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毛筆字用什麼字帖好
常規入門楷書,就是楷書四家的歐顏柳趙。
歐陽詢、趙孟頫屬於二王一類書風,是秀氣型的,喜歡的人很多,算是主流方向。如果你也喜歡這類,我建議從歐陽詢開始。趙字偏行書一些,練歐字打基礎最好。
俗話說,顏筋柳骨,顏就是顏真卿,柳就是柳公權。我比較喜歡這二家,先練一家,自我感覺可以以後再結合聯系。最後再結合褚遂良的《陰符經》練練。
其他字帖,還是不建議選擇。
❷ 尋求隸書字帖
《書法自學叢帖》篆隸(上冊)目錄:
篆隸書法簡論;篆書的用筆和結字;隸書的用筆和結字
殷甲骨文
兩周秦漢金文
周牆盤
周毛公鼎
周散氏盤
周虢季子白盤
楚王盦恙鼎
秦公簋
秦詔版
漢金文
新莽嘉量
簡牘書跡
戰國侯馬盟書
溫縣東周盟書
戰國青川簡
睡虎地秦簡
漢帛書
漢簡
漢武威銘旌
先秦石鼓文
先秦石鼓文
秦泰山刻石
秦琅邪台刻石
秦嶧山刻石
漢袁安碑
漢祀三公山碑
漢嵩山少室石闕銘
漢石門頌《書法自學叢帖》篆隸(中冊)目錄:
漢乙瑛碑
漢禮器碑並陰側
漢封龍山頌
漢史晨前後碑
漢張景碑
漢曹全碑
漢張遷碑《書法自學叢帖》篆隸(下冊)目錄:
漢魏殘石小品
漢五鳳刻石
漢萊子侯刻石
延光殘石
漢熹平石經殘石
漢華山碑額
漢韓仁銘額
漢君子等字殘石
漢子游等字殘石
魏曹真殘碑
魏三體石經
吳天發神讖
晉龍興皇帝三臨辟雍碑(節選)
北齊隴東王感考頌(節選)
唐般若台銘
唐城隍廟記
唐葉慧明碑(節選)
唐石台孝經(節選)
❸ 麻煩推薦下比較好的毛筆字帖
我國的書法藝術作品浩如煙海,能作為範本的各種書體,各種風格流派的碑帖也極為豐富。初學者究竟根據什麼來選擇作為自己學習書法起步的範本呢?
從字體來說,有篆、隸、草、行、楷書,還有一般所稱的「魏碑體」,實際上指的是帶有隸意的楷書,開始時應該先學哪種體?從字形講,有大字、中字、小字,練習時應該選擇哪號字合適?至於從風格流派來說,那就更多了。這當中有沒有循序漸進的問題?有沒有便於學習的規律?應該說是有的。任何一種學習,都要經歷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的過程。這種過程就是循序漸進。它符合人們思想規律和掌握知識技能的規律,因此也是學習的科學規律。問題是如何運用到學習書法中來。這里且不談在臨寫掌握結構和筆法過程中循序漸進的問題,只談字體和字形的問題。
從字體上講,有人主張從隸書或魏碑開始,認為學習隸書和魏碑對訓練基本功有利。當然從學習魏碑開始未嘗不可,因為它已經屬於楷書范疇了。如果從隸書開始練習,只從掌握隸書體出發自然是可以的,但如果從隸書開始掌握結構、筆法的基本功力,成為掌握各體的基礎來說,我認為不如從楷書開始,從目前初學者看,大多從學楷書開始,篆、隸、楷、行、草五體,楷書結構的排列正好是中間階段。它是從隸書演變過來的,如果把楷書寫得平正偏扁,加波磔筆法即是隸書。將楷書寫得簡便流動一些即是行書,行書再寫得簡便草化即是今草。如果從隸書開始,就難以掌握楷書的筆法,因為楷書的筆法要比隸書豐富復雜。
可見,練好楷書基本功可以作為練寫各體的基礎。有了楷書的功底,掌握了楷書的間架結構和筆法,再寫魏碑、隸書和行書、草書,乃至篆書,就可以事半功倍。楷書又可以使魏碑、隸書的結體筆法得以豐富和變化,如諸遂良的楷書;楷書滲人行書、草書筆法可以增加靈動,如趙孟頫的某些楷書碑字。有些初學者急於練習行書、草書,由於沒有楷書的基本功力,雖然寫得「龍飛鳳舞」,但沒有字型的基本規矩和點劃的基本功力,結果事倍功半,走了彎路。
