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什麼是蜱蟲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電腦花朵圖片簡筆畫 2025-07-21 04:57:17
抖音獅子母子圖片素材 2025-07-21 04:44:14
最美麗的照片背景圖片 2025-07-21 04:42:01

什麼是蜱蟲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2-16 08:09:14

㈠ 蜱蟲圖片

了解蜱蟲
蜱蟲外觀黑痣樣,以吸血為主蜱蟲常附在人體或動物的頸部、耳後、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部位,頭深埋皮膚下吸血,身體在外。
夏秋季最活躍多在草叢、植物或山地泥土中。5-7月為主要高峰期,9月為次高峰期。
可致人或動物死亡體內經常攜帶來自其他動物的多種病毒,可傳染多種致命疾病,引發蜱蟲病,症狀類似感冒,主要症狀為發熱(可持續性發熱達40度以上)、全身不適、乏力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可」人傳人「正常人可以通過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或嘔吐物而感染。
不必「談蜱色變」並不是每隻蜱蟲都帶病毒,只有被攜帶病毒的蜱蟲咬傷才會發病
四個 步驟教你緊急處理蜱蟲叮咬第一步
選擇大小合適的除蜱工具
第二步
貼著皮膚卡住蜱蟲,不要用手直接接觸,甚至擠破
第三步
抓住柄旋轉2-3圈垂直拔出
第四步
用碘酒或酒
精做局部消毒處理。隨時觀察身體狀況,如出現發熱等症狀,及時就醫。
如果家裡出現有蜱蟲用邁萊舒除蟲葯噴灑消殺,發現人或者寵物身上已有蜱蟲,請用專用工具清除蜱蟲。

㈡ 蜱蟲是什麼樣子的圖片

無獨有偶,河南省兒童醫院近期還接診兩名被蜱蟲咬傷的寶寶:4歲女寶,接觸家中寵物狗後,發現被蜱蟲叮咬;5歲男寶,小區樓下草地玩耍,回家後媽媽發現孩子頭部被蜱蟲叮咬。
孫醫生提醒:一旦發現被蜱蟲叮咬,應盡快到醫院進行治療,切勿生拉硬拽,以免將蜱蟲的殘肢或口器折斷產生皮膚繼發性損害,小心把傳播到家裡,家裡一旦發現有,用邁萊舒除蟲葯噴灑消殺處理。
蜱蟲俗稱「草爬子」,一般棲身在森林、草地等植物上,或寄宿於牲畜等動物皮毛間。蜱蟲吸血時把頭埋入皮膚下,吸血時間長達數天,不吸血時呈芝麻大小,吸血後則呈蓖麻大小。
雖然絕大多數蜱蟲咬傷患者,經過妥善處理後,一般不會有後遺症,但也不可大意,因為蜱蟲傳播的感染性疾病有1-2周的潛伏期,臨床表現為持續高燒、乏力、頭痛、惡心、嘔吐、厭食、腹瀉伴有心肝、腎多臟器損害等症狀,起病急,嚴重時可致死。
如何預防蜱蟲傷人
1.帶孩子外出玩耍時,盡量避免在草地、樹林中長時間坐卧。
2.盡量穿著面料光滑的緊口淺色長衣褲,這樣蜱蟲不易附著,且容易被發現。
3.外出前塗抹清涼油、風油精、花露水等驅蚊劑,可減少蜱蟲叮咬幾率。
4.如果攜帶寵物外出踏青時,回家後要仔細檢查寵物體表是否有蜱蟲附著,如果家裡出現有,用邁萊舒除蟲葯噴灑消殺處理。

