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海景大橋圖片高清
擴展閱讀
ps金屬物品圖片 2025-05-16 06:29:56
墨圖片高清 2025-05-16 06:13:25
ps上傳圖片後怎麼移動 2025-05-16 06:08:25

海景大橋圖片高清

發布時間: 2022-04-21 07:59:30

㈠ 我國最美的沿海公路在哪裡你去過嗎

要說到風景最美的公路,那麼首推應該是沿海公路,因為沿海公路能夠欣賞到更多更豐富的美景,包括廣袤的海洋和天際、風景優美的海灘,而另一邊則是大片的森林、青山,或者是一排整齊的現代化城市高樓。在旅行當中曾去過幾條景色很不錯的沿海公路,堪稱國內最美沿海公路,包括青島環島路、深圳濱海大道、廈門環島路、港珠澳大橋、台灣蘇花公路。

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雖然是一座超長的橋梁,但也勉強算得上是一條沿海公路,因為橋也是路,並且還能夠欣賞到無敵的海景。作為世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達到了35公里的超長距離,其中包括六公里多的海底隧道,是一條創造了多個世界紀錄的海洋公路。在大橋的中途還有綠化很好的人工島,設有觀景平台,不管是在這里欣賞海景,還是開車飛馳在這座史詩般的大橋上,都能讓人感受到非一般的寫意。

㈡ 世界上最長的橋是哪座 全長多長

1.。聯邦大橋(Confederation Bridge)」,橋在加拿大,是連接愛德華王子島 (PrinceEdward Island)與新伯倫瑞克省(New Brunswick)之間的橋梁。 這座大橋在1993年動工,1997年完工通車,全長近13公里(8 miles)為兩線道的 快速道路,速限80公里,使用了65個橋墩,為了讓船隻通過,水面與橋面的距離特別 設拉高到61公尺(200 feet),為了減少潮水和風的沖擊力,還設計了3個轉折彎道,因 此聯邦大橋並非筆直地橫跨在海上 2.。日本瀨戶大橋是世界最長的橋。它橫跨日本瀨戶內海、連接本州的岡山縣和四國的香川縣。日本瀨戶大橋1978年10月10日動工,1988年4月10日通車,歷時9年6個月,耗資11000多億日元(約84.6億美元)。 銀色的瀨戶大橋全長37.3公里,海面部分13.1公里,由3座吊橋、2座斜纜橋和1座衍架橋組成。大橋以其宏偉的建築規模在世界鐵路和公路並用橋中名列第一。為了不影響船隻航行和景觀,橋墩基本上建在海中的5個小島上,形成6座相連的大橋,它們是:下津井瀨戶大橋、櫃石島橋、岩黑島橋、與島橋、北備贊瀨戶大橋、南備贊瀨戶大橋。 瀨戶大橋的橋面為上下兩層,上層通行汽車,時速設計為100公里,辟有並行4條車道,日通過能力為4.8萬輛。下層為雙線鐵路,時速設計160公里。考慮到自然災害和船舶碰撞等問題,根據設計,大橋可抗里氏8.5級大地震和風速為每秒60米的大風。為了防止船舶碰撞橋墩造成相互損傷,橋墩的外層選用了不軟不硬和防海水腐蝕的材料。 建造瀨戶大橋共使用鋼鐵70萬噸,混凝土280萬立方米,鋼纜線290600公里。6橋中最長的橋為南備贊瀨戶大橋。它的兩座橋塔高194米,跨度1100米,使用的鋼纜直徑達1.07米,長約1780米,可承受9萬噸的拉力。橋梁高出水面65米,50萬噸巨輪在橋下可暢通無阻。 3.。鄭西鐵路渭河特大橋正式動工,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大橋 79.6公里 ■79.6公里———長度 ■38.5個月———工期 ■7-27米———西段橋梁墩高 ■62.63米———西段橋梁平均樁長 ■151872米———西段橋梁總延長 ■13000根———建設所需鑽孔樁數量 ■1億元———平均每公里投資額 4.。杭州灣跨海大橋,這座由我國自行設計、自行建設、自行管理的全長36公里世界上最長跨海大橋,將於2007年6月26日全線貫通。 FRV-R@{ I 晨曦中的大橋雄姿(圖片來源:今日早報) a4Gq L( 杭州灣跨海大橋即將全面貫通 $yY9 h & 本報訊 跨越杭州灣,這是錢塘江兩岸無數人幾百年來的夢想。而如今,這個夢想即將變成現實。 9ZoaJ a- 昨天下午,杭州灣跨海大橋工程指揮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大橋工程指揮部副總指揮金建明正式宣布:杭州灣跨海大橋,這座由我國自行設計、自行建設、自行管理的全長36公里世界上最長跨海大橋,將於2007年6月26日全線貫通。 (註:今天下午3∶30-4∶30,將舉行大橋貫通儀式。屆時,中國寧波網將進行現場直播。) $ b / 金建明說,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建成,是我國跨海大橋建設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既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在特大型橋梁工程建設上的巨大成就,也必將對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14億元。目前,已進入橋面鋪裝和交通工程施工階段。 Cp+A!7I; 在煙波浩淼的大海中建造一座36公里長的大橋,其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常人難以想像。海上建設條件不比陸地,一年之中有效工作日不足180天;大橋建設的專用施工技術規范及專項質量檢驗標准缺少借鑒的版本;國內施工企業缺乏海上建造大橋的經驗;缺少專用運梁施工設備;工程施工船舶多、作業點多、工程戰線長,管理難度相當大;自行籌措大橋建設約118億元的資金相當困難。 Nyk h] 面對這重重困難,有關單位積極鑽研。杭州灣跨海大橋開工以來,獲得了250多項技術革新成果,以九大系列核心技術為代表的自主創新,攻克了在強涌潮海灣建設跨海大橋的技術難題。目前,已有5項關鍵技術科技項目通過了國家鑒定,其成果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時,大橋建設也創造了6項世界或國內第一。 h4S Q&xu V 很多人關心,杭州灣跨海大橋如何自行籌措約118億元巨額建設資金?金建明介紹說,大橋建設資金從一開始就按照市場化運作的模式,自行籌資,自擔風險,實現政府和企業「雙贏」的經營機制。金建明表示:「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建設資金,不管是股東的資本金,還是銀行貸款,都是按照工程進度計劃足額到位,保證了工程建設按時支付的需要,做到沒有拖欠一分錢的工程款。」 tQ6'U2w . ■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按雙向六車道設計 ■緊急情況海陸空全方位救援 gIP / UD? j um$N VA On1 3p&: 大橋設計全景圖杭州灣跨海大橋6個第一 8PS A. 1.全長36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Ba0z9g DC 2.地處強腐蝕海洋環境,在國內第一次明確提出了設計使用壽命大於等於100年的耐久性要求。 ? =|T^5slg 3.50米箱梁「樑上運架設」技術,架設運輸重量從900噸提高到1430噸,刷新了世界紀錄。 $-~}z:8eTj 4.深海區上部結構採用70米預應力砼箱梁整體預制和海上運架技術,開創性地提出並實施了「二次張拉技術」。 B4 zD # y 5.鋼管樁的最大直徑1.6米,單樁最大長度89米,最大重量74噸,開創國內外大直徑超長整樁螺旋橋梁鋼管樁之最。 (l C b Q 9 6.南岸10公里灘塗底下蘊藏著大量的淺層沼氣,對施工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在灘塗區的鑽孔灌注樁施工中,開創性地採用有控制放氣的安全施工工藝,為世界同類地理條件之首。 D(#`!$ ^

