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圖形版權有哪些用途
版權的類型有:
1.文字作品:小說、散文、雜文、詩歌、劇本、學術論文、著作、期刊、教材、書信。日記、報紙、廣告詞。
2.口述作品:即興的演說、授課、法庭辯論等以口頭、語言形式表現的作品。
3.音樂作品:歌曲、交響樂等能夠演唱或者演奏的帶詞或不帶詞的作品。
4.戲劇作品:話劇、歌劇、地方戲等為舞台演出而創作的作品,如劇本。
5.曲藝作品:相聲、單弦、評書、笑話、快板書、山東快書、京韻大鼓、京東大鼓、西河大鼓、河南墜子等形式的說唱腳本。
6.舞蹈作品:舞蹈動作的設計和程序的編排,可以用文字或者其他特定方式記錄下來。如用舞譜的形式表現舞蹈作品。如「定位舞譜法」
7.雜技藝術作品:為車技、口技、頂碗、走鋼絲、耍獅子、魔術等表演創作的劇本。
8.美術作品:指繪畫、書法、雕塑等以線條,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構成的具有審美意義的平面或者立體的造型藝術作品。純美術作品:素描、油畫、國畫、版畫、水彩畫、企業標志、商標圖形。實用美術作品:陶瓷藝術。
9.建築作品:建築物的設計圖紙或者是以建築物為核心的繪畫、攝影等。
10.攝影作品:客觀記錄物物形象的圖片。
11.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電影作品(有聲、無聲)、電視作品、錄像作品等。
12.圖形作品: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線路圖、解剖圖。
13.模型作品:一定比例製成的立體作品,如:微縮景觀。
14.計算機軟體:計算機程序和有關文擋。計算機程序包括:源程序和目標程序。同一程序的源文本和目標文本應視為同一作品。文擋:程序設計說明書、流程圖、用戶手冊等。
15.民間文字藝術作品:神話故事、民間寓言、民間傳說、民間戲曲、民歌、民謠、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造型藝術及民間建築藝術。
(1)創作的圖片有什麼用擴展閱讀:
版權包含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路傳播權,攝制權,改編權,翻譯權,匯編權,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可以受版權保護的作品包括小說、詩詞、散文、論文、速記記錄、數字游戲等文字作品;講課、演說、佈道等口語作品;配詞或未配詞的音樂作品;戲劇或音樂戲劇作品;
啞劇和舞蹈藝術作品、繪畫、書法、版畫、雕塑、雕刻等美術作品;實用美術作品;建築藝術作品;攝影藝術作品;電影作品;與地理、地形、建築 、科學技術有關的示意圖 、地圖、 設計圖、草圖和立體作品。
參考資料:
搜狗網路-版權
㈡ photoshop有什麼功能
1、圖像處理:Photoshop的專長在於圖像處理,而不是圖形創作。圖像處理是對已有的點陣圖圖像進行編輯加工處理以及運用一些特殊效果,其重點在於對圖像的處理加工。
2、平面設計:平面設計是Photoshop應用最為廣泛的領域,無論是圖書封面,還是招帖、海報,這些平面印刷品通常都需要Photoshop軟體對圖像進行處理。
3、廣告攝影:廣告攝影作為一種對視覺要求非常嚴格的工作,其最終成品往往要經過Photoshop的修改才能得到滿意的效果。
4、影像創意:影像創意是Photoshop的特長,通過Photoshop的處理 可以將不同的對象組合在一起,使圖像發生變化。
5、後期修飾:在製作建築效果圖包括許三維場景時,人物與配景包括場景的顏色常常需要在Photoshop中增加並調整。
6、界面設計:界面設計是一個新興的領域,受到越來越多的軟體企業及開發者的重視。在當前還沒有用於做界面設計的專業軟體,因此絕大多數設計者使用的都是該軟體。
(2)創作的圖片有什麼用擴展閱讀:
Photoshop的配置技巧
1、Photoshop軟體要求一個暫存磁碟,大小至少是打算處理的最大圖像大小的三到五倍。例如,如果打算對一個5MB大小的圖像進行處理,至少需要有15MB到25MB可用的硬碟空間和內存大小。
2、如果沒有分派足夠的暫存磁碟空間,軟體的性能會受到影響。要獲得Photoshop的最佳性能,可將物理內存佔用的最大數量值設置在50%——75%之間。
3、在打開Photoshop時按下Ctrl和Alt鍵,可在Photoshop載入之前改變它的暫存磁碟。
4、要將所有的首選項還原為默認值,可在打開Photoshop或ImageReady之後立即按下Ctrl+Alt+Shift。此時會出現一個對話框,詢問是否確認需要重置。
