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真金元寶是什麼樣子的
古代的金元寶如圖:
元寶是古代的一種貨幣,由貴重的黃金或白銀製成,一般白銀居多,黃金稀見。在中國貨幣史上,正式把金銀稱作「元寶」,始於元代。元代呼金銀錢為「元寶」,則是元朝之寶的意思,黃金叫作:金元寶,銀錠叫作銀元寶,既有政治含義,也是對金銀貨幣約定俗成的通稱。
元寶起源於唐朝,在唐朝建中初期(780~783)就有使用白銀支付大宗馬錢(支付買馬的大筆數額款項)的記錄;從出土的寶物中也證實:唐代已有銀制的「餅」和「鋌」,也就是仰面似船,伏面似案(桌面)的船形「銀鋌」。把「銀鋌」稱為「元寶」始於元朝,元朝至元三年以平淮庫(當時國家銀庫)的白銀熔鑄成「錠」,凡重量達50兩者,名曰:「元寶」。
② 古代真實的銀子是什麼樣子的,專家是怎麼說的
根據專家對出土文物得研究,我國在4000多年之前的部落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流通貨幣,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貨幣的發展史就像是經濟和科技發展的縮影一般。
在商朝之前,古人一般使用天然的貝殼作為貨幣,後來因為人口的增多,貝無法滿足需求,商超就用青銅做成貝的形狀來進行交易。戰國時期每一個國家的貨幣材質樣式都不一樣,直到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以圓形方孔的秦幣作為天下之幣。漢朝之後又出現了金銀這樣昂貴的貨幣。
現在博物館等地方收藏的很多明清古銀都是黑不溜秋的,上面還坑坑窪窪的,若是掉在地上,跟路邊的石頭沒有什麼兩樣。
③ 金元寶是古代流通貨幣,古代的金元寶是什麼樣子的
首先,你有一個誤區,金銀在所有的歷史時期都不是流通貨幣,古代的金銀跟現代的金銀在概念上沒有太大的不同,都是作為貴金屬製作首飾和國庫儲備的,由金銀製作的金幣銀元,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充當過流通貨幣,但是,也僅限官方製作的錢幣,認為金銀是流通貨幣的人很多都是受到影視作品的影響,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
而作為國庫或者銀號資金儲備的金銀,是以磚,錠,坨,元寶等形狀儲備在金庫的,跟現在銀行金庫裡面的金磚差不多,不同的是,古時候的儲備金銀上面必須印有庫秤,鑄造局,鑄造時間,監鑄局,收納庫等信息,就是類似你的圖1中的那樣,不過還是缺少了庫秤等信息
④ 古代真實的銀子到底長啥樣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在熙熙攘攘的古代,貨幣的流通中主要靠銅錢、金子和銀子,其中銀子最值錢。俗話說得好,沒錢寸步難行,但是最痛苦的確是,明明你就在我眼前,我卻一直看不見你。黑乎乎的銀子掉在地方,去哪找呀!有人提出疑問古代銀子不是銀錠嗎?那實在不好意思了,其實我們在影視作品中看到古代的銀子與真正的古代銀子,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究竟古代的銀子張什麼樣?沒錯啦,就是黑乎乎的一塊,全是牙印子。
銀子的地位
在了解銀子時,我們來,先了解一下銀子的地位。
銀子在流通中,古代的人們經常使用的一種鑒別方法就是咬上一口,這讓銀子看上去傷痕累累,全是牙印。銀子黑乎乎的外貌使銀子一旦掉到地上,就會根泥土融為一體。小塊的碎銀子更是不好找,大的“元”掉在地上人們會看到一塊橢圓的黑塊。
⑤ 元寶的描述
元寶是古代的一種貨幣,由貴重的黃金或白銀製成,一般白銀居多,黃金稀見。在中國貨幣史上,正式把金銀稱作「元寶」,始於元代。不過,早在唐初開元通寶行世時,民間就有取其碩大、貴重之意,旋讀為「開通元寶」的。