㈢ 什麼是蜱蟲

消滅蜱蟲首先要保證家裡的衛生,清除蜱蟲的孳生地,清掃禽畜棚圈和室內暗角,家裡不留垃圾。定期用葯物給狗貓進行身體除蟲,貓狗的活動區域也要經常消毒。
把滅蜱蟲粉劑撒在床單下,也就是床墊子上或者褥子上,要鋪滿不要留空白,整體是薄薄一層。
用凈威靈蜱蟲噴霧劑把受蟲害區域整體打一遍之外,還要重點的打一些地方,包括綠植、墊子、毯子、地毯、衣櫃、床下、沙發下等地方,陰暗處不要放過。
把被子拿出去曬,曬完了要用噴射劑噴一下,噴的程度就到微微潮濕即可,封閉二三個小時之後清理打掃干凈就可以。
沿著家的四周布撒粉劑,以葯線沿牆角圍繞一周為准,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用粉劑建立一個防護區域,讓蟲子不敢進來。
以上的幾步全部處理好之後要注意保持室內的通風,因為潮濕的環境容易滋生跳蚤,所以一定要經常開窗,被褥也要經常晾曬,營造一個不適合蜱蟲寄生的環境。
產生蜱蟲的原因:蜱蟲為蚤目的完全變態類昆蟲,成蟲體型微小或小型,無翅,體堅硬側扁,外寄生於哺乳類和鳥類體上,具刺吸式 口器,雌雄均吸血,幼蟲無足呈圓柱形,營自由生活,具咀嚼式口器,以成蟲血便或有機物質為食。通常有貓狗的家庭會有蜱蟲。

㈣ 蜱蟲是什麼樣子。

蜱(拼音:pí ,注音:ㄆㄧˊ ,音同「皮」),又名蜱蟲、壁虱、扁虱、草爬子,是一種體形極小的蛛形綱蜱蟎亞綱蜱總科的節肢動物寄生物,僅約火柴棒頭大小。不吸血時,有米粒大小,吸飽血液後,有指甲蓋大。宿主包括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和兩棲類動物,大多以吸食血液為生,叮咬的同時會造成刺傷處的發炎。蜱在宿主的寄生部位常有一定的選擇性,一般在皮膚較薄,不易被搔動的部位。例如全溝硬蜱寄生在動物或人的頸部、耳後、腋窩、大腿內側、陰部和腹股溝等處。微小牛蜱多寄生於牛的頸部肉垂和乳房,次為肩胛部。

㈤ 蜱蟲長什麼樣子要有圖片,病狀是什麼

蜱蟲屬於寄蟎目、蜱總科。成蟲在軀體背面有殼質化較強的盾板,通稱為硬蜱,屬硬蜱科;無盾板者,通稱為軟蜱,屬軟蜱科。全世界已發現的約800餘種,計硬蜱科約700多種,軟蜱科約150種,納蜱科1種。我國已記錄的硬蜱科約100種,軟蜱科10種。蜱是許多種脊椎動物體表的暫時性寄生蟲,是一些人獸共患病的傳播媒介和貯存宿主。

蜱蟲都是通過皮膚接觸、吸血、最終將身體內血吸滿變成圓形後都會滾落到地上,這些血至少可以讓蜱蟲消化好幾天,通過這樣動物與人的接觸就容易使蜱蟲進入人體吸血,體形很小不容易被發現,這種蜱蟲也會生存在植物葉子或者頸上通過人體腿部與植物的接觸進入人體。通常被吸過血後人體會出現紅斑、特別癢、時間久了人就會將患處抓破導致感染。

被蜱蟲叮咬後應急處理措施
如出現發熱、叮咬部位發炎破潰及紅斑等症狀,要及時就診。
蜱常附著在人體的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部位,一旦發現有蜱已叮咬、鑽入皮膚,可用酒精塗在蜱身上,使蜱頭部放鬆或死亡,再用尖頭鑷子取出蜱。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傷皮膚,或將蜱的頭部留在皮膚內。取出後,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處理,並隨時觀察身體狀況,如出現發熱、叮咬部位發炎破潰及紅斑等症狀,要及時就診,診斷是否患上蜱傳疾病,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注意千萬不要在被咬時用水沖它)

㈥ 蜱蟲是什麼樣子的

您好!
不吸血時,小的才幹癟綠豆般大小,也有極細如米粒的;吸飽血液後,有飽滿的黃豆大小,大的可達指甲蓋大。
蜱蟲叮咬的無形體病屬於傳染病,人對此病普遍易感。。。

㈦ 蜱蟲是個什麼樣子的蟲子(組圖)

