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正確的睡覺姿勢是什麼
1.常人宜選用右側卧位
一般都主張向右側卧,微屈雙腿,全身自然放鬆,一手屈肘平放,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這樣,心臟位置較高,有利於心臟排血,並減輕負擔,同時,由於肝臟位於右側較低,右側卧可使肝臟獲得較多供血,有利於促進新陳代謝,還有,右側卧時胃及十二指腸的出口均在下方,利於胃腸內容物的排空。在長壽者調查中,許多長壽老人都自述以右側弓形卧位最多。古諺也說:「站如松、坐如鍾、卧如弓」,「屈股側卧益人氣力」。
5.其他
(1)伏案睡姿
有時候午睡條件有限或圖方便,有些人會選擇伏案睡姿,醒後會出現暫時性的視力模糊,長此下去視力會受到損害。
(2)俯卧睡姿
俯卧睡眠中好流口水的人倒是個不錯的姿勢。但是,俯卧睡姿弊端是對心臟構成壓迫,以及可能發生胸部愁悶。睡覺時可以採取高枕位,保證心臟氣血順暢。
(3)蜷身睡姿
蜷縮著身子睡覺會對背部和頸部帶來傷害。
(4)枕臂睡姿
枕著手臂入睡,一睡就是幾個小時一動不動,這會直接使人上臂的橈神經受到壓迫性傷害,導致前臂、手腕、手指麻痹。這正是中醫「通則不痛,不通則痛」的道理。
『貳』 仰卧位是什麼姿勢
常見的仰卧位是頭部放於枕上,兩臂置於身體兩側,兩腿自然伸直。多為休息及睡眠的一種體位。
根據病情及診療需要,又可變化為如下體位。在臨床醫學上,仰卧位為最常用的體位,多數頭、頜面、頸、胸、腹、四肢等部位手術皆可用。
(2)仰睡是什麼姿勢圖片擴展閱讀
體位分類
基本的體位分為主動體位和被迫體位,臨床上以被迫體位多見,即指病人因為疾病的需要被迫保持一種姿勢。
常見的被迫體位有去枕平卧位、中凹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側卧位、頭高足低位以及頭低足高位。
1、去枕平卧位:常見於椎管內麻醉術後病人,目的是防止因顱內壓減低而引起頭痛。
2、中凹卧位:常見於休克病人,目的是增加回心血量,進而增加心輸出量,以減輕休克危險。
3、半坐卧位:常見於腹部有炎症或腹部手術的病人,採取這種體位的目的是減少傷口處張力,緩解疼痛。
4、端坐位「常見於支氣管哮喘病人,目的是緩解呼吸困難,因為此類病人平卧時會加重呼吸困難。
5、側卧位:常見於需要做灌腸的病人,或需要做肛門及胃鏡檢查。
6、頭高足低位:常見於因頸椎骨折而需要做顱骨牽引的病人,為他們提供反牽引力。
7、頭低足高位:常見於妊娠時胎膜早破,以此體位防止子宮脫垂。
『叄』 正確睡覺姿勢要圖片的
正確的睡姿就是睡覺時,脖子、肩膀、後背與盆骨全部都要與床鋪緊密接觸;而彎著腰側睡、兩只腳展開的角度不同時,這都說明自己的盆骨歪了,沒有和床面很好地接觸,具體如下:
1、脊椎骨:睡覺時要和站立的時候一樣,脊椎骨稍呈S型,據說這對好的睡眠很重要。
2、手放在身體兩側:放鬆肩部和手腕關節,手掌朝下,放在身體兩側,胳膊稍微彎曲也沒關系。
3、放鬆腳部力量:放鬆髖關節、膝蓋及腳脖,兩條腿稍微打開一點,這有助於分散體重所帶來的壓力。
4、枕頭高度要適當:如果枕頭過高的話,容易壓迫呼吸道,這也是打鼾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如果枕頭高度過低的話,則會導致腦部血液循環不暢,引起失眠。而當腰椎及骶骨連成優美的S型曲線時,則說明此時枕頭的高度非常恰當。
