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廣西柑橘黃龍病木虱有什麼葯圖片
擴展閱讀
不用打字的動態圖片 2025-07-02 04:23:23
不要偷看我的手機圖片 2025-07-02 04:12:14
孔雀手機壁紙大全圖片 2025-07-02 04:08:51

廣西柑橘黃龍病木虱有什麼葯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9-15 03:42:00

❶ 柑橘面積越來越大,木虱恐將爆發,如何進行防治

柑橘木虱也叫鹽花枯蠅,和柑橘種植面積大小無關,在柑橘種植園都有可能發生,那麼柑橘木虱該如何防治呢?

總結:由於柑橘木虱是傳播柑橘黃龍病的重要媒介,所以對該蟲的發生與防治要有足夠重視,以預防和噴葯殺死結合未治療手段。

❷ 柑橘木虱如何防治,用什麼葯好

柑橘木虱防治方法:
由於柑桔木虱最大的危害傳播黃龍病,而黃龍病一旦被感染上,對柑桔就是毀滅性的,要採用綜合方法預防柑桔木虱的發生,方法如下:
1.營造防護林帶。創造不利於木虱繁殖與擴散的環境條件。在沒有條件營造防護林帶的園圃,至少在園邊和行間間種高桿綠肥,以阻礙木虱的遷飛和傳播,可收抑蟲防病之效。
2.釋放柑橘木虱天敵。亮腹釉小蜂是柑橘木虱的專性寄生蜂,它不僅能寄生柑橘木虱各齡若蟲,雌成蟲還可以取食低齡的柑橘木虱若蟲。
據統計,1頭亮腹釉小蜂雌蟲通過取食和寄生,一生可以殺死500多頭柑橘木虱若蟲;與此同時,通過吸取柑橘木虱若蟲的血淋巴,亮腹釉小蜂可以獲得營養保證其後代卵的發育。
亮腹釉小蜂也能取食柑橘木虱分泌的白色分泌物,進而減少柑橘類植物上煤煙病的發生。
3.清掃果園。清除枯枝落葉及雜草,挖除病樹或弱樹,減少蟲源。
4.加強栽培管理。使枝梢集中抽發整齊,以減少產卵繁殖場所;夏季修剪果樹,合理留枝,保證通風透光,減輕該蟲危害,摘除新梢頂部5、6片葉,帶出園外處理,消滅卵和若蟲。
5.採取誘殺和驅避法。由於柑桔木虱對「九里香」非常敏感,一聞到它的氣味,就會聚居到上面,因此可在果園種植的「九里香」,然後在其上面灌上內吸性的殺木虱葯劑,木虱聚居到上面後取食後,就被毒死。或者在柑桔園裡面種植番石榴,由於番石榴對柑桔木虱有很好的驅避作用,將木虱驅出桔園。
6.葯劑防治。由於木虱除自身造成危害外,更重要的是傳播柑桔黃龍病,為達到更佳防治效果,宜選擇在成蟲始盛期前1-2天用葯,7-10天後再噴一次,葯劑可選用阿維菌素、高效氟氯氰菊酯、聯苯菊酯、噻蟲嗪,啶蟲脒、吡蟲啉、氟啶蟲胺腈等。

❸ 柑橘黃龍病要用什麼葯_柑橘黃龍病防治方法

柑橘黃龍病是什麼呢?用什麼葯才能防治柑橘黃龍病?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柑橘黃龍病防治 方法 ,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防治柑橘黃龍病用的葯
用黃龍解毒劑母液1:500倍兌水50-100斤(視樹的大小而定),淋根部。

作用一:分解轉化土壤中的農葯殘留和化肥遺留有毒物質;

作用二:把滲透並分解柑桔腐根部分包根膠體,促進根系重新接觸土壤和新根生長。

黃龍寶葯肥施用時間表: ① 三月中下旬沖施 ② 四月中旬噴施葉面 ③ 五月上旬沖施 ④ 七月中旬沖施 ⑤ 八月上旬沖施 ⑥ 十月下旬噴施葉面

黃龍寶葯肥用量:沖施1:500;噴施1:5000。
柑橘黃龍病防治方法
柑橘黃龍病是一種檢疫性病害,傳播蔓延迅速,且現有的柑橘栽培品種絕大多數是感病的。因此,需要採取下述 措施 進行綜合防治:(1)嚴格實施檢疫,嚴禁疫區苗木及接穗向新區和無病區調運。

