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地球上35處神秘的魅力之
1. 茅利塔尼亞的非洲眼,非洲眼即撒哈拉眼,位於茅利塔尼亞,有著奇特的同心圓地貌,自空中俯瞰,宛若一隻藍色的巨眼。
2. 美國新墨西哥州的船岩納瓦霍族保留地的沙漠高地平原上矗立著一片近482.5米高的殘丘,其主峰海拔是2187.5米,位於希羅普克鎮西南17.3千米處,故稱希羅普克岩,又叫船岩,由斷裂的火山角礫岩和雲煌岩組成。
3. 印度骷髏湖Roopkund 是印度境內喜馬拉雅山的冰川湖,海拔5029米。冰雪融化之時,便是數百塊人骨驚現之時,有的人骨可追溯到公元850年。
4. 印度德里鐵柱古老的德里鐵柱高7米,重6.5噸,據說為紀念旃陀羅·笈多二世而建,歷經上千年風吹雨打,卻沒任何生銹的痕跡,其抗腐性引起了世人的關注與驚嘆。
5. 日本與那國島海底地形與那國島的海底地形,擁有大量規則的巨石群,既有上一個冰河時期的遺跡-很細的砂岩和泥岩,又有似被人工切割過的岩石,還有道路、台階等形狀。到底是自然的鬼斧神工,還是人工的精心雕琢?不可思議的景象讓人又賦予了它另一個名字-水下遺跡。
6. 哥斯大黎加巨型石球20世紀30年代,在哥斯大黎加的迪奎斯三角洲發現了300來個大小不等的石球,多數呈幾何狀排列,指向磁北,由花崗閃長岩雕刻而成,石球表面各點的曲率幾乎完全一樣。據說這些石球製作於公元前200年於公元前1600年之間。
7. 美國加州死亡谷漂流的石頭在無人類與動物的介入下,死亡谷的岩石居然能沿著山谷漂流而下,轉彎時形態各異,還能「路過留名」,留下走動的痕跡!其推動力是什麼,移動速度為多少,一切都還在探究中。
8. 秘魯納斯卡線條納斯卡線條位於秘魯南部的納斯卡沙漠中,綿延數公里,構成了300多種圖案,鑲刻在大地之上。除從高空俯瞰外,納斯卡線條無法被認定成一致的圖形。
9. 義大利聖弗魯托索的海底基督在聖弗魯托索灣水下17米的地方,矗立著一尊約2.5米高的銅制基督雕像。雕像中的基督神情安詳,展開雙臂為世人祈禱,是和平的象徵。
10. 哥倫比亞黛兒薩托酒店樹枝在一度宏偉的房間蓬勃生長。1928年黛兒薩托酒店開業,為富豪遊客參觀特肯達馬瀑布提供了諸多方便,但20世紀90年代,酒店關門,黛兒薩托遂成 為荒廢的酒店。
11. 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益吉天然井益吉天然井,瑪雅人的祭奠聖井,世界著名的岩溶塌陷坑。為了得到雨神的賜福,年輕男子和女子會被當做祭品扔如井中溺死。當然了,現在的聖井已變成備受遊客青睞的天然泳池了。
12. 克羅埃西亞布拉奇島金角灣海灘金角灣海灘又叫尖角海灘,綿延的尖角一路延伸至海洋,經年累月地經受著海浪的侵蝕。海灘長達530米,最後消失在溫暖清澈的亞得里亞海里。陽光、沙灘、風帆沖浪……獨特的它一定能帶給你獨特的享受。
13. 希臘塔索斯島的天然潟湖吉阿拉吉阿拉塔索斯是一個令人驚嘆不已的天然潟湖,鑲嵌於大石之中,彷佛一個泳池。湖水溫度略高,非常適合游泳。
14. 薩摩亞群島烏波盧島的托蘇阿海溝托蘇阿原意是「巨大的游泳洞」。據說托蘇阿海溝是熔岩氣孔靠近海洋的邊緣調適潮汐而形成的,深達30來米,必須藉助長梯才能抵達這個天然泳池。
15. 挪威佈道岩挪威峽灣羅家蘭郡的麗榭峽灣上,有一座酷似講道台的大山,俗稱「佈道岩」。其懸崖高達604米,懸崖的頂端面積則達625平方米,地形平坦,是 挪威很著名的遊客觀光地。與之遙遠相望的是一馬平川的謝拉格高原,它的面積達600平米,可能是10000年前融凍時期形成的。
16. 挪威蓋倫格的鷹之路觀景台沿著靠近蓋倫格峽谷曲折的鷹之路前行,蓋倫格鎮和蓋倫格峽灣的美景盡收眼底,真正的風景這邊獨好,難怪每年都有40多萬人前來探索它的風采呢!