(3)仰睡是什麼姿勢圖片擴展閱讀:
偏愛仰卧睡姿者最好選擇結實點的枕頭,以防止頸脖和脊椎上部壓力過大而導致的頸脖和肩膀疼痛。愛打鼾者可在後背墊一個枕頭,有助於改變睡姿。
如果左側卧後,燒心和消化不良仍無改善,可將枕頭略微加高,有助於防止胃食管反流。選擇適合的枕頭有助防止頸脖疼痛和頭痛。採用胎兒式睡姿,脊椎和頸脖應保持一條直線。另外,兩膝之間可以夾一個枕頭。
『肆』 睡覺是什麼姿勢呢
平躺是美容覺的最佳姿勢。
土耳其研究人員日前在《睡眠與催眠》雜志發表報告說,有胃灼熱症狀的人建議選擇左側卧,會明顯減輕病症,但很有可能會常做噩夢。喜歡左側卧人群中,有40.9%會經常性做噩夢,而喜歡朝右側卧睡的人中只有14.6%會如此。
右側卧能有效降低血壓,減緩心率,對心臟疾病患者而言是有益的。而且側卧的睡姿,無論朝左還是朝右,都有助清理體內「垃圾」,從而降低罹患阿爾茲海默式症和神經退化性疾病的風險。不過,如果你身懷有孕,那在孕後期朝右側卧睡覺會加大死胎的風險。
愛美人士多多平躺吧,英國整形醫生格則勒·安森告訴英國《每日郵報》記者說,這是美容覺的最佳睡姿,因為臉部不會因枕頭擠壓而產生皺紋。
睡眠環境和睡覺姿勢有關
適宜的室溫是睡眠的必要條件,天氣過冷或過熱都會妨礙人入睡。研究發現,室溫高於24℃及低於18℃時,睡眠會變淺,睡眠中的身體動作和醒來的次數也會增多。因此,睡眠專家建議,室溫在20℃左右為宜,濕度在60%左右為宜。
當然,卧室溫度對睡眠的影響程度是因人而異的,人們在身體和精神都非常舒適的時候,睡眠也最好。保持良好的心態,上床不看手機等電子產品,不想雜事,安心睡覺。睡眠環境是相對的,也是因人而異的。同樣,睡眠姿勢也沒有單一理想的好睡姿。
以上內容參考 人民網-有標準的睡眠環境和睡覺姿勢嗎?
以上內容參考 人民網-五種常見睡姿哪種最健康?平躺是美容覺的最佳姿勢
『伍』 什麼叫卧睡 姿勢是怎麼樣的啊
「好睡眠,好身體。金好,銀好,不如老人家睡得好。」這個廣告語,貼切無比。
怎樣才能「睡得好」?睡姿忽視不得。孫思邈《千金要方》指出:「屈膝側卧,益人氣力勝正卧偃。按孔子不屍卧,故曰睡不厭足叔,覺不厭舒。」
何謂「睡不厭足叔」?就是說,睡眠的時候,身體應取側卧,彎背、屈膝、拱手,猶如胎兒在母腹中的姿態。這種睡姿,可令四肢百骸、皮肉筋脈處於十分松馳的狀態,又可使精氣內存,不致散泄。
何謂「覺不厭舒」?說的是睡醒之後,應做一個伸腰、伸臂、伸腿之類的身體舒展活動,做深呼吸,使心肺活動起來,令循環活躍起來,經脈氣血為之流通,煥發精神。
臨床表明:仰卧,身體不易放鬆,還易打鼾,出現呼吸不暢,等等;俯卧,壓迫胸部,影響呼吸,等等。側卧,左側卧還是右側卧?人的心臟在左側,所以,側卧以右側卧為最佳。因為,右側卧有利於心臟的活動,還有利於心臟將更多的血液輸入肝臟,便於食物在胃和腸道中運行;左側卧會壓迫心臟,對心臟舒張不利。
然而,一個無意間的發現,卻為人們的睡姿打開了另一個窗口。
事情是這樣的。一個幼兒園中班的老師,對全班32名幼兒(男15名,女17名),進行睡姿訓練。按「睡如弓」的要求,先示範,而後逐一指導,待全班都掌握如弓一般的睡覺後,宣布午睡開始。結果,午睡醒來時,孩子們或仰卧或俯卧,或左側仰卧或右側仰卧,加上四肢擺放的位置與姿勢,真是五花八門,什麼樣的姿勢都有。原因很簡單,是在兩個小時的午睡中,每個孩子都翻過身,改變著原先操練的姿勢。這說明,人們在睡覺的過程中,人體自身的調節功能,時時都在起著作用,避免人體長時間處於某一姿勢,造成某部分的組織受壓和肌肉緊張。
