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描寫雨中的荷花
1、雨後的白蓮卻另有一種風采。蓮葉上水珠滾來滾去,閃閃熠熠,如斷線的珍珠。苞子上清水滴滴,乍開的白蓮,更出脫得晶瑩可愛,銀裝素裹,光明似月。
2、有一次,雨中走過荷池,一塘的綠雲綿延,獨有一朵半開的紅蓮挺然其間。
3、興正濃,忽有大雨傾盆而至,湖中荷花盡作飄搖之態。少時,雨過天晴,波瀾不驚,湖天一色。荷花為雨所洗,鮮妍明媚,裊娜多姿,清麗雅緻,實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詩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余以為妙絕。
4、一場雨後,荷花池又呈現出另一番景象,荷葉好像一個個剛淋過雨的仙女,亭亭玉立在池塘中。一陣微風掠過,碧綠的大葉盤上一滴滴晶瑩透亮的小水珠珍珠似的滾來滾去,忽而東,忽而西,忽而又滾落進池塘里——構成雨後呵斥的新景象。
5、美麗的荷花在雨孩子的滋潤下,像一位亭亭玉立的仙子。在綠葉的陪伴下翩翩起舞。
7、清晨,晶瑩透明的露水在荷葉上晃動,一陣風吹來,荷葉上的露珠像斷了線的珍珠一樣往下流。
8、片片的荷葉,如母親的手接著雨,是慈愛的、溫厚的,以至於那雨被感化,悠忽間輕微地嚶嚶低泣著滾落在母親的手裡,戀戀地隱入荷塘里。那聲音,初起時的渺渺茫茫,而後卻已然是浩浩盪盪,妙不可言。沒有殘荷的凄楚,沒有淡霧的纏綿,它的好處任憑你去萬般形容也說不出,只能深深地去感受。
9、微雨里,一切都得到了凈化,不管是濕潤的,還是柔曼的,都可愛地逼你的眼。而那潔如冰雪,秀似粉顏的荷瓣也格外新麗芬芳。荷蕊更見風致,瑩潔得使你以為它已化為晶黃的水,卻怎知那正是雨的微妙之處。微雨里,沒有一絲風,那一塘碧水卻跳盪起無數條銀線。荷花浮在塘水之間,微雨里顯得更加盈實,頑韌地更格外的顯眼,翠得要滴下鮮美的汁液,使你看一眼就永不忘記。
10、雨過天晴,天空中出現了一條美麗的彩虹,猶如一座五彩橋。河裡翠綠欲滴的大圓盤上滾動著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在陽光下熠熠閃光。一朵朵嬌艷欲滴的「荷花仙子」,顯得更加嫵媚、動人!
Ⅱ 關於荷花古詩
1、宋代:蘇軾《浣溪沙·荷花》
原文選段:
四面垂楊十里荷,問雲何處最花多。畫樓南畔夕陽和。
天氣乍涼人寂寞,光陰須得酒消磨。且來花里聽笙歌。
釋義:
四面垂柳圍繞著十里香荷。請問哪裡蓮花最多?畫樓南畔,夕陽西落。天氣乍一變涼,給人們帶來了秋的寂寞。蕭索的光陰,需用美酒打發、消磨。暫且來此花叢,細聽吹笙唱歌。
2、唐代:李商隱《荷花》
原文選段:
都無色可並,不奈此香何。瑤席乘涼設,金羈落晚過。
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預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
釋義:
夏日荷花綻放,搖曳多姿沒有什麼花能與之匹敵,它的花香也是別具一格。李將軍家設席乘涼,我伴著那夕陽而來同游曲江。
游江歸來,看到燭光下的錦被,想起伊人,想到你我曲江相遇之景,你渡水而來打濕了羅襪。
想到秋天來臨之前你我將要分別心中苦悶,天各一方只能在夢中相見了。
3、清代:石濤《荷花》
原文選段: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釋義:
五寸的荷葉托著嬌艷的荷花,荷葉密密的貼在水面,但這並不妨礙彩舟的盪漾。知道四五月間夏風微掠,這些荷葉荷花的高度依舊能恰巧把美人的腰遮住。
4、宋代:歐陽修《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
原文選段:
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後紅幢綠蓋隨。
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釋義:
西湖風光好,荷花開後清香繚繞,劃船載著酒宴來賞玩,用不著旌旗儀仗,自有紅花為幢綠葉為蓋隨船而來。
彩畫遊船駛進了荷花叢的深處,金杯上泛起加了荷香的酒香。傍晚煙霧夾著微雨,在一片音樂歌聲里,船兒載著醉倒的遊客歸去。
5、唐代:盧照鄰《曲池荷》
原文選段: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釋義:
輕幽的芳香朗繞在彎曲的池岸,圓實的花葉覆蓋著美麗的水池。
常常擔心蕭瑟的秋風來得太早,使你來不及飽賞荷花就調落了。
Ⅲ 好聽的網名帶荷字 女孩
薄荷糖╮de味道
荷戀丶蝶翩ヾ
求推薦~ 鏘鏘~
Ⅳ 關於「油紙傘」的詩詞,古詩現代詩歌均可,最好是由著名作家創作的。
《雨巷》——戴望舒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
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
默默行著,冷漠,凄清,又惆悵。
她靜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飄過,