㈢ 大連的新名片,東北最長的跨海大橋,你見過嗎

從遠古的“絲綢之路”到“茶馬古道”,中國人民的基建能力全球第一。大連南部濱海大道跨海大橋全長約6公里,主橋820米,其中主橋主跨460米,兩側邊跨各180米。是東北地區最長的跨海大橋工程,中國首座海上地錨懸索式跨海大橋。一面城市一面海,感受自然景觀的同時,也能感受現代氣息。

原創聲明:本文由旅遊之後編輯小旅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 親愛的愛旅遊的小夥伴,很高興今天給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聞,雖然你們不能跟小旅一起體驗旅行過程中激動和快樂,但是小旅會用最真實、最真情的感受,寫出更好的文章,讓你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樂趣; 在合適的時間,到合適的地方去旅行,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小旅願陪你走完這一場!

白色的橋體在碧海藍天之間格外素雅莊重。那天車和人都很少,可以靜下心來聆聽海水與礁石和橋墩的絮語。不得不佩服橋梁的設計師和建築師,他們是如何將這些粗壯的橋墩矗立在海水中、每天接受著潮起潮落還堅實如初的。海灣彼岸林立的樓房,此刻看起來有點像幾片鏤空的裝飾畫低懸在天邊,再加上一層雲霧濾鏡,虛幻的彷彿不是現實世界,有點穿越的感覺。

㈣ 美國東部的切薩皮克灣大橋,私家車司機過橋為什麼需要代駕呢

人們在自駕游的時候喜歡在各種橋上開車,因為在橋上的視野是真的好,有很多人想在一條長長的大橋上行駛,例如跨海大橋就是很多自駕游愛好者的聖地,但是在全球這么多的大橋中,總會有一些特殊的,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處美國的危險大橋,這里被稱之為現代的七大奇跡之一,但卻無數司機聞風喪膽,一起來看看吧!


但是就算是收費,代駕公司的生意依舊火爆,甚至還得提前幾天預約,將車開到指定的位置,公司派出員工服務,不然就要等到下一次了,有的時候海風吹過,激起的巨浪在橋上拍打著,人們在橋上的時候也會有搖晃感,也就更不敢過了,一些第一次過橋的人也紛紛選擇代駕。那麼你們想去這里看看嗎?你對這里有什麼看法呢?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歡迎留言評論。

㈤ 中國橋梁技術領先世界,為什麼海南島還沒架橋

為何廣東到海南不架橋呢?20分鍾到海南的願望會實現嗎?

海南全省陸地(主要包括海南島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島)總面積3.54萬平方公里, 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海南島是僅次於台灣島的中國第二大島,海南省是中國國土面積(含海域)第一大省。[1]

海南省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省劃界,西臨北部灣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和越南相對,東瀕南海與台灣省對望, 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汶萊和馬來西亞為鄰。省內的三沙市是中國地理位置最南、總面積最大(含海域面積)、陸地面積最小且人口最少的地級區劃。