國外,有人調查統計發現:在習慣左側卧的人群中,患心臟病的機會大大低於習慣右側卧的人群。對此,研究者解釋說:由於心臟位於胸廓內,左側卧不會對它造成多大的壓迫,也許這輕微的壓迫反而使心臟的功能受到鍛煉,更不易患病。還有人從脊柱的自然生理彎曲出發,認為仰卧的睡姿是保持脊柱正常生理彎曲的最佳姿勢,可以避免側彎和減少脊柱病的發生;而左側卧或右側卧使脊柱失去自然的生理彎曲,造成側向彎曲,同時使背部肌肉處於過度牽拉狀態,不利於放鬆休息。
因此,對睡姿我們既要提倡「卧如弓」,但決不能拘泥於「卧如弓」大可放心採取自由式睡姿,覺得怎樣舒適就怎樣睡,不必刻意去追求某一姿勢,只要能使身體的肌肉和關節充分放鬆,達到最佳的休息效果便可。
『陸』 睡覺時,最好的姿勢是什麼是仰卧是側卧還是俯卧
對病人、健康人和孕婦要求是不同的。健康人右側卧是最好的睡姿,孕婦左側卧是最好的睡姿,病人要分是什麼病了,多數是仰卧睡。
滿意請採納
『柒』 仰卧睡姿是怎樣的
1、仰卧
生活中,選擇仰卧睡姿的人群佔比較大的比重,也是經常被推薦的一種姿勢。這種睡眠姿勢不會壓迫體內臟腑等器官,還可以讓脊椎部位成一條線,能有效緩解頸部、背部酸痛的症狀。但這種睡姿容易導致舌根下墜、阻塞呼吸,不適合經常打呼嚕或是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
2、左側卧
左側卧雖然看上去很舒服,有利於身體放鬆,消除疲勞,但因為心臟位於左胸腔,這種睡姿很容易壓迫心臟,若想保證全身的血液循環,會加重心臟負擔。所以,有心臟疾病的人或老年人不建議採用這種睡姿。
3、右側卧
右側卧的睡姿是大多數人比較認可的一種健康姿勢,會使人的睡眠有穩定感,且有利於胃腸道的正常運行,可促進消化,還不會壓迫心臟。但是,這種睡姿其實也有弊端,就是會影響右側肺部運動,如果有肺氣腫或是肺部不太好的人,最好不要選擇右側卧。
4、俯卧
很明顯,俯卧是比較不健康的一種睡姿。因為人在趴著的時候,會使胸部受到壓迫,導致出現心臟不適、呼吸困難的情況。而且,這種睡姿很難讓脊柱保持中央位置,會給關節和肌肉帶來壓力,刺激神經,時間久了,腰背就會產生疼痛、麻木的感覺。
『捌』 所有睡覺姿勢中,仰面躺著對身體最好嗎
這個是因人而異的,首先人是動物就是要運動,要活動,不能靜止在一個動作里長時間的這樣會引起血液循環不好,所以需要翻身,所以人睡著以後進入了深睡眠時一般十來分鍾就會翻一次身,一晚到亮一個姿勢的一般就是沒有休息好的,睡得腰酸背痛的往往就是這樣的一個狀態,所以人睡成什麼樣都不好而是要換著姿勢的才好。
所以要強調一個人是躺著還是側著,還是怎麼著,就是一種過度的失衡的,而是需要均衡的,調整的什麼樣的狀狀都要經歷的,這樣才是好的,身體會自己調整就是有不適時就要換姿勢而不是堅持一個自以為會對身體好的動作。
沒有什麼姿勢會對身體好長時間都會引起便化,所以各種動作都做下會更好每塊肌肉要運動到,方向和方位都要不變的改變。有肥胖的分泌物多的,平躺易造成窒息,打呼這些現象,呼吸道要通暢是需要側一下的。對於昏迷的人必需側著不然分泌物這些都會堵塞氣道。
『玖』 正常人正確的睡姿是什麼樣的
專家談睡眠的姿勢《聯合早報》
俗話說,人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覺。實際上,如果你的睡眠出問題,這三分之一的時間,也會大大影響你另外三分之二的活動時間。