像夢一般的,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她靜默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的籬牆,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
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
(4)幽香碧荷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1927年夏天。當時全國正處於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於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著大革命失敗後的幻滅與痛苦,心中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雨巷》一詩就是他的這種心情的表現,其中交織著失望和希望、幻滅和追求的雙重情調。這種情懷在當時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作品賞析
詩中描寫了抒情主人公「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而又寂寥的雨巷。他懷著一種縹緲的希望,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這個姑娘有著丁香一樣的顏色與芬芳,而她的內心卻結著憂愁、哀怨。
他逢著了這樣的姑娘,然而轉瞬即逝,「像夢中飄過」,她的顏色、芬芳、「太息般的眼光」以及「丁香般的惆悵」統統消散在「雨的哀曲里」。他依舊「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而又寂寥的雨巷,依舊懷著希望,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雨巷》在藝術上一個重要的特色是運用了象徵主義的方法抒情。象徵主義是十九世紀末法國詩歌中崛起的一個藝術流派,他們用世界末的頹廢反抗資本主義的秩序。在表現方法上,強調用暗示隱喻等手段表現內心瞬間的感情,這種藝術流派於五四運動退潮時期傳入中國。
戴望舒早期的創作也明顯地就受了法國象徵派的影響。他的創作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注意挖掘詩歌暗示隱喻的能力,在象徵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雨巷》就體現了這種藝術上的特點。
詩里那撐著油紙傘的詩人,那寂寥悠長的雨巷,那像夢一般地飄過有著丁香一般憂愁地姑娘,並非真實生活本身地具體寫照,而是充滿象徵意味地抒情形象。這些形象所指的全部內容不一定能夠具體說出,但可以體味這些形象所抒發但朦朧的詩意。
那個社會現實的氣氛,那片寂寞徘徊的心境,那種追求而不可得的希望,在《雨巷》描寫的形象里,是既明白又朦朧的,既確定又飄忽地展示在眼前。想像創造了象徵,象徵擴大了想像。這樣以象徵方法抒情的結果,使詩人的感情心境表現得更加含蓄蘊藉,也留下了馳騁想像的廣闊天地,感到詩的余香和回味。
《雨巷》朦朧而不晦澀,低沉而不頹唐,深情而不輕佻,確實把握了象徵派詩歌藝術的幽微精妙大去處。
Ⅳ 寫荷花的詩句+
1、泉眼無聲細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2、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
3、陸上百花競芬芳碧水潭泮默默香不與桃李爭春風七月流火送清涼。
4、古柳垂堤風淡淡,新荷漫沼葉田田。白羽頻揮閑士坐,烏紗半墜醉翁眠。游夢揮戈能斷日,覺來持管莫窺天。堪笑榮華枕中客,對蓮余做世外仙。
5、盪舟無數伴,解纜自相催。汗粉無庸拭,風裙隨意開。棹移浮荇亂,船進倚荷來。藕絲牽作縷,蓮葉捧成杯。
6、長恨涉江遙,移近溪頭住。閑盪木蘭舟,誤入雙鴛浦。無端輕薄雲,暗作廉纖雨。翠袖不勝寒,欲向荷花語。
7、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願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8、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佳人彩雲里,欲贈隔遠天。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9、脈脈荷花,淚臉紅相向。斜貼綠雲新月上,彎環正是愁眉樣。
10、朱顏碧墨放池畔舞袖揮毫對玉蓮盡態極妍宛若生一脈幽香把君難。