17. 美國俄勒岡州約翰迪化石床的彩繪山彩繪山位於約翰迪化石床國家紀念區內,冰河時期曾是一片漫灘。因山中橋溪植物群久受構造力和侵蝕的影響,使得山體顏色紛繁,故得其名。山中懸崖林立,水池清澈,是旅行拍照、觀日出的好去處。
18. 瑞士莫瓦桑壩莫瓦桑壩位於瑞士西南邊境,羅納河支流德朗斯河上,為混凝土雙曲拱壩,是世界上第八大最高的水壩。大壩高250米,長520米,需水量達2030000立方米。
19. 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的阿旖陀石窟阿旖陀石窟位於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文達雅山的懸崖上,大約有30座石窟,建於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後5或7世紀期間。石窟內的壁畫及雕塑被視為是佛教藝術及世界繪畫藝術里的經典。
20. 印度古吉拉特邦卡奇大鹽沼(世界最大鹽漠) 該鹽沼是世界最大鹽漠,面積達16000平方千米。印度季風季節,整個鹽沼被淹沒水下,其餘8個月該地則鋪天蓋地都是潔白的鹽。
21. 蘇格蘭斯凱島Neist Point 燈塔,站在世界邊緣的燈塔。
22.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約瑟米蒂國家公園馬尾巴瀑布該季節性瀑布只有冬天和早春有流水。在一定天氣狀況下,二月的馬尾瀑布在夕陽映照下會呈現橙色和紅色。這一自然現象通常被稱為「火瀑」。
23.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玻璃海灘玻璃海灘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小鎮附近。小鎮居民將垃圾傾倒在海岸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大量海洋玻璃聚集在海灘。
24. 中國桑植縣八大公山自然保護區山頂村莊張家灣這一山頂村莊位於湘鄂交界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桑植縣境內,四周全是陡峭懸崖,出村的道路有兩條:一種是繞盤山小路,只是比較耗時,4個多小時才能到達外界;另一種則是通過搖搖晃晃的「天梯」到下面的山谷去。
25. 奧地利Tragoess綠湖水下公園每年冰雪融化,雪水從四周的山上流淌而下,綠湖犯濫,淹沒周圍的樹木、步道、海灘、橋梁等所有東西,於是水下公園由此形成。
26. 德國克勞斯尼克奢華度假村該度假村所在的位置之前是德國克勞斯尼克的一處空軍軍事基地。「熱帶島嶼」所在的飛機棚最初是用作停放飛機的倉庫。該飛 機棚高107米,寬210米,即便外面下著雪,內部也如熱帶般熱。
27. 歐洲最高懸索橋瑞士阿爾卑斯山的鐵力士雪山懸崖步道耗時5個月建成,海拔9800英尺,足以讓人頭暈目眩。
28. 土耳其棉花堡棉花堡(Pamukkale)位於土耳其西南部省份代尼茨利省,是一處自然景點,層層迭迭的「梯田」由溫泉中沉澱的石灰華構成,共有17個溫泉組成,溫度從35攝氏度到100攝氏度不等。
29. 中國雲南石林石林位於中國雲南省彝族自治區,是雲南省的主要旅遊景點之一。該石林主要由石灰岩構成,面積達400平方千米,大大小小的石林應有盡有,還有多處其他風景秀麗的景點。用當地人的話說,「來雲南而不游石林,等於沒來過雲南」。
30. 玻利維亞烏尤尼鹽沼烏尤尼鹽沼是世界最大鹽場,海拔11995英尺,面積10583平方千米。當水覆蓋其上,整個鹽場明亮如鏡面,行走其上有如行走在雲端。
31. 印度尼西亞巴厘島中部水稻梯田巴厘島的這片水稻梯田歷史悠久,可追溯至約2000年前,綠瑩瑩如綠寶石。
32. 北愛爾蘭安特里姆郡巨人岬該岬角呈多邊形,為多層次玄武岩石柱,6000萬年前火山噴發形成,是北愛爾蘭唯一的世界遺產地。
33. 土庫曼地獄之門42年前,地質學家鑽探氣田時發現此巨大地下洞穴,洞內有大量有毒氣體,於是他們將其點燃,希望其很快燃燒完。但這些氣體至今仍在燃燒。
34. 智利復活節島神秘雕像復活節島巨人雕像極具神秘色彩,全島共發現1000多尊巨大的半身人面像,他們頭部偏長,深眼窩,高鼻樑。其中600尊整齊地排列在海邊的石島,大小不等,高6-23米,重約30-90噸,形象詼諧,面朝大海,若有所思。其來歷,無人知曉。
35. 印度樹根橋過去500年間,印度梅加拉亞邦Nongriat當地居民已經在該地區眾多河道上先後「種下」好幾百座「樹根橋」。樹根橋全部由橡膠樹樹根天然生長而成,有的可達100英尺長,一次可承受50多人的重量。
❷ 誰有金錢草的圖片
金錢草,中葯名。為報春花科植物過路黃(學名:LysimachiachristinaeHance)的乾燥全草。江南各省均有分布。夏、秋二季採收。除去雜質,曬干,切段生用。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消腫,利濕退黃之功效,可用於熱淋,沙淋,尿澀作痛,黃疸尿赤,癰腫疔瘡,毒蛇咬傷,肝膽結石,尿路結石等症。現代研究,該品主要含酚性成分和甾醇、黃酮類、氨基酸、鞣質、揮發油、膽鹼、鉀鹽等。還具有排石,抑菌,抗炎作用,對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均有抑製作用。此外,蕁麻科植物鏡面草,其別名之一,也稱金錢草。
❸ 各個時期古銅鏡的典型代表,請附圖,謝謝!