汶河長 蜱(上圖)到底是種什麼樣的蟲子,為什麼會引發如此嚴重的後果,應該如何進行預防?著名寄生蟲學教授、中山大學博士生導師余新炳進行了詳解。 一、蜱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蟲子?余新炳:蜱也叫壁虱,一般都寄生在一些動物表皮,比如牛、狗等,平常約有綠豆黃豆大小,在吸血之後會變得更大,並不難發現。它本身並不具有很強的致病性。但因為它以吸取動物血液為生,所以體內經常會攜帶有來自動物的多種病毒。如果攜帶有這些病菌的蜱叮咬了人,患者可能會感染上某些病毒,繼而引發重大疾病。二、為何會出現致人死亡的嚴重後果?余新炳:這主要同引發疾病的病原體有關。只有找到了致病的病原體,才能夠找到真正的病因,希望當地能夠盡快分離出病原體。三、寵物身上是否也可能寄生蜱蟲呢?余新炳:也有可能。但是一般城市寵物的衛生狀況都很好,主人都會經常給寵物洗澡清潔,很少會發生寵物寄生蜱蟲和人被蜱蟲咬傷的案例。 蜱蟲背面圖注釋:蜱蟲,又名壁虱,或扁虱,俗稱草爬子、八腳子、狗豆子,屬於不完全變態節肢動物。它們寄生在犬的體表,吸取犬體血液,引起犬的貧血。蜱在未吸血前只有大粒芝麻大,但在犬體表吸血五天後可以變成蠶豆大。

㈧ 蜱蟲是什麼樣子

蜱蟲外形:

蟲體橢圓形,未吸血時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蟲體長2~10mm;飽血後脹大如赤豆或蓖麻籽狀,大者可長達30mm。表皮革質,背面或具殼質化盾板。蟲體分顎體和軀體兩個部份。顎體也稱假頭,位於軀體前端,從背面可見到,由顎基、螯肢、口下板及須肢組成。

顎基與軀體的前端相連接,是一個界限分明的骨化區,呈六角形、矩形或方形;雌蜱的顎基背面有1對孔區,有感覺及分泌體液幫助產卵的功能。螯肢1對,從顎基背面中央伸出,是重要的刺割器。口下板1塊,位於螯肢腹面,與螯肢合攏時形成口腔。

口下板腹面有倒齒,為吸血時固定於宿主皮膚內的附著器官。螯肢的兩側為須肢,由4節組成,第4節短小,嵌出於第3節端部腹面小凹陷內。軀體呈袋狀,大多褐色,兩側對稱。雄蜱盾板幾乎覆蓋著整個背面,雌蜱的盾板則僅占體背前部的一部分,有的蜱在盾板後緣形成不同花飾稱為緣垛。

腹面有足4對,每足6節,即基節、轉節、股節、脛節、後跗節和跗節。基節上通常有距。足Ⅰ跗節背緣近端部具哈氏器,有嗅覺功能,末端有爪1對及墊狀爪間突1個。生殖孔位於腹面的前半,常在第Ⅱ、Ⅲ對足基節的水平線上。肛門位於軀體的後部,常有肛溝。

氣門一對,位於足Ⅳ基節的後外側,氣門板寬闊。雄蜱腹面有幾丁質板,其數目因蜱的屬種而不同。

(8)什麼是蜱蟲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蜱蟲的危害:

1、吸血:

蜱蟲靠寄生在宿主身吸食宿主身上的血為生,長時間和大量的蜱蟲寄生會導致動物機體大量失血而導致貧血,消瘦,發育不良。而且蜱蟲的唾液是一種抗原,會導致機體瘙癢而繼發感染。蜱蟲在吸血的同時,可能還會分泌一些毒素到機體,導致機體出現中樞神經症狀。

2、血液原蟲病:

巴貝斯蟲病。巴貝斯蟲是一種寄生於紅細胞內的血液寄生性原蟲,巴貝斯蟲病又叫蜱熱,得克薩斯熱。可在多種脊椎動物體內發熱(人畜共患)。臨床症狀主要是發熱,血紅蛋白尿,溶血性貧血。