11、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12、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碧紗窗下洗沉煙,棋聲驚晝眠。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13、秋暮,亂灑衰荷,顆顆真珠雨。雨過月華生,冷徹鴛鴦浦。池上憑闌愁無侶,奈此個單棲情緒!卻傍金籠共鸚鵡,念粉郎言語。
14、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15、清塘引水下藕根春風帶露沾儂身待到花開如滿月覽勝誰記種蓮人。
16、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後紅幢綠蓋隨。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17、江南風景秀最憶在碧蓮娥娜似仙子清風送香遠。
18、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19、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
20、炎夏雨後月,春歸花寂寞;滿塘素紅碧,風起玉珠落。
21、金槳木蘭船,戲采江南蓮。蓮香隔浦渡,荷葉滿江鮮。房垂易入手,柄曲自臨盤。露花時濕釧,風莖乍拂鈿。
22、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23、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
24、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25、燕園不可采蓮蓮葉空自田田無魚戲在蓮中我亦難入蓮間。
26、長憶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開,清棹去還來。芰荷香噴連雲閣,閣上清聲檐下鐸。別來塵土污人衣,空役夢魂飛。
27、友人致電來,邀我游苑址。斜風雨數點,新月柳幾枝。行到近春園,立觀荷花池。蓮花迎我至,婀娜我自痴。
28、澤陂有微草,能花復能實。碧葉喜翻風,紅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應與飛蓬匹。
29、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Ⅵ 描寫荷花的名句詩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譯文: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隻調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譯文:碧綠的蓮葉連接天際,浩渺無盡,紅日與荷花相映,色彩分外鮮艷嬌紅。
3、庭前落盡梧桐,水邊開徹芙蓉。——朱庭玉《天凈沙·秋》
譯文:庭院前落盡了梧桐的葉子,水中的荷花也早失去當日的風姿。
4、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王昌齡《采蓮曲》
譯文:采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彷彿一色,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荷花間,相互映照
5、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李商隱《贈荷花》
譯文:荷花與荷葉長期互相交映,當荷葉掉落,荷花凋謝之時,是多麼令人惋惜啊。
Ⅶ 懷柔雁西湖風景區
雁棲湖 距懷柔城區8公里,因每年春季有成群的大雁、仙鶴等珍禽在此棲息而得名。湖區氣候宜人,湖水清純碧藍,是開展水上娛樂活動和度假的理想場所,每年的5-10月為最佳出遊期。 雁棲湖三面環山。北面群山綿亘、重巒疊嶂,萬里長城隱現其間;西面有紅螺寺;南面是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東面有元寶山、金燈山;登山遠眺,藍天碧水、綠野田園盡收眼底。 雁棲湖四季風景各異。陽春,雁盪鶴舞,百鳥爭鳴,萬花吐艷;盛夏,湖光山色,青翠欲滴;金秋,風清氣爽,花果幽香,碧荷紅葉;冬日,冰雪覆蓋,一片銀色世界,如詩如畫。 雁棲湖旅遊區游樂設施齊全。水上項目有大客船、畫舫船、龍舟、手劃船、腳踏船;水上飛傘、自駕摩托、快艇倍受青睞,碰碰車、水滑梯、山地跑車等陸地項目新奇有趣,適合各年齡段的遊客娛樂。每年還有雁棲之春遊園會、中秋國慶游園晚會等活動。五一開放,無障礙設施有,但屬於山區景點,不會很全面的。 門票:20元 交通:東直門乘916路可直達。
Ⅷ 懷柔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有山有水的地方
補充:慕田峪長城
Ⅸ 包含和關於油紙傘的著名的美文和詩歌。
1、江南·雨巷·油紙傘
喜歡雨巷詩人---戴望舒那首著名的朦朧詩《雨巷》,只緣於那一把如詩若夢的油紙傘。你想,晚雨瀟瀟,小巷深深,此刻,濕漉漉的青石板小徑上默默踟躇著的一把油紙傘,該是何等的寂寥,怎樣的憂傷!
