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今天請了菩薩,老師看看是現代的嗎斷斷代
自己看著歡喜就好,學佛就是學不分別不執著,更要知道供佛菩薩的意義,不能搞成迷信:
凈空老法師拜佛開示 「第一個問題也是多數人都有的共同的問題。他說我們常見有許多佛菩薩的形像,供奉在寺院或者是家庭之中,供給大家膜拜。問題是:供佛菩薩形像,及拜佛菩薩的意義,到底在那裡?拜佛菩薩與拜神有什麼不同?我們應當用什麼樣的心態,來拜佛菩薩以及拜神明,才是正確的?這個問題,我想是一個相當嚴肅的問題。因為迷信帶給社會是負面的影響。敬天、敬神在中國是幾千年來的習俗,對於社教有正面的作用,決定不是迷信,這是我們必須要辨別清楚的。佛法是師道,它不是神道,所以佛教是教育而不是宗教。在佛教裡面,可以說是在幾千年前,它就懂得藝術化的教學。我們在寺院、庵堂之中,所看到的佛菩薩的形像,有塑像、有彩畫,形形色色,種類甚多。在佛經典裡面,佛曾經說了一部《萬佛名經》,在台灣過年期間,還有不少道場拜萬佛。在這一部經裡面,佛給我們講了有一千兩百多佛號,諸佛名號,菩薩還不在其中。佛告訴我們這許許多多的佛號,都是我們每一個眾生自性本具的德能。我們舉幾個例子來說說,大家就曉得。譬如釋迦牟尼這個名號,是梵文音譯過來的,釋迦是仁慈的意思,翻作能忍;牟尼翻作寂滅,就是清凈的意思。由此可知,仁慈跟清凈是我們自性本具的德能。這個德能一定要用名號把它顯示出來,我們聽到這個名號,就要知道我們處事待人接物要仁慈,對自己要清凈,以清凈心對待自己,以慈悲心對待別人,這就是釋迦牟尼的意思。所以聽這個名號,或者見到釋迦牟尼佛的形像,提起我們這一個觀念,這就是教學。這是藝術的表法,用這種方式,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性德不斷向外流露。菩薩的名號是修德,也就是佛菩薩是我們本具的德能;本具的德能,現在我們迷失了,並不是真的失掉,是迷了;迷了之後,自性的性德就不能現前。譬如我們本來是慈悲的,是大慈大悲,現在我們對人、對物一點慈悲心都沒有。我們自性本來是清凈的,現在一天到晚是妄想紛飛,妄念不斷,帶來了無盡的煩惱,這就是我們性德喪失了、迷失了。怎樣才能恢復呢?一定要靠修行。菩薩代表修德,性修不二。修德也是無量無邊,因為我們迷得太廣,迷得太深,因此這個修德的方法、理論也就無有窮盡。代表修德就用菩薩,代表性德就用佛,諸佛菩薩名號、形像,都是啟發我們性修的作用,我們供奉佛菩薩形像目的在此地。這是我在過去講席當中,常常跟大家說明的。我們佛教徒、佛弟子供養佛菩薩形像,不外乎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紀念的意思,佛是我們根本的老師,我們接受他的教育,得到這個教學的殊勝功德利益,對於創始的這個老師,我們總是感恩,念念不忘,這是屬於紀念的意思,所謂返本報始。第二個意思就是要向他學習,所謂是見賢思齊,我們見到形像,我們要學他;聽到這個名號,我們也要學他。這是我們供奉佛菩薩形像,應該有的心態。我們懂得他真正意義是在此地,所以這種供奉決定不是迷信。諸佛菩薩很多,譬如我們供養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是代表孝敬,孝親尊師。看到地是心地,藏是寶藏。我們每一個眾生心地都具足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這就是地藏的意思。所以供奉佛菩薩形像,要開發我們自性的心地寶藏。用什麼方法來開發?用教育,用教學,而教學的根本,就是在孝親尊師。《地藏經》是我們佛門的孝經,學佛從那裡學起?從《地藏》學起。這是供奉地藏菩薩的意義。並不是說我供奉地藏菩薩,天天拜他,天天供養他,他就來保佑我,那你就是迷信,你的性德永遠不會現前。那用什麼樣的態度?要學習地藏菩薩,《地藏經》裡面講的理論,講的方法,理論要徹底明瞭,方法要切實去做到,這就是地藏菩薩真正加持我們,真正保佑我們。可見得,如果我們不明其理,不依照方法去奉行,那是迷信,那是絲毫利益都得不到。不但得不到反而有過失,這個過失從那裡來?過失是把佛菩薩當作神明來看待,去賄賂賄賂他,巴結巴結他,以為就能夠保佑自己。