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物學、醫學實驗咨詢
醫學微生物實驗技術
第一篇微生物學基本實驗技術
第一章微生物學實驗室設備及實驗器材
第一節細菌學實驗室建設
一、細菌學實驗室設置基本條件
二、基本設備和器具
三、幾種儀器的管理和使用
第二節病毒學實驗室的建設
一、病毒學實驗室的設置要求
二、幾種儀器的保護與使用
第三節常用實驗器材的准備
一、清潔法
二、消毒與滅菌法
【附11】清洗液的配製
參考文獻
第二章細菌的形態學檢查方法
第一節細菌大小的測定方法
一、基本原理
二、器材
三、試驗方法
第二節細菌形態的檢查方法
一、檢查工具——普通光學顯微鏡的使用及保護
二、暗視野顯微鏡檢查法
三、細菌不染色標本檢查法
四、細菌染色標本檢查法
第三節細菌特殊結構的檢查方法
一、莢膜染色法
二、鞭毛染色法
三、芽孢染色法
參考文獻
第三章細菌的培養技術
第一節培養基的種類和應用
一、培養基的種類
二、培養基的應用
第二節培養基的制備
一、調配
二、溶化
三、校正pH值
四、澄清過濾
五、分裝
六、滅菌
七、檢定
八、保存
第三節細菌培養分類及應用
一、分批培養
二、連續培養
三、應用
第四節細菌的培養
一、細菌的接種方法
二、細菌的培養方法
三、細菌L型的分離培養
【附31】Diene染色法與857培養基的制備
參考文獻
第四章細菌的生化鑒定
第一節糖(醇)類代謝試驗
一、氧化發酵試驗(OF試驗)
二、甲基紅試驗(MR試驗)
三、V??P(Voges??Proskauer)試驗
四、β?舶餚樘擒彰甘匝?
五、七葉苷水解試驗
六、澱粉水解試驗
七、甘油復紅試驗
八、石蕊牛乳試驗
第二節氨基酸和蛋白質代謝試驗
一、靛基質(吲哚)試驗
二、硫化氫試驗
三、尿素酶試驗
四、明膠液化試驗
五、苯丙氨酸脫氨酶試驗
六、氨基酸脫羧酶試驗
七、精氨酸雙水解酶試驗
八、肉渣消化試驗
第三節有機酸鹽和胺鹽利用試驗
一、枸櫞酸鹽利用試驗
二、丙二酸鹽利用試驗
三、馬尿酸鈉水解試驗——三氯化鐵法
四、馬尿酸鈉水解試驗——茚三酮法
五、乙酸鹽利用試驗
六、惟一碳源試驗
七、惟一氮源試驗
八、生長因子試驗
第四節呼吸酶類試驗
一、過氧化氫酶試驗
二、氧化酶試驗
三、硝酸鹽還原試驗
四、氯化三苯四氮唑試驗
第五節毒性酶類試驗
一、血漿凝固酶試驗
二、磷酸酶試驗
三、鏈激酶試驗
四、卵磷脂酶
五、DNA酶試驗
第六節其他試驗
一、膽鹽溶菌試驗
二、CAMP試驗
三、桿菌肽抑菌試驗
四、Optochin敏感試驗
五、新生黴素抑菌試驗
六、呋喃唑酮抑菌試驗
七、0/129抑菌試驗
參考文獻
第五章病毒的觀察、培養鑒定及檢測方法
第一節電子顯微鏡觀察病毒法
一、電子顯微鏡
二、電鏡負染觀察病毒方法
三、免疫電鏡觀察病毒形態
第二節病毒的分離培養與鑒定
一、雞胚培養技術
二、組織培養技術
三、動物接種
第三節血清學檢查法
一、中和試驗
二、血凝及血凝抑制試驗
三、補體結合試驗
四、凝膠免疫擴散試驗
參考文獻
第六章真菌的常規檢查法
第一節真菌的一般檢驗法
一、不染色標本直接檢驗法
二、染色標本檢查法
第二節產毒真菌的檢驗
【附61】常見黴菌特徵
第三節真菌的培養方法
一、斜面培養
二、玻片培養
三、平板培養法
第四節酵母菌的檢查與鑒定
一、酵母菌直接鏡檢計數法
二、酵母菌的鑒定
三、白假絲酵母菌的鑒定
四、隱球菌的鑒定
參考文獻
第七章支原體的檢測
第一節概述
一、分離培養技術
二、支原體分型試驗
三、支原體污染細胞培養的檢測方法
第二節細胞培養中支原體污染的檢測
一、培養法檢測支原體
二、熒光染色法(DNA染色法)檢測支原體
三、PCR法檢測支原體
四、支原體的掃描電鏡檢測
參考文獻
第八章衣原體的檢測
一、衣原體特異性抗原和抗體檢測
二、特異性核酸檢測
參考文獻
第九章微生物數量的測定
第一節顯微鏡直接計數法
一、材料
二、方法
第二節平板培養計數法
一、材料
二、方法
第三節最大可能數計數法
一、材料
二、方法
第四節光電比濁計數法
一、材料
二、方法
第五節濾膜法
一、材料
二、方法
第六節病毒計數