關於字型的大、中、小,初學者以何種為宜?一般講以中字作為練習開始為好,即二寸見方的字,如柳公權的《玄秘塔》、《神策軍碑》。初寫小字,容易見效果,因為字型小,筆畫間架間隔小,書寫時容易掌握和控制。然而寫慣了小字,遇到寫大字,間架結構的筆法間隔距離大了,書寫時對筆畫的掌握和控制就不容易,很可能出現疏散鬆懈或緊密不勻等等現象。寫二寸見方的字,寫大字時有伸展的餘地,寫小字則更容易掌握。
楷書名家很多,風格流派也各異。有的豐厚雍容;有的緊密險峻;有的倚側秀逸;有的挺拔剛勁;……。初學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和喜好,從有利於練習基本功力和今後自己發展的方向來選擇,也可以根據工作需要來考慮練習哪種風格有利。現在許多人練習書法,往往從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四家中挑選一家的作品來作為範本。另外,唐代的虞世南、諸遂良的碑帖,也常常被人作為練習基本功的范帖。初練楷書的基本功力自然不必拘泥這些家,墓誌中有許多碑都寫得很好,如隋代的《龍藏寺碑》、《董美人墓誌》等等也可以臨習。
三、顏、柳、歐、趙四家書法的特點
顏、柳、歐、都是唐代書家,唐代是楷書鼎盛時期,擅長楷書的書家很多,這三家可說是唐代楷書的代表。雖然他們風格不同,各有特點,但是他們的楷書出規入矩,法度嚴謹,適合初學者進行結體、筆法的基本訓練。元代趙孟頫的書法追求晉唐人的筆法,結構緊密,風格秀媚,也很受人們喜愛。現僅這四家的結體和筆法的特點介紹如下:
歐陽詢是唐初書家,以擅長楷書出名。《舊唐書》說「詢初學王羲之書,後漸變其體,筆力險勁,為一時之絕,人得其尺牘,或以為楷模焉」。說明唐代時即把他的字當作範本來臨習了。歐字結體以倚側取勢,即筆畫安排右肩稍稍向上抬起,點劃十分緊密、奇險。所謂奇險,即點劃橫豎斜正、長短粗細、虛實變化既巧妙又恰到好處,稍加變動就會破壞了它的完整性。筆法以方筆為主,轉折頓挫,稜角鮮明,筆力勁挺。形成一種結體嚴密筆力森挺、高間肅穆的險勁風格。這對練習基本功是合適的。但是,正是因為他的這種緊密險勁的結體和筆法,要在這種風格上變化也比較難。他的楷書作品以《九成宮醴泉銘》為最著名,另外《化度寺碑》、《皇甫炎碑》、《虞恭公碑》也都可以臨寫。
顏真卿是唐代最富有創造性的書家,他留下來有20多件楷書碑帖,可以看出他對自己的書法風格的不斷探索變化的過程。顏字結體平整,正面視人,體型豐滿猶如山東大漢危襟正坐,這是吸取了篆隸書正面結體的特點。筆畫對稱勻整,橫輕豎重,方框的兩豎筆寫成圓弧形,猶如向外的兩張弓。筆法以圓筆為主,柔中帶剛,所謂綿里裹鐵。轉折頓挫以圓筆不露頭角為主,橫畫一般都逆入平出,到收筆停頓時也很少露圭角。形成一種雄強偉狀、氣勢磅礴的風格。學習顏字,一是注意結體不要寫鬆散了;二是注意不要只求點劃的豐潤,要力求表達出筋健的內在筆力。他的碑帖留存較多,早期的有《多寶塔碑》,晚期的《顏卿禮碑》、《顏家廟碑》。前者自己的風格還不明顯,後兩碑自己風格已經成熟。另外還有《東方畫賛碑》、《八關齋報德記》、《麻姑仙壇記》、《中興頌》等。雖然各碑風格稍有不同,但總的風格是一致的。
柳公權是晚唐書法家,他的書法在當時就很出名,《舊唐書》稱他書「上都西明寺金剛經碑,有鍾(繇)、王(羲之)、歐(陽詢)、虞(世南)、陸(柬之)之體」,又說他的書法「體式勁媚,自成一家」。可見他的書法早期受二王書派的影響,後來才自成一家。宋姜夔《續書譜》說:「顏柳結體,既異古人,用筆復溺一偏,予評二家為書法之一變」。這說明顏、柳二家結體、用筆不同於歷史上二王流派,進行了變革創新。柳書比顏書稍具奇側結構,筆畫右肩向上,左緊右舒,但不明顯,大體上是平衡的。結體的中宮(指筆畫的中心部分)緊密,四肢舒展,上下左右的點劃撇捺往外伸展,而中央即支撐字的重心平穩部分卻極嚴緊。筆法採用方圓結合,橫畫逆入平出,到收筆時停頓下按,有蠶頭燕尾的筆勢。用筆厚重,方框二豎畫受顏字影響微露弧形,除有的橫畫和長撇較纖勁外,其他筆畫都比較勻稱。
