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古代皇宮殿內圖片
秦國在老家雍城主要有如下幾處宮殿,大政宮,蘄年宮,橐泉宮,雍大寢,雍高寢,雍受寢,這幾處宮殿主要是春秋中期到戰國早期,秦國在故都雍城修建的,在戰國時代和秦朝,這些宮殿主要是秦國國君拜祭祖先和祭祀五邿時所居住的離宮
自商鞅變法以來,秦國先後在咸陽修建了幾處宮殿,最早的是「冀闕」,修建於秦孝公時,這里應該是秦咸陽宮的正殿,之後到了秦昭王時,隨著秦國國土的擴大,咸陽從渭河北岸發展到渭河南岸,於是修建了章台宮,這個章台宮是秦昭王喜歡居住的宮殿,此外咸陽附近還有蘭池宮,是一處水景離宮,西北梁山上還有梁山宮,北邊還有甘泉宮,渭河以南在秦始皇時期修建了朝宮,前殿就是阿房宮,還有興樂宮等等,
㈡ 中國古代十大宮殿排名
10、故宮
朝代:明、清
面積:0.72平方千米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總面積為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5萬平方米。故宮有大小宮殿70多座,房屋9千多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北京故宮與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並稱為世界五大宮殿。
9、興慶宮
朝代:唐
面積:1.3平方公里
興慶宮是唐長安城三大宮殿群(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之一,初為唐玄宗藩王時期的府邸,唐玄宗登基後進行大規模擴建。但由於即位之初,唐玄宗標榜節儉,所以雖經過擴建,但與其他兩宮相比規模並不是很大。擴建完成後,興慶宮東西長1080米,南北1250米,總佔地達130多萬平方千米。
天寶十五年(755年)安史之亂後,興慶宮失去了政治活動中心的地位,成為太上皇或太後閑居之所。唐末長安城被毀,興慶宮便從此被廢棄。
8、大明宮
朝代:唐
面積:3.2平方千米
大明宮,位於唐京師長安城北側的龍首原,是大唐帝國的大朝正殿,是唐帝國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徵。大明宮興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自唐高宗起,先後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處理朝政,歷時兩百餘年。
大明宮是當時全世界最輝煌壯麗、規模最大的宮殿群,其建築風格影響當時唐帝國周邊多個國家。大明宮佔地3.2平方千米,是明清北京故宮的4.5倍,被譽為「千宮之宮」、「絲綢之路的東方聖殿」。但遺憾的是在唐昭宗乾寧三年,大明宮毀於唐末的戰亂。
明代北京皇城。(圖片來源:維基網路)
7、洛陽宮
朝代:隋、唐
面積:4.09平方千米
洛陽宮歷經隋唐兩朝,隋時稱「紫微宮」,唐太宗號「洛陽宮」,武則天時稱「太初宮」。唐時洛陽宮基本沿襲了隋時結構,周圍十二里,四面有十二個門,只是城門名稱有所變動。顯慶二年,唐高宗正式定洛陽為東都,洛陽宮城成了皇家宮殿。女皇武則天登基稱帝後,更是將洛陽當做帝國的首都,稱為神都。隨著唐朝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全面東移,洛陽皇宮也不斷得到擴建和修整,規模宏大,華美壯麗達到頂峰。洛陽宮頂峰時總面積約4.09平方公里,相當於約六個故宮大小。
6、太極宮
朝代:隋、唐
面積:4.2平方千米
太極宮,始建於隋文帝開皇二年(582年),隋稱大興宮,唐睿宗景雲元年(710年)改稱太極宮。太極宮遺址位於現在西安市核心區內,被現代建築所覆壓,尚無條件進行考古發掘。單根據文獻記載及勘測可知,太極宮東西寬達2830米,南北長達1492米,城牆高10.3米,牆基厚度在14-18米,從這些數據中我們可以想像太極宮的恢宏壯觀。太極宮中分布著許多著名的宮殿建築,太極殿、兩儀殿、承慶殿、武德殿、甘露殿、凌煙閣等等。
5、未央宮
朝代:漢
面積:5平方千米
未央宮是西漢帝國的大朝正殿,建於漢高祖七年(西元前200年),在秦章台的基礎上修建而成,位於漢長安城地勢最高的西南角龍首原上,因在長安城安門大街之西,又稱西宮。
自未央宮建成之後,西漢皇帝都居住在這里,成為漢帝國兩百餘年間的政令中心,所以在後世人的詩詞中,未央宮已經成為漢宮的代名詞。西漢以後,未央宮仍是多個朝代的理政之地,存世1041年,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時間最長的皇宮。未央宮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群之一,其建築形制深刻影響了後世宮城建築,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宮城建築的基本格局。
明朝時期北京皇城平面、清朝時期北京皇城平面。(圖片來源:維基網路)
4、建章宮
朝代:漢
面積:5平方千米(比未央宮稍大)
建章宮建於漢武帝太初元年(西元前104年),為顯示大漢的國威和強盛,其「度比未央」,比未央宮還大,有「千門萬戶」之稱。武帝為了往來方便,跨城築有飛閣輦道,可從未央宮直至建章宮。《三輔黃圖》載:「周二十餘里,千門萬戶,在未央宮西、長安城外。」建章宮最終毀於漢末王莽戰火之中。
3、長樂宮
朝代:漢
面積:6平方千米
長樂宮是西漢第一座正規宮殿,建於秦興樂宮基礎之上,始建於唐高祖五年(西元前202年),與未央宮、建章宮並成為漢代三宮,也是其中最大的一座宮殿。根據考古發現其東西長2900米,南北寬2400米,周長10.6千米,總面積6平方千米,相當於8個故宮大小。
2、阿房宮
朝代:秦
面積:15平方公里