這是談條件,把佛菩薩當作貪官污吏來看待,你想你這種心態就是罪惡。這是我們不能不明瞭的,決定不能夠有錯誤,錯誤真正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至於拜神、拜天神,天地鬼神,這在中國古禮上都有,這個是修敬。我們對於天神、鬼神也毫無所求;毫無所求,為什麼要拜他?我們要尊重他,我們要尊敬他。敬這一個字是性德,怎麼樣培養這個性德,怎麼樣把這個性德發揚光大?我們對於天地鬼神這一份恭敬,要把這個恭敬心用來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這就對了。這個是古時候祭祀天地鬼神真正的意義,都是屬於教學,絕不是有求於鬼神。有求於鬼神,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在古時候最初的祭祀意義裡面沒有,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佛像前面供花,花是代表因,所以因與果,世、出世間法都離不開因果。佛在大乘經上常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為什麼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是講這一切萬法的轉變,因會變成果,果會變成因,這個因果互相轉變,相續不斷。所以因果是講相續不斷的意思,是講無量無邊變化的意思,這個是事實的真相,所以說因果不空。先開花後結果,花是因,果在後面。所以供花是代表修因,花好我們就能夠預想到果會結得好。見到花,你就要想到我們要修善因,將來才能夠得好的果報,花表這個意思。供果,果就是代表果報,是我們所希求的;花是美好,我們要修的。在大乘佛法裡面,花代表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叫六度之花,然後才能夠得到圓滿的果報,供花是這個意思。但是諸位要曉得,在佛前供的花表這個意思,你明白了,就像學生在課堂上課,懂得花是代表因行。離開佛堂之後,我們在外面所看到的花,有沒有這個意思?都有這個意思。所以懂得佛法,只要看到花,就提起自己一定要修善因,要修好的因。乃至於身上穿的衣服,印上這些花紋的時候,看到花就知道自己要修行,用這個方法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修好因,要修善因,才能夠得好的果,得善果。這是供養鮮花、水果的意義。供養食品,實在講沒有什麼,不太重要。食品是表示自己一點敬心,我們需要好的飲食,我們也以好的飲食供養佛菩薩,這是一個紀念的意義,也是有表法的意義。燒香,香代表信香,是一種信號,在古時候應用得非常的廣泛。最明顯的,諸位如果到中國大陸去旅遊,總免不了要到長城去參觀,你看長城每隔一段有一個烽火台,烽火台是傳遞訊息的,實在講烽火台就像一個香爐一樣。古時候資訊不發達,用什麼方法傳遞消息?就用烽火,燒的是狼煙,狼煙的密度跟一般的煙不一樣,風不容易吹散,所以這個煙能夠持久。在遠處看到這個地方有烽火,就曉得有狀況發生,用這種方法來傳遞消息。我們用燒香來表法,我們跟諸佛菩薩傳遞消息,感應道交,取這個意思。但是真正的含義,我們常講戒定真香、五分法身香,這個意義就深了。你懂得這個意義,這個燒香能夠提醒你,學習的東西就更多。我們看到煙,聞到香味,就想到自己要修戒、要修定、要修慧,所以它代表戒定真香,代表五分法身。五分法身前面三條就是戒、定、慧,後面兩條加上解脫、解脫知見,所以用這個方法來提醒我們。燈的意義是象徵著智慧、光明。古時候用油燈、用蠟燭,這個意義就更深、更明顯。油燈實在講,真的是燃燒自己,照耀別人,蠟燭是特別的明顯。這是教給我們,我們要求智慧,要能夠舍己為人,以自己的智慧,以自己的體力,以自己的技能,服務社會,幫助一切眾生,而不求報酬,這是佛教導我們。所以燒香、燃燭是表這個意思。真正這樣做,自自然然得到平安、健康、長壽。至於陞官發財,這是你命裡面所有的,這個命中所有要講到因與果的關系。你命裡面沒有的,佛菩薩也不能賜給你。如果你命里頭沒有財,佛菩薩可以幫助你發財,你命里頭沒有官位,佛菩薩可以賜給你高官,那因果定律就被推翻,那有這種道理!