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魚籃觀音高清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一千米等於多少平方圖片 2025-05-18 04:16:28
能在圖片上寫上字的軟體 2025-05-18 04:10:35

魚籃觀音高清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3-31 02:50:58

1. 魚籃觀音的來歷

佛教中三十三觀音之一。手持魚籃。明宋濂有《魚籃觀音像贊》:「序按《觀音感應傳》: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陝右金沙灘上有一美艷女子,絜籃粥魚,人競欲室之。女曰:『妾能授經,一夕能誦《普門品》者,事焉。』黎明,能者二十。女辭曰:『一身豈堪配眾夫邪!請易《金剛經》,如前期。』能者復居其半。女又辭,請易《法華經》,期以三日。惟馬氏子能。女令具禮成婚。入門,女即死,死即糜爛立盡,遽瘞之。他日,有僧同馬氏子啟藏觀之,惟有黃金鎖子骨存焉。僧曰:『此觀音示現以化汝耳。』言訖飛空而去。自是陝西多誦經者。「

2. 觀音菩薩救難現魚籃的魚籃圖片

提籃觀音是觀音菩薩法相之一,為何會提著魚籃的另一個原因,可能要從「魚籃」與「盂蘭盆」相近的發音來解釋,確實有些學者提出:「魚籃代表的不是裝魚的籃子,而是指裝甘露與油煎圈餅的籃子。」盂蘭盆節在中世紀的中國愈來愈流行,觀音也像目連一樣扮演起地獄眾生拯救者的角色,這可能就是盂蘭盆節的名字會以「魚籃」的同音異字來表示,因為如此就與觀音有了關連。


3. 觀世音之魚籃觀音的介紹

《觀世音之魚籃觀音》是由趙大深執導的古裝神話片,龍隆、張復建參加演出。《觀世音之魚籃觀音》講述了觀音大士化身為賣魚女,一方面點化了馬良對青梅竹馬小梅的執著心,另一方面是將佛教思想深植金沙灘百姓的心中的故事。

4. 魚籃觀音怎麼樣

佛教中三十三觀音之一。手持魚籃。明宋濂有《魚籃觀音像贊》:"序按《觀音感應傳》: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陝右金沙灘上有一美艷女子,絜籃粥魚,人競欲室之。女曰:'妾能授經,一夕能誦《普門品》者,事焉。'黎明,能者二十。女辭曰:'一身豈堪配眾夫邪!請易《金剛經》,如前期。'能者復居其半。女又辭,請易《法華經》,期以三日。惟馬氏子能。女令具禮成婚。入門,女即死,死即糜爛立盡,遽瘞之。他日,有僧同馬氏子啟藏觀之,惟有黃金鎖子骨存焉。僧曰:'此觀音示現以化汝耳。'言訖飛空而去。自是陝西多誦經者

