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兒園文化牆孩子作品的展示
幼兒園文化是指以師幼價值觀為核心以及承載這些價值觀的物質和制度的存在物。幼兒園文化牆充分展現了兒童們的創造力,一些自己的作品都會展現在文化牆上。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幼兒園文化牆孩子作品的展示,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幼兒園文化牆的高清圖片 幼兒園文化牆的設計圖 如何在幼兒園建設民俗文化
創設民俗環境,感悟特色文化
人們都說“環境是孩子的第三位老師”,《綱要》中也提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在幼兒園的環境創設中,將創設主題與民俗文化教育有機滲透,並充分利用家長和社區資源,帶領幼兒一起動手操作,不但裝飾、美化了幼兒園的環境,也讓幼兒隨時能夠與這些民俗文化藝術產生互動,對幼兒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如我們將中華經典故事,如《司馬光砸缸》《曹沖稱象》《孔融讓梨》等布置在樓道銜接處,培養幼兒聰明、勇敢、謙讓等傳統美德;將中國傳統剪紙作品、國畫作品、京劇服飾等裝飾在樓道內,讓幼兒在欣賞的同時,也感受到我國的傳統文化藝術之美;和幼兒一起將他們親手製作的龍舟、肚兜、扇子等布置在幼兒園大廳,與幼兒產生充分的互動,提高其對我國傳統文化內涵的理解;將祖國各地的名勝古跡、家鄉的特產裝點在一樓和二樓的展廳里,引導幼兒了解國家及家鄉的特色文化,培養他們愛家鄉、愛祖國的積極情感。
我們還在幼兒園開辟了國畫和京劇專項室,在這里,老師帶領孩子們開展剪紙、國畫、泥塑、印染、京劇演唱等課程,使孩子從小就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激發孩子對民族文化的興趣,提高孩子對民族文化的熱愛。
甄選民俗內容,設定教育目標
眾所周知,我國的民俗文化博大精深、形式豐富,包括精神民俗、物質民俗、社會民俗、歲時民俗、禮儀民俗等眾多內容,在這些內容中,如何甄選出既使幼兒感興趣,又適於幼兒發展的內容,成為我們首先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經過反復地搜集資料和教師們的廣泛研討,我們在精神民俗中選擇了一些眾人皆知的、易於被幼兒理解的童謠、美德故事和神話傳說,如孔融讓梨、鐵杵磨成針、神筆馬良、精衛填海等,讓幼兒在理解這些文學作品的基礎上,傳承我國人民勤勞、善良、純朴的美德;在社會民俗中我們選擇了我國最常見的少數民族,如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朝鮮族,包括他們的民歌、民樂、民族舞蹈等;在物質民俗中,我們選擇了那些具有民族藝術特色的內容,如印染、國畫、剪紙、麵塑、茶藝,以及不同少數民族的服飾等,引導幼兒欣賞;在歲時民俗中,根據我園的傳統節日,我們選擇了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春節、元宵節等;在禮儀民俗中,我們根據幼兒的生活特點,選擇了拜年禮儀、進餐禮儀、問好禮儀等與幼兒已有經驗緊密相關的內容。
另外,我們還針對幼兒的不同年齡特點,根據大、中、小班對這些民俗教育內容進行細化。
小班的民俗教育目標為:對家人、老師有禮貌,熟悉親人的不同稱謂,培養愛老師、愛父母、愛家人的情感;能與同伴友好相處,體驗與人分享的樂趣;學習撕、剪、粘、畫的簡單技能;願意與夥伴一起學習。
中班的民俗教育目標為:萌發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對長輩有禮貌,願意為他們做事;與同伴交往大方,說話自信,做事誠信;能用簡單的剪紙、國畫、民樂、民舞、民俗裝飾等手段進行創作和表現,激發學習興趣。