瓊州海峽跨海大橋建成後,海南省省會海口的6小時經濟圈,由此可延伸至廣州、桂林、南寧,12小時經濟圈可延伸至武漢、上海,運輸時效性提高甚為明顯。

如果建好後就會引入內地大量的人才過來我們海南發展,到時候會帶動周邊的經濟和貿易,現在如果在海南投資的話你覺得現在主要投資哪一方面。

如果內地大量的人過來先要解決吃住行的問題,而現在海南的房價正在屬於低窪的狀態,而10月份政府又出了一個新的政策靠海邊的房子不批小於100平米的住宅用地了

㈥ 世界上最大的跨海大橋是啥

世界最大的跨海大橋是:港珠澳大橋。

㈦ 中國最美公路系列:杭州灣跨海大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㈧ 杭州灣跨海大橋

大橋簡介
杭州灣跨海大橋(Hangzhou Bay Bridge)是一座橫跨中國杭州灣海域的跨海大橋,它北起浙江嘉興海鹽鄭家埭,南至寧波慈溪水路灣,全長36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比連接巴林與沙特的法赫德國王大橋還長11公里,成為繼美國的龐恰特雷恩湖橋後世界第二長的橋梁。
杭州灣跨海大橋建成後將縮短寧波至上海間的陸路距離120公里,是國道主幹線——同三線跨越杭州灣的便捷通道。大橋大橋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設計時速100公里/h,設計使用年限100年,總投資約118億元。2003年11月14日開工,經過43個月的工程建設,2007年6月26日全橋貫通,計劃於2007年11月30日前完成橋面鋪裝,大橋已於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車。
大橋的建設有利於主動接軌上海,擴大開放,推動長江三角洲地區合作與交流,提高浙江省特別是寧波市和嘉興市對內對外開放水平,增強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有利於完善長江三角洲區域公路網布局及國道主幹線,緩解滬、杭、甬高速公路流量的壓力;有利於改變寧波市交通末端的狀況,從而變成交通樞紐,實施環杭州灣區域發展戰略;有利於促進江、浙、滬旅遊發展的需要。
大橋概況 杭州灣跨海大橋是國道主幹線-同三線跨越杭州灣的便捷通道。大橋北起嘉興市海鹽鄭家埭,跨越寬闊的杭州灣海域後止於寧波市慈溪水路灣,全長36Km。大橋建成後將縮短寧波至上海間的陸路距離 120餘公里,從而也大大緩解已經擁擠不堪滬杭甬高速公路的壓力,形成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滬兩小時交通圈。
大橋總投資預計超過160億人民幣,其中大橋36公里,118億;北岸連接線29.1公里,17億;南岸連接線55.3公里,34億。來自民間的資本佔了總資本的一半,包括雅戈爾、方太廚具、海通集團等民營企業都參與了對大橋的投資。大橋收費年限為30年,收費標准預計為55元/輛。
杭州灣跨海大橋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設計時速100Km/h,設計使用年限100年,總投資約118億元。大橋設南、北兩個航道,其中北航道橋為主跨448m的鑽石型雙塔雙索麵鋼箱梁斜拉橋,通航標准35000噸;南航道橋為主跨318m的A型單塔雙索麵鋼箱梁斜拉橋,通航標准3000噸。除南、北航道橋外其餘引橋採用30~80m不等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結構。杭州灣跨海大橋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或在建的最長的跨海大橋,大橋主體工程確保2003年內順利開工建設,2008年建成,2009年通車。
2001年9月成立項目公司,大橋建設投資額為118億,資本金為38.5億元。其中,寧波方佔90%股份,嘉興方佔10%股份。公司資本金中民營企業投資佔到50.25%。本項目商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浦發銀行等四家銀行貸款70億元,已簽訂貸款協議。
大橋本身的經濟效益是吸引投資者看好的重要基礎。據交通流量調查推測,2009年通過大橋的車流量達5.2萬輛,2015年達8萬輛,2027年達9.6萬輛。經測算,大橋財務內部收益率將達8.03~10.1%,投資回收期14.2年,投資回報率15.10%(不含建設期)、12.58%(含建設期) 。

工程特點 1、工程環境特點
杭州灣氣象復雜多變,台風、龍卷風、雷暴及突發性小范圍災害性天氣時有發生。杭州灣自然條件有以下特點:
(1)海域寬闊,台風多、潮差大、流速急,具有典型的海洋性氣候特徵,有效工作日少;
(2)軟土層厚、持力層深,給海上基礎設計和施工帶來一系列問題;
(3)南岸灘塗長,施工條件復雜,採用常規設計方案和施工方法很難滿足工期要求;
(4)環境的腐蝕作用嚴重;
(5)南灘塗多個區域淺層氣富集,危及施工安全。
2、工程建設難點
(1)工程規模大、海上工程量大。大橋工程全長36公里,海上段長度達32公里。全橋總計混凝土245萬立方,各類鋼材82萬噸,鋼管樁5513根,鑽孔樁3550根,承台1272個,墩身1428個,工程規模浩大。
(2)自然環境惡劣。潮差大、流速急、流向亂、波浪高、沖刷深、軟弱地層厚,部分區段淺層氣富集。其中,南岸10公里灘塗區干濕交替,海上工程大部分為遠岸作業,施工條件很差。受水文和氣象影響,有效工作日少,據現場施工統計,海上施工作業年有效天數不足180天,灘塗區約250天。
(3)制定總體設計方案難度很大。設計要求新,其中水中區引橋(18.27公里)和南岸灘塗區引橋(10.1公里),是整個工程的關鍵;結構防腐問題十分突出,且無規范可遵循;大橋運行期間,橋面行車環境受大風、濃霧、暴雨及駕駛員視覺疲勞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採取合理有效的設計對策是保障橋面行車安全的關鍵;設計方案涉及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以及多項大型專用設備的研製。
施工技術方面,面臨著海上激流區高墩區大噸位箱梁的整體預制、運輸及架設,寬灘塗區大噸位箱梁的長距離樑上運梁及架設,超長螺旋鋼管樁的設計、防腐與沉樁施工等諸多施工關鍵技術的挑戰;在測量控制方面,因橋梁長度超長,地球曲面效應引起的結構測量變形問題十分突出,受海洋環境制約,傳統測量手段已無法滿足施工精度和施工進度的要求,如何藉助GPS技術實現快速、高效測量施工是一個制約全橋工期的核心技術問題。
(4)建設目標要求高、施工組織與運行管理難度大。大橋工程規模宏大,備受世人矚目。建設之初,寧波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大橋工程要按照「三個一流目標」的標准來實施。面對復雜的建設環境,充滿挑戰的工程,組織和管理好大橋工程是擺在指揮部面前的巨大挑戰。因工程施工作業點多、戰線長,存在同步作業、交叉作業工序,施工組織難度大,工程質量、進度、安全及資金控制難度大。台風、大風、大潮、巨浪、急流、暴雨、大霧及雷電等氣象水文條件,如何採取切實有效的工程式控制制與運行管理措施是工程管理上需要面對的新課題。
大橋亮點 大橋36公里的長度,使之超過了美國切薩皮克海灣橋和巴林道堤橋等世界名橋,而成為目前世界上已建成或在建中的最長的跨海大橋。
據初步核定,大橋共需要鋼材76.9萬噸,水泥129.1萬噸,石油瀝青1.16萬噸,木材1.91萬立方米,混凝土240萬立方米,各類樁基7000餘根,為國內特大型橋梁之最。南灘塗50米*16米箱梁採用整孔預制,大型平板車樑上運梁的工藝,開創了國內外重型梁運架的新紀錄。
水中區引橋70米*16米箱梁採用整孔制、運、架一體化方案,單片梁重達2180噸,為國內第一。水中區引橋打入鋼管樁直徑1.5-1.6米,樁長約80米,總數超過4000根,其鋼管樁工程規模全國建橋史上第一。
大橋在設計中首次引入了景觀設計的概念。景觀設計師們藉助西湖蘇堤「長橋卧波」的美學理念,兼顧杭州灣水文環境特點,結合行車時司機和乘客的心理因素,確定了大橋總體布置原則。整座大橋平面為S形曲線,總體上看線形優美、生動活潑。從側面看,在南北航道的通航孔橋處各呈一拱形,具有了起伏跌宕的立面形狀。
在南航道再往南1.7公里,就在離南岸大約14公里處,有一個面積達1.2萬平方米的海中平台。該平台在施工期間,將作為海上作業人員生活基地,海上救援、測量、通信、海事監控平台。大橋建成後,這一海中平台則是一個海中交通服務的救援平台,同時也是一個絕佳的旅遊休閑觀光台。

