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土豆有什麼病害圖片
擴展閱讀
一千米等於多少平方圖片 2025-05-18 04:16:28
能在圖片上寫上字的軟體 2025-05-18 04:10:35

土豆有什麼病害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2-10 08:27:35

Ⅰ 土豆病害圖及防治有哪些

晚疫病:馬鈴薯晚疫病主要發生在葉面,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擴散到馬鈴薯上面,病情比較明顯。在發病初期葉片會出現一些斑點,慢慢的會變成褐色,在乾燥的情況下會使整株植物慢慢的乾枯、枯萎,如果環境比較濕潤馬鈴薯就會開始腐爛發臭。

防治:播種時可以選用脫毒馬鈴薯,播前一定要做好種薯處理,比如用百思特可濕性粉劑浸泡種子10-15分鍾,晾乾後進行播種。一定要嚴格進行栽培管理,必須用土質疏鬆、排水好的地段播種,要及時排灌,控制氮肥用量。在發病初期可以用濃度為72%的百思特可濕性粉劑治療,每次使用600-800倍液進行噴霧即可。

土豆種植注意事項

播種的馬鈴薯塊莖在地面下10厘米深的土溫達7度~8度,幼芽即可生長,10度~20度時幼芽茁壯成長並很快出土。播種時芽塊溫度與土壤溫度差別要小於0.5℃,過熱、過濕和過冷的天氣停止播種,防止芽塊腐爛。關注早晚溫度,早晨如溫度不允許則等溫度適宜以後播種,下午溫度不允許後結束播種。

播種深度應根據土質和墒情而定,土質疏鬆時要深播,黏土和下濕地可適當淺播,深度9-10厘米為易,深播12-15厘米。根據收獲的先後順序、當年的氣候適當調整播種深度,先收淺些,後收深些,多雨淺些,少雨深些。

Ⅱ 土豆的主要病害都有哪些該如何做好科學防治

一,早期疾病

馬鈴薯早期的衰弱是常見的,但發病程度受到品種,氣候,氣候等因素的影響,以及各個年份的某些差異。在亞勇地區,馬鈴薯早期給葯主要侵入馬鈴薯刀片,病變是同心的,圓形的或圓形的,深棕色,可導致馬鈴薯刀片脫落,野外植物是黃色的。

在這一領域的薯面積通常從4月下旬開始到5月。土豆是當前的(即,在中期和晚期),早期疾病是光,患者的葉片率為3%〜5%; 6月初至7月,馬鈴薯增長進入中期和晚期,亞勇地區逐漸進入高溫和下雨。本賽季,馬鈴薯早期疾病開始嚴重發生和疫情,一般約占患者病例的案例,較嚴重的塊可達到50%至70%。

預防和治療方法:每畝50%至50%(外蠟)可濕性粉50至100克或70%的紫荊(棱鏡)可濕性粉末150〜200克噴霧防治。間隔為7天,噴灑2至3次,可有效防止馬鈴薯早期疾病的發生和傳播。幾個主要疾病及其預防和控制技術在這里,請理解

第四,生理葉斑病

馬鈴薯生理葉斑常為稱為「六月疾病」。近年來,它更頻繁,通常在6月風中,大雨已經發生了,發病率迅速。疾病很重,植物嚴重劣等。馬鈴薯生理葉片主要發生在植物的中間和下葉中,有更多的疾病在發病機制上,並且在發病機制的早期階段,斑點逐漸形成,逐漸形成幾乎圓形或不規則的棕色,黑色棕色病變,症狀,如有光澤,透過岩漿,沒有摩擦層,無菌熱引發。馬鈴薯幼苗和長期疾病的馬鈴薯生理葉斑率較重,疾病主要由大風引起。

預防和治療方法:種子土豆可以選擇強烈的抗病,早期成熟度;強化現場管理,施肥基礎肥,增加磷,鉀肥,提高植物抗病性;土地需求,乾燥能量,洪水;有條件的馬鈴薯種植者可以早期種植。

Ⅲ 土豆葉片出現不規則黑點是什麼問題,如何防治

根據你的描述和圖片中葉片上顯示的症狀,可以判斷出你的土豆得的應該是炭疽病。也有人說這種情況是早疫病,個人感覺不像,這個症狀和早疫病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田間有土豆發病時,及時噴葯防治。葯劑可以選擇多硫懸浮劑、世高水分散粒劑、炭特靈可濕性粉劑、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等,一般5—7天噴葯一次,連續用葯3次。

Ⅳ 土豆病蟲害有哪些,分別如何防治

(2)蠐螬

①避免使用未腐熟的肥料,發現成蟲時用黑光燈進行誘殺。

②用阿維菌素、辛硫磷等葯劑做灌根處理,或用糖+醋進行誘殺。

③畝用200-250克50%辛硫磷乳油兌10倍量清水,然後均勻噴灑至25-30公斤細土上,待製成毒土後順壟條施,然後再適當淺鋤即可。

Ⅳ 馬鈴薯軟腐病是馬鈴薯的主要病害,馬鈴薯軟腐病症狀是什麼

馬鈴薯軟腐病由胡蘿卜軟腐歐文氏菌胡蘿卜軟腐致病變種和菊歐氏菌等幾種細菌單獨或混合侵染,胡蘿卜軟腐歐文氏菌胡蘿卜軟腐致病變種是引發我國馬鈴薯軟腐病的優勢致病菌,易在水中傳播如果土壤中有益菌群缺失或者含量極低,就會造成植物根部出問題,常年使用化肥農葯除草劑等造成土傳病害,土壤板結,農作物根腐等等問題,可使用有機肥或者生物有機肥調節土壤


