北京城裡探親人,桑木扁擔輕又輕
千里送茶情意深,你要問我是哪一個喲
毛主席的故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