一、材料
二、方法
三、影響蝕斑形成的因素
參考文獻
第十章微生物毒力的測定
第一節內毒素的測定——鱟試驗
一、材料
二、方法
三、結果
第二節外毒素的毒性檢測
一、材料
二、方法
三、結果
第三節病毒毒力測定
一、材料
二、方法
三、注意事項
第四節細菌毒力的檢測
一、材料
二、方法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菌株、毒株的保存方法
第一節菌株的保存與管理
一、菌種的保存
二、菌種保管
三、常用的保存菌種的方法
第二節毒株的保存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葯物敏感試驗
第一節細菌的耐葯機制
一、細菌耐葯性的概念
二、細菌耐葯性的產生機制
第二節需氧菌和兼性厭氧菌的體外抗菌葯物敏感性試驗
一、體外葯敏試驗的抗菌葯物選擇
二、抑菌試驗
三、聯合葯物敏感試驗和殺菌試驗
四、檢測細菌耐葯性的其他方法
第三節厭氧菌的體外抗菌葯物敏感試驗
一、稀釋法
二、E試驗
第四節酵母樣真菌的體外抗菌葯物敏感試驗
一、常量(試管)肉湯稀釋法
二、微量肉湯稀釋法
第五節結核分枝桿菌的體外抗菌葯物敏感試驗
一、臨床實驗室進行結核分枝桿菌體外抗菌葯物敏感試驗的指征
二、體外葯敏試驗抗分枝桿菌的葯物選擇
三、抗分枝桿菌葯物原液的配製及保存
四、培養基
五、結核分枝桿菌體外葯敏試驗方法
六、結核分枝桿菌體外葯敏試驗的質控菌株
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微生物實驗室質量控制
第一節常規儀器的質量控制
一、滅菌器的效果檢測
二、恆溫孵育箱、水浴箱及冰箱
三、厭氧箱及厭氧罐
四、CO2培養箱
五、生物安全罩
六、細菌培養儀
七、微生物鑒定儀
八、其他儀器
第二節標准菌株的質量控制
一、質控標准菌株應具備的條件
二、質控標准菌株的來源
三、標准菌株的保存
第三節培養基的質量控制
一、建立制備培養基的記錄
二、培養基的外觀檢查
三、無菌試驗
四、培養基的一般質量控制
五、培養基的性能監測
第四節葯敏試驗的質量控制
一、擴散法的質量控制
二、稀釋法的質量控制
三、用標准菌株對厭氧菌葯敏試驗進行質量控制
四、結核分枝桿菌葯敏試驗的質量控制
第五節其他項目的質量控制
一、試劑、染色液及抗血清的質量控制
二、處理臨床標本的質量控制
參考文獻
第二篇與微生物相關的實驗技術
第十四章細胞培養技術
第一節概述
一、培養細胞的生長類型
二、培養細胞的生長特點
三、培養細胞的生長條件
第二節常用的細胞培養方法
一、原代培養
【附141】培養要點
二、傳代細胞培養
三、二倍體細胞培養
四、其他培養(包括大規模培養)方法
第三節培養細胞的生長、增殖及其觀察
一、培養細胞的生長和增殖
二、培養細胞生長和增殖的觀察
第四節培養細胞的保存和運輸
一、組織塊保存法
二、細胞懸液保存法
三、單層細胞保存法
四、低溫凍結保存和復甦
五、細胞運輸
第五節培養細胞污染的檢測排除
一、生物污染的檢測
二、微生物污染的防治
第六節培養細胞基本設備與器具
一、基本設備
二、常用器械
三、培養器皿
第七節細胞培養液
一、生理平衡鹽溶液
二、天然培養基
三、合成培養液
四、生長液和維持液
五、無血清培養液
第八節細胞培養在病毒研究中的應用
一、細胞培養的應用
二、判斷病毒生長復制的方法
三、細胞培養在病毒研究工作中的價值
參考文獻
第十五章抗體的制備
第一節普通診斷血清的制備
一、免疫原的制備
二、免疫動物的選擇
三、免疫方法
四、免疫血清的收獲
五、免疫血清的保存
第二節單克隆抗體技術
一、概述
二、B細胞雜交瘤的制備
參考文獻
第十六章免疫血清學檢查方法
第一節凝集試驗
一、直接凝集反應
二、間接凝集反應
第二節沉澱反應
一、液體內沉澱反應
二、凝膠內沉澱反應
第三節補體結合試驗
第四節免疫熒光技術
一、熒游標記物的制備
二、熒光免疫顯微技術
三、流式熒光免疫技術
四、時間分辨熒光免疫測定
五、熒光偏振免疫測定
第五節酶免疫技術
一、酶的選擇與試劑的制備
二、酶聯免疫吸附測定
