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發揮黨建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
如何發揮黨建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
一、思想建設是基層黨建的根本
基層黨建隊伍的思想好壞直接影響著鄉村振興的實效。唯有思想純潔,信念堅定,精神不懈怠的幹部隊伍,才能夠領會鄉村振興戰略的意義和要求,認清和領悟鄉村振興所依據的發展理念,真正從農民的利益出發落實發展規劃。
只有緊抓黨員幹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思想理論建設,提高思想理論建設工作的感召力和滲透力,才能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實現鄉村振興的堅強戰斗堡壘。
二、作風建設是基層黨建的重點
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是實現鄉村振興良好的政治保障。要想打好這場政治保障的攻堅戰,須加強基層黨組織作風建設。通過作風建設,來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能力、服務能力,從而結合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全面激活農村發展活力,為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提供有力支撐。
對此,需要從小事入手、從細處開始、從日常抓起,堅決破除歪風邪氣大力弘揚新風正氣,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清除積弊,用擔當和實干將鄉村振興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更好效果。
(1)領導開展鄉村振興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黨建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
一、主心骨作用
中國共產黨就是領導鄉村振興的主心骨和頂樑柱。十九大報告提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基層黨組織一定要從戰略高度,把農村戰略和黨的主心骨作用學深悟透,從而凝聚起鄉村振興的強大力量。
二、思想引領作用
思想引領方向,思路決定出路,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時代的任務,每一代人都有所處時代賦予的職責,都要有特定時代的精神引領時代發展。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迫切需要新思想引領鄉村振興新時代,在十九大確立的戰略安排下,實現鄉村振興不是一時而起,不能一哄而上,必須放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審視和實現。
三、組織領導作用
十九大報告通篇貫穿著雙心建設,即人民中心和黨的領導核心,用人民中心論,集中表達我們黨的價值觀和宗旨觀。用黨的領導核心論,集中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屬性和最大優勢。進入新時代,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鄉村振興的國家戰略,有基層黨組織作用的充分發揮,我們一定會齊心協力,把農村建設得更加美好。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⑵ 我國該如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從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並將它列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堅定實施的七大戰略之一,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寫道「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科學制定規劃,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依靠改革創新壯大鄉村發展新動能」。
今年1月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指出,要繁榮興盛農村文化,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當前,鄉愁文化正逐步刺激著鄉村旅遊的發展,文旅融合已是大勢所趨。農村發展更要抓住這個機遇,搭乘時代的順風車,加快文化的植入,努力實現鄉村旅遊由「看景點」向「品文化」的跨越。全面實現小康社會,依然任重道遠。我們必須要咬定青山不放鬆,堅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我們的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⑶ 鄉村振興的關鍵是什麼
鄉村振興的關鍵是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確保黨在農村工作中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打好脫貧攻堅戰,要一鼓作氣,重點解決好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面臨的突出問題,加大「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脫貧攻堅力度,減少和防止貧困人口返貧,研究解決那些收入水平略高於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群體缺乏政策支持等新問題。
(3)領導開展鄉村振興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科學制定規劃,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依靠改革創新壯大鄉村發展新動能。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林牧漁業和種業創新發展,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穩定和優化糧食生產。新增高標准農田8000萬畝以上、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000萬畝。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加強面向小農戶的社會化服務。發展 「互聯網+農業」,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全面深化農村改革。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的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分置改革。
改進耕地佔補平衡管理辦法,建立新增耕地指標、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機制,所得收益全部用於脫貧攻堅和支持鄉村振興。深化糧食收儲、集體產權、集體林權、國有林區林場、農墾、供銷社等改革,使農業農村充滿生機活力。
推動農村各項事業全面發展。改善供水、供電、信息等基礎設施,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穩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推進「廁所革命」。促進農村移風易俗。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我們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⑷ 鄉村振興需要大家的努力,鄉村振興村集體應該做些什麼