從四千年前我國出現銅鏡以後,各個時期的銅鏡反映了它的早期(齊家文化與商周銅鏡),流行(春秋戰國銅鏡),鼎盛(漢代銅鏡),中衰(三國、晉、魏、南北朝銅鏡),繁榮(隋唐銅鏡),衰落(五代、十國、宋、金、元銅鏡)等幾個階段。從其流行程度、鑄造技術、藝術風格和其成就等幾個方面來看,戰國、兩漢、唐代是三個最重要的發展時期。
齊家文化至西周時期 齊家商周銅鏡均為圓形。鏡面平或微凸,鏡身較薄,多為弓形或稱橋形鈕。以素鏡為主,西周中晚期出現重環鏡和鳥獸紋鏡。
春秋戰國時期春秋中晚期至戰國早期。這一時期出現和流行的鏡類有:素鏡(全素鏡、單圈、雙圈凸弦素鏡)、純地紋鏡(方形的很少,圖案都有地紋,但沒有銘文)、花葉鏡、四山鏡、多鈕鏡等。一般都是體薄而圓的,上有橋形小鈕。
戰國中期,銅鏡的種類繁多。銅鏡的紋飾也有所變化,如花葉鏡中的葉紋鏡從簡單的三葉、四葉到八葉,還出現了雲雷紋地花瓣鏡、花葉鏡。四山鏡的山字由粗短變得瘦削,在山字間配有花瓣紋、長葉紋、繩紋,相當繁縟。還出現了五山鏡、六山鏡。這時出現的鏡類有菱紋鏡、禽獸紋鏡、蟠螭紋鏡,連弧紋鏡、金銀錯紋鏡、彩繪鏡等。
戰國晚期至秦未出現了四葉蟠螭鏡、蟠螭菱鏡,有三層花紋的雲雷紋地蟠螭連弧紋鏡。
漢代銅鏡漢代除了繼續沿用戰國鏡外,最流行的銅鏡 有:蟠螭紋鏡、蟠虺紋鏡、章草紋鏡、星雲鏡、雲雷連弧紋鏡、鳥獸紋規矩鏡、重列式神獸鏡、連弧紋銘文鏡、重圈銘文鏡、四乳禽獸紋鏡、多乳禽獸紋鏡、變形四葉鏡、神獸鏡、畫像鏡、龍虎紋鏡、日光連弧鏡、四乳神鏡、七乳四神禽獸紋鏡等。
漢代是我國銅鏡發展的重要時期。中國銅鏡 ,以漢鏡出土的數量最多,使用普遍,漢鏡不僅在數量上比戰國時期多,而且在製作形式和藝術表現手法上也有了很大發展。從其發展趨勢,可以分為三個大的階段,重要的變化出現在漢武帝時期,西漢末年王莽時期,東漢中期。
西漢前期是戰國鏡與漢鏡的交替時期。直到 西漢中期漢武帝前後,一些新的鏡類流行起來了。這些新的鏡類對後世銅鏡的發展,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三國兩晉南北朝根據考古發掘出土銅鏡資料來看,這一時期的銅鏡的類型有以下幾種比較流行:
神獸鏡類:重列式神獸鏡、環繞式神獸鏡、畫文帶佛獸鏡。
變形四葉紋鏡類:變形四葉駕鳳鏡,變形四葉佛像鳥鳳鏡、變形四葉獸首鏡、雙菱紋鏡、瑞獸鏡。
這時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與神獸組合成紋飾主題內容。這時的銘文由於文字難十辨認.雖發現一些銘文鏡,但能辨認清楚的很少。吳鏡中發現紀年銘文最多,有:黃龍亦鳥、建興、五鳳、太平、水安、甘露、鳳凰等孫吳年號,三國、兩晉、南北朝出現新的鏡型不多,主要沿襲漢鏡的樣式。這時銅鏡的種類不多,類型集中,創新極少。這時神獸鏡流傳最廣。變形四葉紋鏡中以變形四葉八鳳鏡居多。從銅鏡的發展歷史來看,這個時期處於停滯衰落時期。
隋唐五代時期唐代是我國銅鏡發展史上,又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隋唐銅鏡,較前代又有了新的發展。在銅質的合金中加大了錫的成份,在銅鏡的質地上就顯得銀亮,既美觀又適用。在銅鏡的造型上,除了繼續沿用前代的圓形、方形之外,又創造了菱花式及較厚的鳥獸葡萄紋鏡。並且把反映人民生活和人們對理想的追求、吉祥、快樂的畫面應用到鏡上,如月宮、仙人、山水等。並出現了題材新穎,紋飾華美,精工細致的金銀平脫鏡、螺鈿鏡。這是盛唐高度藝術水平的產物,充分顯示出唐代銅鏡的特點。
隋唐銅鏡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隋代和唐初年間,銅鏡的主題紋飾以瑞獸為主,瑞獸鏡比較盛行、瑞獸鏡是隋唐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類型。它除了繼承中國古代銅鏡的傳統,又有了新的創新。瑞獸葡萄鏡是唐鏡引人注目的鏡類,它揭開了唐代鏡主題紋飾的序幕。