三、細胞酶聯免疫吸附測定
四、液相酶免疫測定
五、均相酶免疫測定
第六節放射免疫測定技術
一、放射免疫測定
二、免疫放射測定
三、放射受體分析
第七節免疫金標記技術
一、基本原理
二、膠體金的制備
三、膠體金標記蛋白的制備
四、膠體金標記技術在免疫學試驗中的應用
第八節化學發游標記及發光免疫測定
一、發光現象
二、化學發光
三、生物發光
四、發游標記物
五、發光免疫標記技術
六、發光免疫分析技術
七、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
第九節免疫電鏡技術
一、免疫標記方法
二、鐵蛋白標記免疫電鏡技術
三、酶標記免疫電鏡技術
四、膠體金標記免疫電鏡技術
五、凝集素標記免疫電鏡技術
六、免疫電鏡技術的不標記抗體法
參考文獻
第十七章分子生物學技術
第一節細菌質粒指紋圖譜分析
一、瓊脂糖凝膠電泳
二、質粒的限制性內切酶分析
第二節細菌DNA(G+C)含量測定
一、細菌DNA的提取
二、細菌DNA(G+C)含量測定
三、(G+C)含量在細菌分類鑒定中的應用
第三節核酸雜交技術
一、膜上印跡雜交
二、核酸原位雜交
第四節PCR技術
一、PCR技術的原理
二、PCR技術在病原體診斷方面的應用
三、PCR檢測病原微生物應用實例
第五節生物晶元技術
一、概述
二、生物晶元在醫學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第十八章其他微生物學檢測技術
第一節細菌編碼鑒定技術
第二節細菌自動化鑒定系統
一、微生物數碼分析鑒定系統
二、自動化設備
三、血培養檢測和分析系統
第三節氣相色譜技術在細菌學研究中的應用
一、氣相色譜儀
二、氣相色譜法的特點
三、細菌分析應用舉例
參考文獻
第十九章電泳技術
第一節概論
一、電泳法分類
二、電泳的基本原理
三、影響被分離物質遷移率的因素
第二節瓊脂糖凝膠電泳
一、瓊脂糖凝膠的性質
二、電泳裝置
三、電泳緩沖液
四、凝膠濃度的選擇
五、常規瓊脂糖凝膠電泳
六、鹼性瓊脂糖凝膠電泳
七、瓊脂糖電泳分離血清脂蛋白
第三節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
一、非變性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
二、變性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
三、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分離血清蛋白質
第四節等電聚焦電泳
一、試劑及器材
二、操作步驟
三、注意事項
四、評價
參考文獻
第二十章實驗動物和動物實驗技術
第一節實驗動物學
一、實驗動物學的基本概念
二、實驗動物學的研究對象
三、實驗動物學的研究范圍
四、實驗用動物
第二節實驗動物
一、實驗動物分類
二、實驗動物對環境因素的要求
第三節動物實驗技術
一、實驗動物的固定、編號和分組
二、實驗動物的麻醉
三、實驗動物的去毛、給葯、采血和處死
參考文獻
第二十一章微生物遺傳變異及相關技術
第一節遺傳變異的物質基礎
一、細菌染色體
二、質粒
三、轉位因子
第二節細菌轉化實驗
一、材料
二、方法
三、結果
第三節細菌總DNA的提取
一、材料
二、方法
第四節細菌質粒DNA的提取
一、材料
二、方法
第五節細菌誘發突變的實驗
一、經紫外線誘變篩選營養缺陷型突變株
二、經亞硝酸誘變篩選乳糖發酵突變株
三、轉座子引起的插入突變
參考文獻
第二十二章各種臨床標本的微生物學檢查
第一節血液標本
一、實驗材料
二、實驗方法
三、實驗結果
四、臨床意義
第二節糞便標本
一、實驗材料
二、實驗方法
三、實驗結果
四、臨床意義
第三節尿液標本
一、實驗材料
二、實驗方法
三、實驗結果
四、臨床意義
第四節泌尿生殖道標本
一、實驗材料
二、實驗方法
三、實驗結果
四、臨床意義
第五節痰液及呼吸道標本
一、實驗材料
二、實驗方法
三、實驗結果
四、臨床意義
第六節膿液及創傷感染標本