5. 魚籃觀音的介紹

魚籃觀音是三十三觀音相之一,腳踏鰲背,手提盛魚的竹籃或為手提魚籃的民間少婦形象,因是馬郎之婦,故別名喚作」馬郎婦觀音「。

6. 著名畫家張大千根據西遊記中什麼故事畫了一幅魚籃觀音圖

鯉魚精變成靈感大王要吃童男童女,並且要吃唐僧,孫悟空請來了觀音菩薩用一個竹籃收了妖精

7. 魚藍觀音的明代御制碑<<魚籃觀音圖>>

考古考史,<<魚籃觀音圖>>碑乃是明萬曆丁亥年( 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年),神宗皇帝朱翊鈞專為祝賀生 母李太後四十二歲生日,頒發諭旨所制,並親自撰寫了祝贊文。朱翊鈞,史上所稱的萬曆皇帝,明朝第13位皇帝,系明穆宗朱載垕的第三子。1572年,10歲時開始當皇帝,到1620年病死,在位長達48年。萬曆是其年號,廟號神宗,謚號「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
李太後,生於明世宗嘉靖二十四年( 公元1545年 ),十九歲入宮侍奉嘉靖皇帝第三子裕王朱載後,受到寵幸而有孕在身,產下一子,取名朱翊鈞。嘉靖之後,裕王朱載後繼承帝位,是為穆宗,年號隆慶,冊封李氏為貴妃。穆宗皇帝朱載後因皇後陳氏多病無子,即於隆慶二年立朱翊鈞為太子。萬曆皇帝朱翊鈞十歲繼位,尊封李氏為慈聖皇太後。此後,在李氏的一生中累加尊號,封稱為「 慈聖宣文明肅貞壽端獻恭喜 」皇太後。李氏於萬曆四十二年( 公元1614年 )二月初九日逝世,享年70歲。死後,被謚封為「 孝定貞純欽仁端肅弼天祚聖 」皇太後。
李太後一生雖然深居宮中,卻頗諳事理,明大義,有心計,盡力輔佐朝政,對年幼時的萬曆皇帝朱翊鈞管教有方,訓導甚嚴。曾在中國帝王歷史上有一定影響的「 罪己詔 」能夠出自萬曆一朝,是與李太後的管束和敦促所分不開的。
李太後的所作所為,與她崇信佛教有關。<< 明史.孝定李太後傳 >>記載,她不惜糜費大量錢財,在京城和周邊大興土木,廣修寺廟。其中較為有名者就有慈壽寺、承恩寺、東岳寺、長椿寺、永安塔等。就連北京宏偉壯觀、富麗堂皇的萬壽寺也是萬曆皇帝朱翊鈞「 祗奉慈命 」修建而成的。
李太後崇佛、好佛、熱心籌辦佛事活動,大力宏揚佛法的行為,被譽為慈悲為懷。她在宮中也被傳喻為菩薩的化身,被尊崇為「 九蓮菩薩 」,對後世影響至深。
西昌瀘山觀音閣<<魚籃觀音圖>>碑重刻者:馬中良,西昌人氏,字瑞河,回族。自幼聰慧穎悟,發奮進取,胸藏大志。博學多才,雅善詩文。明萬曆年間曾任雲南沾益州( 今之雲南省宣威地區 )知州,官居五品,清正廉潔,執政謹嚴,德行兼彰,熱心公益,百姓擁戴,名重一方。
萬曆三十年( 公元1602年 ),馬中良進京之時,喜獲內府所藏<<魚籃觀音圖>>碑墨刻圖原本,攜回西昌之後,傾其所能,籌集資金,在瀘山新修觀音精舍三楹。並想方設法尋找到與墨刻圖原本尺幅相等的優質石材,延請能工巧匠打造成碑,叮囑其子馬化麟照圖精心摹描翻刻。歷盡辛勞,終歸功德圓滿。
四百年前,西昌俊賢馬中良不遠萬里,從北京帶回<<魚籃觀音圖>>墨刻原本,刻成石碑豎於瀘山之上。一匡心血,給家鄉留下了這件歷史文化藝術瑰寶,造福故里,澤被子孫,英名永垂,功蓋千秋,善莫大焉!
從古至今,在佛教神祗世界裡,與中國人最有緣分者應該首推觀音菩薩。她在人們心目中,乃是一位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有求必應的美神、善神。家家拜佛陀,戶戶供觀音,她的名號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信仰最眾,香火最旺。
觀音菩薩與中國悠久的傳統宗教文化水乳交融,影響深遠,很重要的一點是她在佛教諸神中大約是一位最能幻化多種形象的菩薩。最有名的就是千手千眼觀音和楊枝觀音、龍頭觀音、讀經觀音、圓光觀音、白衣觀音、蓮卧觀音、施葯觀音、魚籃觀音、水月觀音、送子觀音、合掌觀音、琉璃觀音、葉衣觀音、普慈觀音、馬郎婦觀音、一如觀音、不二觀音、灑水觀音......等三十三觀音化身。其中,在唐代神佛傳說中的魚籃觀音風姿窈窕,點化世人,勸惡從善,普渡眾生,傳奇色彩頗濃。以至於萬曆皇帝也要選擇魚籃觀音崇高、典雅、美麗的形象刻碑來為母親歌功頌德,究其淵源,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至於<<魚籃觀音圖>>碑之墨描原始圖稿究竟出自誰之手筆 ?幾位西昌和外地著名學者引經據典、查詢考證、各抒高見 :「 乃是盛唐畫聖吳道子所作 」、「 明朝皇帝指派當朝著名宮廷畫家所作 」等等,不一而足。在此,單就這件拓本中所表現出觀音菩薩的藝術形象而論,堪稱「以形寫神」和離時於空的一大傑作。 既蘊涵盛唐「 吳帶當風 」的迷人風采,又富有明代線描版畫的無窮魅力。所以,筆者以為,不論原本乃是出自畫聖之手,還是出自明朝宮廷畫家筆端,其歷史文化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都決非尋常之物可以與之相比擬。
<<魚籃觀音圖>>原碑刻成之後,置放於李太後萬曆四年( 公元1576年 )主持修建的北京阜城門外八里庄慈壽寺內。典籍記載,慈壽寺清光緒年間巳遭廢毀,此碑是否保全?下落何在?無從考據。如若湮沒無蹤,則西昌瀘山觀音閣現存之碑已成絕響,其珍貴程度,不言而喻。

8. 魚藍觀音的介紹

魚藍觀音,講的是觀音菩薩化身提藍漁婦來人間教化,經過一些波折,後來人們知道了真象便塑了菩薩的神像供奉起來,仍然是漁婦的模樣,人們便稱之為「魚觀音」。現有「魚籃觀音法相」之稱,考古史上有明代御制碑《魚籃觀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