唐高宗至唐德宗時期,銅鏡裝飾上出現的新形式、新題材、新風格,使銅鏡進入富麗絢爛的時代。
唐德宗至晚唐、五代時期,主要流行對鳥鏡、瑞花鏡、盤龍鏡。
唐代鏡最大特點之一是藝術樣式或藝術手法的多樣化。銅鏡藝術也呈現出濃郁「盛唐氣象」。
宋遼金銅鏡中國銅鏡在唐代以前,以圓形為主,極少有方形的。到宋代後除繼承過去的圓形、方形、葵花形、菱花形外,葵花形、菱花形鏡以六葵花為最普遍。它們的棱邊與唐代有所不同,有的較直,形成六邊形鏡。此外還有帶柄鏡、長方形、雞心形、盾形、鍾形鼎形等多種樣式。並出現了很多花草、鳥獸、山水、小橋、樓台和人物故事裝飾題材的銅鏡,還有素麵鏡,窄邊小鈕無紋飾鏡,這些題材都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此外,還有一些神仙、人物故事鏡和八卦鏡等。金代銅鏡從近幾十年考古發掘出土的金代銅鏡來看,其主體、紋飾也是十分豐富的。雖有不少是模仿漢、唐、宋各代的銅鏡做工,但也有一些別開生面的圖紋。常見的有雙前鏡、歷史人物故事鏡、盤龍鏡、瑞獸鏡、瑞花鏡等。金代銅鏡紋飾,一是仿造漢、唐、宋三代銅鏡的圖案;二是吸收了前者的紋樣,又創造出一些新式圖樣。以雙魚鏡、人物故事鏡較為多見,特別是雙魚鏡、童子攀枝鏡最為流行。
元代銅鏡元代銅鏡,多採用六菱花形或六葵花形式,但紋飾已漸粗略簡陋。這時銅鏡有纏枝牡丹紋鏡、神仙鏡、人物故事鏡、雙龍鏡、「壽山福海」銘文鏡,素鏡、至元四年龍紋鏡。明代有洪武年款的龍紋鏡及大明宣德年制銘文鏡(銘文在鈕上),還有明末起義首領李自成時創制的大順三年鏡(銘文在鈕上)。到明代以後,銅鏡就逐漸被玻璃鏡取而代之了。
元、明之後銅鏡元、明以後,銅鏡製作更見衰勢,除傳統式樣外,雙魚紋、雙龍紋、人物故事如柳毅傳書等是較新穎的式樣。但這時的銅鏡製作粗糙,較多的只有紀年銘文而無紋飾。在這一時期,特別是明代,仿造漢鏡和唐鏡的風氣很盛,所仿銅鏡多數是漢代的六博紋鏡和唐代的瑞獸葡萄鏡,仿製銅鏡一般形體較小,紋飾模糊不清,已無漢、唐銅鏡的昔日風格。 圖的話太多,給你個鏈接, http://qkzz.net/article/72de884d-0420-4757-806f-d06488231e50.htm
❹ 描寫雲 水的很美的詩句
保護碧水藍天,共建綠色家園,讓我們保護自然環境。萬物復甦的時候,每當春回大地,那似剪刀的二月春風,剪出「千里鶯啼綠映紅」「萬條垂下綠絲絛」,剪出「汀沙雲樹晚蒼蒼」剪出「百般紅紫斗芳菲」。和煦的春風中,那綠茸茸的小草整整齊齊煥發出勃勃生機。
美在紅牆綠樹,美在碧海藍天,特別是這樣一個晴朗的日子,岸邊是不同的西歐建築,旁邊是現代化的高樓大廈,相互輝映,既有歷史的沉澱,又有現代的浪漫,沙灘遊人,還有延伸到海中長長棧橋,在碧海藍天下,如同一個浪漫多情,成熟高雅的少婦,少了年輕城市的那份躁動,多了一份寧靜祥和,少了許多年輕城市的那份稚嫩,多了一份古典與現代相結合的優雅與美麗。
在標識著可自由泳的海灘邊,坐滿了等待下海游泳的人們。海水依舊是碧藍碧藍的,太陽升照在海面,波光瀲灧,驚濤拍擊著白潤而細膩的沙灘,再次叩擊著我的心扉!我真想投入大海的懷抱,洗滌身上多年的塵埃!沿途,人如潮湧,一浪接著一浪,海灘邊,幽徑上,到處跳動著的是迷你沙灘服,鮮艷的斗篷以及繽紛的綵衣!置身春的季節,卻已進入了斑斕的夏天!還有這里的空氣,一如藍天碧海,把你的身心凈化得無點點斑痕!
碧海藍天,夏日裡的碧海藍天,真美呀!站在高瞻遠矚,聞著夏的氣味,這真是一種美的享受!碧藍的大海,多美!人們在冰涼的海水裡,盡情地相互潑水,沐浴著陽光,頓時感到心花怒放!碧藍的大海,多好玩!滾燙的腳丫伸進海水,自由地撿著貝殼,望著美麗的彩色,頓時感到回歸童年!