一、實驗材料
二、實驗方法
三、實驗結果
四、臨床意義
第七節無菌體液(腦脊液、穿刺液)標本
一、實驗材料
二、實驗方法
三、實驗結果
四、臨床意義
第八節組織標本
一、實驗材料
二、實驗方法
三、實驗結果
四、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第三篇各種環境中微生物的檢測
第二十三章生活環境中致病菌的檢測
第一節水環境中致病菌的檢測
一、水樣的採集與處理
二、水中沙門菌的分離
三、水中志賀菌的分離
四、水中霍亂弧菌的分離
五、水中銅綠假單胞菌的分離
第二節空氣環境中致病菌的檢測
一、固體撞擊法檢測空氣中溶血性鏈球菌
二、自然沉降法檢測空氣中溶血鏈球菌
第三節食品中常見致病菌的檢測
一、食品中沙門菌的檢測
二、食品中志賀菌屬的檢測
參考文獻
第二十四章醫院感染中的微生物監測
第一節醫院感染的特點
一、醫院感染的流行特點
二、醫院感染的微生物學特點
第二節醫院感染的微生物學監測
一、空氣中細菌學監測
二、物體表面的微生物學監測
三、手微生物學污染監測
四、敷料、紗布微生物學監測
五、生物製品微生物學監測
六、金屬、玻璃器械微生物學監測
七、消毒液的細菌學檢測
參考文獻
第二十五章新發現微生物的檢測
第一節SARS病毒的實驗室檢測
一、病原生物學特性
二、流行病學
三、發病機制
四、實驗室診斷
五、小結——SARS診斷依據
附件251非典型肺炎病例實驗室檢測標本採集技術指南
附件252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實驗室暫行管理辦法
第二節禽流感病毒的實驗室檢測
一、病原生物學特性
二、流行病學
三、臨床表現
四、診斷方法
五、實驗室診斷
六、禽流感與人的關系
附件25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流行性感冒診斷標准及處理原則
附錄A病原學診斷方法
附錄B血清學診斷方法
附錄C紅細胞凝集抑制試驗
附錄D神經氨酸酶活性抑制試驗
附錄E對流免疫電泳及瓊脂凝膠沉澱試驗
附錄F流感快速診斷方法
附件254禽流感病毒的實驗室檢測技術方案
附件255WHO甲5型(H5)流感病毒鑒定試劑盒的使用方法
參考文獻
第四篇生?物?戰?劑
第二十六章生物戰劑
第一節病原微生物危險度等級
一、一級危險度微生物
二、二級危險度微生物
三、三級危險度微生物
四、四級危險度微生物
第二節生物戰劑概況
一、生物戰劑的標准
二、攻擊人的生物戰劑實驗室危險度
第三節常用的病毒性生物戰劑
一、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病毒
二、漢坦病毒
三、天花病毒
四、馬爾堡病毒
五、埃博拉病毒
六、森林腦炎病毒
七、黃熱病毒
第四節常用的細菌性生物戰劑
一、炭疽芽孢桿菌
二、鼠疫耶爾森菌
三、布魯菌
四、鸚鵡熱衣原體
第五節常用的毒素性生物戰劑
一、葡萄球菌腸毒素
二、肉毒毒素
三、志賀毒素
四、破傷風毒素
第六節常用的立克次體生物戰劑
一、普氏立克次體
二、立氏立克次體
第七節常用的真菌生物戰劑
一、莢膜組織胞漿菌
二、球孢子菌
B. 痰,讀什麼
這個字讀作「tán」,痰是一種由許多成分組成的物質,它的高液體含量是上皮對離子和水轉運的結果,而它的大分子主要來源於血液的漏出或局部分泌細胞的產物。當呼吸道發生炎症病變時,呼吸道液體的成分就會發生改變,形成痰液。痰液中包含粘液、異物、病原微生物,各種炎症細胞及壞死脫落的粘膜上皮細胞等成分。
C. 痰和鼻涕有什麼區別啊
鼻涕不是痰。兩者不是一回事。
(一)鼻涕是正常情況下,部分生物的鼻腔黏膜時時都在分泌黏液,以濕潤鼻腔膜,濕潤吸進的空氣,並粘住由空氣中吸入的粉塵和微塵和微生物。
大部分的鼻涕是鼻黏膜自己分泌的。鼻黏膜含有一種杯狀細胞,它製造出很多黏蛋白,黏蛋白被釋放到細胞外頭後,大量地吸收水分這就形成了供鼻腔使用的鼻涕。
有一部分鼻涕其實是眼淚。這些淚水從淚腺產生,部分流到淚小管,再通過鼻淚管流到鼻腔,成為鼻涕的一部分。