大橋特色
科技含量之高首先體現在施工工藝上。我們堅持尊重科學,依靠專家,廣泛開展技術咨詢和交流活動。根據專家意見提出了施工決定設計,採取預制化、工廠化、大型化、變海上施工為陸上施工的施工方案,突破了長期來設計決定施工的理念。預制吊裝的最大構件為長70米、寬16米、高4.0米、重2180噸的預應力混凝土箱梁,最長的構件為長度84米、直徑1.6米的超長鋼管樁,這種構件可稱得上是舉世無雙。為了減輕海水中氯離子對大橋鋼材和混凝土的腐蝕,保證大橋100年的壽命,設計者專門研製了一整套防治海水腐蝕的有效方案。等等這些可見大橋工程的科技含量之高。
杭州灣跨海大橋將是一座"數字化大橋"。科研單位將利用硬體及介面技術、網路及資料庫技術、圖像圖形技術、人工智慧技術、計算數學、有限元技術、力學等多學科,建立一套大橋設計、建設及養管的科學評價體系,整座大橋將設置中央監視系統,平均每1公里就有1對監視器。這樣,不僅大橋可進行科學合理的維護管理,而且大橋"身體"的健康狀況也在實時掌握中。目前,本項目已向交通部申報17項大橋工程關鍵性科研立項項目,在國內橋梁界也是少見的。

大橋之最 1、杭州灣跨海大橋全長36公里,其長度在目前世界上在建和己建的跨海大橋中位居第一。
2、杭州灣跨海大橋地處強腐蝕海洋環境,為確保大橋壽命,在國內第一次明確提出了設計使用壽命大於等於100年的耐久性要求。
3、杭州灣跨海大橋50米箱梁「樑上運架設」技術,架設運輸重量從900噸提高到1430噸,刷新了目前世界上同類技術、同類地形地貌橋梁建設「樑上運架設」的新紀錄。
4、杭州灣跨海大橋深海區上部結構採用70米預應力砼箱梁整體預制和海上運架技術,為解決大型砼箱梁早期開裂的工程難題,開創性地提出並實施了「二次張拉技術」,徹底解決了這一工程「頑疾」。
5、杭州灣跨海大橋鋼管樁的最大直徑1.6米,單樁最大長度89米,最大重量74噸,開創了國內外大直徑超長整樁螺旋橋梁鋼管樁之最。
6、杭州灣跨海大橋南岸10公里灘塗底下蘊藏著大量的淺層沼氣,對施工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在灘塗區的鑽孔灌注樁施工中,開創性地採用有控制放氣的安全施工工藝,其施工工藝為世界同類似地理條件之首。

體制創新 杭州灣跨海大橋是目前國內第一家以地方民營企業為主體,投資超百億的國家特大型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大橋資本金38.5億元,其中民營資本佔了50%以上,共有17家省內民營企業憑著日益增強的經濟實力進行投資入股。可以說,大橋項目的投資體制和建設模式,對拓寬民營資本的投資領域,建立民營資本與國有資本有機結合的投資模式,取得政府和企業「雙贏」的經營機製作出了積極、有益的探索。

