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舊視力對照表
新舊視力對照表如下圖所示:
從2012年5月1日起開始正式實施,今後醫院的視力表都會漸漸換成這新版本。它適用於3歲及以上兒童、青少年和成人的一般體檢,招生、招工等體檢的遠、近視力測定與視力障礙篩查,屬於強制性標准。
(1)新國際視力表圖片什麼時候出的擴展閱讀:
新版視力表較舊版視力表的變化:
1、新版視力表的主要起草人、溫州醫學院眼視光醫院院長王勤美教授介紹說,新標准在保留了原來版本的視角、視標形狀、標准距離、視標增率和視力記。
2、新版視力表的尺寸上基本沒變,明顯的的改變就是第一行(5分記錄為4.0)由原來的單個視標增加為兩個視標,這樣不僅使低視力測定有所改善,也減少了首行視標被猜對的幾率。
3、新版視力表提高了燈箱亮度標准,即將不低於200坎德拉/每平方米,這樣可避免檢查者因光線看不清視力表,而影響到測試結果。
B. 我國體檢通用的「新國際視力表」上使用的是那個字母
E
現在我國通用Snellen氏表,Snellen氏表是由一組一組逐漸縮小的「E」字組成,每個「E」字的兩端在眼的結點處形成5分視角。
C. 新國標視力表的新國標視力表
我國現行的視力表包括國際標准視力表、對數視力表和Landolt圓形視力表。常規體檢採用國際標准視力表。
國際標准視力表:徐氏設計的國際標准遠視力表和近視力表在我國被廣大醫務工作者廣泛使用。國際標准視力表以E字為視覺標准,其筆畫寬度和間距為1點視角,視覺標准E的邊緣寬度為5點,切口寬度為3點,視覺標准排列為12行。
視物的累進率為可調集數,視敏度為等差數列(0.1~1.0),以小數記錄。2.Lannister環形視力表在7.5mm的正方形中採用1.5mm寬的環形,環形切口1.5mm,為c形。標准視力記錄為1.0的小數。
如果視敏度為N,則表示在5米遠的地方可以看到藍氏族環切跡。它是毫米正方形中的一個毫米寬的缺口。Rankine圓形比例尺採用等差數列法計算,增長率分別為0.1、0.2……2.0、記錄方式採用十進制。
(3)新國際視力表圖片什麼時候出的擴展閱讀:
正常視力標准:
1、中心視力:即人們通常通過看視力表來確定視力,包括遠視力(距視力表5米)和近視力(距視力表30厘米)。只有當遠近視力在0.9以上時,中心視力才正常。
2、周邊視覺:當眼睛專注於一個目標,non-fixation區域可以看到范圍是大或小,這就是所謂的周邊視覺,這通常是「看不見」,一般來說,正常的人的周邊視覺范圍是相當大的,雙方90度,60度,75度以下。
3、立體視覺:立體視覺是一類視覺的最高層次,即在正常視覺的基礎上,在兩隻眼睛中間,通過協調大腦的兩個半球,使它們感受到物體之間的空間距離關系。
參考資料:網路-新國標視力表
D. 美國snellen視力表與國際標准視力表結果對照
0.8,1.0,1.2對應的是150,100,50。
在中國眼科醫生沒有professional license.號。
上海有眼科醫生可填視力檢查表,看下面的表。
用20除裸眼視力就知可以了,要用舊表的裸眼視力。看下面的表。
0.1 4.0 20/200 650。
0.12 4.1 20/166 550~600。
0.15 4.2 20/133 500。
0.2 4.3 20/100 450。
0.25 4.4 20/80 400。
0.3 4.5 20/66 300~350。
0.4 4.6 20/50 250。
0.5 4.7 20/40 200。
(4)新國際視力表圖片什麼時候出的擴展閱讀:
標准對數視力表。視力表是根據視角的原理設計的。所謂視角就是由外界兩點發出的光線,經眼內結點所形成的夾角。
正常情況下,人眼能分辨出兩點間的最小距離所形成的視角為最小視角,即一分視角。視力表就是以一分視角為單位進行設計的。
新版國家標准
從2012年5月份開始,當你再去醫院或是體檢中心檢查視力時會發現,原來的視力表似乎發生了變化,不僅燈箱變亮了,看得清楚了,視力表的第一行也多出了一個E ,即由單視標增加為兩個視標(兩個E )。
E. 標准對數視力表,四版清晰圖 實在沒有,就給我這張的大圖
檢查視力一般分為遠視力和近視力兩類,遠視力多採用國際標准視力表,此表為14行大小不同開口方向各異的「E」字所組成;測量從0.1-1.5(或從4.0-5.2);每行有標號,被檢者的視視力表操作方法線要與1.0的一行平行,距離視力表5米。
