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佛教有哪些經文
《大佛頂首楞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乘妙法蓮華經》 、《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阿彌陀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佛說葯師如來本願經》 、《佛說地藏菩薩本願經》、《楞嚴經》、《金剛經》、《心經》等
內容介紹:
1.《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梵文: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हृदयसूत्र Prajñāpāramitā Hṛdaya。藏文:བཅོམ་ལྡན་འདས་མ་ཤེས་རབ་ཀྱི་ཕ་རོལ་ཏུ་ཕྱིན་པའི་སྙིང་པོ། 有時也稱《般若波羅蜜心經》,為《金剛經》降伏其心篇,簡稱《心經》。全經只有一卷,260字,屬於《大品般若經》中600餘卷中的一節。
2.《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vajra cchedikā prajñā pāramitā 梵文釋義:以能斷金剛的智慧到彼岸),簡稱《金剛經》。後秦鳩摩羅什翻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法本是最早也流傳最廣的譯本。
3.《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簡稱《楞嚴經》或《首楞嚴經》)
《楞嚴經》是佛教的一部極為重要的經典。在《法滅盡經》上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餘的經典跟著就滅了。
如楞嚴經不滅,正法時代就現前。楞嚴經包括:序分、三番破識、十番顯見、剖妄出真、會通四科、圓彰七大、審除細惑、從根解結、二十五聖圓通章、四種清凈明誨、楞嚴神咒、十二類生、歷位修證、七趣、五十陰魔。
4.《妙法蓮華經》
此經被稱為『成佛的妙法』,經中有原文稱此經為『經中第一』,可見其重要性。此經也比較長,有28品,但也是比較容易讀 的。需要注意的是:此經中佛理至深,讀此經前讀者一定要對佛陀有絕對的信心,否則如讀了又不信,乃至謗經,反而可能遭大惡報,不如不讀。佛講此經之前,就 有5000弟子及居士自己主動離開,因為他們善根福德因緣不夠,業障所阻,得少為足,不願意聽。如果你自信善根福德因緣足夠,對佛有絕對的信心,絕不會誹 謗此經,當然應盡快找來看,大有益處。
5.《大方廣佛華嚴經》(簡稱《華嚴經》)
此經是釋迦牟尼成佛後首先講的第一部經,最適合的也是大根器的人。釋迦牟尼初成佛時,猶如太陽剛 升出來,光芒照耀高山,所講的《華嚴經》下面中小根器的人尚聽不見,或者聽見了也等於沒聽見;
到了最後講《妙法蓮華經》的時候,又似太陽快落山了,照的又 是山頂上的人;相對而言《楞嚴經》、《金剛經》、《心經》等則是如日當空,可照遍全人。《華嚴經》很長,比《妙法蓮華經》、《楞嚴經》都長,可看其中有名 的幾品,比如普賢菩薩行願品、普賢菩薩凈行品等。
(1)佛經圖片高清擴展閱讀
經是佛陀說過的話的匯編,經是佛教教義的基本依據;律是佛教組織為教徒或信眾制定的紀律或行為規范;論是對經、律的解釋或闡述。其傳說部分也許是為了展現佛教的神奇之處;其哲學與修行部分是值得學習與深思的道理;其將一世因果擴至三世因果無論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釋一些科學中無法解釋的現象,達到導人向善的作用。
其把佛教典籍分為經、律、論三藏是按照其所載內容來分的,這是一種最基本的分類,也是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分類。經、律、論所載內容分別:
一.經,一般被認為是佛說過的話的匯編,它是佛教教義的基本依據。
二.律是佛教組織為教徒或信眾制定的紀律或行為規范,它的基本原則一般被認為是佛所確定的,而系統化的佛教戒律是後來才逐步形成的。
三.論是對經、律等佛典中教義的解釋或重要思想的闡述。它在佛教中一般被認為是菩薩或各派的論師所做,可也有一些極少數的論被認為是佛自己做的。
2. 求幾張精美的靈山大佛圖片,最好是高清的!
