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跨海大橋的建造歷史
跨海大橋是2015年10月30日在遼寧省大連市星海灣跨海大橋建成通車。這是中國首座海上地錨懸索式跨海大橋,全線長6.8公里,設計為雙向8車道,上下雙層布置,還特別設計了人行通道。跨海大橋的開通,說明我國橋梁設計建造達到了新水平,將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佔有一席之地。
跨海大橋,古語稱「津梁」,指到達彼岸的門徑,最初與遠古時期的鑿井術有直接的關系。上古時期,軒轅黃帝發明了鑿井術。軒轅黃帝統一了黃河中下游各部落,奠定了中華民族物鬧的基礎。
他鼓勵農桑,創制車船、水井,發明文字、音律、醫術、算數、天乾地支紀年法,創立諸般產業,被後人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津梁,最初為井底的地梁,用來保持井體結構的穩定,是建築的構件。後來引申為橋梁,乃至成為了跨海大橋的稱呼。
跨海大橋指的是橫跨海峽,海灣等海上的橋梁,這類橋梁的跨度一般都比較長。耐螞冊短則幾千米,長則數十千米,所以對技術的要求非常高,非常嚴苛,是頂尖橋梁技術的昌宏體現。
(1)大連星海灣跨海大橋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世界跨海大橋:
巴林—沙烏地阿拉伯跨海大橋
金門大橋(美國)
博斯普魯斯大橋(土耳其)
奧克蘭港灣大橋(紐西蘭)
悉尼大橋(澳大利亞)
港珠澳大橋(中國)
㈡ 大連跨海大橋從哪到哪
大連跨海大橋,即大連南部濱海大道跨海大橋,也叫星海灣大橋,大橋東起大連金沙灘東側的金銀山,向西跨越星海灣,在高新園區填海區域登陸。
星海灣大橋全長約6公里,主橋820米,其中主橋主跨460米,兩側邊跨各180米。
星海灣大橋是東北地區最長的跨海大橋工程,茄碧中國首座海上地錨懸索式跨海大橋,建成後將成為大連市「七縱七橫」道路網中的重要一橫。
(2)大連星海灣跨海大橋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大連跨海大橋設計特點:
一、主橋大橋採用雙層地錨式懸索橋,主橋的主跨為460m,邊跨為180m,塔高114.31m。主橋跨中梁底距海面30m。上層橋面寬21m,下層橋面寬17m。加勁梁採用雙層鋼桁架結構,兩端設混凝土重力式錨碇。
二、錨碇大橋錨碇採用空腹三角形框架結構,改變了實體重力式錨碇外觀笨重的結構形式,實現了大型結構物力與美的和諧統一。散索鞍支墩既作為散索鞍的支撐,又與前錨室形成框架,與錨塊一起傳遞主纜拉力,增強了錨體結構的整體性擾跡。
三、 錨碇基礎採用預制混凝土重力式沉箱結構,單個沉箱尺寸為69m×44m×17m,重量達26000噸。沉箱內設置艙格,艙格內採用拋填塊石後升漿混凝土結構。錨碇基礎下採用碎石升漿基床。
四、索塔及基礎大橋索塔採用鋼筋混凝土「門」式框架結構,整體由塔柱和上、下橫梁組成。橋塔高114.31m,採用「D」形空心截面,以利於抗風。
五、鋼桁架加勁梁顫李舉鋼桁架加勁梁由鋼桁架和正交異性鋼橋面板橋面系兩部分組成。主桁架梁為雙層鋼桁架結構,高10m,標准節段長10m,上、下平聯採用K形結構。桁架採用箱型斷面,桁架的上、下弦桿通過整體節點板與腹桿連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星海灣大橋
㈢ 大連的新名片,東北最長的跨海大橋,你見過嗎
從遠古的“絲綢之路”到“茶馬古道”,中國人民的基建能力全球第一。大連南部濱海大道跨海大橋全長約6公里,主橋820米,其中主橋主跨460米,兩側邊跨各180米。是東北地區最長的跨海大橋工程,中國首座海上地錨懸索式跨海大橋。一面城市一面海,感受自然景觀的同時,也能感受現代氣息。
原創聲明:本文由旅遊之後編輯小旅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 親愛的愛旅遊的小夥伴,很高興今天給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聞,雖然你們不能跟小旅一起體驗旅行過程中激動和快樂,但是小旅會用最真實、最真情的感受,寫出更好的文章,讓你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樂趣; 在合適的時間,到合適的地方去旅行,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小旅願陪你走完這一場!