(2)建立無病苗圃,培育 種植 無病苗木。(3)挖除病株,該病無葯可治,發現病樹,應立即挖除。

做法是:梢期,尤其是秋梢期,認真逐株檢查,發現病株或可疑病株,立即挖除集中燒毀。挖除病樹前應對病樹及附近植株噴灑殺蟲劑,以防柑橘木虱從病樹向周圍轉移傳播。顯症病株率超過20%的果園,應挖除全部果園植株,重新栽種無病苗木。

(4)防治柑橘木虱,柑橘木虱是傳播黃龍病的介體昆蟲,生長在柑橘的新芽、嫩梢上。通過控制水肥來控制抽梢,使抽出的新梢整齊一致,縮短抽梢期。新梢抽發至1~2厘米時,全面噴灑1~2次殺蟲劑。有效葯劑有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2 000倍液,或5%氟蟲腈懸浮劑1500倍液,或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4000~5000倍液等葯劑。 在冬季,柑橘木虱都喜歡飛到果園附近的九里香上越冬,挖除果園周圍九里香或在其上噴灑殺蟲劑,對於減少木虱的數量有一定的作用。此外,在果園間作番石榴亦有驅避柑橘木虱效果,果園周圍栽種防護林,對木虱的遷飛可起到阻礙作用。近年來,在廣西試用煙幕彈防治柑橘木虱,取得一定效果。

(5)加強管理,尤其是要加強結果樹的水肥管理,保持樹勢旺盛。在綜合運用上述措施時,一定要注意集中連片統防統治,在疫區的連片種植區域,只要有疏於管理的果園存在,就有該病流行的風險,切忌在重病區域零星挖除或小片挖除後交替補種,也不能通過修剪帶病枝梢來控病。
柑橘黃龍病診斷方法
柑橘黃龍病又稱黃梢病,台灣稱立枯病,國外亦稱青果病,主要由寄生於韌皮部的難培養細菌或植原體引起,屬於嫁接傳染性病害,可致植株系統感染。在夏梢和秋梢上表現症狀居多,其次是春梢,幼齡樹也有少數冬梢顯症。

病樹初期典型症狀是在濃綠的樹冠中出現1~2條或多條枝梢的葉片發黃。這種黃化的枝梢葉質硬化呈革質,無光澤,有兩種症狀類型:(1)整個葉片均勻黃化;(2)葉片一塊黃一塊綠,呈黃綠相間狀,且多呈不對稱性,稱為斑駁型黃化,後者可作為田間診斷的典型依據。病樹的新梢出現較早,且短而弱,病葉細小狹長,葉質硬化,主側脈綠色,其餘葉肉部分為淡黃色或黃色,與缺鋅症狀相似。這時樹冠 其它 部位的新梢由上而下陸續出現全張黃化或黃綠相間症狀,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發黃的病梢日益增多,葉片脫落,加上根部腐爛,病樹生長逐漸衰弱,早期發病的枝梢逐漸乾枯,隨後病株便逐漸枯死。

病樹開花早,花瓣較短小,肥厚,淡黃色。有的柱頭常彎曲外露,小枝上花朵往往多個聚集成團,這種現象農民稱為“打花球”。這些花最後幾乎全部脫落,僅有極少數能結果。病果畸形,果皮變軟,無光澤,味酸,著色時有的黃綠不均勻,有的品種果蒂附近變橙紅色,而其餘部分仍為青綠色,稱為“紅鼻子果”,該症狀亦可作為田間診斷的典型依據。
柑橘黃龍病發生流行影響因素
柑橘黃龍病被稱為柑橘上的“癌症”,病害的發生流行除了與自身帶菌、樹齡、栽培品種有關外,還跟栽培管理、生態條件等有較大關系:

(1)帶病率:苗木帶病率在10%以上的新果園或田間病株率已達20%以上的果園,如田間柑橘木虱發生數量較大,則3-5年內成片果園將被毀滅;反之,柑橘園里病樹很少,能及時挖除,並加強管理,病害可得到有效控制。