大班的民俗教育目標為:知道自己是中國人,培養愛祖國的情感;尊敬長輩,培養愛心與孝心;樹立敢說敢做的自信;對民俗文化感興趣,能運用剪紙、國畫、泥工、民樂、民舞等形式表現民俗文化的內容。
組織主題活動,豐富民俗認知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主要包括主題活動和區角活動。其中主題活動是現今幼兒園普遍採用的一種教育方式,在教學中,教師帶領幼兒圍繞一個主題進行自主探索,更有利於師幼互動,從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為此,我們將甄選出來的民俗內容與主題相結合,從幼兒的興趣入手開展主題,圍繞教育目標組建集體教育活動,透過民俗的窗口,讓孩子們領略色彩斑斕的民俗文化,審視民族的歷程,領悟祖國的無窮魅力,使幼兒成為健康活潑、好奇探究、文明樂群、勇敢自信、有初步責任感的兒童。
如在小班我們開展了“過新年”的民俗主題。主題中我們開展了放鞭炮、舞龍、過新年、新年運動會、新年的裝飾、好吃的糖葫蘆等集體教育活動。
再如,在大班我們開展了“歡樂民俗村”的主題活動,設置了爬長城、民族大家庭、神奇的中葯、祖國之最、掛燈籠、民族娃娃、扭秧歌、京劇臉譜、新疆小姑娘、賽馬、媽媽格桑拉等集體教育活動。
在《京劇臉譜》的美術教學中,教師採用欣賞、探索、模仿、創造等教學法,引導幼兒了解京劇臉譜的主要特點,並通過多媒體課件學習了京劇的歷史與傳承。在整個集體活動中,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高漲,他們一起創編京劇造型,設計京劇臉譜,極大地豐富了幼兒對我國傳統京劇文化的認知與感受。
開設區角活動,提升創作水平
區角活動是教師和幼兒一起在班級中創設一定數量的區角,並通過區角環境的創設、區角材料的提供,引發幼兒參與的興趣,提高幼兒各方面能力發展的自主性活動。它更有利於幼兒與材料、與同伴產生有效互動,從而促進其操作能力、想像力、創造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得個性化的發展。
為此,我們根據民俗主題的內容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每個班級設置了1-2個民俗文化區(如在大班開設了民間剪紙區、京劇臉譜區、青花瓷器區;在中班開設了藍印花布區、燈籠裝飾區;在小班開設了玩泥區、拓印區等),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體驗參與民俗文化創作的樂趣,體驗快樂,感受幸福。
另外,我們還在每個班級中設立了民俗生活體驗區,為班級配備了烤箱、電磁爐、小石磨、鍋具、案板、擀麵杖等真實的灶具、餐具,帶領幼兒在區角活動中欣賞本市、本省,甚至全國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美食,如保定醬菜、天津麻花、山西麵塑、新疆烤饢、清真月餅等,並從幼兒園伙房請來專業的面點師傅與孩子們一起製作。
開展民俗活動,激發民族情感
陶行知說:“整個的生活要有整個的教育。”幼兒的生活是幼兒園、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大生活,在生活即教育理論的引導下,我們的幼兒教育必須樹立幼兒園、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大教育觀,才能實現“整個的教育”。為此,我們每年都會在全園舉行不同形式的民俗進園活動,通過對這些民俗藝術文化的欣賞、體驗、表達、表現,一方面豐富了幼兒對我國傳統的民俗節日的認知,另一方面也讓他們感受到我國的傳統民間藝術風格,體驗到活潑、幽默、滑稽、誇張的民間藝術情感。
