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愛哎病有什麼症狀圖片
擴展閱讀
父母和孩子卡通圖片 2025-07-02 01:49:37
這個視頻值多少錢圖片 2025-07-02 01:48:42
小伙驚喜搞笑圖片 2025-07-02 01:26:37

愛哎病有什麼症狀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9-15 10:19:14

❶ 愛茲病有哪些前兆照片

本病潛伏期較長,感染病毒後需2~10年才發生以機會性感染及腫瘤為特徵的艾滋病。
一、急性感染
部分病人感染後2~6周,可出現一過性類似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的症狀,持續3~14天後進入無症狀期,少數病人可持續發展。起病多急驟,有發熱、出汗、不適、厭食、惡心、頭痛、咽痛及關節肌肉痛等症狀,同時可有紅斑樣皮疹和淋巴結腫大,血小板可減少,CD4:CD8比值下降或倒置。
二、無症狀感染
持續1~10年,平均5年,無自覺症狀,僅血清抗HIV抗體陽性。
三、艾滋病相關綜合征
主要表現為持續性淋巴結腫大。全身包括腹股溝有兩處以上淋巴結腫大,持續三個月以上,且無其它原因可以解釋。腫大的淋巴結多對稱發生,直徑1cm以上,質地韌,可移動,無壓痛。部分病例4月至5年後,可發展為艾滋病。常伴有間歇性發熱、乏力、盜汗、消瘦和腹瀉,肝脾腫大,亦可出現原因不明的神經系統症狀。
四、典型艾滋病(真性艾滋病、艾滋病全盛期)
主要表現為由於免疫功能缺陷所導致的繼發性機會性感染或惡性腫瘤的症狀。
1.機會性感染
機會性感染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見的且往往最初的臨床表現。主要病原體有卡氏肺囊蟲、弓形體、隱孢子蟲、念珠菌、組織胞漿菌,鳥分枝桿菌、巨細胞病毒、皰疹病毒等。其中卡氏肺囊蟲性肺炎最為常見,起病緩慢,以發熱乏力、乾咳和進行性呼吸困難為主要症狀,而肺部體征不明顯。血氣分析常有低氧血症。診斷可作痰液檢查及經支氣管鏡活檢或肺泡灌洗,必要時開胸活檢。其它機會性感染臨床表現常呈多系統、播散性、進行性和復發性炎症,可引起肺炎、食管炎、腸炎、直腸肛管炎,皮膚損害、腦炎、腦膜炎、顱神經炎甚至全身性感染等,並常有多種感染及腫瘤同時存在,使臨床表現復雜多樣。
2.惡性腫瘤
(1)卡氏肉瘤
最為常見,多見於青壯年,起病緩隱襲,肉瘤呈多灶性,不痛不癢,除皮膚廣泛損害外,常累及口腔、吸腸道、淋巴等。
(2)其它惡性腫瘤
包括原發性腦淋巴瘤、何傑金氏病,非何傑金淋巴瘤和淋巴網狀惡性腫瘤等。
(3)其它
如自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兒童慢性淋巴細胞性間質性肺炎等。
HIV感染者在5年內有20~50%發展為艾滋病相關綜合征,10~30%發展為典型艾滋病。一旦發生並發有機會性感染及惡性腫瘤的典型艾滋病,則預後極差。發病後1年病死率50%以上,4~5年幾近100%。

❷ 艾滋病初期症狀症狀

  • 頭痛

    這種症狀影響了兩分之一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四分之一以上的人患有慢性偏頭痛。但也可能是其他問題的結果,如感染,神經系統疾病和葯物引起的毒性。醫生應該檢查新的或嚴重的頭痛。大多數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表示他們的頭痛不是典型的普通緊張性頭痛。

❸ 愛滋病的口腔和舌頭的圖片

艾滋病患者舌頭發病圖片

艾滋病口腔症狀主要有毛狀白斑、口腔白色念珠菌病、卡波濟肉瘤、牙周病等。下面列舉了一些艾滋病口腔症狀圖片,以供參考。如有類似這些「艾滋病口腔症狀圖片」中的症狀,需到醫院就診,以防誤判,引起不必要的擔心。

❹ 得了艾滋病有什麼症狀

得了艾滋病之後每個人出現的症狀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可能只是輕微的發熱、淋巴結腫大,就像是感冒一樣,有的人則可能會出現皮疹、惡心、嘔吐、關節疼痛的情況,有的甚至還會出現潰爛的情況,艾滋病發病時的症狀跟他的生活習慣、生活條件、病毒數量和類型、機體本身的情況等等都是有一定關系的,而且艾滋病是具有潛伏期的,每個人的潛伏期也是也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是幾個月,有的人是幾年,有的人甚至是十幾年。