❺ 烏木是什麼木材木頭雲有烏木嗎
古烏木又稱陰沉木,烏木形成的時間大多在2800年至8000年不等,還不足以成為植物化石;同樣,它也不屬於礦產。烏木又稱為陰沉木,是楠木、紅椿、麻柳、鐵力木等樹木因為自然災害埋入淤泥中,在缺氧、高壓等狀態下,經過長達成千上萬年的碳化過程形成的,因樹種的不同,市場價值又有不同,以楠木屬的金絲楠木最為昂貴,可達八至十萬元每立方,而年代越久,保存越完好,價格越高。
而現代所指的烏木,是指一種紅木的商品名稱,木材市場上一般所稱的「烏木」是指黑色非洲烏木以及東非黑黃檀,它們是樹木樹種的一類別,屬於國家紅木標準的一種。
木頭雲木材網路有關於烏木的詳細介紹可以參考。
❻ 故宮雨後現天空之鏡,什麼是天空之境
天空之鏡是水平面反射天空的藍天和白雲,形成天空之鏡的奇觀。
鹽湖的水不能太深,太深的話,天空之鏡的效果一樣不明顯。在這個世界上,大面積的淺水難以形成,這樣就顯得天空之鏡的獨特。
而觀察這一景象也是要選對正確的時間,湖所在的大陸性乾旱氣候區,降水受季節影響較大,在夏秋的豐水期,茶卡鹽湖的湖面可以達到一百多平方千米,這時是它最美的時候,最像一面鏡子。尤其是剛下完幾天雨又連續放晴的時候,地表往往積水充足,晴天帶來的蒸發又會使湖水更“稠”,此時的“鏡子”往往非常清晰。但在冬春的枯水期,它的湖面顯著縮小,有的地方可能沒有地表湖水覆蓋,“天空之鏡”的效果自然就不是最佳。
❼ 上海楊浦區鏡面醫療整形醫院到嶺南路臨汾路怎麼乘公交車
公交線路:853路 → 745路,全程約14.1公里
1、從鏡面醫療集團步行約70米,到達楊樹浦路江浦路站
2、乘坐853路,經過13站, 到達水電路廣靈四路站
3、乘坐745路,經過9站, 到達臨汾路平順路站
4、步行約100米,到達臨汾路/嶺南路(路...
❽ 《雲賦》作者我描繪了幾幅雲圖它們各有什麼特點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平江吳郡(郡治在今江蘇吳縣)人。南宋詩人。他父母早亡,家境貧寒。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初授戶曹,又任監和劑局、處州知府,以起居郎、假資政殿大學士出使金朝,為改變接納金國詔書禮儀和索取河南「陵寢」地事,慷慨抗節,不畏強暴,幾被殺,不辱使命而歸,並寫成使金日記《攬轡錄》。後後歷任靜江、咸都、建康等地行政長官。淳熙時,官至參知政事,因與孝宗意見相左,兩個月即去職。晚年隱居故鄉石湖。卒謚文穆。他與尤袤、楊萬里、陸游齊名,號稱「中興四大詩人」。他從江西派人手,後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於自成一家。其詩題材廣泛,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使金途中所寫的七十二首絕句,如《青遠店》、《州橋》、《雙廟》等,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們的民族感情。愛國情感激昂悲壯。其《催租行》、《後催租行》、《繅絲行》、《勞畲耕》等揭露封建剝削的殘酷,表現對人民疾苦的同情。他晚年所作《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描繪了農村景物、風俗人情和農民生活,風格清新明快,優美流暢,富有韻味,有民歌之特色,是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者。這類詩在南宋末期產生極大影響。他的文賦在當時也享有盛名。詞作情長意深,與秦觀相近,後期作品則近於蘇軾。范成大的作品在南宋末年即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到清初影響更大,當時流傳著「家劍南而戶石湖」的說法。如其中《夏日》一首說:「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寫農民一家辛勤勞動的情景,親切、淳樸,有濃郁的鄉土氣息。他也寫了一些應酬唱和、山川行旅、嘆老嗟悲以至講論佛典禪里之作。楊萬里《石湖居士詩集序》說:「(范成大詩)大篇決流,短章斂芒;縟而不釀,縮而不(左亻右窘)。清新嫵媚,奄有鮑謝;奔逸雋偉,窮追太白。求其支字之陳陳,一唱之嗚嗚,不可得世。「生平詳見《宋史》卷三八六。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等。本書選其詩《州橋》、《四時田園雜興》(選四)和《橫塘》及詞《秦樓月》(樓陰缺)。