3、病毒性疾病如森林腦炎等:

森林腦炎是一種由森林腦炎病毒引起的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其傳播媒介在中國為全溝硬蜱。在人臨床症狀表現為:高熱、昏迷、癱瘓、腦膜刺激等中樞神經系統症狀。

4、細菌性疾病:

萊姆病等。萊姆病又稱伯氏螺疏旋體病,是由若干個不同基因種的伯氏螺疏旋體引起的一種人和多種動物的一種蜱傳自然性疫病。臨診表現為:發熱,皮膚損傷,關節炎,腦炎心肌炎為特徵。

㈨ 蜱蟲長什麼樣子

蜱蟲外形:

蟲體橢圓形,未吸血時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蟲體長2~10mm;飽血後脹大如赤豆或蓖麻籽狀,大者可長達30mm。表皮革質,背面或具殼質化盾板。蟲體分顎體和軀體兩個部份。顎體也稱假頭,位於軀體前端,從背面可見到,由顎基、螯肢、口下板及須肢組成。

顎基與軀體的前端相連接,是一個界限分明的骨化區,呈六角形、矩形或方形;雌蜱的顎基背面有1對孔區,有感覺及分泌體液幫助產卵的功能。螯肢1對,從顎基背面中央伸出,是重要的刺割器。口下板1塊,位於螯肢腹面,與螯肢合攏時形成口腔。

口下板腹面有倒齒,為吸血時固定於宿主皮膚內的附著器官。螯肢的兩側為須肢,由4節組成,第4節短小,嵌出於第3節端部腹面小凹陷內。軀體呈袋狀,大多褐色,兩側對稱。雄蜱盾板幾乎覆蓋著整個背面,雌蜱的盾板則僅占體背前部的一部分,有的蜱在盾板後緣形成不同花飾稱為緣垛。

腹面有足4對,每足6節,即基節、轉節、股節、脛節、後跗節和跗節。基節上通常有距。足Ⅰ跗節背緣近端部具哈氏器,有嗅覺功能,末端有爪1對及墊狀爪間突1個。生殖孔位於腹面的前半,常在第Ⅱ、Ⅲ對足基節的水平線上。肛門位於軀體的後部,常有肛溝。

氣門一對,位於足Ⅳ基節的後外側,氣門板寬闊。雄蜱腹面有幾丁質板,其數目因蜱的屬種而不同。

蜱蟲的危害:

1、吸血:

蜱蟲靠寄生在宿主身吸食宿主身上的血為生,長時間和大量的蜱蟲寄生會導致動物機體大量失血而導致貧血,消瘦,發育不良。而且蜱蟲的唾液是一種抗原,會導致機體瘙癢而繼發感染。蜱蟲在吸血的同時,可能還會分泌一些毒素到機體,導致機體出現中樞神經症狀。

2、血液原蟲病:

巴貝斯蟲病。巴貝斯蟲是一種寄生於紅細胞內的血液寄生性原蟲,巴貝斯蟲病又叫蜱熱,得克薩斯熱。可在多種脊椎動物體內發熱(人畜共患)。臨床症狀主要是發熱,血紅蛋白尿,溶血性貧血。

3、病毒性疾病如森林腦炎等:

森林腦炎是一種由森林腦炎病毒引起的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其傳播媒介在中國為全溝硬蜱。在人臨床症狀表現為:高熱、昏迷、癱瘓、腦膜刺激等中樞神經系統症狀。

4、細菌性疾病:

萊姆病等。萊姆病又稱伯氏螺疏旋體病,是由若干個不同基因種的伯氏螺疏旋體引起的一種人和多種動物的一種蜱傳自然性疫病。臨診表現為:發熱,皮膚損傷,關節炎,腦炎心肌炎為特徵。

