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地方的人 貼 天地爺 和 灶君爺
天地爺是貼在大堂正中央正對大門。灶君爺是貼在廚房西牆壁上面的。
Ⅱ 天地爺是只老天爺和老地爺嗎
要看你信仰是什麼
天地爺在道教神譜有天地兩字有:
三皇又名天地人甲三皇上帝
五皇(玉皇大帝和四方大帝們總名)又名:天地始祖五老上帝
三官總號:玉真天地水府三元三品三官大帝闕下三元妙緯宮
事實一般指是玉黃大帝,主要大家認他權力很大.什麼事都他都能管
但認真來說不是,玉黃大帝,和四方大帝平起座,總稱:五帝
在上是三清,都比五帝高
在早期的中,應該可以認為天官,地官,還有水官
但古代中,天地事實應該是天地人,三者才對,到了後面一般都不會寫出來,只是寫天地兩字
畢竟人還在,
而天地真在道教神話並沒是神靈一類說法,但是在普通人的心裡就是神靈
Ⅲ 在我家農村過年要供神,其中有一個是」天地爺」那神像上有」天地三屆十方真宰」有誰知道什麼意思嗎
"天地三界"指:天上\地上和陰界,可能你把界寫成了屆;
"十方"無實際意義,主要表示廣袤\大\等意思。
"真宰"就是真主的意思啊。
綜上所述,我相信你應該知道了吧.
Ⅳ 為什麼古時候結婚要「拜天地」呢
拜堂,中國傳統婚姻禮儀。是婚禮過程中最重要的大禮。拜堂之後,即正式結為夫妻。因古代婚禮中的交拜禮都是在堂室舉行,故稱。又稱拜天地、拜花堂、拜堂成親。廣泛流行於全國許多地區,漢、京、仫佬等民族均有該風俗。南北朝時,夫妻對拜固定為婚姻禮儀。
唐以前北方地區民間稱“交拜禮”,在特設的青廬(飾青布幔的屋子)舉行。唐時“拜堂”一詞正式出現。北宋時,新婚日先拜家廟,行合巹禮,次日五更,用一桌,盛鏡台鏡子於其上,望上展拜,謂之新婦展拜。至南宋,則改在新婚當天。坐富貴禮後,新婚夫婦牽巾到中堂先揭新娘蓋頭,然後“參拜堂,次諸家神及家廟,行參諸親之禮”。後世一般在迎娶當天先拜天地,然後拜堂。清代和民國時均有將拜天地和拜祖先統稱為拜堂禮之說。近代多於當日辰、巳、午中的某一個時辰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