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體內臟分布圖
人體大部分位於體腔內但直接或間接與體外相通的器官總稱,包括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四個系統。按其形態結構,分為管腔性器官和實質性器官兩大類。管腔性器官都有管道與外界相通;實質性器官主要是腺體,以導管開口於管腔性器官的壁。
從個體發生來看,消化系與呼吸系的大部分共同來源於內胚層;呼吸器官是原始消化管上段向腹側突出的另一管道。泌尿與生殖器官來源於中胚層的尿生殖嵴,經過演變,分化為功能不同的泌尿系和生殖系,但在男性仍有一段共同的排出管,因此,有人將泌尿和生殖兩個系合稱為尿生殖系。
(1)人的身體分為什麼結構圖片擴展閱讀:
人體胃的消化功能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對食物進行研磨,而胃的研磨不管有沒有食物都一直存在,大約每分鍾研磨三次;二是通過胃酸溶解食物促進消化。
胃的各種生理運動主要造肌層來完成,胃壁的肌層很發達,由三層平滑肌組成。平滑肌有較大的伸展性,最長時可比原來的長度增加2~3倍。
⑵ 人體結構層次是什麼
人體的結構層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人體。
細胞結構可分為三部分: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細胞膜主要由蛋白質、脂類和糖類構成,有保護細胞,維持細胞內部的穩定性,控制細胞內外的物質交換的作用。細胞質是細胞新陳代謝的中心,主要由水、蛋白質、核糖核酸、酶、電解質等組成。細胞質中還懸浮有各種細胞器。主要的細胞器有線粒體、內質網、溶酶體、中心體等。細胞核由核膜圍成,其內有核仁和染色質。染色質含有核酸和蛋白質。核酸是控制生物遺傳的物質。
骨骼:
骨骼是人或動物體內或體表堅硬的組織。分兩種,人和高等動物的骨骼在體內,由許多塊骨頭組成,叫內骨骼;節肢動物、軟體動物體外的硬殼以及某些脊椎動物(如魚、龜等)體表的鱗、甲等叫外骨骼。通常說的骨骼指內骨骼。骨骼是組成脊椎動物內骨骼的堅硬器官,功能是運動、支持和保護身體;製造紅血球和白血球;儲藏礦物質。
骨骼由各種不同的形狀組成,有復雜的內在和外在結構,使骨骼在減輕重量的同時能夠保持堅硬。骨骼的成分之一是礦物質化的骨骼組織,其內部是堅硬的蜂巢狀立體結構;其他組織還包括了骨髓、骨膜、神經、血管和軟骨。人體的骨骼起著支撐身體的作用,是人體運動系統的一部分。成人有206塊骨。骨與骨之間一般用關節和韌帶連接起來。
⑶ 人身體內臟分布圖
如圖:
按其形態結構,分為管腔性器官和實質性器官兩大類。管腔性器官都有管道與外界相通;實質性器官主要是腺體,以導管開口於管腔性器官的壁。從個體發生來看,消化系與呼吸系的大部分共同來源於內胚層;呼吸器官是原始消化管上段向腹側突出的另一管道。
泌尿與生殖器官來源於中胚層的尿生殖嵴,經過演變,分化為功能不同的泌尿系和生殖系,但在男性仍有一段共同的排出管,因此,有人將泌尿和生殖兩個系合稱為尿生殖系。
(3)人的身體分為什麼結構圖片擴展閱讀
人體內肺、肝、腎、腸、胃等重要器官,如果能健康工作,可以起到清除體內「垃圾」、凈化血液的作用;可是一旦「臟」了,就會導致各種病症。