(二)痰是一種由許多成分組成的物質。它的高液體含量是上皮對離子和水轉運的結果,而它的大分子主要來源於血液的漏出或局部分泌細胞的產物。
/iknow-pic.cdn.bcebos.com/dbb44aed2e738bd4ae0e6122af8b87d6277ff9f2"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dbb44aed2e738bd4ae0e6122af8b87d6277ff9f2?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www.imagebunk.com/pic_dbb44aed2e738bd4ae0e6122af8b87d6277ff9f2"/>
(3)痰圖片有什麼臨床意義擴展閱讀:
流鼻涕最多見於鼻炎,鼻息肉,鼻竇炎等。常見的流鼻涕的原因包括:
1、感冒,初期為清水樣或者粘液性,感冒後期可以出現膿涕。
2、慢性鼻炎:鼻涕多為粘液性鼻涕。量可多可少,
3、過敏性鼻炎:為流清水樣涕,量較多,伴有打噴嚏,鼻癢感,可常年性發作,也可以季節性發作。過敏性鼻炎的病人可以伴有哮喘,尤其是小兒。
4、慢性鼻竇炎,多為粘液膿性分泌物,雙側或者單側,伴有鼻塞,頭昏,記憶力下降等。單側的鼻竇炎要考慮牙源性鼻竇炎。
5、鼻息肉也可以出現流清水涕,感染時可以伴有流膿涕,可出現鼻塞,頭昏,記憶力下降等。
6、小兒的分泌比較旺盛,如果沒有其它不適,可能為冷空氣刺激鼻腔引起,不需要特別處理。單側鼻塞伴涕中帶血可能為鼻腔內異物引起。
參考資料:/ke..com/item/%E9%BC%BB%E6%B6%95/2753740?fr=aladdin#4"target="_blank"title="只支持選中一個鏈接時生效">網路-鼻涕
參考資料:/ke..com/item/%E7%97%B0/16377796"target="_blank"title="只支持選中一個鏈接時生效">網路-痰
D. 肺的痰有什麼顏色
一般來說肺炎的痰也可以是粘痰,也可以是濃痰,還有可能是泡沫樣的痰液,根據病原體的不同,痰的性狀也有比較不同的,一般來說葡萄球菌感染容易是黃痰,大葉性肺炎可以是鐵銹色痰液,真菌感染多為稀薄的痰液,可以做痰培養確定感染的原因,然後做進一步治療的
E. 風痰卒中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風痰引起的中風。。風痰為臨床常見的痰證之一,宋元以來,一直列為五種痰證之首。既稱風痰,當是有風有痰,風與痰合邪為患,而究其形成的機理,則離不開經絡受病。
F. 白色粘痰用字母什麼表示
phlegm。
分詞翻譯:
粘的英語翻譯:
mucosity;paste;stick;viscidity
【建】mucopeptide
痰的英語翻譯:
phlegm;sputum【醫】expectoration;sputamentum;sputhum
痰是呼吸道受刺激後所分泌的液體。痰中含有黏液、病原微生物、炎症細胞、壞死脫落的粘膜上皮細胞等物質。
痰的本質是人體的生理現象,病理的情況,痰液量會增多,是機體的自我保護功能。因病而生痰的,有風痰、熱痰、寒痰、燥痰、濕痰等。
如果是少量白色粘性痰液,不伴有其他全身症狀或僅有咽部異物感,刺激性咳嗽等輕微症狀,多半是慢性咽炎的可能性大。
G. 白痰是什麼原因,有什麼害處
咳出黃痰和白痰,分別代表什麼問題?哪種情況更加嚴重?
很多人乾咳的過程中都是會伴隨著痰液的發生,可是有些人會將口中的痰隨意吐在地面上,這是十分影響形象又不文明的事兒。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都還沒控制的情況下,我們需要特別注意。
咳出黃痰的病人由於氣管受到感染,肺臟身心健康遭受危害,可以選用一些滋養心肺功能,保養肺臟作用能的蜂蜜檸檬水、梨紅豆糖水、百合茶開展調補。這種可以有效地減輕病症,與此同時還能夠具有補氣補血的作用,對止咳化痰有益處。
那麼還有更細心的人發現,有時候有的人還會咳出黑痰,這是怎麼回事呢?