總的來講,柳字受顏字影響,但不如顏字厚重,比顏字剛勁挺拔給人以親勁的美感,體現出所謂「柳骨」的精神,柳書下筆有力勁健,橫、豎、鉤、撇、捺,都有自己一套入筆、轉筆和收筆的程式。他的楷書碑帖有十餘種,早年的有敦煌出土現流傳到法國的《金剛經》,代表後期的作品有《玄秘塔》、《神策軍碑》。這些碑帖最能體現柳書的特點,是學柳書最好的範本。其他作品拓本損泐較大,不便臨習。
趙孟頫是元代的大家,歷史上說他篆籀、分隸、真、行、草書,無不冠絕,真行尤為當代第一,小楷又為諸書中第一。趙書初學趙構,中學王羲之、王獻之,晚學李北海(邕),基本上是二王書派。結體處橫式,平穩中帶有左緊右舒,右肩抬起,橫畫下筆順入平出結尾停頓,時帶行書筆法,多用方筆,圭角明顯,筆畫輕重相當,一般捺筆粗重,運筆秀巧,有種清雅秀媚趣味。學趙字易得人喜愛,因為他的結體秀美,然骨力較弱。他的楷書作品較多,如《帝師膽巴碑》、《三門記》(墨跡本)、《福神觀記》、《虎丘隆禪師碑》等等。
另外,必須說明的是初學者以臨習楷書為主,但學無止境,怎樣才算練好基本功力,才能學其他各體呢?這當然不能絕對化。學一家一體已經掌握基本筆法,信手寫來初見規模,即可同時練習其他各體,這可以根據個人愛好和實際需要,如行書、隸書、魏碑,實用性較強,可用於書簽題頭、牌匾、對聯等等。只是草書、篆書目前主要用於觀賞。因為這兩種書體不加釋文,一般人難以辨認。
四、其他可供臨習的碑帖
總的講,各體的碑帖墨跡本,都可以臨習參考,但對初學者說,宜選擇適合練習基本功力和風格鮮明的作品,作為練習範本為好。各種書體和風格的碑帖墨跡很多,現列舉一部分作為參考。
楷書碑帖除上述以外,尚有唐代諸遂良的《伊闕佛龕碑》,虞世南《孔子廟堂碑》,以及其他如《王居士磚塔銘》、《孟法師碑》、《唐圭峰禪師碑》,宋代蘇軾的《醉翁亭記》、《豐樂亭記》、《金剛經》,黃庭堅的《松風閣詩》、《蜀主先廟碑》等。
小楷有魏晉時的寫經體,王羲之的《黃庭經》、《樂毅論》、《曹娥碑》,王獻之的《洛神賦十三行》,唐代《靈飛經》、《善見律》,褚遂良的《黃庭經》,元代趙孟頫的《鮮於墓誌》,明代祝允明的《洛神賦》,文徵明的《千字文》等等,都可作為學習小楷的范帖。
行書碑帖更多,如傳王羲之的《蘭亭序》、《唐懷仁集王字聖教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爭座位帖》、《祭伯父文稿》,李北海的《雲麾將軍碑》、《法華寺碑》、《麓山寺碑》,楊凝式的《韭花帖》,以及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趙孟頫、董其昌、祝允明等的行書帖。
草書帖,章草有索靖的《月儀帖》,明宋克的《急就章》,鄧文元的《急就章》等。今草有王羲之的《十七帖》,智永真草《千字文》,孫過庭的《書譜》,傳張旭的《古詩四帖》,懷素的《自敘帖》、《食魚帖》、《千字文》,以及宋元明清諸書家的書帖。
隸書碑帖很多,其中著名的如《禮器碑》、《史晨前後碑》、《衡方碑》、《華山碑》、《曹全碑》、《張遷碑》、《孔廟碑》、《鮮於璜碑》、《尹廟碑》,以及各地出土的竹簡木牘的選編本。
魏碑帖,北朝的如《龍門二十品》、《鄭文公上下碑》、《中嶽嵩山靈廟碑》、《刁遵墓誌》、《張猛龍碑》、《高貞碑》、《張黑女墓誌》、《華山碑》、《石門頌》等。南朝的如《爨龍顏碑》、《肖融夫婦墓誌》、《瘞鶴銘》、《爨寶子碑》等。