技術創新 1、杭州灣跨海大橋總體設計
杭州灣跨海大橋全長36公里,建設條件十分惡劣,為保證海上施工的安全和質量,必須將設計與施工綜合考慮。經過國內外多次調研和專家咨詢,制定了施工決定設計的總體原則,盡量減少海上作業時間,變海上施工為陸上施工,採用工廠化、大型化、機械化的設計和施工原則。
2、大直徑超長鋼管樁設計、製造、防腐和施工成套技術
大橋鋼管樁基礎具有樁長、大直徑、數量巨大的特點。樁長達89米,樁徑為1.5米和1.6米,總計5474根。通過近一年多鋼管樁基礎施工,進度快,質量好,證明這一選擇是正確的。
其創新點是:超長整樁預制;內外螺旋焊接;三層熔融環氧粉未塗裝;埋弧自動焊工藝;大直徑不等壁厚焊接;犧牲陽極陰極保護。
3、大噸位70米預應力箱梁整體預制和強潮海域海上運輸、架設技術
其創新點是:對海工耐久混凝土配合比進行研究;70米箱梁局部結構分析;真空輔助壓漿技術;研製了大跨度、高平整度橋面施工振動橋設備;首次採用了早期張拉工藝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行設計製造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2400噸液壓懸掛輪軌式70米箱梁縱移台車。
4、大噸位50米預應力箱梁整體預制和樑上運輸架設技術
其創新點是:結合施工方案對大噸位整孔箱梁的關鍵結構進行優化;海工耐久性混凝土性能研究與實踐;預應力管道真空壓漿試驗與實踐;箱梁樑上運梁和架橋機架設的綜合技術。
5、海洋環境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研究
其創新點是:建立可靠的鋼筋腐蝕電學參數和輸出光功率變化判據;研製混凝土結構壽命的動態預報軟體;制定大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長期原體觀測系統設計方案,並配合工程進度實施。這項技術將填補國內空白。
6、跨海長橋全天候運行測量控制關健技術研究
其創新點是:連續運行GPS參考站,在杭州灣跨海大橋的成功應用及在實踐中形成的規程和細則,彌補了中國跨海大橋這方面的空白;目前的規范沒有適應幾十公里長度跨海大橋投影坐標系建立的相應標准,根據杭州灣跨海大橋的特殊性加以了解決,為制定相應規范提供參考;創造性地提出過渡曲面擬合法,使海中GPS擬合高程的精度達到三等水準的精度;用測距三角高程法配合GPS擬合高程法進行連續多跨跨海高程貫通測量,創造出一種快速海中高程貫通測量的方法;杭州灣跨海大橋在國內首次採用GIS技術研製成基於B/S模式的大型橋梁測繪資料管理系統。
7、杭州灣跨海大橋河工模型與橋墩局部沖刷研究
2002年8月,通過專家組鑒定,研究成果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實體模型中涌潮的模擬方法和試驗技術以及分布式渾水生潮系統和沙量隨潮變化的加沙系統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004年獲得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8、災害天氣對跨海長橋行車安全的影響研究及對策
主要創新點是:確定車輛安全行駛風速標准;面向所有災害天氣類型進行研究;提出杭州灣跨海大橋的行車安全保障措施;基於氣象監測系統、預報系統與道路管理系統多方面系統研究;制定不同災害天氣條件下道路交通控制標准;開發低造價感測器等數據採集設備;開發集數據傳輸、數據處理、信息發布的計算機軟體。目前,已取得系列中間成果,其中報告推薦的風障方案即將付諸實施。
9、跨海長橋建設信息化管理技術
其創新點是:對整體橋梁部位進行的結構分解,形成22949個結構構件,並將採集數據的625張表與其相關聯,提供一個完整的數據結構化檢索方式;集成統一工程通訊及網路的組建,極大降低了基礎網路建設成本;實現長距離的多點無線視頻圖像傳輸及回送。
系統已完成軟體開發並投入運行一年多,在工程實施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以上科技創新已有5項通過交通部和交通廳的鑒定,其成果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國內同類橋梁的建設提供借鑒。
大橋作用 杭州灣位於我國改革開放最具活力,經濟最發達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建設杭州灣跨海大橋,對於整個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都具有深遠的、重大的戰略意義。
1. 直接促進寧波、嘉興經濟社會的發展,帶動周邊地區杭州、紹興、台州、舟山、溫州等地的發展,並對全省、乃至長江三角洲南翼地區的整體發展產生積極影響。據統計,杭州、寧波、溫州、紹興、台州五市的GDP佔全省的70%以上,工程建設將使這些地區的發展如虎添翼,為區域經濟、社會的進一步騰飛注入新的活力,為全省整體綜合實力的提高發揮更大作用。大橋工程尚未全面開工,杭州灣兩岸的慈溪市、餘姚市、嘉興的海鹽縣已涌動「大橋經濟」。在對新區科學規劃的基礎上,首期開發已呈現轟轟烈烈場面,投資商已在這里紛紛落戶。
2. 主動接軌上海擴大開放,推動長江三角洲地區合作與交流,進一步提升我省的綜合競爭力和國際競爭力。上海作為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是中國走向國際化的重要平台。在新世紀新階段,寧波要建設現代化的國際港口城市,實現經濟的大發展、大跨躍。就必須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走向國際化。大橋的建設,將大大縮短浙東南沿海與上海之間的時空距離,使我省可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以更優越的區位地理優勢,融入國際大都市經濟圈。這對於輻射我省廣大腹地,優化提升產業結構,改善投資和發展環境,吸引外資,提高我省綜合競爭力,具有十分深遠的積極作用。杭州灣跨海大橋工程建設,將為優化發展環境,進一步吸引和利用外資,創造更為優越的條件。
3. 有利於推進城市化發展戰略。大橋建設將進一步密切嘉興、寧波、紹興、台州等城市的聯系,促進我省杭州灣城市連綿帶和沿海對外開放扇面的形成,從而將這一區域提升為以上海為龍頭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都市群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大橋建設對周邊縣市的城市化發展也將產生深遠影響,慈溪、海鹽等地瞄準這一千載難縫的戰略機遇,已有科學的規劃設想,大力吸引人口、產業的集聚,促進新區新城的崛起。
4. 作為我國沿海大通道中的第一座跨海大橋,突破了杭州灣的瓶頸,優化了國道主幹線的路網布局,改變了寧波交通末端狀況,有利於實施環杭州灣區域發展戰略網,大大提升了寧波這一極具發展潛力的經濟中心城市的競爭力。大橋建設也有利於支持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促進寧波、舟山深水良港資源的整合開發和利用,有利於旅遊業的發展和國防建設,有利於緩解杭州過境(滬杭甬高速)公路交通的壓力。
奧運火炬傳遞有可能經過大橋
在中國,或許沒有一座橋梁可以和奧運聯系起來。而杭州灣跨海大橋成了目前唯一一座和奧運搭上關系的橋梁。
根據奧組委火炬傳遞中心的規定,火炬進入一個省,行程為500公里一天,3天內必須走完。
之前寧波市體育局傳出的消息,寧波首選火炬傳遞方案即走杭州灣跨海大橋。奧組委人員在看到浙江省火炬傳遞路線的方案後,會專門派人來浙江考察火炬傳遞路線是否有可行性。
「如果得到奧組委的通過,年輕的跨海大橋將被永遠地載入歷史。」