常常抽煙的人這樣的事情應當看到過,因此不奇怪,黑痰大部分情形下是由於大家常常抽煙造成的,有一部分人是因為工作的原因,可能需要觸碰許多粉末狀、塵土、重金屬超標化學物質,因此也會發生黑痰。
當人吐出黑痰一定要注意了,這或許是因為肺部纖維化造成,肺臟早已逐漸炎症、流血,比較嚴重的情況下也許會咯血,因此一定要及早就診查驗。
無論吐出怎樣顏色的痰,這都是身體生病的表現,它們對身體都有一定的影響。那麼無論哪一種痰液發生,都需要立即做好醫治查驗,我們知道病況拖久了都是會使病症更為嚴重。
H. 呼吸內科主治醫師《專業知識》復習題附答案
2017年呼吸內科主治醫師《專業知識》復習題(附答案)
復習題一:
C1.肺炎球菌肺炎完全消散一般為:
A. 一周
B. 二周
C. 三周
D. 四周
E. 四周以上
D2.肺膿腫早期的X線表現與下列哪種疾病最相似?
A. 支氣管肺癌
B. 肺結核
C. 肺囊腫
D. 細菌性肺炎
E. 支原體肺炎
D3.73歲女患,有肺心病病史3年,因一個月來低熱,乏力,咯白粘痰帶血絲來診,體檢
:消瘦,肺氣腫體征,兩肺底少量捻發音,右鎖骨下區可聞細小濕羅音,心音純整,
心率78次/分,律齊.肝肋下1.5厘米,無觸痛,下肢無水腫,胸片顯示兩肺紋理增
強,右肺尖斑片狀陰影,密度不均勻.最可能的診斷是:
A.肺心病合並肺內感染
B.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
C.支氣管擴張合並感染
D.右肺上浸潤型肺結核
E.支氣管肺癌
A4.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動脈血氣主要表現為:
A. PaO2降低
B. PaCO2降低
C. PH降低
D. HCO3-降低
E.PaCO2升高
D5.肺癌侵犯胸膜引起癌性胸腔積液的肺癌是:
A. Ⅰ期
B. Ⅱ期
C. Ⅲ期
D. Ⅳ期
E. Ⅴ期
D6.男性,20歲,近4周來,咳嗽、咳少量粘液痰,伴午後低熱,體檢:T37.6℃肩胛間區
叩診稍濁,並聞濕性羅音,診斷最可能是
A.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
B.肺炎支原體肺炎
C.克雷白桿菌肺炎
D.肺結核
E.病毒性肺炎
C7.診斷阻塞性肺氣腫最有意義的肺功能檢查結果是:
A. 肺總量增加
B. 時間肺活量減低
C. 殘氣量/肺總量增加
D.流速一容量曲線改變
E.肺最大通氣量減少
C8.肺心病呼吸衰竭時吸氧應:
A. 高流量吸氧
B. 按需給氧
C.低濃度(< 35%)持續給氧
D.低濃度間斷給氧
E.以上都不是
C9.重度哮喘每天靜脈應用氨茶鹼一般不超過:
A. 1.5g
B. 2.0g
C. 1.0 g
D. 0.5g
E. 2.5g
B10.氧分壓對氧飽和度影響最明顯的在氧離曲線的:
A. 全過程
B. 陡直部分
C. 平坦的前半部分
D. 平坦的後半部分
E.起始部分
D11.以下關於正常肺循環的敘述何者外都是正確的?