那傘沿上滴滴答答的雨珠兒,該是崩濺著大珠小珠落玉盤般的脆響吧;那傘下的人,該是一襲藏青色的長衫,黑邊的圓圈眼鏡下,一定有著一張蒼白而年輕的臉。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油紙傘,它發明於何時又為哪一個獨具慧心的匠人所造,至今,我們已無從查考,但我想,油紙傘的出現,一定被我們想像的要早吧。
在民間傳說《白蛇傳》中,白娘子與許官人的一見鍾情,只緣於西子湖畔遇雨時的那一出的一傘情緣。許官人借給白蛇娘子的一定是一把美麗的油紙傘吧!只有那一把美麗的油紙傘,才能載得起那麼一段美麗、動人的愛情傳說,穿過歲月的風雨滄桑,世代流傳在民間。
少年時讀張愛玲的小說《十八春》,記憶最深的是世鈞與曼楨去郊外照相遇雨時買傘那一段。記得那時曼楨在小店裡買下的,就是一把純藍色的油紙傘。
顧曼楨是張愛玲小說中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卑微、自尊,渾身散逸著三、四十年代知識女性蒼涼的身世感和卓爾不群的才華。
在與世鈞傾心相愛的那些日子裡,那一把純藍色的油紙傘,就像她心中的愛情,純凈、清亮得沒有一絲兒雜質;在與世鈞失散的那些日子裡,身毀而心不毀的曼楨,孑身飄零在大上海的繁華與喧囂里,心際的感受,一定如傘面上的雨聲般凄冷、蒼涼……
江南多雨;淅淅瀝瀝的春雨,時斷時續的梅雨,瀟瀟不歇的秋雨,點點滴滴的冬雨,落在江南的古鎮,飄在江南的閣樓和小巷,將江南氤氳在一片雨的世界裡。
油紙傘,屬於江南。一把油紙傘,從江南仄仄的小巷裡走出,傘下的人,或明眸皓齒的女子,或一襲長衫的教書先生,靜靜佇立在雨中,沉思、遐想或踟躕彷徨,那麼寧靜,那麼典雅。
「風流才子」徐志摩在油紙傘下,輕聲漫吟過他心中那些空靈、浪漫的詩句吧;半世坎坷的蕭紅,在油紙傘下遙望過她遠方戰火中的關東故鄉吧;「荷戟獨彷徨」的魯迅,在油紙傘下吶喊過燃燒在他心中的憤懣和迷茫……
油紙傘,伴著一代人蒼涼憂郁的身影,走進朦朧詩中,走進現代文學中,走進歷史的深處,成為我們記憶中歲月深處一幀久遠的風景……
油紙傘,屬於江南。一把油紙傘,從江南仄仄的小巷裡走出,傘下的人,或明眸皓齒的女子,或一襲長衫的教書先生,靜靜佇立在雨中,沉思、遐想或踟躕彷徨,那麼寧靜,那麼典雅。
「風流才子」徐志摩在油紙傘下,輕聲漫吟過他心中那些空靈、浪漫的詩句吧;半世坎坷的蕭紅,在油紙傘下遙望過她遠方戰火中的關東故鄉吧;「荷戟獨彷徨」的魯迅,在油紙傘下吶喊過燃燒在他心中的憤懣和迷茫……
油紙傘,伴著一代人蒼涼憂郁的身影,走進朦朧詩中,走進現代文學中,走進歷史的深處,成為我們記憶中歲月深處一幀久遠的風景……
2、石板街的思念
滄桑鋪成的石板街
一柄油紙傘悠然的滑過
清夢一般淡青的顏色
綉著亭亭的蓮花一朵
是煙花絢爛醉人的三月
有細雨如愁般絲絲散落