白色的橋體在碧海藍天之間格外素雅莊重。那天車和人都很少,可以靜下心來聆聽海水與礁石和橋墩的絮語。不得不佩服橋梁的設計師和建築師,他們是如何將這些粗壯的橋墩矗立在海水中、每天接受著潮起潮落還堅實如初的。海灣彼岸林立的樓房,此刻看起來有點像幾片鏤空的裝飾畫低懸在天邊,再加上一層雲霧濾鏡,虛幻的彷彿不是現實世界,有點穿越的感覺。
㈣ 看這里,大連星海灣跨海大橋,完整版美圖。
大連南部濱海大道跨海大橋,即為大連星海灣跨海大橋。為中國首座海上地錨式懸索跨海大橋。
跨海大橋全長約6公里,主橋820米,其中主橋主跨460米,兩側邊跨各180米。是東北地區消瞎最長的跨海大拿空空橋工程,中國首座海上地錨懸索式跨海大橋。大橋東起大連金沙灘東側的金銀山,向西跨越星海灣,在高新園區填海區域登陸,建成後虧歷將成為大連市「七縱七橫」道路網中的重要一橫。2010年11月12日奠基儀式,2015年10月通車。
西山攬勝途中看大橋。
10月16日晚上,和我的朋友們約好在萬達廣場集合打卡,接下來去跑跨海大橋。
晚上空氣不太好,有霧。大家以跑步,徒步方式感受跨海大橋。當然拍照是最重要了。
經過大橋的中央
一生一次星海跨海大橋夜跑,我們跑過。
跑步中的我
都是帥哥美女
開心的徒步
我愛大橋我也愛你
我愛跑步
跑步也可以很開心
跑步的姑娘最美
橋上看星海。
有種感覺,這像紅綠燈。
非常開心的結束了跨海大橋夜跑活動
非常感謝朋友們的陪伴,跨海大橋真的很美,無論白天黑夜,總能給你美麗的風景,現在已經通車了。如果可以,你真的應該來這里的人行棧道走一走,感受這里的美景。2015年10月16日。
從多角度看跨海大橋。西山攬勝俯瞰白天的大橋。9月
醉人
海天相接
白天的星海
天藍藍,海藍藍
拿到了線上馬拉松的獎牌了
拿到獎牌,特別開心,獎牌和美景特別搭,重點是人帥。
最美的夕陽
都說白天不懂夜的黑。晚上才最美。
感謝朋友拍的照片
11月拍攝
燈光下最美
蓮花山隧道
看完大橋的夜景還想看什麼?雨中的大橋,有你想不到的風景。
燈光會變的哦,跑步的最帥
大橋美景不止如此,更多的美需要自己去感受。分享到這里,會繼續分享徒步,跑步路線。我和你們在路上,遇見最美的自己。堅持跑步,看遍美景。
㈤ 大連跨海大橋多長
大連跨海大橋即星海灣大橋,全線長6公里,主跨460米,邊跨180米,塔高111.8米。
星海灣大橋是中國遼寧省大連市境內連接沙河口區與西崗區的跨海通道,位於黃海水域上,是遼寧省東部城市主幹道路的組成部分。
大連星海灣大橋由主橋、引橋和匝道組成,全長約6公里,雙層雙向八車道。主橋為雙塔三跨地錨式懸索橋,主跨460米,邊跨180米,塔高111.8米,距海面30米,主梁採用鋼桁架結構。橋體距百年城雕直線距離族肆1公里,平行於星海廣場海岸線。
大連星海灣大橋的建造歷程
2011年10月,星海灣大橋動工興建。2012年2月8日,星海灣大橋進行沉箱基槽挖掘作業。2013年12月6日,星海拍穗坦灣大橋進行梁箱安裝工程;12月26日,星海襲桐灣大橋完成主塔封頂工程。
2014年5月24日,星海灣大橋進行纜索安裝工程。2015年1月5日,星海灣大橋完成合龍工程; 6月24日,星海灣大橋全橋貫通; 10月30日,星海灣大橋通車運營。
星海灣大橋採用採用雙層地錨是懸索橋,加勁梁採用雙層鋼桁架結構,兩端設混凝土重力錨碇;主橋加勁梁採用鋼桁架結構,橋面板為正交異性鋼橋面板,通過支座與主桁架相連接。
㈥ 大連星海灣跨海大橋現裂縫官方如何回應
7月24日,不少網友的報料,發來照片求證星海灣跨海大橋是否出現裂縫?是否有安全問題?當天中午,星海灣開發建設管理中心對此做出回應,表示經過現場勘查,發現該處裂縫是由於橋墩兩榀上橫梁之間伸縮縫中間苯板脫落造成的縫隙,並非橋體工春塌程結構存在安全隱患問題。
星海灣大橋設計者之一——橋梁博士應旭永發布的消息:
「這幾天好多人私信我這兩張圖片,我們的星海灣大橋是不是壞了!請大家莫慌張,這條縫術語叫做伸縮縫。所謂伸縮縫是指防止橋梁結構由於溫度變形而破壞設置的一條構造縫,是任何橋梁結構都需要的。因為星海灣大橋特殊的雙層設計,墩梁連接有別於普通橋梁,再者由於施工質量不佳,這條縫有點不平整,所消此以樣子和混凝土裂縫也很像,容易給人的錯覺這是結構開裂了!」
㈦ 跨海大橋裂縫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從7月23日下午開始不少網友在微博發布圖片星海灣跨海大橋橋墩出現裂縫!有網友說這是朋友出海往回走拍攝的星海灣跨海大橋橋墩,疑似出現裂縫。網友們表示很擔憂,想問問這到底怎麼回事兒?會不會有安全問題?
隨後當天中午,星海灣開發建設渣困管理中心對此做出了回應。但是回應之後,並未根治所謂的病根兒。大連星海灣跨海大橋突然被網友曝出橋墩有裂縫的照片,當得知此事件後,星海灣開發建設管理中心對此做出了回應。他們表示經過現場勘查,發現該處裂縫產生於星海灣跨海大橋東側引橋,是由該橋段兩榀上橫梁之間伸縮縫中間苯板脫落造成的縫隙,所以並非橋結構存安全隱患。24日一早,星海灣開發建設管理中心已組織專業隊伍對該裂縫進行處理,同時也將會同大橋設計、監理等單位對所有橋墩及相應的設施進行檢查,保證橋體美觀效果。
負責人表示:有細心的網友第一時間通過網路提出了這一問題,對於管理工作也是一個非常及時的提示,體現了熱心網友對城市設施的熱愛和關心。星海灣開發建設管理中心向網友表示感謝,通過這件事,今後將對大橋加大日常巡視檢查與排查力度,增派巡查人員增加巡視次數,定期邀請專家進行檢測,給市民遊客提供安全、順暢廳悔的出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