而元代呼金銀錢為「元寶」,則是元朝之寶的意思,黃金叫作:金元寶,銀錠叫作銀元寶,既有政治含義,也是對金銀貨幣約定俗成的通稱。
元寶起源於唐朝,在 唐朝建中初期(780~783)就有使用 白銀支付大宗馬錢(支付買馬的大筆數額款項)的記錄;從出土的寶物中也證實:唐代已有銀制的「餅」和「鋌」,也就是仰面似船,伏面似案( 桌面)的船形「 銀鋌」。
把「銀鋌」稱為「元寶」始於元朝,元朝至元三年以平淮庫(當時國家銀庫)的白銀熔鑄成「錠」,凡 重量達50兩者,名曰:「元寶」,也就是「元朝之寶」 的意思。
⑥ 古時的金元寶是什麼樣子
「元寶」這種形狀在明以前是沒有的。先秦有馬蹄形金錠,西漢時有麟趾金,均與元寶差別很大;唐代銀錠多為長立方體,宋代則為束腰板形。
唐宋銀錠造型簡單,堆放時能充分佔用空間。而明清元寶那種馬蹄不像馬蹄、船隻不像船隻的怪狀幾乎無法予以合理的解釋。現在人們的比較牽強的說法是:古人習慣將錢系於腰間,將元寶豎起來用布條系於腰上便於攜帶。
在中國貨幣史上,正式把金銀稱作「元寶」,始於元代。不過,早在唐初開元通寶行世時,民間就有取其碩大、貴重之意,旋讀為「開通元寶」的。而元代呼金銀錢為「元寶」,則是元朝之寶的意思,黃金叫作:金元寶,銀錠叫作銀元寶,既有政治含義,也是對金銀貨幣約定俗成的通稱。
(6)古代真正元寶是什麼樣的圖片擴展閱讀
在中國貨幣史上,白銀的發現和使用都遲於黃金,專家認為,這是銀礦常與銅、鉛等化合,冶煉分解技術難以掌握的緣故。因此,白銀作為幣材是漢武帝以後的事,作為稱量貨幣熔鑄成各種形狀以便支付,始於唐宋。
元人認識白銀,早在成吉思汗時代,當時蒙古與地中海岸的土耳其斯坦等貿易關系密切,商隊往來也十分頻繁,交易中使用通行的花刺子模銀幣;入主中原後即提高了白銀的貨幣職能。
雖然元初時朝廷曾明令禁止民間流通和買賣金銀,但百姓之間的借貸、日常交易甚至勞務報酬的支付等等以銀計價,已成家常便飯。銀錢的重要性體現在政府確立紙幣制度後,是以白銀為本錢來保證紙幣發行的。
⑦ 官寶和元寶的區別
官寶是國庫里的庫銀,每個元寶都刻上印記。元寶可以流通使用。
元寶是古代的一種貨幣,由貴重的黃金或白銀製成,一般白銀居多,黃金稀見。在中國貨幣史上,正式把金銀稱作「元寶」,在元代開始。不過,早在唐初開元通寶行世時,民間就有取碩大、貴重的意思,旋讀為「開通元寶」的。
而元代呼金銀錢為「元寶」,則是元朝之寶的意思,黃金叫作金元寶,銀錠叫作銀元寶,既有政治含義,也是對金銀貨幣約定俗成的通稱。
歷史
「銀錠」(元寶)重量有一、二、三、五、十、五十兩之別,而「元寶」一詞也可以專指重五十兩的銀錠。
其實,古代真正的元寶並不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樣子。真正的元寶中間部分並沒有凸出來的形狀,顏色也不是金黃色而是銀色。它演變成今日的樣子,或許是因為它原本的形狀有點像棺材,被人們所避忌。另外,為了讓元寶的造形美觀,顏色更亮麗,因而成為今天元寶的模樣。
⑧ 真實的銀元寶是什麼樣的與電視劇里的差別有多大
真實的銀元寶和電視劇里的差別大了。電視劇里的銀元寶大家都看到過,兩頭翹起,中間有個凸起,外表光滑,銀光閃閃,非常漂亮,不過真實的元寶大家看到可能就會有些失望了。
在銀元寶熔鑄過程中,冷卻的液態白銀會有氣體析出,這樣就會在銀元寶的下半部形成很多小眼,像蜂窩一樣。這是熔鑄白銀時不可避免的現象,所以古代真實的銀元寶,外表會比較粗糙。三、真實的銀元寶色澤不會過於光亮。白銀存放的時間長了會被氧化,其外表的會變的暗淡。而古代物價低廉,普通人用的以銅錢為多,日常生活即使使用銀子,也是散碎銀子為主。銀元寶,特別是比較大的銀元寶不是大戶人家和商家用來鎮庫應急的,就是官府的庫存,平時不會動用。這么一來時間一長,其外表勢必會被氧化,所以真的文物銀錠,外表不會像電視劇里那樣銀光閃閃。真實的古代銀元寶樣子雖然不好看,不過因為有文物屬性加成,特別是一些稀缺版本的銀元寶在市場上價格就比較高了,這些年有很多50兩的銀元寶拍出了幾十萬或者上百萬的價格,所以不可貌相啊。