我的思念匯集成了一條悠遠的河
清澈的柔波里
油紙傘下的我
已是一株含苞待放的荷
歲月修砌的石拱橋
每一架都是一段
關於愛情的古老傳說
有相遇,也有錯過
油油紙傘下的我
是一株守望愛情的荷
獨自等待在
千年之前便已經註定相遇的時刻
出於任性,也許是因為羞澀
低眉斂首,有意擋遮
於是茫然四顧的你
沒有覺察到油紙傘下的我
最終,你漠然的與我擦肩而過
撕破喉嚨,想要努力喊出
那個已經銘記千年的名字
那一刻卻已忘卻
無奈的荷,看著匆忙的你
變成我生命里的一個過客
一個虹影般美麗的傳說
故事的主角是你,還有我
油紙傘下的荷
忍受著千年相思的折磨
把一天又一天如血的夕陽
折疊成一年又一年悲涼的秋色
我所犧牲的這一切
都只是因我飽經滄桑的心
對愛情依舊執著
固執的荷仍然等待著
千年之後的三月
你會再次在這里經過
只是不知,等到那時
那個我們再次相遇的時刻
當我輕輕喚出那個
束縛了我千年的名字
你是否依然能夠認出我
褪色的油紙傘下
我已是一株凋殘的荷
3、相約悠長寂寥的雨巷
我要在生命終結前了我未竟的心願——撐一把油紙傘,相守於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你不來,我不走。
縱然是紅塵之外還有紅塵,縱然是路的盡頭已沒有盡頭,縱使我枯瘦如葉,我也要擇路而來。只因半個世紀的請緣,我早已相思成疾,還是用當年的紙傘擋雨,卻怕你的名字濕成深深淺淺的淚痕,以勾起我心靈的唯一傷痛。從此再也不能握你的身影取暖,甚至走盡這魚巷。
巷以成虛,亦如我破碎的心,有的是一池雨打芭蕉的寂寞,一地風吹落葉的惆悵,一種對月獨酌的凄清,還有一個結著淡淡愁怨的姑娘所勾勒的凄婉。凄婉又迷茫的故事,一段沒有結尾的雨中曲。
不管你是否化蝶而去,那刻骨銘心的回憶早已在心頭擇荒而棲,汲取我的血液。待到哪一天我猝然老去,入土而眠。你依然清純如昔,依我靈魂而舞。日月輪回,斗轉星移,哪怕是千年之後的千年,而相遇之初的美麗,那顏色,那芬芳,那憂愁,甚至那嘆息的月光仍會如約來襲。
如詩,如詞的音律在我的心頭鳴起,我相信在那人海茫茫中的邂逅和相遇,或許早已註定了我今生的牽掛與等待的維系。
等待是一種痛苦的歡愉。我發覺我成為一棵枯乾的樹時,已能聽到風吹樹皮剝落的聲音,彷彿遙遠的絕響,那麼悲壯,那麼凄涼。嘎然而止時,我將轟然倒下,將痴情演奏為千古絕唱。待到來世,用我的殘骸和靈魂化為一生只能夢你一次的花——丁香,在此處為你苦苦守侯。
或許你終有一天姍姍來遲,或許會驚訝,身旁竟有一花孑然而立。
清純如你,芬芳如你,甚至不帶有你憂愁的回憶。那似曾相識的感覺,會否讓舊違的怦然心動濡濕於你,隱約憶起那「丁香空結雨中愁」的詩句。然而你終究淡淡一笑之後,飄然離去,不再回首。身後的花在微笑過後悄然枯萎,隱去只留下幾滴絕望成灰的眼淚和那個紫陌纖塵顯不老的回憶在空氣中慢慢回味......