補充范成大與楊萬里年齡相仿,都是在北宋滅亡前後出生的,又同在紹興二十四年中進士,同列名於「中興四大詩人」。不過范成大在仕途上更為得志,做到參知政事,晚年退職閑居。有《石湖居士詩集》。 范成大一度也深受江西派的影響,現存的一些早期作品中,可以看到不少語言澀滯、堆垛典故的現象,和一些似禪非禪、似儒非儒的議論。不過,范成大在學江西詩風的同時,比較廣泛地汲取了中晚唐詩歌的風格與技巧,在博採眾長的基礎上突破了江西詩風的籠罩。尤其許多近體詩,委婉清麗中帶有峻拔之氣,有他自己的特點。 點評(眼兒媚.酣酣日腳紫煙浮): 詞亦文之一體,昔人名作,亦有理脈可尋,所謂蛇灰、蚓線之妙。如范石湖眼兒媚萍鄉道中雲雲,「春慵」緊接「困」字、「醉」字來,細極。 楊萬里和范成大 楊萬里、范成大、陸游和尤袤號稱「中興四大詩人」。當時楊、陸的聲名尤著。尤袤流傳下的作品很少,成就也不高;楊、范雖比不上陸游,但都能擺脫江西詩派的牢籠,思想、藝術各有特色,不愧為南宋傑出的詩人。 楊萬里(1127—1206)(註:按《楊文節公文集》卷末附錄楊萬里之子楊長孺所撰《楊公墓誌》雲:「先君於建炎元年丁未歲九月二十二日子時生……開禧二年丙寅五月八日無疾薨,享年八十。」其言甚明,與楊氏本人在《浩齋記》、《秋衣》等詩文中所自紀之年歲,亦均吻合無間。據此,則楊氏當生於建炎元年(1127)。舊說多從《宋史·楊萬里傳》「卒年八十三」的記載,因推定楊氏生於宣和六年(1124),實誤。),字廷秀,號誠齋,江西吉水人。紹興二十四年進士,歷任漳州、常州諸地方官,入為東宮侍讀,官至寶謨閣學士。他曾屢次上疏指摘朝政,忤權相韓托胄,因此罷官家居十五年,憂憤而。 楊萬里和江西詩派的主要不同是直接從自然景物吸收題材,而不是從書本文字上翻新出奇,所以他說「不聽陳言只聽天」。他對於自然界有著特別濃厚的興趣,自然界的一切,大而高山流水,小而游蜂戲蝶,無不收拾入詩。他認為「山中物物是詩題」,「無山安得詩」並且說:「不是風煙好,何緣句子新」而對於自然,他又觀察得細致,領會得深刻,描寫得生動逼真,以至姜夔有「處處山川怕見君」的戲言。因此在題材上,他的詩以描寫自然景物的為最多,也最能體現他的詩歌的藝術特色。楊萬里無論在繼承和創作上,都是個善於變化的詩人。他早年從江西派入手,中年以後,轉而批判江西派的弊病,盡焚少作「江西體」千餘首,而自出機杼。他在《荊溪集自序》里曾說到這種轉變過程:「予之詩,始學江西諸君子,既又學後山五字律,既又學半山老人七字絕句,晚乃學絕句於唐人。……戊戌作詩,忽若有悟,於是辭謝唐人及王、陳、江西諸君子皆不敢學,而後欣如也。」於是他便走上了師法自然的創作道路,認為「學詩須透脫,信手自孤高」(《和李天麟》);他不再模擬古人,而是要超出古人:「黃陳籬下休安腳,陶謝行前更出頭。」(《跋徐恭仲省干近詩》)因而形成了他自己的獨特風格。這就是嚴羽《滄浪詩話》所稱的「楊誠齋體」。 「誠齋體」的特點之一,是富於幽默詼諧的風趣。這主要是繼承了陶潛的《責子》、杜甫的《漫興》,蘇軾、黃庭堅的詼諧打諢的作風,而加以發展。只如《嘲蜂》、《嘲蜻蜓》、《嘲稚子》、《戲嘲星月》這類詩題,在一般詩集里便絕少見。但他往往也寓感憤和諷刺於詼諧嘲笑之中,如《嘲淮風》:「不去掃清天北霧,只來捲起浪頭山!」又如《觀蟻》:「微軀所饌能多少一獵歸來滿後車!」第二,是豐富新穎的想像。他善於捕捉自然景物的特徵和變態,並用擬人的手法加以突出,使之生動而饒有風趣。比如他用「一峰忽被雲偷去」來寫流雲,用「拜殺蘆花未肯休」來寫狂風,用「兩堤楊柳當防夫」來聯想邊疆的將士。第三,是自然活潑的語言。他繼承了古代和當代的民歌,以及白居易、張籍和杜荀鶴等人的傳統,語言力求平易淺近,並大量汲取俚語謠諺入詩。諸如「拖泥帶水」、「手忙腳亂」,甚至「連吃數刀」之類也在所不避。這比起江西派的搜僻典、用生詞、押險韻、造拗句,可以說是一個解放。這三個特點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且看以下諸詩: 野菊荒苔各鑄錢,金黃銅綠兩爭妍。天公支與窮詩客,只買清愁不買田。 ——《戲筆》 篙師只管信船流,不作前灘水石謀。卻被驚湍旋三轉,倒將船尾作船頭。 ——《下橫山灘望金華山》 峭壁呀呀虎擘口,惡灘洶洶雷出吼。沂流更著打頭風,如撐鐵船上牛頭。「風伯勸爾一杯酒,何須惡劇驚詩叟!端能為我霽威否」——岸柳掉頭荻搖手! ——《檄風伯》 第一首寫眼前景物,第二首寫日常生活,都不無寓意,卻沒有窮酸氣、迂腐氣。第三首更集中地表現了「誠齋體」的獨特風格。他自言「老子平生不解愁」,又說「自古詩人磨不倒」,我們正應從這種詩風中領會詩人對生活的樂觀態度。 