艾滋病雖然可怕,但同樣也是可防的,只要我們愛惜自己,杜絕不正當性行為,平時不使用一些公共物品,例如牙刷、剃須刀等等,還有就是希望艾滋病患者不要氣餒,只要早發現、早治療,艾滋病就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可怕,千萬不要諱疾忌醫。

❺ 艾滋病都有哪些症狀

(一)急性感染期
急性感染期是艾滋病病毒侵襲人體後對機體的刺激所引起的反應。「窗口期」也在這段時間。

症狀:感染者會出現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全身乏力、咽痛、關節疼痛和肝脾腫大等艾滋病症狀。急性感染期症狀往往比較輕微,甚至是僅僅感到稍有不適,往往為人所忽視。約50%--90%的人會出現急性感染期症狀。症狀一般持續2-3周後可自愈。

(二)潛伏期
隨著急性感染症狀的消退,HIV感染者轉入無症狀HW感染期,即艾滋病潛伏期。感染者可以沒有任何臨床症狀,但潛伏期不是靜止期,更不是平安期,『病毒在持續繁殖,具有烈烈的破壞作用。艾滋病潛伏期較長,因個體而異,約8 -12年,平均8年。

症狀:機體正在發生變化、但沒有症狀的表現!

(三)艾滋病前期
潛伏期後開始出現與艾滋病有關的症狀和體征,直至發展成典型的艾滋病的一段時間。這個時期,有很多命名,包括「艾滋病相關綜合征」、「淋巴結病相關綜合征」、「持續性泛發性淋巴結病」、「艾滋病前綜合征」等。這時,病人已具備了艾滋病的最基本特點,即細胞免疫缺陷,只是症狀較輕而已。

症狀:
(1)淋巴結腫大。此期最主要的臨床表現之一是淺表淋巴結腫大。發生的部位多見於頭頸部、腋窩、腹股溝、頸後、耳前、耳後、股淋巴結、頜下淋巴結等。

(2)全身症狀。患者常有病毒性疾病的全身不適,肌肉疼痛等症狀。

(3)各種感染。此期除了上述的淺表淋巴結腫大和全身症狀外,患者經常出現各種特殊性或復發性的非致命性感染。反復感染會加速病情的發展,使疾病進入典型的艾滋病期。

(四)典型的艾滋病期
典型的艾滋病期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終階段,又稱為臨床期。人體受愛滋病病毒感染後,病人出現各種嚴重的綜合病症,免疫功能全面崩潰,其工作、生活、身體健康狀況已受到影響,需住院治療。

❻ 愛滋病是什麼症狀啊

艾滋病的早期症狀
艾滋病是目前尚無有效治療辦法的一種傳染病,故應以預防為主。如果懷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可首先回顧自己是否有過危險行為(主要指不安全的性行為,如賣淫嫖娼、與多個人有性接觸、肛交等;共用不潔針具靜脈吸毒;接受有可能被污染的血液或血製品;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針具或其他可能引起出血的器械如剃須刀、穿耳針及紋身器具;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婦分娩等)。而握手,禮節性接吻,共用衣服、手套和鞋襪,共用電話,擁抱,共用馬桶和廁所,共用桌、椅、板凳,共用書、筆、紙,共同進餐,共用游泳池和浴池以及被蚊子叮咬等不會傳染艾滋病病毒。

當艾滋病病毒進入人體後並不會很快使人體有異常感覺。開始幾年可能沒有任何症狀,外表看上去完全正常。他們可沒有任何症狀地工作和生活幾年。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平均經過7~10年才會出現症狀。

在感染艾滋病病毒數周(4~8周)內可能出現一些急性早期病狀,如淋巴結腫大、皮疹、盜汗、頭痛、咳嗽等,有的與一般感冒差不多。有高危行為的人若出現以下症狀可高度懷疑感染了艾滋病,如長期低熱、慢性腹瀉、體重下降、咳嗽、盜汗等。