「腎臟的主要功能是排泄和內分泌。」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腎內科左力教授稱,一旦腎功能出現問題,會導致排水不暢,毒素出不來,這時多餘的水分和積蓄下來的毒素對全身健康都有影響,產生相應症狀,叫做尿毒症,表現為惡心嘔吐、心慌憋氣等,甚至有生命危險。
清潔方法:少吃鹽,多喝水。飲食中的鹽分95%是由腎臟代謝的,攝入太多鹽會使腎臟的負擔加重。養成多喝水的習慣不僅能預防腎結石,也有利於尿液變淡,從而保護腎臟。
⑷ 人體的各部分名稱(圖)
人體的各部分名稱:
骨骼系統
一、中軸骨:
椎骨,包括: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椎5塊(後期發育為1塊骶骨)、尾椎4塊(後期發育為1塊尾骨)。
二、胸廓:
1、胸骨。
2、肋骨(從第一到第十二,共12對)。
三、顱骨:
1、腦顱骨,包括:額骨、篩骨、蝶骨、枕骨(各1塊)、頂骨、顳骨(各1對)。
2、面顱骨,包括:上頜骨、顴骨、鼻骨、淚骨、齶骨、下鼻甲(各1對)、下頜骨、舌骨、犁骨(各1塊)
(4)人的身體分為什麼結構圖片擴展閱讀:
肌肉系統:
一、頭部肌
1、顱面肌、顱頂肌、眼周圍肌(眼輪匝肌)、口周圍肌(口輪匝肌)。
2、咀嚼肌,包括:咬肌、顳肌、翼內肌、翼外肌。
二、頸前外側肌
1、頸淺層肌和頸外側肌,包括:頸闊肌、胸鎖乳突肌,
2、舌骨上肌群,包括:二腹肌、莖突舌骨肌、下頜舌骨肌、頦舌骨肌。
3、舌骨下肌群,包括: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狀肌、甲狀舌骨肌、肩胛舌骨肌。
⑸ 人體由哪些部分組成
人體即一個人的身體,主要組成部分有頭、頸、軀干、雙臂及雙腿。在一般生物學或醫學而言,人體除包括以上各部分,亦包括呼吸、心血管、神經系統和其他內臟,而每部分皆由細胞構成。
基本簡介
人體表面是皮膚。皮膚下面有肌肉和骨骼。在頭部和軀幹部,由皮膚、肌肉和骨骼圍成為兩個大的腔:顱腔和體腔顱腔和脊柱里的椎管相通。
顱腔內有腦,與椎管中的脊髓相連。體腔又由膈分為上下兩個腔:上面的叫胸腔,內有心、肺等器官;下面的叫腹腔,腹腔的最下部(即骨盆內的部分)又叫盆腔,腹腔內有胃、腸、肝、腎等器官,盆腔內有膀胱和直腸,女性還有卵巢、子宮等器官。
骨骼結構是人體構造的關鍵,在外形上決定著人體比例的長短、體形的大小以及各肢體的生長形狀。人體約有206塊骨,組成人體的支架。
⑹ 人身體結構是什麼
人體的結構層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人體。
人體結構的基本單位是細胞。細胞之間存在著非細胞結構的物質,稱為細胞間質。
神經組織由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構成,具有高度的感應性和傳導性。神經元由細胞體、樹突和軸突構成。樹突較短,像樹枝一樣分支,其功能是將沖動傳向細胞體;軸突較長,其末端為神經末梢,其功能是將沖動由胞體向外傳出。
肌組織由肌細胞構成。肌細胞有收縮的功能。肌組織按形態和功能可分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類。
細胞新陳代謝的中心,主要由水、蛋白質、核糖核酸、酶、電解質等組成:
細胞質中還懸浮有各種細胞器。主要的細胞器有線粒體、內質網、溶酶體、中心體等。細胞核由核膜圍成,其內有核仁和染色質。染色質含有核酸和蛋白質。核酸是控制生物遺傳的物質。
臟與腑是表裡互相配合的,一臟配一腑,臟屬陰為里,腑屬陽為表。臟腑的表裡是由經絡來聯系,即臟的經脈絡於腑,腑的經脈絡於臟,彼此經氣相通,互相作用,因此臟與腑在病變上能夠互相影響,互相傳變。