在清明節前後,我們會帶領小班的孩子去野外踏青,帶領中班的孩子到軍校廣場上去放風箏,帶領大班的孩子去保定師范學校的“七六”紀念碑前祭奠先烈。在端午節,我們會邀請秧歌隊入園表演扭秧歌、跑旱船,和家長一起舉行包粽子比賽。在重陽節,我們還會帶領孩子們到敬老院給那裡的孤寡老人送禮物、表演節目。我們還會在新年前組織親子運動會,讓孩子們在或是輕松、或是熱鬧、或是肅靜、或是祥和的氛圍中產生對不同節日的真實感受,從而親身體驗到傳統節日文化的多姿多彩。
總而言之,我們通過不同方式將民俗文化有機融入課程中來,使幼兒的課程內容學習和民俗文化學習在統一過程中綜合進行,使民俗文化教育成為幼兒園課程中的一部分,使之與幼兒園其他課程整體共生共容。我們相信,通過這樣的教育,孩子親近民俗文化的同時,心靈中也會播下一顆熱愛傳統文化的種子,他們一定能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
猜你喜歡:
1. 校園文化牆設計的唯美圖片
2. 廣場文化牆優秀圖片的展示
3. 班級文化牆高清的圖片素材
4. 班級文化牆圖片的展示及主題特色
5. 簡單的班級文化牆圖片素材展示
❷ 你覺得穿漢服需要挑場合嗎
如果要說現在哪股風潮最熱,漢服一定首當其沖。大街小巷、日常生活也能看見越來越多同袍身著漢服的倩影。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將經典與流行相結合、將民族與世界相結合,擁抱多元化的審美正是漢服的意義所在。
許多萌新可能是因為無意間看到漂亮的漢服入坑,也可能是因為網路上大量的宣傳而開啟新世界大門,但開始研究漢服後,花了不少錢買服飾,卻還是走了很多彎路,尤其是在穿衣場合這方面,容易鬧笑話。
ps://iknow-pic.cdn.bcebos.com/962bd40735fae6cdb50d9df41db30f2443a70fed?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大家都知道,古代社會等級、規矩森嚴,而用來區分階級尊卑與場合性質的一個重要指向就是服飾,從質地到款式,從顏色與紋樣圖式等都有嚴格區分限值,絕不可本末倒置。雖然到了現代人人平等,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與心情來選擇當天所穿的服裝,但穿漢服時,還是有必要借鑒古代時所穿形制所適用的場合,一來有助於漢服文化的傳播,二來也方便自己的工作生活。
籠統地來說,現代漢服可以被劃分為便服、常服、禮服,在功能上就分別約等於現代生活的日常服裝、小禮服與正裝(比如西服套裝、參加晚宴的小裙裝)和豪華禮服(比如婚紗)。有了這一層基礎理念,那麼日常生活中何類型的場合需要穿何類型的漢服自然能瞭然於心。
那麼日常生活中到底該如何按照場合來選擇合適的漢服呢,下面有一些例子可供參考。
一、工作,學習
簡單來說,可以看衣長、袖口與下擺,越長,越寬大,表明這件服裝越正式。這其中的道理不用細想也能明白,古代人的勞作基本還是耕田、織布、飼養動物之類的農耕生活,寬大的袖口與下擺自然不適合。
所以比如工作、或是學生黨去圖書館學習之類的場景,就不要穿一些寬袍大袖的常服甚至禮服款式,自己做起事來不不方便不說,還會影響到周圍的人。萬一因此讓周圍的人對漢服的觀感變差就更得不償失了。
像交領半臂、裋褐,褙子或是純色的宋制、晉制,都是便服的不錯選擇,搭配好也可以很日常,甚至不說都不知道這是漢服,而且比一般的衣服更顯飄逸氣質,上班上學都能穿。
二、禮儀場合、春節拜年
與上文相同的道理,大型節慶之時才是寬袍大袖的形制大放異彩之時,尤其是過年之時也是回顧傳統最好的時節,所以到這時可以將"壓箱底"的禮服拿出來穿,既符合氣氛又是對漢服最好的宣傳。
像袍衫、直身、襦裙等,色澤亮麗,配飾華麗,非常適合喜慶之時穿著。但同時也要注意,有一些特殊的形制只有在特殊時間才能穿著,比如最熟知的鳳冠霞帔是婚禮時的服裝,相信小仙女們也不會弄錯。
三、旅遊、拍寫真
旅遊和拍寫真畢竟是少數場合,那麼可以稍微誇張一點,像明朝通袖動輒兩米左右;或是只能憑系帶固定的齊胸裙,動輒還有蓬鬆的裙擺,雖然確實很飄逸靈動,卻不適合日常穿著,而旅遊和拍寫真時則可以好好利用一下。轉個圈圈,誰還不是小仙女呢!
