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一種姜,叫洋荷姜,你吃過嗎
陽荷姜、也叫洋火姜,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即姜科姜屬類植物,之所以被稱為洋火姜,一是東洋(日本)也生長這個東西,二是其初生花芽部形若"洋火"(即火柴)頭。其實本來的植物名稱叫茗荷或蘘荷,也稱陽荷、蘘草、野薑。在我國湖北、四川、安徽、江蘇、浙江、湖南、江西、廣東、廣西和貴州等地均有生長。
陽荷姜的吃法多樣,以下介紹兩種:
陽荷姜爆炒肉片
【做法】
【注意事項】
切忌不要放生薑、蒜,會改變陽荷姜的本味!
涼拌陽荷姜
【做法】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陽荷姜是什麼植物?相信不少北方的朋友應該會感到比較陌生,但是對於南方的朋友,尤其是從小在農村長的朋友來說應該是非常熟悉的了。陽荷姜是一種南方經常能夠見到的植物,這里科學興農就和大家看一下關於陽荷姜的一些問題。
什麼是陽荷姜?
聽到陽荷姜不少的朋友應該會聯想到我們經常種植的洋姜吧,其實二者雖然名字當中都有一個「姜」字,但其實洋姜是屬於菊科的植物,而陽荷姜則是屬於姜科植物的,陽荷姜和我們常吃的生薑的關系還是非常的接近的,二者屬於同一科屬的植物。陽荷姜主要生長在我國的南方地區,也被叫做是野薑。陽荷姜的全身上下都是能夠吃的,春季的時候能夠吃嫩芽,夏季的時候可以吃花朵,秋季的時候能夠吃陽荷姜的莖塊,相信吃過的朋友一定不少吧。
陽荷姜除了能夠吃之外還有不少的用途,陽荷姜具有一定的葯用價值,另外陽荷姜的模樣也非常的美觀,具有不小的觀賞價值,有些地方會種植陽荷姜作為觀賞植物。陽荷姜全身上下都會散發出奇特的香氣,所以還能夠用作芳香精油的提煉等。
陽荷姜如何吃?
陽荷姜的吃法非常的多,比較常見的吃法就是將陽荷姜的鮮嫩的花芽當做蔬菜炒著吃,或者是腌製成泡菜。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清炒陽荷姜,將陽荷姜切絲放入油鍋當中清炒,不僅方法簡單,做出來的陽荷姜味道還非常的好吃。
陽荷姜的種植
陽荷姜種植起來也非常的簡單,可以用種子播種,也可以用陽荷姜的莖塊進行播種,最常用的還是用莖塊播種,這樣種植的陽荷姜種植成功率更加高,並且生長的速度比較快。採用莖塊種植可以在每年的十一月到第二年的二月份進行。種植過後陽荷姜在春季的時候會發芽。因為陽荷姜大多數都是野外生長的,生命力非常的頑強,並且抗病害能力也非常的強,種植之後幾乎不用怎麼管理就能夠生長的很好。
洋河姜,筆者家鄉稱為「陽荷」,寨子里好多鄉親家房前屋後都有,是一道不錯的菜餚。
陽荷,被譽為「山珍」,又稱為懶人菜,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稱為「人畜共用作物」,一次栽植,能吃好多年,期間不用怎麼管理,一兩年施肥一次即可,在我們這,山裡也能偶爾碰到野生的。
陽荷,葉子長得像生薑,又有點像草果,夏季,邊開花邊結果,黃色花朵下面就是紫紅色的陽荷,像筍子一樣,掰了再發,發了再掰,能採收幾次。株形為叢狀,因此,長勢好的陽荷,一次能掰一大盆。
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媽媽做的陽荷炒臘肉,陽荷的辛味加上臘肉的香味,每次吃都是一掃而光,多吃一碗飯。陽荷不僅炒臘肉好吃,就算是清炒,加點蔥姜蒜,那也是難得的佳餚。而且陽荷不怎麼需要打葯,我們家的陽荷,自由生長,看天吃飯,有就掰,沒有也沒管。
陽荷雖然好吃,但是獨特的味道不是所有人都喜歡,有股淡淡的辛味,喜歡的人吃了還想吃,不喜歡的人聞到就躲一邊,就跟我們喜歡吃折耳根一樣,好多人聞不得那個味。
再過不久,又可以吃到陽荷炒臘肉了,想想都口水直流。朋友們,你的家鄉有陽荷這種「山珍」嗎?你吃過沒?