楊萬里還是一個比較關心國家命運的詩人。「誰言咽月餐雲客,中有憂時致主心」(《題劉高士看雲圖》),正是他的自道。因此他也有一些直接抒寫愛國感情的作品,如《初入淮河四絕句》: 船離洪澤岸頭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遠,中流以北即天涯! 兩岸舟船各背馳,波痕交涉亦難為。只余鷗鷺無拘管,北去南來自在飛。 這兩首詩是淳熙元年(1190)楊萬里奉命迎接金使時所作。作者看到了本是祖國心腹之地的淮河,而今卻成為金宋雙方的疆界,兩岸的人民也失去了來往的自由,形成敵國,所以心情異常沉痛。由於結合眼前景物,故能「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這也說明他在絕句方面的造詣。此外,如《雪霽曉登金山》的「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題盱眙軍東南第一山》的「白溝舊在鴻溝外,易水今移淮水邊」等句,也都流露了他的愛國心情。 楊萬里還寫了一些反映農民勞動生活的詩,如《插秧歌》、《竹枝詞》等,對農民的痛苦也深表同情:「荒山半寸無遺土,田父何曾一飽來!」(《發孔鎮晨炊漆橋道中紀行》)但這類作品在他現存的四千多首詩中是太少了,而且缺乏陸游那樣激昂慷慨的熱情,揭露也不及范成大那樣具體、深刻。這可能和他的藝術觀點有關,他嘗說:「詩已盡而味方永,乃善之善也。」(《誠齋詩話》) 總的來說,楊萬里不失為南宋一位自具面目的作家。他的主要成就和貢獻是在藝術風格方面。他吸收民歌的白描手法,一反江西詩派的生硬槎椏,創立了活潑自然的「誠齋體」,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和江西詩派差不多,盡管他也推崇杜甫,但對杜甫的現實主義精神並未能著重繼承。他心愛的乃是陶、謝、王、孟、韋、柳一路的山水田園詩,尤其是王維的《輞川集》,並片面地認為「只是征行自有詩」。因此,他的詩大都是「斧藻江山,追琢風月」,很少反映社會現實,和他所處的萬方多難的時代顯得很不相稱。而這也就使他不可能從思想內容、創作方向上對江西詩派作徹底的變革。由於題材的細碎,他的風趣也往往流於庸俗無聊,而那種一味師法自然和濫用口語的「信手」「走筆」的創作態度,也使他寫了不少粗率的作品。象「一杯至三杯,一二三四五」這類詩句,卻實在不高明。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平江吳郡(江蘇蘇州市)人。他早年境況比較貧寒,為衣食奔走,故有「若有一廛供閉戶,肯將篾舫換柴扉」之嘆。紹興二十四年中進士後,仕途上卻比較順利,也為國家人民作了一些好事。乾道四年,孝宗為索取河南「陵寢」地,派他出使金國。在金主面前,他「詞氣慷慨」,「全節而歸」,為朝野所稱道。此後他由中書舍人,累官至四川制置使、參知政事,在南宋詩人中最為顯達。淳熙九年,因疾退居石湖,自號石湖居士。 范成大是個愛國者,也比較關心人民疾苦,退居後也沒有完全忘卻人民。他雖也受過江西詩派的影響,但主要還是繼承白居易、張籍、王建的新樂府傳統的現實主義精神,如《樂神曲》等四首,便明言「效王建」。因此,他的詩數量雖不及楊萬里多,內容卻較充實,有不少即事名篇的現實主義作品。 由於生活關系,范成大年輕時便寫了一些揭露殘酷剝削、同情農民疾苦的詩。《催租行》和《後催租行》可為代表。在《催租行》里作者通過官府的爪牙——里正無恥勒索農民的典型事件,概括地反映了當時政治的黑暗。只「我亦來營醉歸耳」一句,便畫出了里正的丑惡嘴臉,手法也非常經濟。《後催租行》更寫出農民被迫出賣女兒以輸租的慘狀: 老父田荒秋雨里,舊時高岸今江水。佣耕猶自抱長飢,的知無力輸租米。自從鄉官新上來,黃紙放盡白紙催。賣衣得錢都納卻,病骨雖寒聊免縛。去年衣盡到家口,大女臨歧兩分首。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復驅將換升斗。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 這是農民的血淚控訴。末句是反語,中含無窮仇恨。「況聞處處鬻男女,割慈忍愛還租庸」(杜甫《歲晏行》),這種慘象,在封建社會原極普遍,但很少寫得如此具體深刻。此後在帥蜀期間,作者在《勞畲耕》里還揭露了那種「食者定游手,種者長流涎」的階級的不平。 還在少年時期,詩人便寫出了「莫把江山誇北客,冷煙寒水更荒涼」(《秋日二絕》)的名句,對於南宋統治者向金使炫耀半壁江山的無恥行為作了尖銳的批評。他最有價值的愛國詩篇,是一一七年使金時寫的七十二首絕句。