工程大事 1、前期工作
(1)項目論證和比較階段
1993年開始醞釀籌建杭州灣交通通道,寧波市政府委託上海林李公司和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進行預可行性研究。期間,多次召開研討會,廣泛徵集各方面意見,還相繼開展經濟、水文、地質、氣象等13項專題,並組織評審會和論證會。2000年6月21日,浙江省政府第37次常務會議作出了建設杭州灣跨海大橋的決定,明確大橋建設以寧波為主,要求抓緊上報項目建議書,爭取國家支持。
(2)立項報批階段
2000年8月,浙江省發展計劃委員會將項目建議書上報國家計委。2002年4月30日,國務院第128次總理辦公會議討論通過了本項目的立項問題。同年5月29日,國家計委正式下達立項批文。
(3)「工可」審批階段
2000年7月,委託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開展本項目「工可」研究。2002年7月,浙江省計委向國家計委上報本項目的「工可」報告。期間,相繼開展了工程地質、淺層氣、波浪力、環保、經濟、氣象、交通等19項專題研究,並通過專家評審。同年8月,交通部和中咨公司對「工可」報告進行了行業審查和評估。2003年2月,國務院第151次總理辦公會議討論通過了本項目「工可」報告。同年3月,國家計委下達「工可」審批批文。
(4)初步設計階段
2001年12月,通過招標確定由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和交通部三航院聯合體承擔本項目設計任務。2003年1月,省計委、交通廳聯合主持對初步設計預審, 3月10日,浙江省交通廳向交通部報送要求對本項目初步設計文件進行審查的請示。4月9日至12日,交通部組織國內24名專家對初步設計進行了審查。2003年8月6日國家交通部對大橋初步設計作了批復。
(5)開工准備階段
2001年10月,指揮部一手抓立項審批,一手在南岸開始通路、水、電、通訊、碼頭等15項「五通一平」工程。2003年2月,「五通一平」工程基本完成,具備了開工建設的條件。2003年4月,在南岸灘塗區進行試驗段工程,為大橋工程全面開工探索並積累有益的經驗。
2、主體工程開工
按照「區分不同工程作業類型,保持施工組織的完整性和工序的連貫性」的大橋總體實施計劃,共劃分為12個土建施工標段、7個監理標段及部分材料標。2003年7、8月先行完成水泥和部分鋼板、鋼筋的采購招標,2003和11月,完成了第一階段土建7個施工標和3個監理標的招標工作,2004年3月完成了第二階段5個土建施工標、4個監理標的招標工作,累計招標金額約85.7億元。2003年11月14日,中港二航局V標將第一根長73米、直徑1.5米的鋼管樁打入預定位置,標志著大橋主體工程開工建設。2004年3月16日,第二階段土建工程招標簽約,標志大橋工程進入全面開工建設階段。
3、重大工程節點
2003年6月8日,大橋工程舉行奠基儀式。
2003年6月8日,第一根鑽孔灌注樁在南岸灘塗區開始施工,2007年3月27日,最後一根鑽孔灌注在海中平台匝道橋樁完成施工。
2003年10月28日,北岸引橋工程開工,2007年5月26日完工。
2003年10月31日,全長9.78公里的南岸鋼棧橋動工修建,橋寬7米,共用鋼材5萬噸,2005年12月24日修建完成, 2006年8月15日開始拆除。
2003年11月14日,杭州灣跨海大橋打下第一根鋼管樁。2006年2月3日,主橋最後一根鋼管樁沉放到位。
2003年11月28日,南岸引橋工程開工,2007年1月8日完工。
2004年7月9日,南航道橋沉放第一節鋼護筒,2006年8月2日完成承台澆築,2007年1月10日,架設第一段鋼箱梁,2007年1月26日主塔封頂。2007年6月11日15時,最後一段鋼箱梁架設到位,南航道橋順利合龍。
2004年8月28日,第一個預制墩身開始澆築,2006年9月30日,最後第474個預制墩身澆築完成。2004年10月10日,第一個預制墩身安裝到位,2006年10月18日,最後第474個預制墩身安裝完畢。
2004年11月17日,北航道橋主墩樁基開始施工,2006年12月27日,完成最後一根灌注樁施工, 2007年2月6日首段鋼箱梁吊裝到位。2007年2月7日主塔順利封頂。2007年6月13日晚9:58,北航道橋主橋最後一段鋼箱梁吊裝到位,北航道橋順利合龍。
2005年6月1日,第一片70米預制梁、寬15.8米,重2200噸,由「小天鵝號」運架船架設到位。2007年5月21日,「天一號」運架船將第540片70米預制梁架設完畢。
2005年7月28日,第一片50米預制箱梁、寬15.8米,重1430噸,採用「樑上運梁」的架設工藝安裝到位,2006年11月16日,完成了共404片50米預制箱梁架設。
2006年4月10日,海中平台沉放第一根鋼管樁,7月25日海中平台310根鋼管樁沉樁完畢。
2007年6月26日,大橋全線貫通
2008年5月1日,大橋順利通車
杭州灣跨海大橋工程量浩大。據初步核定,大橋共需要鋼材80萬噸,水泥129.1萬噸,石油瀝青1.16萬噸,木材1.91萬立方米,混凝土240萬立方米,水中區鋼管樁直徑1.5-1.6米、樁長約70—89.5米,總數5513根,鑽孔樁3550根,承台1272個,墩身1428個,為國內特大型橋梁之最。

