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文藝復興的高清圖片
擴展閱讀
一千米等於多少平方圖片 2025-05-18 04:16:28
能在圖片上寫上字的軟體 2025-05-18 04:10:35

文藝復興的高清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2-11 15:11:10

1. 急求文藝復興時期素描

列奧納多·達·芬奇,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畫家、寓言家、雕塑家、發明家、哲學家、音樂家、醫學家、生物學家、地理學家、建築工程師和軍事工程師。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熱心於藝術創作和理論研究,研究如何用線條與立體造型去表現形體的各種問題;另一方面他也同時研究自然科學,為了真實感人的藝術形象,他廣泛地研究與繪畫有關的光學、數學、地質學、生物學等多種學科。

他的素描作品的藝術水平已達極高的境地,被譽為素描藝術的典範。在這幅《自畫像》中,畫家觀察入微,用的線條豐富多變,剛柔相濟尤其善用濃密程度不同斜線表現光暗的微妙變化,此畫用線生動靈活,概括性強,簡單的寥寥數筆卻包含許多轉折,體面關系,發線代面,立體感很強,還有,人物的表情相當傳神。

代表素描還有《維特魯威人》

達芬奇的名畫中的人物,一個處於圓圈中的四肢伸展、面部表情憤怒的男人,據說他的身材比例是黃金比例。

「人體中自然的中心點是肚臍。因為如果人把手腳張開,作仰卧姿勢,然後以他的肚臍為中心用圓規畫出一個圓,那麼他的手指和腳趾就會與圓周接觸。不僅可以在人體中這樣地畫出圓形,而且可以在人體中畫出方形。即如果由腳底量到頭頂,並把這一量度移到張開的兩手,那麼就會發現高和寬相等,恰似平面上用直尺確定方形一樣。」

「維特魯威人」也是達芬奇以比例最精準的男性為藍本,因此後世也常以「完美比例」來形容當中的男性

拉斐爾

達·芬奇的藝術深沉、含蓄、富有理智、充滿智慧;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博大、雄偉、富有激情、充滿力量;而拉斐爾(1483—1520年)的藝術則以優雅、秀逸、和諧、高度的完美為標志。拉斐爾·桑蒂1483年生於義大利山區的烏爾比諾小公園。父親喬萬尼·桑蒂是烏爾比諾大公的御用畫家,拉斐爾的啟蒙教師。15歲的拉斐爾在波倫亞畫家的畫室里學習,他勤奮地探索繪畫的奧秘,能敏感地捕捉住美和藝術的真諦。16歲時離開家鄉烏爾比諾到北義大利翁布利亞地區的佩魯吉亞城(現義大利翁布利亞大區首府佩魯賈),從師於佩魯基諾。一天,佩魯基諾對拉斐爾說:「我不想讓這小地方拖住你,你要到大師雲集的佛羅倫薩去,你可以獨立工作了。」這時拉斐爾19歲。拉斐爾從老師那裡學到了色彩感覺與透視原理,繪畫技巧相當成熟,才能已超過老師。在佩魯基諾的引導下,拉斐爾跨進了佛羅倫薩的藝術世界,很快就融入到畫家群里。他那討人喜愛的外貌和善於自持的性格,立刻就為自己開辟了藝術道路。佛羅倫薩給了拉斐爾從未有過的藝術教益。他急切地吸取著大師們作品中的成就,他以一個學生的姿態對待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他充分利用佛羅倫薩能提供給他的一切:他研究解剖學、觀察大自然和新的社會中人際關系,他對生活、對人、尤其對女性和母親更加充滿感情和愛,他既崇拜達芬奇,也尊重米開朗基羅,他要把佛羅倫薩的全部藝術精華變成自己的營養。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羽毛已經豐滿了,他可以走向更高的藝術殿堂,他想到羅馬去一顯自己的才能,讓世人看一看誰是當今義大利最優秀的畫家。教皇朱理二世為了贊頌自己,把最優秀的畫家、雕刻家、建築家都請到羅馬來為他服務,當時,米開朗基羅正在為他畫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剛滿25歲的拉斐爾,在佛羅倫薩接到羅馬送來的聖旨:「教皇想盡快在梵蒂岡見到拉斐爾,以便他在羅馬與義大利最優秀的藝術家一起,為美化羅馬而工作。」不久梵蒂岡的畫家們被告知:除了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之外,其餘的畫家們全被辭退了。教皇認為羅馬只要有這兩位大師就足夠了。天才的成就,引來繁重的訂畫任務,這是拉斐爾的光榮,也是他的悲劇,太大的名望終於把他壓垮了。

貌似文藝復興時期的素描一般都是手稿,油畫占絕大多數

16世紀的文藝復興盛期是歐洲文明的一道分界線,把西方基督教世界分成了中世紀和現代,也把基督教分成了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外圍的影響和自身的調整是自然生成和社會發展的因子。耶路撒冷和雅典的分庭抗禮、人文主義的詰難和基督教文化的對應是西方現代社會結構的注釋,人類沒有理性一次性可以跨越的門檻,信仰基於人類的一顆易受波動的心,"提醒"是每天的功課。

2. 這張圖叫什麼名字,哪裡有高清的

關鍵詞:達芬奇名畫 《維特魯威人》 達芬奇 名畫 維特魯威 Da Vinci Vitruve Luc Viatour 文化藝術 繪畫書法 設計圖庫 300DPI JPG