㈢ 圖象和圖像有啥區別
圖象和圖像區別:
200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並未採納全國科技名詞委的規定用法,而是將「圖象」處理為「圖像」。
全國科技名詞委對1995年—2000年《人民日報》中的「圖象」與「圖像」的詞頻作了一次統計。
帶「像」的詞約110個。現象、形象、印象、意象、跡象、假象、表象、物象、景象、氣象、天象、星象、渾象、蝕象、體象、危象、心象、想像等用象,人像、畫像、肖像、遺像、圖像、實像、虛像、聲像。
攝像、錄像、放像、顯像、視像、像章、像片等用像。「想像」推薦作「象」不作「像」。2002年,國家語委發布規范《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將「圖像」「錄像」「顯像管」等定為推薦詞形,再次引導社會規范使用。
會議紀要明確規定為「圖像」,未列「圖象」一詞。不過在紀要中較靈活地作了特別說明:如在工作中難於分辨,難於選擇,可按約定俗成原則採用本學科的習慣用法。無論是舊版的《現代漢語詞典》還是新版《現代漢語詞典》(包括2012年6月第6版)。
「圖象」與「圖像」的定義都是「畫成、攝制或印刷的形象」。從近幾年的網路、報刊等媒體看,對「攝制的形象、影像」用「圖像」比較統一,用字准確。如《信息技術》中的圖像處理,《物理》中的電視圖像傳送。
但對於「畫成的形象」則混用、誤用「圖象」和「圖像」的較多。個人認為,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不分情景地將「圖象」改為「圖像」是不準確的。
如數學中的「函數圖象」不能用「函數圖像」來代替。物理中的固體熔化是溫度變化圖象不能用「圖像」。要細致分析其中道理,就得先要了解「象」與「像」的含義:2012年6月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給「象」。
「像」的含義分別是:「象」:第一個含義指哺乳動物——象,如:大象、非洲象、印度象、象牙。第二個含義是形狀;樣子:如景象、天象、氣象、印象、萬象更新。第三個含義是仿效;模擬,如:象形、象聲。
「像」:第一個含義是比照人物做成的形象,如:畫像、塑像、肖像。名詞。第二個含義是從物體發出的光線經平面鏡、球面鏡、透鏡、棱鏡等反射或折射後所形成的與原物相似的圖景。分為實像和虛像。名詞。
第三個含義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點:他的面貌像他哥哥。動詞。第四個含義是副詞:好像:好像要下雨了。第五個含義是比如;如:像大熊貓這樣的珍稀動物,要加以保護。動詞。可見,「象」本義是一種獸類。
《說文解字》:「象,南越大獸。」由此引申出自然界的「形狀」「樣子」「外貌」等一系列意義。現代漢語中,「象」只承擔「自然界、人或物的形態、樣子」這一意義,如「現象、形象、印象、意象、跡象、假象、表象、物象、景象、氣象、天象」。
都是自然界表現出來的。「象」在語言發展歷程中引申出「臨摹」「酷似」意義,這時出現了分化字「像」。「像」由於加了人字旁而更有表意功能,它分擔了「象」原來具有的「用模仿、比照等方法製成的人或物的形象」以及「模仿」等一系列與人類活動有關聯的意義。
如「人像、畫像、肖像、遺像、圖像、實像、虛像、錄像」。在古漢語中,「象」與「像」在這類意義上常常混用。詞典中,「像」以名詞居多,指比照人物做成的圖形,如畫像、雕像。而「象「作為動詞居多,指仿效、模擬,由此,把像及象和「圖」字聯系在一起。
概況為「圖像」是對客觀對象的再現,對本體的還原,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照片、影像,不是人為創作的圖形。「圖象」則重在表現是對自然物象的變形、提煉、升華,是圖形。因為函數圖象的生成並不是用模仿。
比照等方法製成的「影像」或「像」,而是通過「形」來反映自變數與因變數的對應關系。坐標系中的點、線、面及各種幾何圖形都屬於函數「圖象」,而不能用「圖像」來代替,如二次函數的圖象就是拋物線。
凡表示形狀、樣子,應稱「象」;而比照、模仿人、物、景觀而攝取(或畫)的「影像」則應稱「像」,如攝像、畫像、肖像、影像、綉像等。從而出現了初中《物理》教材中兩種情況:「圖像」和「圖象」。總之。
「圖象」與「圖像」上有區別的,區別之處簡單點說就是:圖象是圖形,圖像是畫面;圖象是自然再現,圖像是人為創作;圖象注重形狀、變化趨勢,圖像注重色彩、整體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