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一張清晰的觀音菩薩圖片!
南山觀音菩薩
㈡ 求這張地藏王菩薩像的高清原圖!謝謝
你這個是佛教問題,恕我不能為您解答。
㈢ 急····誰有土地菩薩圖片 要高解析度的 我要做個大的噴繪圖像 所以要高解析度的 謝謝
你說的是地藏菩薩嗎?好像沒有土地菩薩
㈣ 觀音菩薩神點陣圖片
凈空法師---家裡供的佛像、菩薩像,擺的位置
1 有同學來問我,家裡供的佛像、菩薩像,擺的位置,有人來跟他講,這樣也不對,那樣也不對,到底怎麼辦?這是魔來擾亂。他讓你起分別,讓你起執著,讓你起煩惱,所以決定不能聽。
2 佛像供在家裡面要供在什麼地方?如果你家裡面的房子很多,應當要空出一間做佛堂,供養佛;如果房間不多,就供在客廳,都行。客廳供在上方,這個上下怎麼區別?坐在這個位子,每一個人進到這個房子,他第一眼看到,這個方向就是上方。
3 供佛像有兩個重要的意義,這一定要懂得,第一個是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的恭敬心,這一點很重要!恭敬心是性德的表現,課誦本裡面諸位常念到「一切恭敬」,佛菩薩對人、對事、對物都是至誠恭敬!我們對人對事對物是不是至誠恭敬?
4 對一切人事物至誠恭敬,這個人就是佛、就是菩薩。這個人我喜歡他,我對他恭敬一點;那個人是我的冤家對頭,我就恨透他,這是凡夫。
5 佛菩薩是一切恭敬,決定是平等清凈,沒有高下,沒有分別。所以我們供佛像,因為我們對佛恭敬,對佛恭敬立刻就想到:我對一切眾生要恭敬,對一切萬物要恭敬。
6 經上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所以,你要把每一個眾生都當作佛一樣地恭敬,這是供養佛像的第一個意義,這叫真供養。這個供佛像,決定是大吉大利!
7 供佛像的第二個意思是報恩。佛是我們第一個老師,我們今天能夠得到佛法殊勝的利益,我們不要忘了根本的老師。所以我們供佛,不是把他當神看待,而是把他當作老師看待。我一看到佛像,我要覺悟,我要向佛學習!
8 佛像擺在那裡,提醒我覺而不迷,它的意思在這里。其次,看到這個佛像,曉得我自己也是佛。我不胡思亂想了,我就是佛;我胡思亂想,我就是凡夫。所以成佛、成凡夫,就在自己一念之間!
問:他說:「佛堂供在卧室,晚上睡覺時用布簾拉上,是否如法?」
凈空法師答:如法。在現代大都市裡面,這種情形愈來愈多。我們的居住空間愈來愈小,有很多確確實實是不得已,把佛堂供在自己的卧房。在卧房裡面,最好能做一個小佛龕。我們不是在做課誦的時候把佛龕的門關上,課誦的時候門打開。沒有佛龕,你用一個布做一個簾子拉上,也一樣,這都很好,都是我們一點的敬意。
㈤ 有沒有類似這個圖片上的菩薩或者是大圖
網路圖片搜索 菩薩 很多
㈥ 求這張地藏王菩薩像的高清原圖
㈦ 求一張普賢菩薩的原圖大圖,謝謝!!!
這個應該可以
㈧ 誰有佛的和觀音菩薩的大的圖片
可以自己拍照啊。八百萬像素就完全可以滿足要求了。
南無阿彌陀佛
㈨ 我要這個觀音菩薩的高清原圖作為手機壁紙 拜託了
收圖點贊! 原圖尺寸:1200*1625滿意及時採納哦~
㈩ 八大菩薩詳細的介紹(有圖片更好)
1、觀世音菩薩,玄藏三藏又譯作觀自在菩薩。唐寧以來,民間信仰的有三十三變化觀音。密宗造像有六觀音、七觀音等變化。六觀音是十一面觀音、不空羅索觀音、千手千眼面音、如意輪觀音、馬頭觀音和淮提觀音。另外加上聖觀音,稱為七觀音。觀音的造像很多,有一面二臂、一面四臂、三面二臂、三面八臂等;三十三體變化的觀音中,特別受歡迎喜愛的是白衣觀音。
2、彌勒菩薩,又稱為慈氏、無能勝等。他出身於印度婆羅門,後得釋迦牟尼佛的教化,授記為菩薩。他是一生補處的菩薩。所謂補處,是此菩薩可彌補佛陀位置的意思。彌勒菩薩在民間的形像是坦露大腹的和尚,笑容可掬;但在胎藏界的形像是,左手當胸,手掌張開,右手執蓮花,所戴寶冠中有寶塔,塔中現舍利;在金剛界的形像是,右手大拇指、食指、小指均豎立,中指與無名指彎曲置胸前,左手放在膝上。
3、虛空藏菩薩,為藏福德於虛無限境界之意,表示氣福可以無限生產和分配的可能性。在胎藏界曼荼羅中,虛空藏菩薩是虛空藏院的主尊。東密虛空藏菩薩求聞持聰明法觀想本尊形像,菩薩全身為金色,相貌庄嚴,頭戴五佛寶冠,在蓮花上半跏坐,容顏妙而怡喜悅,左手執白色蓮花,花上有如意寶珠,發出黃色光芒,右手結與願印,五指垂下,將手掌向外。
4、金剛手,即金剛薩多,又稱秘密主,上面已作介紹,略。
5、普賢菩薩,是騎白象行願的菩薩。印度古語的普賢稱「三曼多拔陀羅」,密宗亦稱普賢為善攝金剛、真如金剛、如意金剛,還視為金剛薩同體。在雕像上,普賢乘白象侍佛之右;文殊駕獅子侍佛之左。據說普賢菩薩掌管諸佛的理德、定德、行德;文殊菩薩則掌管諸佛的智德與證德。一般把普賢菩薩視為祈求延命的本尊。普賢單獨造像通常騎六牙之白象,頭戴五佛冠,形如滿月童子。
6、文殊師利菩薩。他生於印度舍衛國,後跟釋迦牟尼佛出家,常隨侍釋尊左右,幫助釋尊化號。「文殊」是妙的意思,「師利」是德、吉祥之意。密宗稱之為吉祥金剛、般若金剛。文殊菩薩司理智慧,與普賢菩薩相對。文殊的圖像一般為騎獅像,頂結五髻,表大日之五智,左手執青蓮花,花上有梵篋,右手執金剛劍。此外造像還有一髻、六髻、八髻、文殊,手持之物亦各不同。
7、除蓋障菩薩。其德行為消除所有一切煩惱之障礙,為胎藏界曼荼除蓋障院之中尊,也是金剛界曼荼羅賢劫十六尊之一。
8、地藏菩薩。密宗又稱之為悲願金剛、與願金剛或金剛幢,因其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故稱為地藏。在釋迦佛入滅以後,彌勒未生之前,地藏菩薩自誓必度盡六道眾生,始願成佛;眾生不度,誓不成佛。所以,地藏菩薩的雕像大多數是僧侶袈裟打扮,左手拿著寶珠,右手拿錫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