這組詩不僅描寫了北方的山川文物,表現了詩人自己的愛國思想;而且反映了中原人民的悲慘生活和他們的民族感情。有時又通過憑吊先烈譴責宋代統治者的昏庸誤國。如以下諸作: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州橋》 女僮流汗逐氈並,雲在淮鄉有父兄。屠婢殺奴官不問,大書黥面罰猶輕。 ——《清遠店》 平地孤城寇若林,兩公猶解障妖侵。大梁襟帶洪河險,誰遣神州陸地沉 ——《雙廟》 關於這次出使,作者謙言是「許國無功浪著鞭,天教飽識漢山川」。其實無論從政治還是從創作來說,詩人都完成了他的使命。 范詩的另一成就是田園詩。他晚年寫的《四時田園雜興》和《臘月村田樂府》,描述了江南農村生活的各個方面,象一長卷生動的農村風俗畫,展示了豐富多採的宋代風土人情,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這是他以前的詩人所很少著墨的。尤其可貴的是其中還有不少篇章把農村自然景色的描寫和對封建剝削的揭露結合起來,賦予以閑適為其特徵的傳統的田園詩以更深刻的內容,這和他早期寫作樂府詩的精神正是一致的。如《四時田園雜興》: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停桑陰學種瓜。 采菱辛苦廢犁鋤,血指流丹鬼質枯。無力買田聊種水,近來湖面亦收租! 垂成穡事苦艱難;忌雨嫌風更怯寒。箋訴天公休掠剩:半償私債半輸官。 新築場泥鏡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聲里輕雷動,一夜連枷響到明。 這里,詩人通過深入的觀察和親切的體驗領略了農民勤勞、淳樸的品質和他們生活的苦樂,流露了詩人的同情和共鳴。當然,其中也不免有美化農村的描寫,表現了士大夫的情趣。他晚年還寫了一些反映人民悲苦生活的小詩,如《夜坐有感》、《詠河市歌者》、《雪中聞牆外鬻魚菜者,求售之聲甚苦,有感三絕》等。 由於內容較豐富,同時他不僅學白居易、王建,也學孟郊、李賀,還有「玉台體」,因此范詩的風格也比較多樣。楊萬里評他的詩「清新嫵媚」、「奔逸雋偉」(《石湖詩序》),主要是指「點綴湖山」一類作品而言。其實范詩還有「婉峭」、「淺切」的一面。楊萬里還說:「今海內詩人,不過三四,而公皆過之,無不及者」,這評價也欠公允。范是不能和陸游相比的。他深受佛、道影響,詩中消極頹廢的東西還是不少的。
❾ 世界上有沒有鏡面世界
你說的是科幻電影小說的事,科學家說的平行世界指的是和我們類似的宇宙,例如吹肥皂泡,其中一個肥皂泡是我們所在的宇宙,還有很多肥皂泡,那就是平行宇宙。有很多和我們宇宙物質一樣的構成。其中也可能有恆星行星,或類地行星,有生物。但絕對不可能有科幻電影中的另一個你。因為生物的演化是經過億萬年的有很多偶然性也有很多必然性,由於環境改變生物,不同的環境造就了生物的多樣性。
也就是說即使有科學家所說的平行宇宙也不可能有一個和我們地球一模一樣的地方。即使是克隆出來的人由於不同的生長環境,性格脾氣學歷氣質都會不同
❿ 探秘「夜空之鏡」在哪裡
茶卡鹽湖作為中國最美「夜空之鏡」發布在《中國國家地理》封面之後,來自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和觀星愛好者不斷湧向茶卡鹽湖。茶卡鹽湖的星空可以不用仰望,星光就在身旁,或者可以俯視。
茶卡鹽湖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距離青海省省會西寧298公里,為柴達木盆地東大門,北依巍峨的完顏通布山,南靠旺秀山,鹽湖四周茫茫草原,牛羊成群,雪山、草原、鹽湖勾勒出一幅壯美的畫卷。
夜色來臨,北緯36度的茶卡鹽湖上空星光明亮而燦爛,銀河彷彿從天空傾倒而下,落入湖面。鹽湖如鏡,銀河與繁星的倒影清晰、穩定,站在如鏡面的鹽湖中,四周與腳下星光閃爍。偶爾微風吹過水面,水中的星光倒影如燭火般跳躍閃動。走在茶卡鹽湖,頭上繁星點點,腳下星空漫漫,如夢如幻,人似乎站在了宇宙的中央。
高海拔是茶卡鹽湖另一個有利因素——這並非是為了拉近與星空的距離,數千米的高度在天文尺度上是微不足道的。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含有的煙霧、塵埃和水蒸氣也越少,對星空的影響也就越小;茶卡鹽湖3059米的海拔雖然算不上登峰造極,但已經接近平流層厚度的三分之一,足以規避掉很多低層大氣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