A.肺小動脈和靜脈之間典型的壓力差約為6mmHg
B.出生時,肺小動脈的肌層和全身小動脈相似,都有很寬的由平滑肌組成的
血管中層
C.支氣管和肺靜脈循環之間一般都有廣泛的側支循環
D.運動時,肺血管的阻力保持不變
E.參與氣體交換的.肺毛細血管總表面積估計約為60~70㎡
C12.患者男性,60歲,血源性肺膿腫患者,突然出現左胸痛,繼之呼吸困難。
查體:口唇紫紺,氣管右移,左肺呼吸音減低,最可能發生的是:
A. 急性心肌梗塞
B. 肺梗塞
C. 自發性氣胸
D. 急性左心衰竭
E. 阻塞性肺不張
B13.患者女性,30歲,發熱伴咳嗽、呼吸困難半月,有種植蘑菇史。查體:心
肺無異常,痰中找到抗酸桿菌,胸片示雙肺散在密度增高陰影,分布均勻,
大小一致,密度一致,最可能的診斷是:
A. 蘑菇肺
B.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
C. 亞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
D. 肺泡癌
E.狼瘡性肺炎
14.患者男性,70歲,活動後氣短2年,進行性加重伴乾咳,口服抗生素及平
喘葯無效。查體:呼吸 30次/min,雙下肺可聞及帛裂音,杵狀指(十),胸
片示雙下肺見條索狀及小結節狀陰影。動脈血氣:PaO2>30mmHg,PaCO2
40mmHg,最可能診斷是:
A. 慢性支氣管炎
B. 急性左心衰竭
C. 轉移性肺癌
D. 粟粒性肺結核
E. 特發性肺纖維化
A15.患者男性,73歲,發熱、咳嗽半月。人院2月前有類似症狀,胸透右上肺
片狀密度增高陰影,抗炎治療好轉。查體:右上肺呼吸音低,無干濕性啰音,
胸片示右上飾大片緻密陰影,血白細胞 12.8 X 10的9次方/L,中性 0.85,
淋巴 0.15,最可能診斷是:
A. 肺炎球菌肺炎延遲消散
B. 支原體肺炎
C. 乾酪性肺炎
D. 機化性肺炎
E.肺癌並阻塞性肺炎
E16.65歲,反復咳嗽、咯痰30年,因受涼而加重,伴氣喘,痰不易咯出,查體:神志清,
紫紺,半卧位,呼吸38次/分,T37℃,叩肺過清音,雙肺可聞濕性羅音,心率100次/
分,律齊,肝肋下2cm,質中,輕壓痛,肝頸靜脈迴流徵陽性,雙下肢輕度浮腫,下列
哪項處理不合適?
A.持續低流量給氧
B.補液和祛痰
C.給予抗生素
D.給予雙氫克尿塞
E.給予洋地黃
B17.患者女性,25歲,低熱、咳嗽。痰中帶血20天,痰中找到抗酸桿菌。胸
片示右上肺病灶新鮮,有薄壁空洞,診斷是:
A.原發性肺結核 上0/(-) 塗(十),進展期
B.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 上0/(-) 塗(十),進展期
C.血播散型肺結核 上0/(-)塗(十),進展期
D.浸潤型肺結核 上0/(-)塗(十),進展期
E.浸潤型肺結核 上0/(-) 塗(十),穩定期
A18.患者男性,20歲,因發熱、乏力、厭食、咳嗽1個月,咯血3天。胸片示
右肺上對後段炎性病變,伴空洞形成,內無液平。最可能診斷是:
A. 空洞性肺結核
B. 肺膿腫
C. 肺囊腫並感染
D. 肺癌並空洞形成
E.支氣管擴張並感染
C19.患者女性,58歲,突發左胸一過性刺痛伴呼吸困難5小時,不能平卧,既
往有慢性支氣管炎病史,左下肺呼吸音消失,心率110次/min,可聞及早搏
3次/min,最可能的診斷是:
A. 急性左心衰竭
B. 結核性胸膜炎
C. 自發性氣胸
D. 肺不張
E. 支氣管哮喘
C20.最常見的成人繼發性肺結核是:
A. Ⅰ型肺結核
B. Ⅱ型肺結核
C. Ⅲ型肺結核
D. Ⅳ型肺結核
E. Ⅴ型肺結核
復習題二:
1.與速發型哮喘反應關系最密切的炎症細胞是: b ( )
A.嗜酸性粒細胞 B.肥大細胞
C.中性粒細胞 D.巨噬細胞
E.淋巴細胞
2.一哮喘患者,表現為焦慮、煩躁、呼吸頻率加快,能正確回答問題,但只能說單字,雙肺可聞及滿布哮鳴音,其診斷為: c ( )
A.哮喘急性發作(輕度) B.哮喘急性發作(中度)
C.哮喘急性發作(重度) D.慢性哮喘發作(重度)
E.哮喘急性發作(危重)
3.導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和肺心病,占第一位的原因是: e ( )
A.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 B.塵肺
C.支氣管哮喘 D.支擴
E.以上都不是
4.慢性呼吸衰竭最多見的原因是: b ( )