其實以上的區分只是一個大概的分類,如果再加上衣料、版型等又能牽扯出許多分支。對於喜愛漢服的同袍來說,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學習,積累經驗就能游刃有餘啦。
❸ 易烊千璽高清圖片
易烊千璽高清圖片
易烊千璽受許多女孩喜歡,那麼有哪些他的高清圖片呢?以下是勵志網分享的`易烊千璽高清圖片,希望大家喜歡。
易烊千璽高清圖片(一) 易烊千璽高清圖片(二) 易烊千璽高清圖片(三)
易烊千璽人物成就
個人舞蹈獎項
2014-05 第六屆 北京歡樂谷街舞大賽團體齊舞冠軍 (獲獎)
2009-05 第十二屆 北京市學生藝術節舞蹈比賽二等獎 (獲獎)
2008-12 第十一屆 北京市昌平區藝術節小學組舞蹈獨舞一等獎 (獲獎)
2008-02 第二屆 華夏之星2008全國青少年音樂舞蹈展評活動全國總決賽金獎 (獲獎)
2007-08 第五屆 “暢想奧運文明與藝術”全國青少年優秀作品展示總決賽少年A組現代舞金獎 (獲獎)
2007-07 第五屆 全國少年兒童藝術風采展示大賽舞蹈類全國總決賽金獎 (獲獎)
2007-04 第十屆 北京市昌平區藝術節舞蹈類第二名;兒童歌舞劇第二名 (獲獎)
2007-02 第一屆 全球華人風尚大典全國總決賽節舞蹈類第二名;兒童歌舞劇第二名 (獲獎)
2006-12 第一屆 中華情藝術風采國際交流展演活動北京賽區兒童組第三名 (獲獎)
2006-08 第四屆 全國少年兒童藝術風采大賽全國總決賽舞蹈類拉丁舞銀獎 (獲獎)
2006-07 第四屆 全國少年兒童藝術風采大賽(北京賽區)舞蹈類拉丁舞第一名 (獲獎)
2006-05 第二屆 北京五月花舞蹈比賽交誼舞比賽少兒拉丁舞兒童C組第二名舞蹈幼兒組銀獎 (獲獎)
2005-05 第一屆 “中華世界星少兒才藝展示大賽”全國總決賽舞蹈幼兒組銀獎 (獲獎)
個人書法獎項
2008-05 全國中小學生幼兒優秀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大賽金獎 (獲獎)
2008-05 中國奧運年獎·贈奧書畫長卷作品評選大賽二等獎 (獲獎)
2008-04 第八屆 “希望杯”全國青少年書畫、寫作大賽,硬筆書法榮獲小學組二等獎 (獲獎)
2008-03 第四屆 “華夏杯”全國青少年書畫藝術大賽硬筆作品小學組銅獎 (獲獎)
2008-01 “奧林匹剋星”中華兒女書畫大賽中硬筆書法榮獲“五星瑪瑙”獎(銀獎) (獲獎)
2007-12 第二屆 “太平洋未來之星總動員”書法作文比賽中硬筆書法作品獲得優秀獎 (獲獎)
2007-11 第三屆 “中華新星杯全國少年兒童書畫大賽”硬筆書法作品少兒組金獎,並授予“中華書畫藝術小精英”的稱號。 (獲獎)
2007-09 第四屆 陽光杯全國少兒書畫作品展榮獲少兒組硬筆書法作品優秀獎 (獲獎)
團體獎項
2015-04-11 第三屆 音悅V榜年度盛典 內地最具人氣歌手 (獲獎)
2015-04-11 第三屆 音悅V榜年度盛典 音悅直播人氣歌手 (獲獎)
2015-04-11 第三屆 音悅V榜年度盛典 內地年度風向藝人 (獲獎)
2015-03-30 第22屆 東方風雲榜音樂盛典 最佳組合獎 (獲獎)
2015-03-30 第22屆 東方風雲榜音樂盛典 年度風雲組合獎 (獲獎)
2015-03-25 2015QQ音樂年度盛典 最受歡迎組合獎 (獲獎)
2015-03-25 2015QQ音樂年度盛典 新勢力組合獎 (獲獎)
2014-12-06 尖叫2015愛奇藝之夜 年度金曲獎 (獲獎)
2014-12-06 尖叫2015愛奇藝之夜 最受歡迎組合獎 (獲獎)
2014-04-15 第二屆 音悅V榜年度盛典 內地最具人氣歌手獎 (獲獎)
2014-04-15 第二屆 音悅V榜年度盛典 直播人氣獎 (獲獎)
2015-04-13 第15屆 2015音樂風雲榜年度盛典 年度最受歡迎組合獎 (獲獎)
2015-04-13 第15屆 2015音樂風雲榜年度盛典 年度最受歡迎歌曲獎 (獲獎)
公益類
2015-01-15 2014微博之夜 微博年度公益貢獻獎 (獲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