臟腑表裡關系是:心與小腸相表裡;肝與膽相表裡;脾與胃相表裡;肺與大腸相表裡;腎與膀骯相表裡;心包與三焦相表裡。
⑺ 人體內臟結構圖
人體內臟結構圖如下所示
人體內臟包括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四個系統,從上到下依次主要包括:甲狀腺、氣管、上主動脈、上腔靜脈、心臟、肺、食道、隔肌、肝、下腔靜脈、下主動脈、膽囊、脾、胃、腎、胰、小腸、大腸、輸尿管、闌尾、膀胱、直腸、尿道。
(7)人的身體分為什麼結構圖片擴展閱讀
人體內臟器官之間,不但有結構上的某種聯系,而且在功能上也是密切聯系、相互協調的。
某一生理活動的完成,往往有多臟器的參與,而一個臟器又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效能。內臟之間的這種相互聯系是人體內臟生理活動的整體性的表現,因此內臟發生病變後也可以相互影響。
內臟之間的聯系是很廣泛的。它們之間既有結構上的聯絡,更有功能上的聯系。
例如脾的主要功能是主運化,以為全身的營養來源;但脾的運化,除了胃為主要配合外,也要依靠肝氣的疏泄、肺氣的輸布,心血的滋養,腎陽的溫煦,膽亦參予其間。
內臟之間的相互關系構成了人體活動的整體性,使得各種生理功能更為和諧協調,這對於維持人體生命活動,保持健康有重要意義。
⑻ 人體構造基本有那幾部分
從外形上,人的身體一般可以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幾部分。
身體的內部組成有:肺、肝、腹部、胸部、心臟、胃、腸組成的。
人體結構的基本單位是細胞。細胞之間存在著非細胞結構的物質。
細胞可分為三部分: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細胞膜主要由蛋白質、脂類和糖類構成,有保護細胞,維持細胞內部的穩定性,控制細胞內外的物質交換的作用。
人體包括:
1、皮膚:25歲左右開始老化,隨著生成膠原蛋白(充當構建皮膚的支柱)的速度減緩,加上能夠讓皮膚迅速彈回去的彈性蛋白彈性減小,甚至發生斷裂,皮膚在你25歲左右開始自然衰老。女性在這一點上尤為明顯。死皮細胞不會很快脫落,生成的新皮細胞的量可能會略微減少,從而帶來細紋和褶皺的皮膚。
2、大腦:20歲開始衰老,隨著年齡增大,大腦中神經細胞(神經元)的數量逐步減少。出生時神經細胞的數量達到1000億個左右,但從20歲起開始逐年下降。大腦細胞末端之間的這些微小縫隙被稱為突觸,突觸的職責是在細胞數量隨我們年齡變得越來越少的情況下,保證信息在細胞之間正常流動。
3、頭發:30歲開始脫落,男性通常到30多歲開始脫發。
4、骨骼開始衰老:35歲
兒童骨骼生長速度很快,只要2年就可完全再生。成年人的骨骼完全再生需要10年。25歲前,骨密度一直在增加。但是,35歲骨質開始流失,進入老化過程。骨骼大小和密度的縮減可能會導致身高降低。椎骨中間的骨骼會萎縮或者碎裂。
5、眼睛開始衰老:40歲
老花情況比我們預想中出現得早,一般人從40歲開始就變成了「遠視眼」。這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眼部肌肉變得越來越無力,眼睛的聚焦能力開始下降。
6、心臟開始衰老:40歲
40歲開始,心臟向全身輸送血液的效率大幅降低,這是因為血管逐漸失去彈性,動脈也可能變硬或者變得阻塞,造成這些變化的原因是脂肪在冠狀動脈堆積形成。
7、牙齒開始衰老:40歲