㈩ 蜱蟲是什麼樣子的

蜱屬於寄蟎目、蜱總科。成蟲在軀體背面有殼質化較強的盾板,通稱為硬蜱,屬硬蜱科;無盾板者,通稱為軟蜱,屬軟蜱科。全世界已發現的約800餘種,計硬蜱科約700多種,軟蜱科約150種,納蜱科1種。我國已記錄的硬蜱科約100種,軟蜱科10種。蜱是許多種脊椎動物體表的暫時性寄生蟲,是一些人獸共患病的傳播媒介和貯存宿主。蜱也叫壁虱,俗稱草扒子、草別子。蟄伏在淺山丘陵的草叢、植物上,愛躲在茶葉背面。不吸血時,有米粒大小,吸飽血液後,有指甲蓋大。蜱蟲叮咬的無形體病屬於傳染病,人對此病普遍易感,與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觸、直接接觸病人血液等體液的醫務人員或其陪護者,如不注意防護,也有感染的可能.硬蜱
顎體也稱假頭,位於軀體前端,從背面可見到,由顎基、螯肢、口下板及須肢組成。顎基與軀體的前端相連接,是一個界限分明的骨化區,呈六角形、矩形或方形;雌蜱的顎基背面有1對孔區,有感覺及分泌體液幫助產卵的功能。螯肢1對,從顎基背面中央伸出,是重要的刺割器。口下板1塊,位於螯肢腹面,與螯肢合攏時形成口腔。口下板腹面有倒齒,為吸血時固定於宿主皮膚內的附著器官。螯肢的兩側為須肢,由4節組成,第4節短小,嵌出於第3節端部腹面小凹陷內。 軀體呈袋狀,大多褐色,兩側對稱。雄蜱背面的盾板幾乎覆蓋著整個背面雌蜱的盾板僅占體 背前部的一部分,有的蜱在盾板後緣形成不同花飾稱為緣垛(festoon)。腹面有足4對,每足6節,即基節、轉節、股節、脛節、後跗節和跗節。基節上通常有距。足Ⅰ跗節背緣近端部具哈氏器(Haller's organ), 有嗅覺功能,末端有爪1對及墊 狀爪間突1個。生殖孔位於腹面的前半,常在第Ⅱ、Ⅲ對足基節的水平線上。肛門位於軀體的後部,常有肛溝。氣門一對,位於足Ⅳ基節的後外側,氣門板寬闊。雄蜱腹面有幾丁質板,基數目因蜱的屬種而不同。 軟蜱
顎體在軀體腹面,從背面看不見。顎基背面無孔區。軀體背面無盾板,體表多呈顆粒狀小疣,或具皺紋、盤狀凹陷。氣門板小,位於基節Ⅳ的前上方。生殖孔位於腹面的前部,兩性特徵不顯著。肛門位於體中部或稍後,有些軟蜱尚有肛前溝和肛後中溝及肛後橫溝,分別位於肛門的前後方。各基節都無距刺,跗節雖有爪,但無爪墊。成蟲及若蟲足基節Ⅰ~Ⅱ之間有基節腺的開口。基節腺液的分泌,有調節水分和電解質及血淋巴成分的作用。在吸血時,病原體也隨基節腺液的分泌污染宿主傷口而造成感染,例如鈍緣蜱屬的一些種類。
它嗜血的習慣會傳播一種寄生蟲,從而引發一種致命疾病———南美洲錐蟲病。侵擾錐獵蝽能無聲無息地潛入血液中,它可以在人體內寄生數十年,使器官逐漸衰弱,直到崩潰。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就曾被侵擾錐獵蝽咬傷,有些人相信他就是死於南美洲錐蟲病。中南美洲幾乎有1800萬人患有南美洲錐蟲病。這種疾病沒有疫苗,無葯可醫。侵擾錐獵蝽可以狂吸200微升血。進食使它們的胃部膨脹,可容納相當於3倍體重的血液。不過,它們進食之後的行為,才是傳播疾病的真正原因———排便。這種蟲子的排泄物中感染了寄生蟲。搔癢時,這些寄生蟲便會進入傷口———引發南美洲錐蟲病。 河南蜱蟲中毒事件引發的恐慌 全面資料揭秘 http://www.hao565.cn/content.asp?id=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