相關數據 杭州灣跨海大橋全長36公里,其中橋長35.7公里,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100km。總投資約107億元,設計使用壽命100年以上。大橋設北、南兩個通航孔。北通航孔橋為主跨448m的雙塔雙索麵鋼箱梁斜拉橋,通航標准35000噸;南通航孔橋為單塔單索麵鋼箱梁斜拉橋,通航標准3000噸。大橋兩岸連接線工程總長84.4公里,投資52.1億元。其中北連接線29.1公里,投資額17.8億元;南岸接線55.3公里,投資額34.3億元。大橋和兩岸連接線總投資約160億元。建設工期五年左右。
大橋的結構為雙塔鋼筋混凝土斜拉橋,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設計使用壽命100年,總投資118億元,建設期限5年。建成後,寧波杭州灣大橋將成為世界上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世界第一跨海大橋。
大橋設南、北兩個航道,其中北航道橋為主跨448米的鑽石型雙塔雙索麵鋼箱梁斜拉橋,通航標准為3.5萬噸級輪船;南航道橋為主跨318米的A型單塔雙索麵鋼箱梁斜拉橋,通航標准為3000噸級輪船。其餘引橋採用30米至80米不等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結構。非通航孔分北、中、南引橋3大塊,其中海上部分橋梁長32公里。
杭州灣跨海大橋在設計中還首次引入了景觀設計的概念。景觀設計師們藉助西湖蘇堤的美學理念,兼顧杭州灣復雜的水文環境特點,結合行車時司機和乘客的心理因素,確定了大橋總體布置原則。"長橋卧波"最終被確定為寧波杭州灣大橋的最終橋型。根據設計方案,大橋在海面上有4個轉折點,從空中鳥瞰,平面上呈"S"形蜿蜒跨越杭州灣,線形優美,生動活潑。從立面上看,大橋也並不是一條水平線,而是上下起伏,在南北航道的通航孔橋處各呈一拱形,使大橋具有了起伏跌宕的立面形狀。
此外,杭州灣跨海大橋所獨有的海中平台堪稱國內首創。南航道再往南1.7公里,就在離南岸大約14公里處,有一個面積達1萬平方米的海中平台,足有兩個足球場面積。該平台在施工期間將作為施工平台,是海中施工的據點。大橋建成後,這一海中平台則是一個海中交通服務的救援平台,同時也是一個絕佳的旅遊觀光台。平台上有一高高的觀光塔,既可俯瞰波濤洶涌的大海,飽覽海上風光,也可以一覽大橋雄姿。整個海中平台以匝道橋連通大橋,距離大橋約有150米左右。
另外,這座海上"長虹"還將是我國第一座"數字化大橋"。科研單位將建立一套大橋設計、建設及養護的科學評價體系,把杭州灣跨海大橋建成"數字化大橋"。整座大橋將設置中央監視系統,平均每公里就有1對監視器,整座大橋上的一舉一動都將在中央監視系統的"眼"中。這樣,不僅大橋可進行科學合理的維護管理,而且大橋"身體"的健康狀況也在適時掌握之中。
據悉,杭州灣跨海大橋不同於普通大橋的特別之處,是在設計時考慮到了兩個安全因素:一是高速公路車輛通行安全因素,通常直段不能太長;二是橋下船舶航行安全因素,減少建橋對水流的影響,保證橋梁各段的橋軸線與漲潮和落潮的主流垂直。這些也是橋形呈"S"形的主要原因,同時也使得跨越杭州灣天塹的這條東方巨龍更加迷人。
杭州灣跨海大橋於2003年11月4日開工,於2007年6月26日15時40分全線貫通,計劃於2007年11月30日前完成橋面鋪裝,2008年5月1日建成通車。

大橋通車 杭州灣跨海大橋定於2008年5月1日23時58分試運營通車。
大橋通車儀式於5月1日下午在大橋海中平台附近舉行。據介紹,試運營通車期間,禁止載貨汽車和其他運載危險化學品車輛通行,具體禁行線路為:大橋北接線的西塘橋互通出口至大橋南接線的庵東互通出口。

㈨ 誰哪有青島膠州灣跨海大橋的照片,或者是在橋上拍海景的照片

㈩ 你見過哪種橋什麼樣的橋最美觀又結實

一、波黑:莫斯塔爾古橋

通常,一個建築的象徵往往要比它的外觀來得更為重要。莫斯塔爾古橋是莫斯塔爾最古老的橋梁,連接著東部的土耳其民族和西部的基督教徒,從而在地理上和文化上將波黑名族融為一體。古橋橫跨在內雷特瓦河上,曾一度被喻為是迎接銀河的彩虹。1993年,這座矗立了400多年的古橋在波斯尼亞戰爭中被摧毀,同時也帶走了這個城市巨大的驕傲。如今,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的組織下,人們成功地重建了大橋。這座拱橋象徵著人類的合作和和平,同時也讓人銘記了人類的關系是如何的不堪一擊。
二、新加坡濱海灣:雙螺旋橋