諸佛菩薩智慧再大,能力再強,也沒有辦法改變因果一絲一毫。世間法是建立在因果的基礎上,佛法還是建立在因果的基礎上,這是我們不能不明瞭的。《法華經》一乘因果,《華嚴經》五周因果,你看看一切經論都離不開因果的定律,這是我們必須要清楚,必須要明瞭。......最簡單的供養具,譬如家庭清寒,沒有能力備這些供養具,那我們在一尊佛像面前,最簡單的供養就是一杯水,這是供養具里頭最重要的。水代表什麼?水代表心,水要清凈,表清凈心。水不起波浪是平的,代表平等。供養這杯水,看到水就想到清凈、平等,這是供養具里頭非常非常重要的。你甚至於不燒香、不點蠟燭,也沒有香花、水果供養,但是不能不供養一杯水。這是供養品里頭最重要的,它代表的是清凈心、平等心,看到水就想到自己在一切人事環境、物質環境當中,要知道修清凈、平等。清凈、平等心就是佛心,就是真心。
B. 佛教中如何看待「孝」
佛教中認為讓父母懂得因果,懂得宇宙人生真理,出離輪回,這才是真正的孝。
儒家孝養父母有三個層次,孝養父母之身,孝養父母之心,孝養父母之志。這些都是世間的做法。佛教孝養父母還有第四層次,孝養父母之智—增長父母慧命,讓父母懂得因果,懂得宇宙人生真理,出離輪回,這才是真正的孝。如蓮池大師在《七筆勾》里說:「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
佛教對孝道極為重視,在諸多經典中都提到報父母恩。《佛說父母恩難報經》《地藏菩薩本願經》《佛說盂蘭盆經》都是佛門孝經。學誠法師的博客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中,也提到了孝養父母的觀點。
其中一些經典抄錄如下,《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說:「非飲食及寶,能報父母恩,引導向正法,便為供二親。」《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說:「若父母無信心者,令住正信;若無戒者,令持禁戒;若性慳者,令行惠施;無智慧者,令起智慧。子能如是於父母處,勸喻策勵,令安住者,方曰報恩!」
C. 佛教中最大的孝是什麼
凈空法師---你要是往生極樂世界,你的父母決定不墮三惡道。所以常說「一子成佛,九祖升天」,這就是福報,這是大孝。
問:凈業三福第一條「孝養父母」,若發心出家者,是否就不具足?如何才能圓滿其義?
凈空法師答:發心出家是大孝,這是諸位要知道,所以出家必須要顧慮父母的生活。如果父母沒有人奉養,我們出家時節就要晚。如果你兄弟姐妹多,父母有人奉養,或者家裡生活環境很富裕,不需要自己照顧,這個可以。如果家庭生活很清苦,沒有兄弟姐妹,這個必須要盡孝道,在家學佛是一樣的,這都是必須要考慮的。如果父母有人供養,沒有後顧之憂,你就可以出家,出家還是盡大孝,因為你一出家,你要是往生極樂世界,你的父母決定不墮三惡道。這個東西我們世間人講人情,六道里頭還是講人情的,如果他造作罪業,死了以後見閻羅王,閻羅王一看,他的兒女已經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了,也都特別優待他,這是菩薩的眷屬,怎麼可以怠慢?不能怠慢。所以常說「一子成佛,九祖升天」,這就是福報,這是大孝。
凈空法師---佛子的大孝是要度父母出離三界。第一孝行是要勸父母念佛求生凈土,這是真孝。
我們對於父母在生活物質上一切奉養都能做到,算得上孝養嗎?你看看《論語》孔老夫子講的話,如果這個叫孝養,畜生也可以做得到。所以一個明理的人,一個讀書人要養父母之志,父母對你的期望,你能不辜負,這叫孝順。可是我們話又說回來,今天做父母對兒女有什麼期望?真的是有問題。在古禮,小孩的命名,名字是父母對他的期望,希望你將來長大名符其實。所以古人給兒女起名字,不是隨便起的。現在我們看到很多人,給兒女起的名字有起成外國名字,我們一看就奇怪,他的父母希望他兒女都變成外國人。這實在是對中國固有的文化傳統毫無所知,才會犯這種毛病。
佛家講「孝」,如果父母來生還搞六道輪回,那就是大不孝。真正孝子怎麼能夠忍心叫父母來生還要墮六道。由此可知,佛子的大孝是要度父母出離三界。第一孝行是要勸父母念佛求生凈土,這是真孝。父母不肯念,父母不能接受,你要找出原因,把這個原因消除,父母就樂意接受,才曉得這個好處。父母疼愛子女,尤其年老了,兒女哪裡會騙父母?不過現在兒女騙父母的太多,搞得父母也不相信了。從前騙別人有之,騙父母的那是大逆不道,罪過滔天!所以很少會騙父母的。勸父母親念佛,這是大孝,沒有比這個更究竟的。