(2)木虱數量:柑橘園里柑橘木虱發生數量多,黃龍病蔓延快;反之,流行慢。

(3)樹齡:幼齡的柑橘樹比老齡柑橘樹更容易感染此病,病害流行也較快,在發病嚴重的老果園附近種植幼齡樹或在這些果園中補種幼樹,因幼齡樹發新梢的次數較老樹的多,傳病昆蟲在幼樹上傳播活動機會也多,則新種的幼樹比老樹更快病死,故有“先栽的後死、後栽的先死”一說。

(4)栽培品種:現有的栽培柑橘品種都不同程度地感染此病。其中,最感病的是蕉柑、茶枝柑、椪柑、年桔和福桔,其成年樹發病後2-3年內嚴重黃化,基本喪失結果能力;中度感病的品種有溫州蜜柑、甜橙、柚和檸檬等;耐病性強的品種為金柑。

(5)栽培管理:栽培管理水平高的果園,抽梢整齊、嫩梢老熟快,柑橘木虱繁殖較少,黃龍病發生較少,流行速度較慢;反之,黃龍病易流行。

(6)生態條件:良好的生態條件有利於阻礙病害蔓延。在林木茂盛,濕度較大的果園或有良好防護林的果園,或者位於海拔較高的果園,不利於柑橘木虱的生長、繁殖和傳播,黃龍病發生流行慢

❹ 柑橘木虱打什麼葯長效,樹干蛀蟲用啥葯

柑橘木虱打阿維菌素、氟氯氰菊酯、吡蟲啉、噻蟲嗪等葯物比較長效。成蟲在始盛期前1-2天開始噴葯,間隔7-10天左右噴施一次,需連續噴施2-3次。另外,還可以選用51.5%農敵樂1000倍液、22%奧殺蟎1000倍液、8%樂斯本1000倍液等葯物與擬除蟲菊酯類、阿維菌素進行交替使用,這樣效果會更佳。

一、柑橘木虱打什麼葯長效

1、柑橘木虱打阿維菌素、氟氯氰菊酯、吡蟲啉、噻蟲嗪等葯持效期較長。柑橘木虱成蟲始盛期前1-2天開始噴葯,葯劑可以選擇阿維菌素、氟氯氰菊酯、吡蟲啉、噻蟲嗪等,間隔7-10天左右噴施一次,連續噴施2-3次,效果明顯。

2、柑橘木虱還能傳播黃龍病,黃龍病病原體能在木虱體內生活,木虱的成蟲與4-5齡若蟲均能傳病,帶菌木虱在健樹上取食時,病原體通過口針進入植株篩管細胞內定居、繁殖,木虱一旦獲得黃龍病病原體,能終身傳病。

3、柑橘木虱除了能用阿維菌素、氟氯氰菊酯、吡蟲啉、噻蟲嗪等進行防治,還能選用51.5%農敵樂1000倍液、22%奧殺蟎1000倍液、8%樂斯本1000倍液、20%三唑磷500倍液50%甲氰丙溴1000倍液進行防治,建議與擬除蟲菊酯類、阿維菌素等輪換交替使用。

二、柑橘樹干蛀蟲用啥葯

1、柑橘樹干蛀蟲可用吡蟲啉、噻蟲啉和溴氰菊酯等進行防治。在發現有明顯蛀孔並伴隨木屑掉落時,用吡蟲啉、噻蟲啉和溴氰菊酯等葯劑對准孔口噴施,施葯後用濕泥巴堵口。

2、吉丁甲幼蟲體型較扁,頭部更明顯,蛀食後可在樹幹上形成螺旋形或不規則蟲道,樹皮爆裂或剝落。

3、小蠹蟲成蟲和幼蟲都可蛀食樹干,而且一旦發生流膠,正在蛀食的小蠹蟲就會從蛀孔中退出,然後重新選擇位置再次蛀孔,嚴重時樹干會千瘡百孔。

❺ 柑橘木虱用什麼農葯效果好

22%奧殺蟎乳油1 000倍液、26%蟲蟎斃乳油1 000倍液、4. 5%賽得 乳油1 000倍液、51. 5%農敵樂乳油1 000倍液、20%甲氰 菊酯乳油1 000倍液、4. 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對 柑橘木虱成蟲的防治效果較好。

20%噠虱威乳油1 000倍液對木虱成蟲的 防效較好,葯後1天的防效達98.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