初春的江蘇之行,唯靈山大佛還沒有好好梳理過,不過在看到那尊大佛的時候我的感覺便是:這才是不查文獻也能得到「未見」結論的,堪稱世界之最。四川的樂山大佛我去過,那是用一座山雕塑而成,實為天下奇觀。無錫的靈山大佛居然比樂山大佛還高,而且是用青銅鑄就。如此巨大的一尊佛像,可謂是一個巨大的工程了。想來國人在建造寺廟和佛像上向來是不吝巨資的。據說大佛腳踩的蓮花座共有四層蓮瓣組成,每層二十二片蓮花瓣,共計有八十八片蓮花瓣,每個花瓣上都刻有為建大佛而捐款的善男信女的名字,而要把名字刻到蓮花花瓣上,最少的出資是500萬!而後參觀的梵宮更是美輪美奐,富麗堂皇,心中甚至閃過一個念頭:這樣的殿堂,佛住在裡面大概也會腐敗的,阿彌陀佛。靈山大佛坐落於無錫小靈山地區,該處原為唐宋名剎祥符寺之舊址,大佛所在位置是唐玄奘命名的小靈山,故名靈山大佛。靈山大佛景區佔地面積約30公頃。大佛通高88米,南面太湖,背倚靈山,左挽青龍(山),右牽白虎(山),地靈形勝,風水佳絕,為難得之佛國寶地。 靈山大佛的塑造,依據佛經如來三十二形相的記載完成。大佛慈顏微笑,廣視眾生,右手"施無畏印"代表除卻痛苦,左手"與願印"代表給予快樂,均為祝福之相,整個佛像形態庄嚴圓滿,安詳凝重而細致,顯現佛陀慈悲的法相。 我排了個長隊坐電梯到了大佛的蓮花座上,去抱了佛腳, 還莫了「天下第一掌」,據說是按靈山大佛右手復制的。「摸佛手有福氣,摸佛腳有靈氣」,但願今年我能福星高照,阿彌陀佛!有這么一種說法:寺廟是最成功的連鎖行業,2000多年來,佛不賣產品,卻擁有了數量龐大的忠實客戶,這背後,就是被廣為認可的價值觀。佛教寺院在全球是最大旅遊地產,擁有統一視覺標識,統一的服裝,建築,管理模式,佛教文化。幾千年來,不管經濟的好壞,人們都要去燒香拜佛,求平安。不用廣告,不用交稅,都是信徒門自動上門。它的商業模式才是最偉大的。 全球最偉大的CEO不是喬布斯,而是佛祖「釋迦牟尼」。看到整個景區熙熙攘攘的人流,等待電梯的長長隊伍,和那麼多甘願排半天隊只為與菩薩能有短時的親密接觸的人,發現這個說法真是太准確了!靈山大佛,是你不可不去的佛教勝地! 天氣雖然不是很晴,能見度不太好,遠遠拍到的大佛有點朦朧。靈山大佛通高88米,佛體79米,蓮花瓣9米。由於高科技的運用,靈山大佛能抵禦14級台風和8級地震的侵襲。靈山大佛的壁照非常精美,大佛在中間栩栩如生,敬仰大佛的壯闊!大佛近景,可看到蓮花座上小小的人兒,俺後來也上去抱了佛腳。靈山大佛的佛體和蓮花座全部由錫青銅板塊拼裝焊接,佛體(不含蓮花瓣)由1560塊6-8毫米厚的銅壁板構成,鑄銅約700噸,銅板面積達九千多平方米。靈山梵宮建築氣勢磅礴,布局庄嚴和諧,總建築面積達7萬余平方米。梵宮外排著等待參觀的長長隊伍,進入裡面前還要穿上鞋套,非常講究。進入大廳,你會一下子被屋內金碧輝煌的裝飾所吸引!大廳頂部的彩燈,不斷變化著顏色。佛像周圍精美的花紋引人入勝,祥雲栩栩如生,就像眾仙歸為迎接佛祖的到來!精美的花紋裝飾,會帶你走進奇幻的殿堂。大廳頂燈不斷變換著色彩,美輪美奐!梵宮內一角,富麗堂皇。這樣的殿堂,佛住在裡面是否也會腐敗?著名的九龍灌浴。根據佛教典籍《本行經》記載:佛祖釋迦牟尼一誕生就能說話會走路,他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走了七步,每走一步,地上就開出一朵蓮花。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天下,唯吾獨尊」,這時候花園里忽然出現了兩方池水,天空中出現九條巨龍,吐出水柱,為其沐浴凈身。「九龍灌浴,花開見佛」。一座含苞待放的巨大蓮花銅雕矗立著,九條飛龍和八個形態各異的供養人環繞著巨大的水池。當《佛之誕》音樂奏響時,巨大的六片蓮花瓣徐徐綻開,一尊高達7.2米全身鎏金的金身太子佛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從蓮花中緩緩升起,九龍口中一齊噴射出數十米高的水柱,為太子佛像沐浴。讓我們共同相聚在靈山大佛體會這靈山的雄偉與壯闊吧!
如果要圖片,去我的天涯博客(微笑小胖子)看看吧,裡面有很多我去玩的時候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