A.肺血管病變 B.慢性阻塞性肺病
C.廣泛胸膜增厚 D.廣泛肺間質纖維化
E.呼吸肌疾病
5.確定患者有無呼吸衰竭,下列指標中最有意義的是: a ( )
A.血氣分析 B.發紺
C.神志變化 D.呼吸困難
E.多汗
6.肺通氣/血流比值的正常值為: d ( )
A.1.0 B.2.0
C.0.96 D.0.84
E.0.6
7.對於慢性呼吸衰竭,下列有關失代償性呼吸性酸中毒的處理原則中,最重要的是: ( )
A.補充碳酸氫鈉、糾正酸中毒 e B.積極控制感染
C.持續低流量給氧 D.補充血容量
E.增加通氣量
8.一休克型肺炎的病人,經應用抗生素和補液治療後好轉,體溫好轉,病情改善,但前日開始出現進行性呼吸急迫、焦慮。查體:體溫37℃,血壓116/60 mmHg,脈搏90次/分,呼吸36次/分,唇發紺,兩肺可聞及濕性啰音,該病人可能出現的情況是: ( )
A.並發心肌炎 b B.並發ARDS
C.並發氣腳胸 D.並發心力衰竭
E.並發二重感染
9.下述原發性支氣管肺癌臨床表現中,最常見的早期症狀是: a ( )
A.咳嗽 B.咯血
C.胸痛 D.呼吸困難
E.發熱
10.支氣管肺癌患者出現Horner綜合征,病側眼險下垂,瞳孔縮小,眼球內陷,同側頸部與胸部無汗或少汗,是因為: d ( )
A.腫瘤壓迫膈神經 B.腫瘤壓迫臂叢神經
C.腫瘤壓迫上腔靜脈 D.腫瘤壓迫頸交感神經
E.腫瘤壓迫肋間神經
11.女性,30歲,午後發熱、右胸痛3周,輕咳1周。胸片示右側胸腔積液,結合胸水化驗診斷為右側結核性胸膜炎。治療方案為2SHRZ/7HR,早期加用潑尼松輔助治療。應用潑尼松的目的是: d ( )
A.替代治療
B.防止病灶播散
C.預防發生其他部位的結核
D.減輕毒性症狀,促進胸水吸收
E.發揮抗炎作用
12.肺炎球菌的致病力主要取決於: b ( )
A.細菌產生的內毒素
B.細菌莢膜對肺組織的侵襲力
C.細菌的大量、快速繁殖
D.細菌毒素誘發溶血
E.細菌產生的外毒素
13.軍團菌肺炎的診斷標准之一為: a ( )
A.前、後兩次血清軍團菌抗體滴度呈4倍以上增高
B.前、後兩次血清軍團菌抗體滴度呈6倍以上增高
C.X線胸片肺部具有炎症性陰影 D.痰塗片見有革蘭陽性球菌
E.前、後兩次血清軍團菌抗體滴度呈2倍以上增高
14.關於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電圖表現的描述,最正確的是: e ( )
A. 額面平均電軸≥一90°
B.SV1+RV5≥1.05 mV
C.不完全左束支傳導阻滯
D.不典型肺型P波
E.V1~V3可出現類似陳舊性心肌梗死圖形的QS波
15.結核菌素試驗陰性反應的臨床意義,下列選項中錯誤的是: c ( )
A.表示身體未受過結核感染
B.已感染結核未產生變態反應(初次感染後4~8周內)
C.受過結核菌感染.但無活動病灶
D.粟粒性肺結核
E.腎病綜合征潑尼松治療中
16.女,28歲,午後發熱1周伴乾咳、左胸痛,活動後氣急2天。胸透提示左側胸腔積液,血白細胞7.8×109/L,胸水為淡血性滲出液,淋巴細胞0.65,最可能的診斷為: ( )
A.細菌性肺炎並胸膜炎 b B.結核性胸膜炎
C.肺栓塞並胸腔積液 D.癌性陶腔積液
E.病毒性胸腔積液
17.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搶救,下列選項中最重要的是: d ( )
A.強心劑 B.利尿劑
C.抗生素 D.盡量改善呼吸功能
E.營養支持
18.不是應用機械通氣的指征是: d ( )
A.意識障礙,呼吸不規則
B.氣道分泌物多且排痰障礙
C.極易發生嘔吐及誤吸
D.肺大皰
E.嚴重缺氧或(和)CO2瀦留
l9.關於肺泡表面活性物質,下列選項中錯誤的是: b ( )
A.主要由肺泡Ⅱ型細胞產生
B.是一種脂蛋白
C.主要成分是二棕櫚醯卵磷脂
D.分布於肺泡液體分子的內層
E.缺乏時,可引起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
20.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d ( )
A.O2與CO2都以物理和化學結合兩種形式存在於血液中
B.溶解於血液中的O2產生的張力叫血氧分壓
C.O2與Hb結合後形成氧合血紅蛋白
D.O2與血紅蛋白結合慢、可逆。需酶催化
E.CO2主要以HCO3-形式在血液中運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