如果懷疑自己有可能感染上艾滋病病毒時,應盡早到有條件的醫院、衛生防疫站或其他指定的衛生部門去作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以確定是不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每一個剛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都存在一個窗口期過程。所謂窗口期,是指HIV最初進入人體到產生可檢測出病毒抗體的時間,通常為兩周到三個月,甚至可能到六個月。因此一個人如果有了一次危險行為,害怕自己感染上艾滋病,立即去作了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結果為陰性,這時下結論說這個人沒有感染上艾滋病還為時過早,而應該在過了窗口期後再作一次檢查。如果第二次檢查沒有問題,才能確定此人沒有感染艾滋病病毒,但還必須確定此人在第二次檢查前再沒有過新的危險行為。特別要指出的是,如果一個人的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即使在所謂的窗口期,此人仍可傳播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情發展過程潛伏期自感染病毒時即開始,搭配新葯使用之混合療法出現以前,潛伏期平均長達五至十年,依個人自我照顧程度不同而有差異,但也可能更長。換句說,感染者在這段期間不但不會出現任何症狀,更可如常人般生活起居與工作。直到體內免疫系統被愛滋病毒完全破壞崩潰,因喪失抵抗力出現伺機性感染,以致發病。

病毒進入人體會產生抗體,現行檢驗即以偵測抗體為准。不過此時因抗體濃度不夠,無法檢驗出正確結果,必須等到一段時間之後,才驗得出來,這一段時間就是空窗期。

就絕大多數人而言,空窗期長度以三個月為准,換句話說:假如您在十二月一日發生危險的性行為,空窗期即由此開始計算,易言之,有效檢驗日期應是三月一日。

其中還有一個必要條件,就是在這三個月當中,不能再有其他危險的性行為,否則必須重新計算。

不過還有一些極少數的人,空窗期可能會超過三個月、半年或更久;另外也有些朋友可能長期處於空窗期狀態之中(如持續性多重性伴侶、靜脈毒癮、甚至家庭主婦),果若如此,建議您依性伴侶人數多寡、性行為頻率高低作為定期檢查的依據。假如伴侶多,建議每半年作一次檢驗;反之則每年作一次即可。
從感染艾滋病病毒到發病有一個完整的自然過程,臨床上將這個過程分為四期:急性感染期、潛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

不是每個感染者都會完整的出現四期表現,但每個疾病階段的患者在臨床上都可以見到。四個時期不同的臨床表現是一個漸進的和連貫的病程發展過程。

1、急性感染期 窗口期也在這個時間。HIV侵襲人體後對機體的刺激所引起的反應。病人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還會發生乏力、出汗、惡心、嘔吐、腹瀉、咽炎等。有的還出現急性無菌性腦膜炎,表現為頭痛、神經性症狀和腦膜刺激症。末梢血檢查,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淋巴細胞減少,單核細胞增加。急性感染期時,症狀常較輕微,容易被忽略。在被感染2—6周後,血清HIV抗體可呈現陽性反應。此後,臨床上出現一個長短不等的、相對健康的、無症狀的潛伏期。

2、潛伏期 感染者可以沒有任何臨床症狀,但潛伏期不是靜止期,更不是安全期,病毒在持續繁殖,具有強烈的破壞作用。潛伏期指的是從感染HIV開始,到出現艾滋病臨床症狀和體征的時間。艾滋病的平均潛伏期,現在認為是2-10年。這對早期發現病人及預防都造成很大困難。

3、艾滋病前期 潛伏期後開始出現與艾滋病有關的症狀和體征,直至發展成典型的艾滋病的一段時間。這個時期,有很多命名,包括艾滋病相關綜合症、淋巴結病相關綜合症、持續性泛發性淋巴結病、艾滋病前綜合症等。這時,病人已具備了艾滋病的最基本特點,即細胞免疫缺陷,只是症狀較輕而已。主要的臨床表現有: A.淋巴結腫大 此期最主要的臨床表現之一。主要是淺表淋巴結腫大。發生的部位多見於頭頸部、腋窩、腹股溝、頸後、耳前、耳後、股淋巴結、頜下淋巴結等。一般至少有兩處以上的部位,有的多達十幾處。腫大的淋巴結對一般治療無反應,常持續腫大超過半年以上。約30%的病人臨床上只有淺表淋巴結腫大,而無其他全身症狀。 B.全身症狀 病人常有病毒性疾病的全身不適,肌肉疼痛等症狀。約50%的病人有疲倦無力及周期性低熱,常持續數月。夜間盜汗,1月內多於5次。約1/3的病人體重減輕10%以上,這種體重減輕不能單純用發熱解釋,補充足夠的熱量也不能控制這種體重減輕。有的病人頭痛、抑鬱或焦慮,有的出現感覺神經末梢病變,可能與病毒侵犯神經系統有關,有的可出現反應性精神紊亂。3/4的病人可出現脾腫大。 C、各種感染 此期除了上述的淺表淋巴結腫大和全身症狀外,患者經常出現各種特殊性或復發性的非致命性感染。反復感染會加速病情的發展,使疾病進入典型的艾滋病期。約有半數病人有比較嚴重的腳癬,通常是單側的,對局部治療缺乏有效的反應,病人的腋窩和腹股溝部位常發生葡萄球菌感染大皰性膿庖瘡,病人的肛周、生殖器、負重部位和口腔黏膜常發生尖銳濕疣和尋常疣病毒感染。口唇單純皰疹和胸部帶狀皰疹的發生率也較正常人群明顯增加。口腔白色念珠菌也相當常見,主要表現為口腔黏膜糜爛、充血、有乳酪狀覆蓋物。 其他常見的感染有非鏈球菌性咽炎,急性和慢性鼻竇炎和腸道寄生蟲感染。許多病人排便次數增多,變稀、帶有黏液。可能與直腸炎及多種病原微生物對腸道的侵襲有關。此外,口腔可出現毛狀白斑,毛狀白斑的存在是早期診斷艾滋病的重要線索。