圖片描述:這是許多人熟悉的一幅畫面:一個裸體的健壯中年男子,兩臂微斜上舉,兩腿叉開,以他的頭、足和手指各為端點,正好外接一個圓形。同時在畫中清楚可見疊著另一幅圖像:男子兩臂平伸站立,以他的頭、足和手指各為端點,正好外接一個正方形。這就是名畫《維特魯威人》(Homo Vitruvianus),出自文藝復興藝術巨匠達· 芬奇之手,畫名是根據古羅馬傑出的建築家維特魯威(Vitruvii)的名字取的,該建築家在他的著作《建築十書》中曾盛贊人體比例和黃金分割。 關於維特魯威的生平、建築活動,因史料所限已難考證。僅從《建築十書》的零星記載知道,維特魯威出身富有家庭,受過良好的文化和工程技術方面的教育,熟悉希臘語,能直接閱讀有關文獻。他的學識淵博,通曉建築、市政、機械和軍工等項技術,也鑽研過幾何學、物理學、天文學、哲學、歷史、美學、音樂等方面的知識。他先後為兩代統治者愷撒和奧古斯都服務過,任建築師和工程師,因建築著作而受到嘉獎。 「人體中自然的中心點是肚臍。因為如果人把手腳張開,作仰卧姿勢,然後以他的肚臍為中心用圓規畫出一個圓,那麼他的手指和腳趾就會與圓周接觸。不僅可以在人體中這樣地畫出圓形,而且可以在人體中畫出方形。即如果由腳底量到頭頂,並把這一量度移到張開的兩手,那麼就會發現高和寬相等,恰似平面上用直尺確定方形一樣。」 「維特魯威人」也是達芬奇以比例最精準的男性為藍本,因此後世也常以「完美比例」來形容當中的男性。

http://www.nipic.com/show/2/27/cc18b2603911cfd3.html 圖很清晰 點擊圖片可變大

3. 請問這幅畫叫啥,簡介,賞析

經過網路圖片比對,得出結果:這是現代繪畫大師,立體主義繪畫創始人之一 勃拉克的作品。名稱不詳。

勃拉克,現代繪畫大師,立體主義繪畫創始人之一。起初只是一個專注於色系黯沉的印象派畫家,但在1905年10月看過那些在阿佛爾美術學校同學的「野獸派」作品之後,終於在1906年轉向野獸派。而他的立體主義則是受塞尚繪畫視覺真實以及畫面結構的影響,使畫成為一種建築,使對象成為某種比現實還要真實之物。在這一行動中,勃拉克起了主要作用。他比所有其他的立體派畫家更多地帶來不可縮減的具體和一針見血的分析,帶來少有的和諧色彩和他的任何同伴都無能為力的典雅流暢的線條。

具有決定意義的是他兩年後結識了畢加索,當時畢加索正在繪制的《亞威農的少女們》強烈地感染了勃拉克。勃拉克和畢加索在他們的油畫中都摒棄了自接表現自然的手法,誇大並扭曲了物體及其各個面的幾何圖形。評論家稱這一風格為「立體主義。」

他尤其愛作風景畫,在他的風景畫里,圓圈、輪廓、筆觸不是為了給人以突然的感覺和裝飾效果,而是為了尋求平衡和結構.他是位善於思考,講究工作方法,提防偏激的野獸派畫家,是位更為注重塞尚而不太注重梵谷的野獸派畫家。

(本文摘自《網路》)

(圖片摘自《網路》)

4. 油畫一個老人一個母親和抱著的小孩~請問這個油畫家什麼~ps 誰有這個原圖的高清圖片地址

畫家為:安德·;安德烈·德爾·薩托;Andrea;del;Sarto;1486-1530年;佛羅倫薩畫派《神聖家族巴貝里尼》完成日期:;c.1528風格:;(文藝復興後期)類型:;宗教繪畫技術:;油材質:;面板外形尺寸:;140×104厘米

5. 求蒙娜麗莎高清大圖,用來列印的

蒙娜麗莎高清大圖

鏈接:

提取碼: sn4q

《蒙娜麗莎》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美學方向;該作品折射出來的女性的深邃與高尚的思想品質,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於女性美的審美理念和審美追求。

6. 你喜歡的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是什麼

一提到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哪怕對西方藝術一知半解的人,都能說出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提香等藝術巨匠,以及《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大衛》、《西斯廷聖母》等傳世藝術名作。在一般大眾心目中,文藝復興藝術一度幾乎成了西方藝術的代名詞。

達·芬奇在人文主義思想影響下,著力表現人的感情。

在構圖上,達·芬奇改變了以往畫肖像畫時採用側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習慣,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構圖,透視點略微上升,使構圖呈金字塔形,蒙娜麗莎就顯得更加端莊、穩重。另外,蒙娜麗莎的一雙手,柔嫩、精確、豐滿,展示了她的溫柔,及身份和階級地位,顯示出達·芬奇的精湛畫技和他觀察自然的敏銳。另外蒙娜麗莎的眉毛因化學反應而不見了,背景曾有藍天。據考證,蒙娜麗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興,9%的厭惡,6%的恐懼,2%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