一旦有新的土豆塊播種,可能就會感染土豆塊,在低溫高濕時會入侵而致病,因此大家一定要特別的注意好消毒。可以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當然也可以對種子進行消毒,將其緊迫啊在70%克露中馬鈴薯對土壤的要求高,特別是常年種植馬鈴薯的土地需進行輪換,不然上一茬馬鈴薯的生長殘留在土壤中的菌會滋生,危害下一茬馬鈴薯的生長。一般情況下馬鈴薯的種植土地三年更換一次。

Ⅵ 土豆中心葉片變黃,有黑斑,請問是什麼疾病

可能是感染了炭疽病或葉斑病。

(4)馬鈴薯封壟後,進入塊莖膨大期,施肥應以土大廚高鉀型功效粉劑水溶肥為主。間隔7-10天追施一次,連續使用2-3次,提高植株的抗病性,減少炭疽病的發生。

二、土豆葉斑病怎樣進行防治?

(1)發病地收獲後進行深耕,有條件的實行輪作。

(2)發病初期噴灑50%多霉威(多菌靈加萬霉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混殺硫懸浮劑500~600倍液、30%鹼式硫酸銅懸浮劑400倍液、1:1:200倍式波爾多液,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1、防治方法:

實行輪作深耕,可有效減少土壤有害致病菌,發病後,可使用50%多菌靈+萬霉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每7-10天噴霧一次,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2、土豆葉斑病防治方法:

(1)實行輪作深耕防有害致病菌。

(2)發病後可用50%多菌靈+萬霉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每7-10天噴霧一次,效果很好。

Ⅶ 土豆病害圖及防治方法

六、環腐病

1、馬鈴薯的環腐病是細菌性維管束病害之一,其發病率高達30.0%-40.0%,危害特別嚴重。該病主要發生在馬鈴薯的花期,從根部葉片開始,由下向上傳染,直到感染整株。發病初期,葉脈由綠變黃,並逐漸變枯萎,直至整株馬鈴薯倒伏死亡。

2、早期可用抗此病的品種進行種植,比如下寨65、青薯168等抗病效果都很不錯。一定要實施繁育無病種薯,無特殊要求時,可以用小整薯播種,切塊留種,切塊時可以用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刀具,這樣就能很好地控制此病的發生。

Ⅷ 土豆這種蔬菜在種植期間,常見的病害有哪些

馬鈴薯常見病害為馬鈴薯晚疫病、馬鈴薯早疫病、馬鈴薯環腐病:

1、馬鈴薯晚疫病:又稱疫病,是一種毀滅性病害,苗期至成株期均可發病,受害葉初在葉尖或葉緣處生水漬狀暗綠色斑點,潮濕時病斑迅速擴展,病健交界處不明顯,葉背病斑邊緣生一圈白色霉層,嚴重時病葉萎蔫變褐枯死,甚至整株葉片枯焦。受害莖上生長長短不一稍凹陷的褐色條斑。塊莖染病,初生褐色或紫褐色凹陷病斑。切視病薯,病斑下皮層變為紅褐色。乾燥時病斑干硬,潮濕時病薯變褐腐爛,有腐敗氣味,流行年份,損失嚴重。

Ⅸ 土豆切開後有一圈這個東西,可以持嗎是不是傳說中的馬鈴薯環腐病

不可以吃,這是馬鈴薯環腐病危害造成的。

馬鈴薯環腐病又稱輪腐病、轉圈爛、黃眼圈。是一種由細菌引起的維管束病害。植株受害常造成死苗、死株,一般減產20%,重者可減產60%以上,不僅影響產量,還會引起貯藏時爛窖,影響塊莖質量。

貯藏期溫度對病害也有影響,在溫度20℃上下貯藏比低溫1~3℃貯藏發病率高得多。播種早發病重,收獲早則病薯率低。病害的輕重還取決於生育期的長短,夏播和二季作一般病輕。

(9)土豆有什麼病害圖片擴展閱讀:

防治方法

1、建立無病留種田,盡可能採用整薯播種。有條件的最好與選育新品種結合起來,利用雜交實生苗,繁育無病種薯。

2、種植抗病品種經鑒定表現抗病的品系有:東農303、鄭薯4號、寧紫7號、廬山白皮、烏盟601、克新1號、豐定22、鐵筒1號、阿奎拉、長薯4號、高原3號、同薯8號等。

3、播前汰除病薯。把種薯先放在室內堆放五、六天,進行晾種,不斷剔除爛薯,使田間環腐病大為減少。此外用50mg/kg硫酸銅浸泡種薯10分鍾有較好效果。

Ⅹ 土豆是一種喜溫的農作物,土豆長著長著就枯葉了,是哪些失誤惹的禍呢

土豆就是馬鈴薯,土豆含有大量的澱粉,澱粉也是我們吃土豆主要攝取的能量。並且蛋白質的含量也較高,能夠促進人體的生長。

土豆在長期性旱災的條件下生長,平常又沒做到有關管理方法。種植者隨自身的需求和念頭,在長期性乾燥的條件下,一次性在持續高溫時間范圍灌溉很多的水份,便會造成土豆的枝幹凋謝。

化肥中加入有很多菌群,可以為土壤層填補很多菌群群,而且持續繁殖,抑止有危害有益菌的滋長,保養土豆根莖,調整改進土豆的生長自然環境,鬆散土地質量。為土壤層填補各種各樣營養元素,可以供奉土豆生長,並提升土豆的抵抗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