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脊椎退行性變的表現,你有哪些了解
脊椎退行性疾病,又稱骨關節炎。主要表現為骨質增生和椎間盤變薄。臨床症狀是脊柱僵硬、酸痛和活動范圍縮小。有時會伴有頭暈、頭痛、手腳麻木及脊柱相關疾病。脊柱結構問題是退變的主要原因。首先,結構異常的發生始於嬰兒,基本形成於青少年,加重於中青年,尤其是老年時期。幾乎沒有人的脊柱結構是完全正常的,當然也沒有人能逃過DJD的厄運。所謂結構問題,是指兩塊椎骨之間的異常移位,英文就是半脫位。
ps://iknow-pic.cdn.bcebos.com/8b13632762d0f7034bc2e14d1afa513d2697c52b?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三、脊柱退行性變的預防治療
脊椎矯正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一般要經歷症狀期、矯正期和維持期。特別注意以下兩點:1。沒有症狀的人,包括兒童,可以接受脊柱矯正。一般來說,越快越好,越急越老。2.定期矯正脊柱,長期堅持。堅持這兩點,有助於控制DJD的發展。臨床上,一些中老年人總是堅持定期矯正。根據x光對比,DJD沒有進一步發展,脊柱的形態有所改善。患者不僅沒有感覺到老年人一年比一年差,反而越來越有活力。根據美國多年來捏脊的臨床發展,DJD之所以能得到有效控制,有幾個原因:在億萬種不同形狀的脊柱中調整結構和合理受力,一般認為寰樞椎起第一主導作用。樞軸椎骨168的排列和組合通過下頸部影響整個脊柱的形狀。骨盆起著第二個主導作用。它有1280多種排列組合結構。
❷ 脊椎和脊柱有什麼區別
脊椎與脊柱的區別主要如下:
1、脊椎:即脊椎骨,正常人體主要包括頸椎7節、胸椎12節、腰椎5節以及骶椎1節;
2、脊柱:主要為人體的中軸骨,其構成除脊椎骨外,還包括其中連接的軟組織,如椎間盤、關節突關節、前韌帶、後韌帶、中韌帶、滑韌帶、脊髓、神經、伴隨的血管等。
正常人體脊柱一般呈S型曲線,即頸椎前突、胸椎後突、腰椎前突等,使脊柱保持良好的力學結構。如果脊柱力學不正,或者頸椎前突、胸椎後突以及腰椎前突均消失,易導致脊柱的各種病變,如頸椎病、腰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等,一般需要到醫院就診,行頸椎、腰椎、胸椎X光片以及CT等檢查,從而了解脊柱曲線,同時了解椎體是否存在骨質增生,椎間盤是否存在退變、突出等情況,以明確疾病的病變程度。
❸ 脊柱側彎是什麼原因呢可以矯正嗎
什麼是「脊柱側彎」?
脊柱側凸俗稱脊柱側彎,它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畸形,包括冠狀位、矢狀位和軸位上的序列異常。
脊柱側彎如何治療?
脊柱側彎目前有手術和非手術方式。
手術不在本文討論范圍,非手術方式在全世界范圍內多種多樣。
對於輕度側彎患者一般的處理方式是觀察,在曲線大於25度時應用支具治療;
而在歐洲,臨床醫生對側彎較小和進展危險不大的患者採用「醫療體操」的物理治療。
翻閱目前國內外的保守治療類文獻,臨床研究認為手法、矯正支具,運動康復鍛煉等互相配合治療脊柱側彎,會有比較顯著的效果。
end
編輯:足康科技
圖源:網路(侵刪)
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本平台部分內容引用或改編自其他公眾平台及互聯網,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告知我們,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