這個問題關繫到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的進度速度和成敗,村集體應該做些什麼,應該如何作為,是由村集體的地位和村幹部的職責所決定的。
第一、要清晰村集體的地位和村幹部的職責。村集體在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中,占據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一個對外承接社會,對內連接每個村民的中間環節。因此,村集體在整個社會運行過程中,占據聯合凝聚村農民力量和社會力量的重要位置。
第三、村集體應該如何作為
一是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新一屆村級領導班子換屆,實行書記、村長一肩挑。發揮黨員和團員的模範帶頭作用,組織和領導全體村民推進鄉村振興。
二是充分發揮兩委會幹部的帶頭作用,統一幹部思想,勁往一處使,凝聚全村力量。一方面是聚集物力,澄清全村物質資產和資源,找准全村資源優勢,做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物質資源發展經濟,壯大集伜實力;另一方面是聚集人力,摸清全村在外人才的專業優勢和資源,走出去、請進來,讓他們為家鄉出謀劃策、引進技術和項目,發展二三產業;再一方面是聚集財力,盤活集體財產,開源節流,增加農級財務收入,加入村內建設投資,安排村民就近創新創業和就業,開拓農民第二職業,勤勞致富。
⑸ 怎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以人為本」。農村發展、關鍵在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做好農村的人才工作,一靠「留」,二靠「引」,三靠「用」。 「留」就是要把本土的農民留下來。最懂農村的是農民,最迫切希望農村振興發展的也是農民。要打好「鄉情牌」,念好「事業經」,讓農民心甘情願的「留下來」。
⑹ 鄉村振興包括哪五個方面的振興
1、文化振興
文化振興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思想保障,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採取符合農村、農民特點的有效方式,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中國夢宣傳教育,大力弘揚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
2、產業振興
推進農業的高質量發展。產業興百業興,實現鄉村振興要把農業發展擺在突出的位置,把產業發展擺在突出的位置。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首先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興農的主旋律,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另一方面,晟景文旅覺得,要加快培育鄉村產業、鄉土產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農民增收富裕農村經濟繁榮。
3、生態振興
生態振興重在構建鄉村振興的環境基礎,關鍵是在農業發展觀上開展一場深刻革命,一方面是形成綠色的生產方式和產業結構,推動農業投入品減量、農業廢棄物資源化運用和農業資源養護;而另一方面是形成綠色的生活方式和人居空間,從廚房洗手間垃圾箱改起,貫徹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治理3年行動計劃。
4、人才振興
鄉村人才振興要運用政策、機制、機會等多種方式,鼓勵社會各類人才能夠看到鄉村希望、看好鄉村未來、看見鄉村生活,實現真正的「吸引人才到農村」。
5、組織振興
組織振興重在保證鄉村振興的政治基礎,農村基層黨組織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戰斗堡壘。晟景文旅的理解是,組織振興就是要以成千上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為抓手,把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優勢和特點充分發揮出來,形成「三治合一」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系,保證鄉村振興健康穩步推進。
⑺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建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責任制,實行什麼的工作機制
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十二、堅持和完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
(一)完善黨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工業農業一起抓、城市農村一起抓,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原則體現到各個方面。健全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黨委農村工作部門統籌協調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
建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責任制,實行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黨政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縣委書記要下大氣力抓好「三農」工作,當好鄉村振興「一線總指揮」。
各部門要按照職責,加強工作指導,強化資源要素支持和制度供給,做好協同配合,形成鄉村振興工作合力。切實加強各級黨委農村工作部門建設,按照《中國共產黨工作機關條例(試行)》有關規定,做好黨的農村工作機構設置和人員配置工作,充分發揮決策參謀、統籌協調、政策指導、推動落實、督導檢查等職能。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和政府每年要向黨中央、國務院報告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展情況。建立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績考核制度,將考核結果作為選拔任用領導幹部的重要依據。
(7)領導開展鄉村振興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在鄉村最為突出,主要表現在:農產品階段性供過於求和供給不足並存,農業供給質量亟待提高;
農民適應生產力發展和市場競爭的能力不足,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建設亟需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欠賬較多,農村環境和生態問題比較突出,鄉村發展整體水平亟待提升;國家支農體系相對薄弱,農村金融改革任務繁重,城鄉之間要素合理流動機制亟待健全;
農村基層黨建存在薄弱環節,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強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⑻ 鄉村振興的大業,已經擺在了面前,鄉村振興村集體應該做些什麼呢
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是強農業、美農村、富農民的重要舉措,是凝聚黨心民心、鞏固執政基礎的重要抓手,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如果不清楚鄉村發展的內在邏輯、先後順序、內外關系,面對那麼多的示範內容,村集體知道怎麼學、如何做嗎?如今鄉村振興的大業,已經擺在了面前,鄉村振興村集體應該做些什麼呢?