在貴州畢節我的老家,我們叫【陽荷】,是一種味道獨特的特產,類似於折耳根,很多人吃不慣,愛吃的人覺得美味可口,不愛吃的人聞著都難受。【陽荷】有家種的和野生的兩種,家種的陽荷個頭大,飽滿,野生陽荷個頭偏小,兩者味道沒有區別,都一樣。
陽荷是什麼
陽荷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最高可達1.5米,葉似馬耳朵,長約20--25厘米,綠色,汁有香味,根部呈白色,也有淡淡的香味。
陽荷可食用部分長在根部,出土後開花前是食用的最佳時間,果實像一顆子彈,表面呈烏紅色。
陽荷的生長習性
陽荷喜陰涼潮濕的環境,不耐高溫和高強度的陽光照射,一般生長在灌木林里,山溝旁,海拔高、雨水充足的地方。一般多分布於貴州、四川、雲南、湖北、湖南、廣西、陝西等地,適應海拔500--2000米。
陽荷的栽培繁殖
陽荷一般採用分根繁殖育苗,在春季陽荷未出土或剛出土時移栽最佳,農歷6月--8月出果。分根栽培後不需要進行管理,陽荷有很強的抗病能力,我家老房子後面就有很多陽荷,從來不會發生病蟲害,生長極其旺盛,還不用施肥。
陽荷的葯用價值
陽荷全草可入葯,主要用於治療消腫解毒,止咳化痰,健胃消食,特別對治療便秘有奇特的功效。陽荷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食用方法可以涼拌,可以爆炒,很提味。
陽荷在農歷6月成熟,8月下果,小時候母親經常用來涼拌,放火爐上烤熟,搗碎,加點豆豉,鹽巴味精攪拌均勻就可以,很香,特別下飯。也可以用來燉土豆片,湯非常鮮,拌飯吃香的不得了,每次都能多吃很多飯。
提到陽荷姜、洋荷姜,估計有人會以為是洋姜、洋生薑,其實不然,洋姜是菊科向日葵屬植物。
農村有好些菜,只要一經種植,無需花功夫去經營管理,便有吃不完的菜,像紅鳳菜、韭菜、茭白、藤藤菜就是這類菜。而刺楸今天要介紹的則是另一種,隨便種一株在農房周圍,想吃或沒菜吃時就可以去採摘,這就是陽荷,又稱為野薑。
一、陽荷全身是美味的山珍
陽荷對生長環境要求不高,除野生的外,一些農民還挖來種到房子附近,在春夏秋冬之際都能吃到「山珍」——嫩芽、花苞、花、根莖。
陽荷有葯膳作用,其嫩芽和莖果含有的維生素、氨基酸和膳食纖維,味道鮮美。春季,在其蔸部會像筍子一樣長出嫩芽。如果不考慮分蔸繁殖,可以像掰楤木的刺嫩芽那樣掰下來當野菜吃,除了涼拌,還可以煎炒。
而到了夏季,在蔸部會有花苞,即陽荷姜(洋荷姜),紅色的花苞看上去像火柴。花苞有鱗片,因此有人以為陽荷姜和蔥蒜是一類的,其實只是長得像洋蔥而已。
陽荷姜放入泡菜壇製成泡菜,好吃到暴!而炒食也不錯,像洋蔥炒回鍋肉那樣炒自一盤陽荷姜回鍋肉來吃,風味獨特,很下飯。
在秋季,可採摘陽荷花來炒肉吃。而在冬季,陽荷的地下根莖長勢好,外形有點像生薑,燉湯來吃就很安逸。
二、有人不能吃陽荷姜
陽荷雖好,但並不是大家都能接受。陽荷有種香味,有人認為很刺鼻,因而接受不了。
另外,刺楸聽人說陽荷就像鵝肉一樣屬於發物,病症未完全恢復或者恢復後不久,以及有老毛病的人最好不要吃,否則可能會為了一時吃得爽而導致毛病反復,實不智也。
中文學名蘘荷。為姜科姜屬植物。株高0.5-1米;根莖淡黃色。葉片披針狀橢圓形或線狀披針形,長20-37厘米,寬4-6厘米,葉面無毛,葉背無毛或被稀疏的長柔毛,頂端尾尖;葉柄長0.5-1.7厘米或無柄;葉舌膜質,2裂,長0.3-1.2厘米。穗狀花序橢圓形,長5-7厘米;總花梗從沒有到長達17厘米,被長圓形鱗片狀鞘;苞片覆瓦狀排列,橢圓形,紅綠色,具紫脈;花萼長2.5-3厘米,一側開裂;花冠管較萼為長,裂片披針形,長2.7-3厘米,寬約7毫米,淡黃色;唇瓣卵形,3裂,中裂片長2.5厘米,寬1.8厘米,中部黃色,邊緣白色,側裂片長1.3厘米,寬4毫米;花葯、葯隔附屬體各長1厘米。果倒卵形,熟時裂成3瓣,果皮裡面鮮紅色;種子黑色,被白色假種皮。花期:8-10月。
產安徽、江蘇、浙江、湖南、江西、廣東、廣西和貴州。生於山谷中蔭濕處或在江蘇有栽培。日本亦有分布。
根莖性溫,味辛。溫中理氣,祛風止痛,消腫,活血,散淤。治腹痛氣滯,癰疽腫毒,跌打損傷,頸淋巴結核,大葉性肺炎,指頭炎,腰痛,蕁麻症,並解草烏中毒。嫩花序、嫩葉可當蔬菜。花序可治咳嗽,配生香榧治小兒百日咳有顯效。
這個挺好吃的,目前這個季節也正是吃這個的時候,配上新玉米飯,杠杠的
小時候下完雨後;我們經常去掰洋霍;泡在泡菜缸里;三天以後撈出來切絲和土豆絲一起炒;非常下飯;一股濃濃的特有味道;忘不了;
我們這就叫洋荷,並且有人種的洋荷筍很暢銷
我們這叫洋荷,繁殖能力很強,泡酸了炒著吃,再煮點洋芋飯,簡直美味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