4、典型的艾滋病期 有的學者稱其為致死性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終階段。此期具有三個基本特點: 嚴重的細胞免疫缺陷 發生各種致命性機會性感染。 發生各種惡性腫瘤。 艾滋病的終期,免疫功能全面崩潰,病人出現各種嚴重的綜合病症,直至死亡。

確診艾滋病不能光靠臨床表現,最重要的根據是檢查者的血液檢測是否為陽性結果,所以懷疑自身感染HIV後應當及時到當地的衛生檢疫部門做檢查,千萬不要自己亂下診斷。
有相當一部分人在感染HIV病毒後,可以在長達十年之內沒有任何明顯症狀。但其血液、精液里還是含有病毒。期間如果發生危險性活動,將會把病毒傳染給性伴。所以沒有症狀不一定沒有受過感染。

以下是一些HIV感染後的初期症狀及其發生率。這些症狀通常在感染後2-4周內出現。平均要在3個月之後才能由驗血證實感染。所以如果你最近有過危險性活動和其中的幾個症狀,請一定找醫生:

1.持續低熱(93%)
2.疲乏(90%)
3.原因不明的喉炎(70%)
4.體重突然下降10%以上(70%)
5.頭痛(60%)
6.惡心(60%)
7.肌肉和關節痛(60%)
8.夜間盜汗(50%)
9.持續腹瀉(50%)
10.皮疹(40%)

❼ 艾滋病人的症狀圖片

什麼病都有可能發生,因為艾滋病是一種自身免疫系統受損的疾病.
愛滋病的症狀和診斷

)、艾滋病的國際診斷標准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大部分病人在艾滋病感染初期沒有任何症狀。此後,7至8年內將有50%人發展為艾滋病。
一、 艾滋病的國際診斷標准
艾滋病的診斷標准國際上常用的有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的分類和Walter Reed的分類。其最主要的條件是卡波氏肉瘤和機會性感染。實驗診斷為CD4細胞下降和艾滋病毒抗體陽性。
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於1991年11月發布公告稱:自1992年4月11日發布公告稱:自1992年4月開始,採用新的艾滋病診斷標准——特別強調CD4細胞數,指出「凡CD4細胞數低於200/微升者,不論有無症狀,均被認定為艾滋病人」。此定義簡單、明確,但尚未成為國際公認標准。

2)、中國艾滋病的診斷標准

中國目前艾滋病的診斷標準是:血液檢查艾滋病抗體陽性,又具有下述症狀中任何一項者,可確診為艾滋病人。
1、 近期內(3至6個月)體重減輕10%以上,且持續發熱達38攝氏度。
2、 近期內(3至6個月)體重減輕10%以上,且持續腹瀉(每日達3至5次)一個月以上。
3、 卡氏肺囊蟲肺炎。
4、 卡波氏肉瘤。
5、 明顯的真菌或其他機會性感染。