阿房宮始建於秦始皇三十五年(西元前212年),與萬里長城、秦始皇陵、秦直道並稱為「秦始皇四大工程」,它們是中國首次大一統的標志性建築。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實地考察,確認秦阿房宮遺址建築規模和保存完整程度在世界古建築中名列第一,屬世界奇跡和著名遺址之一,被譽為「天下第一宮」。阿房宮不僅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壯麗的宮殿群,同時也記載著中國從分散走向統一的歷史,承載著中華文明輝煌燦爛的印記
咸陽宮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過程中,不斷進行擴建。(圖片來源
1、咸陽宮
朝代:秦
面積:未知(約為故宮的2000倍)
最初咸陽宮位於秦都咸陽城的北部階地上,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過程中,不斷進行擴建。《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統一全國的過程中,「每破諸侯,寫放其宮室」,即秦國每滅掉一國,都要在咸陽原上仿建該國的宮殿,擴建皇宮,渭水北岸建成了各具特色的「六國宮殿」,「冀闕」、「甘泉宮」、「上林苑」等宮室145處、宮殿270座。各宮之間又以復道、甬道相連接,形成繁華的大都市。
除了咸陽宮主殿之外,在咸陽周圍還建有三百離宮別苑,《漢書》載:「秦起咸陽,西至雍,離宮三百」;《史記》雲:「咸陽之旁二百里內,宮觀二百七十」。其范圍涵蓋今寶雞、咸陽、西安、渭南四地市。這些離宮別館之間用各種復道、甬道、閣道等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大型封閉圈,構成廣義上的咸陽宮,直徑有80餘公里,其面積相當於漢長安城的近百倍,故宮的兩千多倍。
咸陽宮是中國歷史上最恢弘壯麗的宮殿之一,其規模空前絕後,但也因此耗費過甚。秦末,項羽攻入咸陽,縱火焚燒,咸陽宮大半夷為廢墟。
㈢ 北京故宮導游圖!如何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
故宮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
一、故宮全景圖高清(點擊圖片瀏覽大圖):
故宮始建於公元1406,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
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 15.5萬平方米。
相傳故宮一共有9999.5間,實際據1973年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4間(而此「間」並 非現今房間之概念,此處「間」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間)。
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2米,長3400米的宮牆,形式為一長方形城池,牆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 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故宮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
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 華門,北門名神武門。
面對北門神武門,有用土、石築成的景山,滿山松柏成林。
在整體布局上,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築群的屏障。
二、故宮景點導游圖(點擊圖片瀏覽大圖):
三、故宮旅遊指南:
游覽故宮,可以從天安門進,也可以由後門----神武門進。由天安門進入,穿過一片青磚鋪地的廣場,便到達紫禁城的正門----午門。
穿過午門,又是一個 大廣場,廣場上有一金水橋。過橋經太和門便是雄偉的太和殿。
經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穿過乾清門,便進入內廷,內廷分中路、東路和西路三條路線。
如果是 半日游,這三條路線只能游一條,一般可走中路。走中路可看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嬪妃所住的地方(其中有的已辟為展廳)和御花園。用半天時間 游故宮,比較吃力。
以安排一日游為佳。如有時間,又想看得細些,則可安排二日游。
四、故宮旅遊路線:
(1)最理想的參觀路線是從午門進入紫禁城,然後沿著中軸線依次參觀內金水橋、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門、乾清宮、交泰殿、 坤寧宮、御花園。
(2)參觀完御花園,可以通過御花園左側的門進入西六宮依次參觀儲秀宮、翎坤宮、永壽宮、咸福宮、長春宮、太極殿(也叫啟祥宮),然後出 內右門回到乾清門廣場,東行進入內左門,可依次參觀東六宮延禧宮、永和宮、景陽宮、乘乾宮、鍾粹宮。
參觀完東六宮可沿東長安街再回到乾清門廣場,向東穿過 景運門進入錫慶門,然後再進入皇極門,可以參觀皇極殿、寧壽宮、扮戲樓、暢音閣、養性殿、乾隆花園、貞妃井,最後出貞順門西行出神武門離開故宮。
更多關於北京故宮導游圖!怎麼樣?,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82d44b1615731422.html?zd查看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