從這個地方我們就知道,我們應該如何孝順父母。孝一定講「順」,順親心,兄弟不和,父母很痛心,這就不孝,妯娌不和,這也不孝。所謂「家和萬事興」,家庭和睦,父母心裡愉快。兒女都能修養品德,從事正當的行業,不犯法、不違規,這是孝順父母,你的鄰里鄉黨對你尊重,對你父母就更尊重,這是孝親。所以「孝順」兩個字的確不容易做到。但是諸位要知道,這是學佛的大根大本,你要不做,換句話說,你就不想出三界,來生還想搞六道輪回。真正想出三界,真正不再搞輪回,你要從這里做起。家人兄弟妯娌他不懂,我怎麼辦?忍讓。所以中國人講孝,一定講舜,拿舜做一個榜樣。你們看看舜王的傳記,一家人對他的態度那樣的蠻橫惡劣,他只是一個真誠恭敬對家裡任何一個人,積年累月,十幾年全家都被他感動,一家和睦了,這才叫做孝養父母。孝養父母,大舜做到了。我們不知道怎樣做,所以念佛念了幾十年,連個往生的消息都沒有,你說這怎麼得了,這多可怕;我們錯,錯在哪裡找不到,這多可憐。實在講,不讀經之過,經上給你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也念了,念了就滑口念過去,真正的意思不懂,怎樣重要不曉得,怎麼做法那更不必說了,這個不得了。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二0九集)
凈空法師---父母這一生不能得度不要怕,自己要往生。自己往生了之後,你的父母不管在哪一道,你看得到;他什麼時候能夠接受,你馬上化身來度,這叫真正孝順。你現在為了度你父母,一天到晚心裡煩得不得了,好了,父母沒去得了,自己也去不了,這個可惜,這是愚痴到了極處!所以,只要自己成了佛,你的家親眷屬可以說早晚的事情,沒有不成佛的。
D. 二十四孝佛經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詩選》,為中國古代宣揚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讀物。《二十四孝》由歷代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角度、不同環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合而成。由於後來的印本大都配以圖畫,故又稱《二十四孝圖》。《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於西漢經學家劉向編輯的《孝子傳》,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藝文類聚》、《太平御覽》等書籍。《二十四孝》之後,相繼又出現《日記故事大全二十四孝》、《女二十四孝》、《男女二十四孝》等勸孝書籍。
佛教經典《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佛為報母恩所宣說的經典,也有被稱為佛門孝經。
E. 為什麼說《地藏經》是佛門孝經
農歷七月晦日(每月的最後一天,即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是佛教地藏菩薩聖誕,這一天也被民間稱為「地藏節」,很多地方都有過地藏節的習俗。
在佛門里,《地藏經》是一部非常淺顯易懂的經。《地藏經》又名《地藏菩薩本願經》,又稱《地藏本願經》、《地藏本行經》、《地藏本誓力經》。《地藏經》的緣起是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欲界的第二層天),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