醫學檢測所用視力表主要檢查的是中心視力,即檢查視網膜黃斑區中心凹視敏度,從而可簡單迅速地了解到視功能的初步情況,對眼病的臨床診斷治療都有重要的意義。
(5)新國際視力表圖片什麼時候出的擴展閱讀:
檢查視力操作方法
檢查視力一般分為遠視力和近視力兩類,在我國主要使用標准對數視力表,(已於2012年5月施行第二代),此表為12行大小不同開口方向各異的「E」字所組成。
測量從0.1-1.5(或從4.0-5.2);每行有標號,被檢者的視線要與1.0的一行平行,距離視力表5米,視力表與被檢查者的距離必須正確固定,患者距表為5米。
如室內距離不夠5米長時,則應在2.5米處放置平面鏡來反射視力表。進行檢測先遮蓋一眼,單眼自上而下辨認「E」字缺口方向,直到不能辨認為止,記錄下來即可。
正常視力應在1.0以上。若被測試者0.1也看不到時,要向前移動,直到能看到0.1為止,其視力則是「0.1×距離/5=視力」;若在半米內仍看不到0.1,可令被測試者辨認指數,測手動、光感等。按檢查情況記錄視力。
近視力多用「J」近視力表,同樣方法辨認「E」字缺口方向,直到不能辨認為止,近距離可自行調整,正常近視力在30厘米處看清1.0一行即可,近視力檢查有助於屈光不正的診斷。
F. 視力表誰發明的
繆天榮教授1913年12月出生於瑞安,只是對數視力表的發明人,國家標准《標准對數視力表》的起草人。 1834年,荷蘭眼科醫師 (Dutch ophthalmologist) 赫爾曼·史乃倫 (Herman Snellen) 發明了我們現今相當熟悉之視力測試圖 (visual acuity eye chart),該圖又常稱為史乃倫氏視力表 (Snellen』s chart)
G. 新版視力表的數值怎麼看
新舊視力表換算如下:
標准對數視力表 小數記錄視力表
5.2 ------------------- 1.5
5.1 -------------------- 1.2
5.0 -------------------- 1.0
4.9 -------------------- 0.8
4.8 -------------------- 0.6
4.7 -------------------- 0.5
4.6 -------------------- 0.4
4.5 -------------------- 0.3
4.4 -------------------- 0.25
4.3 -------------------- 0.2
4.2 -------------------- 0.15
4.1 -------------------- 0.12
4.0 -------------------- 0.1
現在近視的孩子越來越多,且年齡越來越小,定期的在家給孩子自測視力是很有必要的。這樣一旦發現孩子近視或者視力下降,家長也可以及時的採取措施。
專家建議:孩子視力下降或者近視,應該及時口服樂睛視力營養素,每天兩包,配合糾正孩子不好的用眼習慣,堅持一段時間,視力會逐漸提升。
H. 新國標視力表的介紹
視力表是根據視角的原理設計的。所謂視角就是由外界兩點發出的光線,經眼內結點所形成的夾角。正常情況下,人眼能分辨出兩點間的最小距離所形成的視角為最小視角,即一分視角。視力表就是以一分視角為單位進行設計的。
I. 視力表是誰發明的
標準的視力檢查包括遠視力和近視力兩方面。
檢查遠視力,我國通常用國際標准視力表和我國繆天容創立的對數視力表。檢查時,被檢者坐在距視力表5米的地方,國際標准視力表1.0或對數視力表5.0與被檢眼在同一水平,雙眼分別檢查,先右後左,從上而下,受檢者迅速說出視標缺口方向,把說對的最小視標一行的字型大小記錄下來。正常人的視力為1.0或5.0。當視力低於0.1時,可逐步走近視力表,按0.1×d/5算出(d為被檢者看清該行的距離)。如在3米處看清0.1時,則視力為0.06。當視力低於0.01時,即在1米處不能辨別最大視標時,則改為指數(FC)/距離。若5cm還不能辨認指數則改為手動(HM)/距離。如對手動亦無感覺,可在暗室內用燭光或手電筒照射眼睛記錄光亮為光感(LP),或無光感。如有光感,並要作光定位檢查。
檢查近視力時,我國通常用Jaeger氏近視力表和我國徐廣第設計的E字標准近視力表。視力表應放在光線充足的地方,或用日光燈管照明。正常人在正常光線下距離30厘米能看清楚第10行為1.0。如果因近視或遠視而改變了視力表與眼睛的距離,則將改變的距離一並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