篆書帖,大篆如各種鍾鼎銘文,石鼓文,小篆如《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漢碑如《袁安碑》以及漢碑額,《天法神讖碑》、《國山碑》,還有唐代李陽冰,清代鄧石如的篆書帖等等。
以上只是通行的各種不同風格的極少部分碑帖。
❹ 請問漢朝有哪些篆書名帖
秦初使用八種文字:大篆,小篆,刻符,蟲書,摹印,署書,殳書,隸書。其中的摹印就是繆篆。漢承秦制,漢朝主要使用隸書和繆篆(也稱漢篆)。漢朝的篆書(即漢篆)就是繆篆。著名繆篆
碑帖有《開母廟石闕銘》,《嵩山少室石闕銘》。
❺ 毛筆字: 練顏真卿的勤禮碑最好的參考字帖是哪種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謝謝!
如果學,可以找《歷代名家書法經典字譜——顏真卿勤禮碑》黑龍江美術出版社,李放鳴、龍文井編著,裡面有詳細的筆畫介紹、運筆方法。
如果練,最好找一本比較清晰的字帖,可找一下《勤禮碑——顏體完整修復版》,石雲編著,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版本極為清楚。
❻ 初入門學習什麼書法好
鏈接:https://pan..com/s/1hxwrerLKomrgBuD-6CQ9bw
我國文字,歷史悠久,應用廣泛,全世界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它,除了實用價值外,更兼有藝術價值,因此書法作品常與繪畫並舉,是我國文化的資產,這里有零基礎也能學好的書法課,15天輕松寫出漂亮人生!
❼ 介紹中國毛筆書法歷史及寫毛筆書法的好處
因為自己學過書法,所以談一下鄙見。
只說好處吧(歷史前面已有人說了)。
從毛筆書法對自己的好處來看,除了能對硬筆書法有提高作用(能讓你更注重筆尖動作),還可以鍛煉手腕關節的靈活性,可以活血(寫毛筆字的那隻手冬天絕對不會生凍瘡,前提是你認真練了)。書法能養人性情,比如暴躁的人長期練書法,能讓其心境平和,性格內斂,不再那麼鋒芒畢露。再有,書法能鍛煉人的構思能力,一個字在方格中所擺的位置,黑與白的協調,空間的比例等在書法中稱「結字」,有利於提高人的安排協調能力。同時書法還能讓人心細,畢竟書寫中不但要注重氣勢還不能少了細節(對於行、草書),而書法就是培養你抓住細節,模仿甚至創造的能力。
❽ 《袁安碑》《陰符經》《蘭亭集序》《曹全碑》+這幾本字帖的歷史背景+現存地點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2
❾ 《袁安碑》《陰符經》《蘭亭集序》《曹全碑》+這幾本字帖的歷史背景+現存地點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2
❿ 硬筆書法功底很厚 想成為書法家 現在該練什麼字帖
硬筆書法不能夠帶入毛筆書法,如果你用你的硬筆書法的習氣來寫毛筆是不可能成為好的書法家的。
如果想成為書法家,還是要從毛筆練起。既然你的楷書很厲害,可以選擇從唐楷入門,顏柳歐褚趙都不錯,趙體有點行楷的味道。
如果你想增強筆力,可以練練篆書。泰山刻石嶧山刻石袁安碑袁尚碑等的摩崖刻石都不錯。
學習書法應該從古法開始學,如果單純於硬筆書法,就不算是一個書法家。想成為一個書法家,應該提升自身的歷史文學修養,心中有物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不然只是一個單純的書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