4、斷橋戀曲
走在斷橋上想著斷橋連綿的故事
白娘子的腰身劃出美麗的弧線
象一個稀有的記憶神魂巔倒
那把油紙傘一直系在記憶的欄桿
在進輪回的遂道從如煙的湖面
聽水漫金山的消息經卷上的舞蹈
湖山喑咽風雨飄搖暮色如血
智取昆侖山的靈芝草真的靈驗
是靈隱寺的鍾聲法海撐開的巨口
使千年的修行進入冰冷的光澤
讓一種叫做塔的東西覆蓋了愛情
從橋的這一頭到橋的那一頭
望穿秋水西湖萋萋的溫情與淺唱
千年的愛情連同所有的語言
都靜靜地沉在寂寞而悲涼的水底
而落葉以蝴蝶的姿勢飄向大地
等待一片殘雪為逝去的紅顏祭奠
幻想點燃一盞燈從大師的經書里
打開盂砵以及宿命的一葉小船
找一朵天堂的雲點一滴朱紅
讓千年的斷橋不斷孤山不孤
讓一段隔世塵緣一朵千年荷香
深植骨髓成一湖不落塵埃的風景
5、油紙傘
清晨灑下了一場雨,在巷脊深處化作了點滴的柔情,邊上的大門,在鵑啼聲中悄然敞開,門院里,清風帶出了陣陣花香,和著傾城的雨霧,走出了一位錦袍佳衣的福州女子。
她婉約著弓著身子,扶著門欄,將步子點在了府門外青石板上,撫了撫錦袍,含蓄著淡笑,悠悠地晃悠著那綉滿福州的油紙傘。
行走在雨霧迷濛中,她的步子在巷裡恍惚著,和著細雨一同點吻著青石,和著清風一同吹散滿巷煙雨,她拂起了煙柳,漸漸遠去;恍惚間,她出了巷坊,轉身一挪,便留下那煙雨福州。
吻一吻巷外的野菊,嗅一嗅西湖畔的竹光山色;她多情地在白馬河畔左右徘徊,偶然間,她轉悠到了三坊七巷;坊巷裡粉牆白瓦,潦草相掩。她抖晃著花傘,走過劉家大院,登上了水榭戲台;在戲台上,她膝下婉約的身子,清風中,拾起了一片碎瓦。
一路徘徊,一路輾轉,先過柳堤橋,後到衣錦坊;一路桃花一路開,滿是南國煙雨情,無情煙柳有情雨,油紙傘上繪江山。她,悄悄著行過了煙雨的纏綿,西子湖畔憑倚古榕的長須,如是思念,竟也念起了一曲惟美,「煙雨偏宜晴更好,約若西施未嫁」,「福山福地福州城,西湖一曲雨彌蒙。」
穿過那千年的福州,行過那萬年的歲月,怯步在時光的長夢中,福州女子愛上了福州。三山古寺,是古城的記憶;大洋之岸,是古鎮的情懷;青石碎瓦,是古巷的風華;美麗的福州,世界的榕城,江南的福地,煙雨的彌蒙……這是最美的福州城。
那個女子,走過了,也記下了,她的福州。走過的那些,是她遠永的記憶,不老的思念;紅顏不屈在三山,澡堂外煙氣彌漫,前邊便是三坊七巷;行人怯步,人來人往,竹屋木閣,青石雨巷;穿梭其間,紅綠滿江南,丹色醉江山,朵朵油紙傘,片片油紙傘,檀香傘柄,天涯芬芳。
如煙雨,風花落。油紙傘晃抖著,雨霧纏綿著,福州女子隱匿在了福州的街巷人群中……
Ⅹ 菏花的詩
采蓮曲
藕田成片傍湖邊,
隱約花紅點點連。
三五小船撐將去,
歌聲嘹亮賦采蓮。
秋初夜坐 元.趙雍
夜深庭院寂無聲,明月流空萬影橫。
坐對荷花兩三朵,紅衣落盡秋風生。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采蓮曲
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唐·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舒捲開合任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