在《地藏經》中,釋迦牟尼佛介紹了地藏菩薩過去劫勤奮修行的事跡,例如曾為婆羅門女、光目女時救度母親的故事,還通過地藏菩薩與文殊菩薩、佛母摩耶夫人、定自在王菩薩、四天王、普賢菩薩、普廣菩薩、大辯長者、閻羅天子、惡毒鬼王、主命鬼王、堅牢地神、觀世音菩薩、虛空藏菩薩的問答,以及地藏菩薩與釋迦牟尼佛的對話,介紹了地獄及其眾生的狀況,則贊嘆了地藏菩薩的誓願和功德,並將引導無佛世界的眾生的任務交付給他。另外,釋迦牟尼在經中也為眾生指明了超拔親人眷屬的道路。
在佛教諸多經典中,《地藏經》以強調因果與孝道面著稱,經文不但強調了眾生的因緣業報,還講述了婆羅女、光目女救度母親的故事,因此被稱為佛門的「孝經」和佛陀最後的遺囑。
作為一部非常著名的大乘經典,《地藏經》深入淺出地闡述了萬物眾生生、老、病、死的過程,並介紹了改變命運和解脫冤親債主的方法,不僅可以用來印證佛教的因緣果報,還能用於超度死者,所以在中國民間很受歡迎。由於《地藏經》深入民間,地藏菩薩也因此著稱於世。
作為中國民間的四大菩薩之一,地藏菩薩以「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願和大慈大悲的功德而廣受佛教徒崇敬。特別在中國,地藏菩薩迎合了中國人對死亡的幻想和對祖先的尊敬。
據說地藏菩薩曾化現在安徽九華山,並以此為說法道場,因此地藏菩薩在中國不但被奉為掌管陰間世界的「幽冥教主」,還形成了深厚的地藏信仰,無論在佛家寺院,還是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地藏菩薩的塑像或石刻。
F. 凈業三福的孝道師道
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第一條我們一定要做到,我們真正做到了,我們學佛、成佛基礎就打下去了。假如你做不到,你研究的佛法,就成為世俗人所講的佛學——把它當作一種學問來研究,這與你自己的生活、修持,甚至了生死、出三界都沒有關系啊!所以一定要認真、確實的把它做到。佛法是孝道,大乘戒經裡面講得很清楚,從孝順父母擴大到孝順師長,孝順一切眾生,要有這樣的心量。所以「孝」這個字,可以說是把整個佛法都包括了。『孝養父母』,『孝』是覺悟,就是自性覺;覺悟之後表現在生活行為上就是『養』。
大家曉得中國文字,是高度智慧的符號,讓我們看了這個符號、圖形就能覺悟,這個很了不起。中國文字的結構有六個原則(六書),『孝』這個字在六個原則裡面叫做會意——看這個符號,體會裡面的意思。孝這個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這兩個字合起來變成一個孝字,它的意思就很明顯了。老是上一代,上一代還有上一代,過去無始;子是下一代,下一代還有下一代,未來無終,無始無終是一個整體這叫孝。西方人講「代溝」,有代溝這個孝就沒有了。西方人常常問我:你們中國人,幾千年的老祖宗根本就不認識,為什麼過年過節還要去拜他?是孝道。你想想看:幾千年的老祖宗,我們還紀念他、不忘他,眼前的父母哪有不盡孝的道理?古時候的老師我們都尊敬他,現在教我的老師,你怎麼會不尊敬?儒家跟佛法的教學就從這個地方紮根,這是大根大本。所以要懂得孝這一個字,就是佛法,特別是大乘經典裡面講的「真如法性」盡虛空遍法界。這個整體就用這個符號來代表,我們有這樣的認識,你對這個孝才真正有所體會。
然後怎樣把『孝』表現在我們的生活、做人處世方面,那就是『養』;養是奉養,我們從狹義的方面來說,是養父母之身。父母生我們、養我們這個恩德很大,父母年歲大退休了,我們有義務照顧他們,正如同我們在嬰兒的時候,父母關懷照顧我們,我們要回饋、回報,這是天經地義的事。這是養父母之身,算不算盡孝呢?不算。諸位要曉得,能養父母之身的,禽獸里有烏鴉(反哺);那小烏鴉會喂老烏鴉,它也懂得養它的父母啊!人要不懂得養他的父母,那連畜生都不如!所以這個並不能算盡孝,真盡孝還要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願。父母對兒女他期望的是什麼?我們有沒有做到父母的願望,這一條很重要啊!
古時候接受古聖先賢的教育,父母希望子女的不是陞官發財,與現代人觀念不相同,都希望子女能夠做聖做賢,有道德、有學問對社會大眾有貢獻,所以立功、立德、立言這是父母的光榮,父母才有面子,父母才受到社會大眾的尊敬。我們有沒有做到呢?有沒有辜負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呢?