大橋建成於2010年,是十座大橋中最為年輕的一座。這座雙螺旋步行橋跨越了濱海灣,連接著新加坡市區和濱海灣金沙度假村,金沙度假村是一個豪華的俱樂部和酒店,可以俯瞰迷人的海景。就像前面提到的橋梁那樣,傍晚,在落日余暉下,大橋顯得格外迷人。
三、義大利威尼斯:嘆息橋

這座巴洛克風格的石橋橫跨於Rio di Palazzo運河之上,外觀看似精緻迷人,但其淵源卻相當的黑暗。建於17世紀早期,這座由白色石灰石建成的橋連接著總督府和威尼斯監獄,密封式的通道是古代法院向監獄押送犯人的必經之地,同時通道內的小窗子也是犯人能夠最後一瞥外面世界的地方,所以被稱作為「嘆息橋」。諷刺的是,如今,嘆息橋對情人而言還有一個特殊的意義,相傳在日落之時,如果情侶能夠在橋下親吻,那麼將會永浴愛河。
四、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大橋

布魯克林大橋無疑是紐約的標志性建築,它象徵著紐約人的天賦和活力。大橋落成於1883年,橫跨紐約東河,連接著布魯克林和曼哈頓地區。該橋是世界上首次以鋼材建造的大橋,落成時甚至還被認為是繼世界古代七大奇跡之後的第八大奇跡。其哥特式的尖拱、花崗岩橋塔和鋼索吸引了眾多的遊客,每年都有12萬輛汽車、3100多輛單車以及4000多名行人通過大橋。
五、西班牙塞維利亞:阿拉米略橋

這座橋是由西班牙著名建築師聖地亞哥。卡拉特拉瓦為1992年塞維利亞世界博覽會設計建造的,那次夢幻式的世博會是為了慶祝哥倫布發現新大陸500周年。這座斜拉橋高466英尺,橫跨於瓜達爾基維爾河上,銜接了塞維利亞舊城區和卡圖哈島。相傳,哥倫布在計劃橫跨大西洋時,曾經居住在該島上。
六、伊朗伊斯法罕:郝久古橋

伊斯法罕是伊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在其全盛期時,也是最為優雅的城市之一。同樣迷人的還有橫卧在Zayandeh河上的郝久古橋,這座大橋是在1650年由阿拔斯大帝命令建造的,另外阿拔斯大帝還下令在伊斯法罕建了很多著名的清真寺和宮殿。大橋建在一個大壩頂上,橋上的滑動式閘門可以提升水位來灌溉農田,同時,這座擁有24個橋孔的大橋也很快成為了情侶約會的浪漫場所。大橋外觀優美,就連國王也被其魅力所征服,他在橋里修建了自己的宮殿,用來接待皇室成員。
七、義大利佛羅倫薩:維琪奧橋

這座中世紀的橋梁是佛羅倫薩歷史上最古老、最高的橋,建在亞諾河最窄的河段上。橋樑上商鋪林立,起初,這些商鋪被屠夫佔有。直到16世紀,由於佛羅倫薩和托斯卡納的公爵抱怨商鋪散發的那些難聞的氣味,金匠和銀匠們逐漸取代了屠夫,占據了橋上的商鋪。隨後,這座古老的橋梁又以「救世主」的傳奇聞名於世。1944年,納粹組織摧毀了佛羅倫薩所有的橋梁,而這座大橋卻因其迷人的外表而倖存下來,納粹組織只炸毀了橋兩端古老的建築物。
八、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

1937年建成的金門大橋也許是加利福尼亞州最壯觀的地標性建築,每年吸引了1000多萬遊客。大橋橫卧在美麗的金門海峽,最大跨度達4200英尺,橋身顏色呈「國際橘」,使得大橋在金門海峽常見的大霧中顯得更為醒目。大橋常常出現在眾多影片中,如《馬爾他之鷹》,同時它也是無數作家筆下的寵兒。
九、英國倫敦:塔橋

一開始,這座高達272英尺的吊橋確實是一個建築難題。19世紀,倫敦東區人口日益密集,致使這個城市急需在倫敦大橋的下游地區建造一座新橋,而同時又不能阻礙河運。所以,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建造一座橋面可升降的橋梁。歷時八年,這座塔橋終於在1894年建成,總共參考了50多個設計提案,由5個主要承建商和432名建築工人共同完成。當時,這座橋是世界上最大、最精緻的吊橋,並利能用水利機械來升降各重1100噸的橋面,的確堪稱是一個建築奇跡。同時,晚上的塔橋更為壯觀,在迷人的燈光中,熠熠生輝的塔橋就像是一個美麗的童話世界。
十、中國三江縣:程陽風雨橋

在中國廣西省,侗族人民建造了傳統的風雨橋,用來連接相鄰的村莊,同時也為人們提供了聚會、休息和交談的場所。三江縣的程陽風雨橋橫跨林溪河,是一座木石結構的大橋,建於1916年,橋上建有5座塔式橋亭,飛檐高翹。橋上的壁柱和瓦檐上雕刻著精細復雜的繪畫,富麗堂皇。程陽橋中間有一塊大理石碑,上面刻著中國著名歷史學家和學者郭沫若的題字,郭沫若在游覽了程陽橋之後大為嘆之,並為大橋寫了一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