人變老的時候,唾液的分泌量會減少。唾液可沖走細菌,唾液減少,牙齒和牙齦更易腐爛。牙周的牙齦組織流失後,牙齦會萎縮,這是40歲以上成年人常見的狀況。
8、腎臟開始衰老:50歲
腎臟過濾量從50歲開始減少,腎過濾可將血流中的廢物過濾掉,腎過濾量減少的後果是,人失去了夜間憋尿功能,需要多次跑衛生間。75歲老人的腎過濾量是30歲壯年的一半。
9、腸:55歲開始老化
健康的腸可以在有害和「友好」細菌之間起到良好的平衡作用。腸內友好細菌的數量在我們步入55歲後開始大幅減少,結果使得人體消化功能下降,腸道疾病風險增大。隨著我們年齡增大,胃、肝、胰腺、小腸的消化液流動開始下降。發生便秘的幾率便會增大。
10、肝臟:70歲才會變老
肝臟似乎是體內唯一能挑戰老化進程的器官,因為肝細胞的再生能力非常強大。如果不飲酒、不吸毒,或者沒有患過傳染病,那麼一個70歲捐贈人的肝也可以移植給20歲的年輕人。
我們人類的器官是由多種組織組成的結構,能夠執行特定的功能。器官的組織結構與其功能相符。我們傾向於注意到一些直覺器官有很多組織濃縮。
例如:眼、耳、鼻、舌等感覺器官,如:內臟心、肝、肺、胃、腎等。許多器官作為器官很容易被忽視。任何一塊骨骼肌,任何一塊皮膚。
消化系統的消化器官:
消化腺包括消化腺和消化管。消化腺包括口腔消化腺、胰腺、肝臟和消化管中的分泌腺。消化器官包括口、咽、食管、胃、十二指腸、空腸、回腸、大腸、肛門等。
消化器官都參與消化和吸收的功能活動,但每個器官都有自己的功能作用。任何器官功能障礙都可能影響消化和吸收。由於消化器官眾多,疾病也多而復雜,是臨床實踐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
(8)人的身體分為什麼結構圖片擴展閱讀:
我們人類的器官是由多種組織組成的結構,能夠執行特定的功能。器官的組織結構與其功能相符。我們傾向於注意到一些直覺器官有很多組織濃縮。
例如:眼、耳、鼻、舌等感覺器官,如:內臟心、肝、肺、胃、腎等。許多器官作為器官很容易被忽視。任何一塊骨骼肌,任何一塊皮膚。
消化系統的消化器官:
消化腺包括消化腺和消化管。消化腺包括口腔消化腺、胰腺、肝臟和消化管中的分泌腺。消化器官包括口、咽、食管、胃、十二指腸、空腸、回腸、大腸、肛門等。
消化器官都參與消化和吸收的功能活動,但每個器官都有自己的功能作用。任何器官功能障礙都可能影響消化和吸收。由於消化器官眾多,疾病也多而復雜,是臨床實踐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
⑼ 人體內臟圖
人體內臟圖:
一、心:
1、心壁。包括:心內膜、心肌膜、心外膜。
2、心骨骼,包括:纖維三角2個(即:左、右纖維三角)、瓣環4個(即:肺動脈瓣環、主動脈瓣環、二尖瓣環、三尖瓣環)。
3、心間隔,包括:房間隔、室間隔。
4、心的內腔,右心房包括:固有心房、腔靜脈竇,右心室包括:右心室流入道、右心室流出道。
左心房包括:左心耳、左心房竇,左心室包括:左心室流入道、左心室流出道。
5、心的傳導系,竇房結、房室結包括:前結間束、中結間束、後結間束,房室束包括:左束支、右束支、浦肯野纖維網。
(9)人的身體分為什麼結構圖片擴展閱讀:
心的血管:
1、冠狀動脈,左冠狀動脈包括:前室間支、旋支,右冠狀動脈包括:後室間支、左室後支。
2、心的靜脈,心最小靜脈、心前靜脈。
3、冠狀竇包括:心大靜脈、心中靜脈、心小靜脈。
4、心包,纖維心包、漿膜心包、心包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