3)、艾滋病的臨床分期

1、 急性期
大部分病人在艾滋病感染初期,沒有任何症狀。但有一部分病人在感染數天至3個月後,有如流行性流感冒樣或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樣症狀:發熱、賽戰、關節疼、肌肉痛、嘔吐、腹瀉、喉痛等,一般在艾滋病毒感染後2至8周出皮疹,血中出現艾滋病毒抗體。最長約半年後出現抗體。
2、 無症狀感染期
在急性期後,沒有臨床症狀,為無症狀的健康人,但體內有艾滋病毒,又稱為艾滋病潛伏期。此後,8年內將有50%的人發展為艾滋病。有報告稱,1至7年內從感染病毒到發病,其比例依次為1.5%,5%,10%,15%,25%,30%和40%。兒童艾滋病潛伏期短,平均為12個月。這時用很敏感的方法檢測艾滋病感染者漿中的病毒核醒量,可預測5年內發病的機率。
3、 艾滋病前期
無症狀感染期之後,出現明顯的與艾滋病有關的症狀和體征,有人稱之為艾滋病相關綜合征,也有人稱之為持續性全身性淋巴腺病等。主要表現在:持續性的淋巴腺腫大,開始於頸部,其次為腋、腹股溝淋巴結等。一般少有兩處以上淋巴結腫大者。體重減輕10%以上。周期性發熱(38攝氏度左右),常持續數月。夜間盜汗。發生單純皰疹病毒、白色念珠菌(屬真菌類)等各種感染。
4、 艾滋病期
由於免疫系統被嚴重破壞,各種致命性機會感染、腫瘤等極易發生。病變可表面在肺、口腔、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心臟、腎臟、眼、關節、皮膚等等。已發生機會性感染者,平均存活期為9個月。
肺部病變 約半數的艾滋病患者是以肺部症狀為初期表現的。最常見的是卡氏肺囊蟲肺炎。患者表現為持續性咳嗽等。此外,還會發生巨細胞病毒性肺炎、結核桿菌肺炎、細菌性肺炎、肺卡波氏肉瘤等等。

皮膚病變 皮膚病變可能直接由艾滋病毒引起,也可能由於免疫缺陷所導致的機會性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黴菌性、原蟲性感染甚為常見,皮膚表徵變化多端,而其復雜性恰有助於艾滋病的診斷。常表現為皮膚癬菌症、皮下結節、尖銳溫疣、局部性蜂窩組織炎、潰瘍、嚴重的帶狀皰疹。35%的艾滋病人有卡波氏肉瘤,表現在皮膚上為棕色或藍色皮膚斑,在肺、淋巴結及內臟也有卡波氏肉瘤。患卡波氏肉瘤者平均存活期為2年。另外,艾滋病人發生淋巴瘤的危險性較正常人高100倍。
口腔病變 口腔病變在艾滋病及艾滋病前期時常發生。其中以白色念珠菌感染、單純性皰疹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卡波氏肉瘤、淋巴瘤最為常見。
消化系統病變 消化系統為艾滋病機會性感染的常見部位。侵害胃腸道的病原為阿米巴、隱孢子球蟲(此兩種屬寄生蟲類);白色念珠菌;痢疾桿菌、結核桿菌(此兩種屬細菌類);巨細胞病毒等,表現為較嚴重的腹瀉,有的類似霍亂。長期持續發病,可因衰竭而死亡。感染所致的肛門慢性潰瘍,可視為艾滋病的特徵之一。
神經系統病變 90%的艾滋病人在不同病理時期有神經系統症狀。其中艾滋病腦炎是由艾滋病毒侵入神經組織引起的,特點是進行性的認識能力受損,25%~50~的病人伴有運動及行為異常。腦病發生後從嚴重痴呆到死亡不超過6個月。巨細胞病毒感染、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弓形體感染、梅毒感染等等,都會造成腦炎。其他社經系統病變還有腦腫瘤、腦出血、腦梗塞、帶狀皰疹性神經根炎等。
心血管系統病變 艾滋病毒、巨細胞病毒、鏈球菌、結核菌、皰疹病毒感染及卡波氏肉瘤都可引起腦血管病變。各種機會性感染引起的心肌炎更為多見。有報告稱:1982至1986年,經屍體解剖的71例艾滋病病例中,竟有37例患心肌炎。

內分泌系統病變 見有胞腺、腦下垂體、甲狀腺、胰腺、腎上腺等方面的病變。睾丸病變可使精子生成減少或缺乏。若發生在早期,還可見睾丸萎縮現象,而使性慾減退。艾滋病的內分泌病變並非罕見,可有兩種以上並發。
腎臟病變 約10%~30%的艾滋病人有腎機能障礙,最常見者為腎小管壞死,早期為蛋白尿,晚期為尿毒症終末期腎病變。
眼科病變 症狀輕微者可能僅有結膜炎,嚴重者會喪失視力。並可發生惡性腫瘤。
參考資料:網路