⑨ 古代元寶都是什麼樣子
元寶
最早是用於唐肅宗時史思明在洛陽鑄的"得壹元寶"和「順天元寶」。順天元寶是由得壹元寶改制的。這兩種錢可以說是一種佔領貨幣。(圖:龍鳳元寶)
大歷年間曾鑄有大歷元寶,製作不精。當時錢價很低,銅價卻很高。因此官鑄也不精良。以後還有天福元寶、淳化元寶、聖宋元寶、宣和元寶、靖康元寶等。
元寶起源於唐朝,在唐朝建中初期(780~783)就有使用白銀支付大宗馬錢(支付買馬的大筆數額款項)的記錄;從出土的寶物中也證實:唐代已有銀制的「餅」和「鋌」,也就是仰面似船,伏面似案(桌面)的船形「銀鋌」。把「銀鋌」稱為「元寶」始於元朝,元朝至元三年以平淮庫(當時國家銀庫)的白銀熔鑄成「錠」,凡重量達50兩者,名曰:「元寶」,也就是「元朝之寶」的意思。
其實,古代真正的元寶並不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樣子。真正的元寶中間部份並沒有凸出來的形狀,顏色也不是金黃色而是銀色。它演變成今日的樣子,或許是基於它原本的形狀有點像棺材,深為人們所避忌。另一方面,為了讓元寶的造形美觀,顏色更亮麗,因而成為今天元寶的模樣。
熔鑄成錠的金銀錠,作為中國古代貨幣始自漢代,其後各代皆有鑄造,但流通不廣。隋唐以前稱之為「銀餅」、「銀笏」,宋金時期稱為「銀錠」。不過,銀錠作為支付手段流通始於金代。金代的白銀每錠重五十兩,值百貫。到公元1197年(承安二年)12月,「遂改鑄銀名『承安寶貨』一兩至十兩,分五等,每兩折錢兩貫,公私同見錢用」。至此,白銀才成為法定貨幣與錢、鈔一起通用,在社會經濟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這種趨勢的影響到了元代,終於使原來以銅錢本位改為銀本位,元代起採用白銀為價值尺度,產生了我國幣制的一次重大改革。所以元代之銀錠通稱為「元寶」。這時「元寶」一詞含有「元朝之寶」的意思,是元寶稱呼的主要來歷,但絕非指形狀,而是將金銀錠泛稱為元寶。
銀元寶到了明朝才盛行,但還不是國家的法定貨幣。直至清朝,銀元寶始為主要的貨幣流通,因重量不等,所以按「兩」為主要的重量單位,故又稱銀錠為「銀兩」。清朝的銀錠形狀變化為馬蹄形的元寶,故亦稱為寶銀。經過熔鑄後的元寶,又可分為大錠、中錠、小錠,但通稱為銀塊或銀錠,此外碎銀依然存在。由於各地均可自行熔鑄寶銀,以致寶銀的種類和名稱雖在全國大體一致,但成色與重量卻非一律,各地使用不同成色名目的銀兩,相互之間的兌換也有一定的折算比率。鴉片戰爭後,外國洋銀(銀元)大量流入和自鑄銀元流行,並沒有根本改變或取代銀兩制度的地位。直到1933年宣布廢兩改元後,銀兩才不再作為貨幣流通使用。
http://news.xinhuanet.com/collection/2007-07/17/content_6387622.htm
大明元寶: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D4%AA%B1%A6&in=28547&cl=2&cm=1&sc=0&lm=-1&pn=22&rn=1&di=191304900&ln=2000
⑩ 古代的金元寶是什麼樣子的
古代的金元寶如圖:
元寶是古代的一種貨幣,由貴重的黃金或白銀製成,一般白銀居多,黃金稀見。在中國貨幣史上,正式把金銀稱作「元寶」,始於元代。元代呼金銀錢為「元寶」,則是元朝之寶的意思,黃金叫作:金元寶,銀錠叫作銀元寶,既有政治含義,也是對金銀貨幣約定俗成的通稱。
元寶起源於唐朝,在唐朝建中初期(780~783)就有使用白銀支付大宗馬錢(支付買馬的大筆數額款項)的記錄;從出土的寶物中也證實:唐代已有銀制的「餅」和「鋌」,也就是仰面似船,伏面似案(桌面)的船形「銀鋌」。把「銀鋌」稱為「元寶」始於元朝,元朝至元三年以平淮庫(當時國家銀庫)的白銀熔鑄成「錠」,凡重量達50兩者,名曰:「元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