根據美國康乃爾大學的心理學家指出,高素質的睡眠,應該經歷4至5輪的熟睡過程,才可讓身體有機會好好地進行新陳代謝,恢復體力,提高免疫能力,並有助於加強記憶和學習能力。
有些人盡管擁有定時睡覺的習慣,但是由於睡眠過程不斷受到干擾,結果一覺起來,整個人還是會感覺疲累不堪。因此,6小時的熟睡,比起斷斷續續8小時的睡眠,效果會好得多。
馬斯醫生也是席夢思床褥公司(Simmons)顧問。他說,造成睡眠干擾的原因包括惡劣的睡覺環境、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缺乏運動、睡覺時輾轉反側、睡姿不正確,以及在精神及生理上面對壓力。
培養有規律的睡覺習慣
他建議,想要獲得充足睡眠的人,首先應該培養起規律的睡覺習慣,如在不使用鬧鍾的情況下,定時上床及起床,並且了解自己到底需要幾個小時睡眠才足夠。
另外,在睡眠不足時,醫生除了建議你應該「補睡」外,也要盡快回復正常的作息,以免擾亂了生理時鍾。
他所列舉的其他建議,包括定時運動、健康飲食、不要抽煙、減少攝取咖啡因、和諧的性生活、睡前不要喝酒、洗熱水澡、做些伸展操,以及盡量減低壓力等。
馬斯醫生特別強調,要減少身體上的壓力,維持脊椎自然「S」字形是非常重要的。姿勢不正確,會造成背部肌肉操勞過度,結果產生背痛或背部僵硬的問題。
他說,談到正確姿勢時,很多人都知道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上,要「善待」背部,以免讓它負荷過重,但是有另外一點,卻是許多人都忽略在睡覺時,也應該保持良好的睡姿。
根據新加坡背痛護理協會的調查顯示,每5名國人當中,就有一人曾在過去6個月內患有背痛及頸痛的問題。
中央醫院矯形外科高級顧問及脊柱外科醫師,背痛護理協會會長陳祥明醫生說,雖然從調查中,不能獲知到底有多少人是因為睡姿不良而導致背痛或頸痛,但是他認為正確的睡姿,肯定有助於減少背痛問題。
他指出,數字顯示,女性較男性更易受這些病痛困擾,尤其是中年以上的家庭主婦。調查發現同時有背痛和頸痛的人當中,有33%是家庭主婦。
陳祥明醫生說:「人的背部在伸直時,感覺最舒服,所以不論是坐著、站著,甚至是躺著時,都應該把姿勢調整到最舒服的程度,不要老是曲著腰。坐下來時,膝蓋與椅墊應呈90度直角,背部挺直;睡覺時,也要尋找有支撐脊椎功能的床褥及枕頭。」 林佩碧
『拾』 正確的睡覺姿勢是什麼樣子的
有些人睡覺,喜歡側睡,向左側,是右邊壓迫左邊;向右側,則是左邊壓迫右邊。仰睡的人,是前胸壓後背,俯卧的人,則是後背壓前胸。無論如何,都有一個壓迫與被壓迫的關系。有人說,他站起睡,那樣成了上身壓迫下身,全身重量壓在腳心,被壓迫者,更加苦不堪言。 那麼選擇怎樣的睡覺姿勢最好呢,這要根據個人情況而定。科學研究說人最好是向右側睡,這也許是人類最好的睡覺姿勢,但最好的未免就是通用的,比如胖子,胖子只能選擇一種科學上認為不好的睡覺姿勢----仰睡。胖子若側睡,整個體重壓在手臂上,絕睡不長久,胖子仰睡,龐大的身軀分散在寬廣的後背上,相對每個部位的壓迫就輕些,加上胖子睡得比較死,這樣也睡得長久。 瘦子睡覺,哪種姿勢都可以,除了左側睡,因為全身最重要的器官在左邊,最重要的器官自然不能被壓迫,特別是越長越大,體重越來越沉的人。 綜上所述,只要重力存在,壓迫和被壓迫的關系,始終存在。當壓迫始終存在的時候,我們自身只有選擇一種相對舒服的壓迫姿勢睡覺。 希望樓主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