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嫦娥號高清圖片
擴展閱讀
設置背景圖片不重復 2025-05-15 15:11:57
轉賬有提示高清圖片 2025-05-15 15:11:56

嫦娥號高清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2-27 10:12:03

A. 探秘探月工程:「嫦娥」是如何「奔月」的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生生不息團隊 黨以凡

監制: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自古以來,人類對於月亮這個一直與我們相伴的星球都懷有著微妙的情愫,從嫦娥奔月的神話,到望明月思故鄉的情懷,再到現在的登月探索,一輪明月,可謂載著全人類的夢想。

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現已在為收官做准備。

在本月6日開幕的2017全球航天探索大會上,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劉繼忠首次透露了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著陸地點為月球正面的呂姆克山脈。他還表示,中國後續月球探測的重點在月球南極,並提出國際合作探月倡議。

那麼嫦娥工程的任務是什麼?需要哪些技術支持?探月工程又是怎麼樣運作的?下面我們就來對我國的探月工程做一個詳細的了解。

探月工程五大系統

探月工程作為我國一項科學探測工程由五大系統組成:地面應用系統、發射場系統、衛星系統、運載火箭系統和測控系統。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B. 月球背面有什麼樣的科研價值吸引嫦娥四號去探索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而地球是唯一的智慧文明星球。基本上每一顆行星身邊都會有衛星的存在,地球自然也不例外。只不過,地球的天然衛星月球可是一顆不平凡的小天體,它的不平凡之處就是質量相對於地球來說非常大。

月球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81分之一,這個比例可不小,要知道其它行星跟其環繞運行的衛星比例基本都在千分之一以上。而月球跟地球的這個質量比,在天然衛星領域是一個神奇般的存在。按照正常的天體運行規律,如此巨大的月球是不大可能成為地球衛星的。

可是存在即合理,月球的質量再怎麼不合理,它仍然圍繞地球運行了數十億年,其中必然存在我們所不了解的一些秘密。由於月球的質量太大,所以它與地球產生的地月引力也是明顯的,不僅影響著地球的生態系統,而且月球永遠只有一面對著地球,這一面我們稱之為正面。


除此之外,月球上還有豐富的各種資源,目前已知有100多種礦物,其中5種是地球上沒有的。除了這些礦物之外,還有一種對於人類未來更重要的資源氦3,氦3是核聚變反應完美的一種原料,而這種重要的資源在地球只有幾噸,而在月球上至少有數百萬噸。

C. 嫦娥五號拍下月球的高清大片,月球表面到底呈現出了什麼樣子

在12月1號晚上23:11的時候,我們的嫦娥五號已經順利的降落在了月球之上。而且傳回了一段50秒的視頻,在看到這個降落視頻之後,說實話內心還是非常激動的。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心情,一方面,這次的登月任務不同以往,並不是簡單的探測活動,而是會帶回來兩公斤的月球土壤。而且在這次的傳回視頻當中,我們可以發現在降落的過程當中,嫦娥五號非常的穩定,幾乎沒有出現太大的抖動。而且視頻的成像質量非常的清晰,跟以往我們看到的月球圖像有很大的區別。到目前為止,我們的嫦娥五號已經開始收取月球的土壤,相信一切順利的話,在不久之後我們就可以看到他的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