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可見光圖像
可見光就是人眼看得見的波長范圍,可見光圖像就是用可見光范圍拍了張照片,和普通數碼照片一樣,不用我傳了吧。
㈡ 如何區分紅外和可見光圖像
紫外區部分:包括X射線、r射線,占太陽輻射總能量的7%。
可見光區部分:包括紫、藍、青、綠、黃、橙、紅光,占總能量的50%
紅外區部分:占總能量的43%
可根據波長的不同來區別紫外、可見和紅外
紅外線——波長從10-3米到7.8×10-7米;紅外線的熱效應特別顯著;
可見光——這是人們所能感光的極狹窄的一個波段。可見光的波長范圍很窄,大約在7600~4000(在光譜學中常採用埃作長度單位來表示波長,1=10-8厘米)、從可見光向兩邊擴展,波長比它長的稱為紅外線,波長大約從7600直到十分之幾毫米。波長從(78~3.8)×10-6厘米。光是原子或分子內的電子運動狀態改變時所發出的電磁波。由於它是我們能夠直接感受而察覺的電磁波極少的那一部分;
紫外線——波長比可見光短的稱為紫外線,它的波長從3×10-7米到6×10-10米,它有顯著的化學效應和熒光效應。這種波產生的原因和光波類似,常常在放電時發出。由於它的能量和一般化學反應所牽涉的能量大小相當,因此紫外光的化學效應最強;
㈢ 紅外雲圖和可見光雲圖有什麼區別
可見光雲圖:氣象衛星在可見光譜段感應地面和雲面對太陽光的反射,並把所得到的信號表示為一張平面圖像,這就是可見光雲圖。(黑色:海洋,湖泊,大的河流。深灰色:大面積森林,草地,耕地。灰色:陸地晴天積雲,大沙漠,單獨出現的卷雲。灰白色:大陸上薄的中高雲。白色:積雪,冰凍湖海,中等厚度的雲。濃白色:大塊厚雲,積雨雲,多層雲。
紅外雲圖:衛星將紅外波段測得的輻射轉換成圖像就得到紅外雲圖。輻射大為黑色,輻射小為白色。越黑紅外輻射越大,溫度越高,反之。
㈣ 可見光和進紅外圖像記錄的是什麼
可見光圖像:可區分地面和低雲,圖像紋理清晰。
紅外圖像成像:由於紅外圖像是通過「測量」物體向外輻射的熱量而獲得的,故與可將光圖像相比:解析度差、對比度低、信噪比低、視覺效果模糊、灰度分布與目標反射特徵無線性關系
㈤ 可見光雲圖觀測的是物體的什麼
1、可見光雲圖觀測的是物體的反照率,可見光雲圖在研究雲團、雲系等的移動和發展方面,在監測台風和其他天氣系統的發生、發展及移動方面,均獲得廣泛應用,並取得較好成效。
2、除了為天氣預報提供雲參數、大氣流場和各種大氣物理過程等重要氣象信息,監視常規天氣圖上諸如中、小尺度災害性天氣現象外,更重要的是其能提供海洋、人煙稀少的高原和沙漠地區的氣象資料。同時由於其時空解析度高,對於監測海洋、地理、農作物生長和森林火災都具有重要作用。
3、可見光雲圖是衛星掃描輻射儀在可見光譜段,如NOAA系列衛星的主要探測儀器的CHI(0.68~0、72微米)通道或靜止衛星的(0.52~0.75微米),測量來自地面和雲面反射的太陽輻射,如果將衛星接收到的地面閂標物反射的太陽輻射轉換為圖像,衛星接收到的輻射越大,就用越白的色調表示;而接收到的輻射越小,則用越暗的色調表示,這就得到可見光雲圖。在可見光雲圖上,物像的色調決定於反射太陽輻射的強度。而衛星接收到的反射太陽輻射決定於入射到目標物上的太陽輻射,及目標物的反照率。入射至目標物的太陽輻射又與太陽高度角有關。因此,在可見光雲圖上物像的色調與其本身的反照率和太陽高度角有關。
㈥ 人可以看到的七彩光是什麼顏色
人可以看到的七彩光應該是可見光。
可見光的波長范圍在770~390納米之間。波長不同的電磁波,引起人眼的顏色感覺不同。770~622nm,感覺為紅色;622~597nm,橙色;597~577nm,黃色;577~492nm,綠色;492~455nm,藍靛色;455~390nm,紫色。
可見光的主要天然光源是太陽,主要人工光源是白熾物體(特別是白熾燈)。它們所發射的可見光譜是連續的。氣體放電管也發射可見光,其光譜是分立的。常利用各種氣體放電管加濾光片作為單色光源。
(6)可見光圖片是什麼擴展閱讀:
可見光對皮膚的危害:
與紫外線相比,盡管需要更大的劑量可見光才能誘導皮膚紅斑、黑化和光老化,但到達地面的陽光中,可見光約為紫外線的 12 ~ 14 倍,且穿透能力強,對皮膚的損傷仍不容忽視。
由可見光促發或加重的皮膚病,與光相關的皮膚病均應採取避光措施,減少光暴露。含物理防曬劑的防曬霜具有防護可見光的功效,且物理防曬劑的作用效果與其粒經大小有關。粒徑> 100 nm 的物理防曬劑能明顯散射可見光,粒徑> 200 nm 的物理防曬劑能反射可見光。納米級的物理防曬劑美容性好,但反射、散射作用減弱, 不具有防護可見光的效果。
㈦ 可見光指的是什麼可以透視嗎
可見光通常指波長范圍為:390nm - 780nm 的電磁波。人眼可見范圍為:312nm - 1050nm。
波長為380—780nm的電磁波為可見光。可見光透過三棱鏡可以呈現出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組成的光譜。
可見光經三棱鏡分光後,成為一條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組成的光帶,這光帶稱為光譜。其中紅光波長最長,紫光波長最短,其它各色光的波長則依次介於其間。
(7)可見光圖片是什麼擴展閱讀:
正常視力的人眼對波長約為555nm的電磁波最為敏感,這種電磁波處於光學頻譜的綠光區域。人眼可以看見的光的范圍受大氣層影響。大氣層對於大部分的電磁輻射來講都是不透明的,只有可見光波段和其他少數如無線電通訊波段等例外。
不少其他生物能看見的光波范圍跟人類不一樣,例如包括蜜蜂在內的一些昆蟲能看見紫外線波段,對於尋找花蜜有很大幫助。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可見光也有可能「透視」肉身。
㈧ 可見光和不可見光分別指什麼 可見光和不可見光介紹
1、可見光:指能引起視覺的電磁波。可見光的波長范圍在0.77~0.39微米之間。波長不同的電磁波,引起人眼的顏色感覺不同。0.77~0.622微米,感覺為紅色;0.622~0.597微米,橙色;0.597~0.577微米,黃色;0.577~0.492微米,綠色;0.492~0.455微米,藍靛色;0.455~0.39微米,紫色。
2、不可見光顧名思義就是人類肉眼看不到的光,其中包括我們熟悉的紫外線、紅外線、遠紅外線等。
㈨ 可見光圖像什麼意思
可見光通指人眼可以分辨的光。可見光圖像也就是人眼可辨識的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