學佛之後,父母的願望就不一樣了,做聖做賢還不夠,應該怎麼樣呢?做菩薩做佛啊!你做了菩薩,菩薩的父母;你成了佛,佛的父母,那又不一樣了。如果我們做不了佛、菩薩,這個孝就沒有盡到圓滿,就有缺陷,這個要懂得。什麼人把這個孝字作到最圓滿呢?成佛孝字最圓滿。等覺菩薩還欠一分,他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他的孝道就不圓滿;由此可知這個三福是真實的基礎。
你要是真的學佛了,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立刻會想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老師跟父母對我們的期望是什麼?我們有沒有做到?經上常講:佛菩薩是九法界一切眾生最好的榜樣。我們在這個社會上,能不能給社會大眾做表率,做個好樣子呢?我們的思想、言語、造作,對社會大眾有什麼樣的影響,如果說是不好的影響,決定不能做。『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如果不是深入大乘經藏,你不知道在生活當中從那裡做起。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父母的兒女多了,我們做兒女的人,兄弟之間不和,父母就憂慮、難過,這就是不孝啊!兒女長大後,各人都成家立業,娶妻生子,妯娌不和,父母操心,那也不孝啊!年歲小的時候,上學讀書不用功,父母操心,不孝啊!在學校里不聽老師的話,天天跟同學打架鬧事,這都是不孝。
所以諸位想想,這個孝字涵蓋了全部的佛法,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無非就是把這個孝道,詳詳細細為我們講清楚而已。我們存心、立命,我們處事、待人、接物,都應當依照佛在經典裡面所說的這些教誨去做。佛教我們怎麼做,我們一定要做到;佛不許我們做的,我們決定不做,你才算是盡孝,才算是真正『奉事師長』。師長不是教你天天對他畢恭畢敬,對他供養;不是的,師長對你的教誨,你要認真去做到。所以佛法是孝道與師道,老師教你怎樣盡孝,父母教你怎樣事師(侍奉老師),這兩個人相互的教導,這個人才能成就,這是根本的根本。佛法從哪裡學起?就從這兒學起,從凈業三福學起。
具體說明孝道的,就是佛門里的《地藏菩薩本願經》,稱之為佛門的孝經。過去我在每一個新道場建立時,我講的第一部經一定是《地藏經》。我們有了地,才能發展,才能工作;土地是有了,更重要的是心地,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心理建設,《地藏經》就是幫助我們心理建設。從這塊土地聯想到我們的心地,心地要真誠、清凈、平等、慈悲。整部《地藏經》實在就是講這四句話『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你們仔細去看看。
中國的大乘佛教非常有道理,是高度的智慧,以四大菩薩來代表佛法的修學,第一位就是地藏菩薩,第二位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所代表的就是孝道的發揚光大,稱為大慈大悲,把我們的孝道發揮到能孝順一切眾生。我們與人相處還有自私自利,還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這就是大不孝啊!是對老師大不敬;這哪裡是學佛呢?學佛的人對任何人真誠,那個人欺騙我,我對他還是真誠,這才算是個學佛的人。
過去的老法師之中,道安老法師我跟他有一段因緣。他辦大專佛學講座,請我去當總主講,我們在一起合作有三、四年的時間,這個老人讓我佩服——沒有私心,沒有嫉妒,稀有難得啊!大專講座上課的時候,聽我講課的,差不多有四百多個學生,老法師上課的時候,只剩下三、四十個學生;太難看了,他不介意我卻覺得很難過。我的課排在上午,他的課排在下午,學生中午上完課,吃完飯都跑掉了,下午上他的課時剩下沒幾個人。於是我跟老法師說:「我們兩個人的課調一調,你上午我下午。」調好之後,上午上他的課時,學生不來,到下午上課的時候學生又滿座了,真是沒有法子啊!但是老法師始終不介意,這真是難得,不容易啊!