❽ 愛滋病圖片是什麼樣子

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因此,人體易於感染各種疾病,並可發生惡性腫瘤,病死率較高。HIV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平均為8~9年,在艾滋病病毒潛伏期內,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疾病症狀
HIV感染者要經過數年、甚至長達10年或更長的潛伏期後才會發展成艾滋病病人,因機體抵抗力極度下降會出現多種感染,如帶狀皰疹、口腔黴菌感染、肺結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腸炎、肺炎、腦炎,念珠菌、肺孢子蟲等多種病原體引起的嚴重感染等,後期常常發生惡性腫瘤,並發生長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臨床表現
發病以青壯年較多,發病年齡80%在18~45歲,即性生活較活躍的年齡段。在感染艾滋病後往往患有一些罕見的疾病如肺孢子蟲肺炎、弓形體病、非典型性分枝桿菌與真菌感染等。
HIV感染後,最開始的數年至10餘年可無任何臨床表現。一旦發展為艾滋病,病人就可以出現各種臨床表現。一般初期的症狀如同普通感冒、流感樣,可有全身疲勞無力、食慾減退、發熱等,隨著病情的加重,症狀日見增多,如皮膚、黏膜出現白念球菌感染,出現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紫斑、血皰、淤血斑等;以後漸漸侵犯內臟器官,出現原因不明的持續性發熱,可長達3~4個月;還可出現咳嗽、氣促、呼吸困難、持續性腹瀉、便血、肝脾腫大、並發惡性腫瘤等。臨床症狀復雜多變,但每個患者並非上述所有症狀全都出現。侵犯肺部時常出現呼吸困難、胸痛、咳嗽等;侵犯胃腸可引起持續性腹瀉、腹痛、消瘦無力等;還可侵犯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
一般症狀
持續發燒、虛弱、盜汗,持續廣泛性全身淋巴結腫大。特別是頸部、腋窩和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更明顯。淋巴結直徑在1厘米以上,質地堅實,可活動,無疼痛。體重下降在3個月之內可達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別明顯。
呼吸道症狀
長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嚴重時痰中帶血。
消化道症狀
食慾下降、厭食、惡心、嘔吐、腹瀉、嚴重時可便血。通常用於治療消化道感染的葯物對這種腹瀉無效。
神經系統症狀
頭暈、頭痛、反應遲鈍、智力減退、精神異常、抽搐、偏癱、痴獃等。
皮膚和黏膜損害
單純皰疹、帶狀皰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及潰爛。
腫瘤
可出現多種惡性腫瘤,位於體表的卡波濟肉瘤可見紅色或紫紅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潤性腫塊。
檢查
機體免疫功能檢查
主要是中度以上細胞免疫缺陷包括:CD4+T淋巴細胞耗竭,外周血淋巴細胞顯著減少,CD4<200/μl,CD4/CD8<1.0,(正常人為1.25~2.1),遲發型變態反應皮試陰性,有絲分裂原刺激反應低下。NK細胞活性下降。
各種致病性感染的病原體檢查
如用PCR方法檢測相關病原體,惡性腫瘤的組織病理學檢查。
HIV抗體檢測
採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明膠顆粒凝集試驗、免疫熒光檢測法、免疫印跡檢測法、放射免疫沉澱法等,其中前三項常用於篩選試驗,後二者用於確證試驗。
4.PCR技術檢測HIV病毒。

❾ 艾滋病有什麼症狀百度圖片

1.一般症狀

持續發燒、虛弱、盜汗,持續廣泛性全身淋巴結腫大。特別是頸部、腋窩和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更明顯。淋巴結直徑在1厘米以上,質地堅實,可活動,無疼痛。體重下降在3個月之內可達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別明顯。

2.呼吸道症狀

長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嚴重時痰中帶血。

3.消化道症狀

食慾下降、厭食、惡心、嘔吐、腹瀉、嚴重時可便血。通常用於治療消化道感染的葯物對這種腹瀉無效。

4.神經系統症狀

頭暈、頭痛、反應遲鈍、智力減退、精神異常、抽搐、偏癱、痴獃等。

5.皮膚和黏膜損害

單純皰疹、帶狀皰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及潰爛。

6.腫瘤

可出現多種惡性腫瘤,位於體表的卡波濟肉瘤可見紅色或紫紅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潤性腫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