理順機制,擰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責任鏈」圍繞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和生活品質,大力做好垃圾清運、環境整治、綠化美化工作,爭取干凈整潔、綠水青山的村莊環境,為換來金山銀山打下基礎,鄉村振興是一項長期的工作,無論如何實施,都脫離不了農村實際、脫離不了農村的資源。村幹部有義務守住農村優勢、保護好農村資源。
⑼ 中央一號文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五大目標是
鄉村振興戰略五大目標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推動鄉村自然資本加快增值,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統一。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必須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農民精神風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
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必須把夯實基層基礎作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
鄉村振興,生活富裕是根本。要堅持人人盡責、人人享有,按照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的要求,圍繞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把鄉村建設成為幸福美麗新家園。
鄉村振興,擺脫貧困是前提。必須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既不降低扶貧標准,也不弔高胃口,採取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細的工作,堅決打好精準脫貧這場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攻堅戰。
總目標
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農業結構得到根本性改善,農民就業質量顯著提高,相對貧困進一步緩解,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完善;鄉風文明達到新高度,鄉村治理體系更加完善;農村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宜居鄉村基本實現。
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政府網——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
⑽ 基層幹部如何做好鄉村振興
1、村兩委「帶頭人」要抓緊學習,提升個人能力和素質。
在當下鄉村普遍人口老齡話,人才斷層現象嚴重,村兩委主要人員領導能力有限,學歷水平不高。對鄉村長遠發展和規劃考慮不周,沒有起到真正的帶頭作用。
村兩委組織能力淡化,村民對兩委信任度降低,導致村內生發展動力不足。村兩委主要人員又不能在村發展中充分投入其他帶頭作用,導致人才外流,經濟發展模式單一切分散。
2、新時期,新亮點,新要求,轉換思想,促進內生動力發展。
俗話說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再好的政策和遠景也需要人去奮斗努力才能實現。村兩委帶頭人不能停留在老思想,老辦法中,應該多超嘗試多鼓勵村民去發展內在動力,轉變以往的工作態度和作風。
為鄉村自身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有效的促進發展。積極宣傳當地政府一系列扶持政策,讀懂政策的目的,抓住問題的關鍵,引導村民和帶動村民帶著目標前進。
3、鼓勵和幫助村民組織文娛活動,提振精神提高認識水平。
鄉村振興不僅僅是對經濟振興,也是對精神文明的振興,鄉村有鄉村的傳統和對現在社會的融合產物。
在農業生產中勤勞的農民從中吸取了大量的傳統的文化娛樂活動。村兩委利用農閑時適當的組織村民學習積極向上的文娛活動,改善生活氣氛,可以有效的改善村民關系,改變村兩委在村民內部的形象。
鄉村振興幹部的基本職責
1、守住村集體資產。通過清產核資,各村都摸清了村集體的土地、房產、地產、設備、資源等「家底」。村幹部要守住這些集體的資產,確保不流失、不損壞。這些資源,在未來的鄉村振興中一定會大有作用、大有價值。
2、守住土地紅線。按照一戶一宅的政策,堅決遏制多佔宅基、違規佔用耕地建房行為。同時保住基本農田數量,大力引導抵制土地撂荒、基本農田種樹等行為。
3、完善基礎設施。圍繞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和生活品質,大力做好垃圾清運、環境整治、綠化美化工作,爭取干凈整潔、綠水青山的村莊環境,為換來金山銀山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