還有一次,我去看他的時候,有一個人從他房裡出來,他問我說:
「某人你看到了嗎?」
我說:「看到了,剛剛出去啊!」
他說:「他今天又來騙我。」他常常騙老法師的錢,今天又來騙錢。
我說:「那你給他了沒有呢?」「我給他了。」
了不起啊!那個騙他的人以為老法師不曉得被他騙,那裡知道老法師清清楚楚。清清楚楚你騙他,還給;這個了不起!在老一代法師當中,只見到這一個人,我很佩服,他並不胡塗、不迷惑顛倒,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他給我們做了一個好榜樣。
三福裡面第二條:
『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由此可知『受持三歸』的基本條件是,前面第一福做到了,才有資格接受佛的教誨。佛法今天為什麼這么衰微?就是大家受持三歸,前面第一條沒有了,所受的三歸,都是假的,不是真的——形式上受過三歸,實際上沒有了。問你受過歸依,從哪裡歸?不曉得。你依什麼?不曉得。胡里胡塗受三歸,這個錯誤啊!『三歸』我在新加坡詳細講過一次,好像是前年我們在黃金海岸,又詳細講過一次,留有錄音帶、錄影帶。這兩次的講演,現在都寫成小冊子《認識佛教》、《三皈傳授》,在台灣都印出來了,諸位要受三歸,必須把這兩次講演仔細聽聽;然後這個儀式我們簡單隆重的在佛菩薩面前宣誓,請三寶給我們做證明,我們真正發願歸依三寶。
G. 十八歲女生最近開始信佛教,我父親六年前車禍去世,他的遺像還在我沒捨得燒掉,就一直擺放在卧室的桌子上
第一:應該將父親的遺像放在家裡高而干凈的地方。例如:書架上方的一格。
第二:放在書桌上只要沒有不恭敬也是可以的。當你在桌前念佛念咒念經的時候父親也能得到利益。同時也一定要迴向給他。
第三:
念誦《地藏經》,迴向給父親,經文中對逝者所得到的利益講述得非常清楚。
網上有視頻讀誦,可以跟讀。
通過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超度親人。
搜索兩篇文章:念佛超度比誦經超度效果更好----宣化上人開示
真正的大孝 ──以念佛超度祖先
念誦經文之後,每天還會有很多的時間,這些時間都可以隨緣念佛,行住坐卧皆可念佛。簡單方便易行。
第四:一定要迴向。將念佛念經的功德全部迴向給父親
每天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越多越好。念完佛號之後,按照下面的內容迴向:
願以此功德。庄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所有功德全部迴向給父親生生世世所吃所殺一切眾生、所有冤親債主和六親眷屬以及十方法界一切眾生,希望他們破迷開悟、業清智朗早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能夠真實去做,父親就會得到超度的利益。
網上搜索:地藏經超度感應事跡 念佛超度感應事跡
這些能夠給你更多的信心!
南無阿彌陀佛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H. 福報最大的四部佛經都是什麼
天然不喜歡偽經 喜歡真經 福報就很大了 不知道什麼是真經 可以去找一些偽經 讀一下 感受一下 類似的就都是偽經嫌疑了 最好要有一個師父引路
每個人喜歡的佛經會有不同的 我推薦
1大念處經
2清凈道論(不是經 但是是一部網路全書)
3那先比丘經
4渡越瀑流經
I. 為什麼說地藏經不但是佛門的孝經,更是我們的救命經
修地藏菩薩法門
1.是一切法門的基石。和 一切法門相通;同時也是獨立法門:以地藏三經自成體系,理相修證具足。 請您網上看五台山參夢老和尚「大乘大集十輪經」、「地藏王菩薩本願經」、「占察善惡業報經」;他老人家是地藏王的老修行、大修行。我看過很真實。各種修法都有祥盡解說。
2. 理由如下:
一、佛世尊將我們人、天六道全部託付於地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是佛的總代理;是邦助六道眾生解決根本生死問題,是超度一切眾生的、給眾生好的去處按排如升天轉生。
二、地藏菩薩是現在世界人、天鬼神大總管。是現代世界,宇宙、人生的主宰威神力 。
三、地藏菩薩是「金地藏」:能生成一切寶物、財產;乃至法財、法寶。 我們念想、禮敬、稱號,他老人家的如意寶珠能滿你一切正願。給你一切大財寶 。
四、現在我們每個人所受的一切苦、所有不幸苦惱、乃至大小挫折不順都是自己的「業力」造成。!念地藏經,稱其名號;能消我們「業障」使我們一切順利;全家都快樂。
五、地藏菩薩專門救拔人天一切苦;乃至畜生、鬼道、地獄,故也能超度一切亡靈親友。這是他老人家大願力所致。觀音菩薩大力向我們推薦、流布;文殊大菩薩也給我們眾生啟請;虛空藏菩薩也作證明。
六、地藏菩薩能送學佛人,去十方任何佛凈土。大集十輪經所開示。阿彌陀經講極樂世界「黃金為地」就是金地藏他是一切凈土的依止。
七、地藏經是一切經典的基礎;是天地萬物的根本。因為他揭示了宇宙、人生的根本規則:業因果報。
J. 關於如何修整祖墳
前水是吉相但最好環抱,關於修墳吉日最簡單方法是合逝者年柱就行比如屬羊就選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