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江淮運河高清圖片
擴展閱讀
不用打字的動態圖片 2025-07-02 04:23:23
不要偷看我的手機圖片 2025-07-02 04:12:14
孔雀手機壁紙大全圖片 2025-07-02 04:08:51

江淮運河高清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9-15 03:24:15

① 能改變經濟格局,哪些設想中的大運河有這個能力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水利工程大國。先秦時期,中國就修建了鴻溝、鄭國渠、都江堰、邗溝等大型水利工程。隋朝時期,楊廣連接了東方的各大運河,形成了「隋唐大運河」。在元朝時期,運河被「拉直」,成為京杭運河。這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在新中國,又完成了三峽工程、南水北調等大型的水利工程。


如今,中國還有一些停留在設計階段的大運河,它們曾經多次被人提起,但是可惜至今沒有苗頭。想像一下,如果這些運河修建,那對於中國的生態環境、糧食生產、經濟布局都會發生重要的影響。我們就來看看有哪些重要的運河工程。


首先,就是著名的「藏水北調」。西藏是中國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雅魯藏布江的年徑流量達到了1390億立方米,而黃河卻只有574億立方米。然而,這些寶貴的水資源卻白白流到恆河三角洲,多數在夏季浪費了,而夏季卻是恆河下游的洪澇災害季節。如果在雅江上修建一座超級大壩,然後通過管道運輸將水調到柴達木盆地,接著修建運河,讓這些水遠遠不斷地流入塔克拉瑪干沙漠、河西走廊、阿拉善高原、黃河等,那麼會讓中國增加一半的耕地面積。有了水,西北的生態環境和快速恢復,沙漠逐漸成為了綠洲、農田、草原、森林,會大大改善北方的氣候。

② 南水北調的線路圖

一、南水北調的線路圖 :

註:①壩高175m,雅礱江;②壩高302m,通天河;③壩高296m,大渡河。

根據引水壩址與黃河之間的地形、地質條件,多年來研究了許多不同工程規模和自流、抽水不同的引水方式。西線調水工程地處海拔3000~4500m,由於長江上游各引水河段的水面高程較調入黃河的水面高程低80~450m,因此,西線調水工程需要修建高壩和開挖超長隧洞,築壩高度為175~300 m,隧洞長度30~160km。西線工程分期實施意見見表2。

二、簡介南水北調工程

"南水北調工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略性工程。是指把長江流域水資源自其上游、中游、下游,結合中國疆土地域特點,分東、中、西三線抽調部分送至華北與淮海平原和西北地區水資源短缺地區,東線工程工程起點位於江蘇揚州江都水利樞紐;中線工程工程起點位於漢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庫,供水區域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

規劃方案:

1、工程構想

自1954年10月30日毛澤東主席提出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設想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和關懷下,廣大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的野外勘查和測量,在分析比較50多種方案的基礎上,形成了南水北調東線、中線和西線調水的基本方案,並獲得了一大批富有價值的成果。

南水北調工程主要解決我國北方地區,尤其是黃淮海流域的水資源短缺問題,規劃區人口4.38億人。

南水北調工程規劃最終調水規模448億立方米,其中東線148億立方米,中線130億立方米,西線170億立方米,建設時間約需40-50年。建成後將解決700多萬人長期飲用高氟水和苦鹹水的問題。

2、總體規劃:

推薦東線、中線和西線三條調水線路。通過三條調水線路與長江、黃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聯系,構成以"四橫三縱"為主體的總體布局,以利於實現中國水資源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合理配置格局。西線工程截至目前,還沒有開工建設。

(1)東線規劃

利用江蘇省已有的江水北調工程,逐步擴大調水規模並延長輸水線路。東線工程從長江下游揚州抽引長江水,利用京杭大運河及與其平行的河道逐級提水北送,並連接起調蓄作用的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東平湖。出東平湖後分兩路輸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經隧洞穿過黃河;另一路向東,通過膠東地區輸水干線經濟南輸水到煙台、威海。東線工程開工最早,並且有現成輸水道。

(2)中線規劃

水源70%從漢江流域匯聚至丹江口水庫,[5]由丹江口大壩加高後擴容的丹江口水庫調水,從河南南陽的淅川陶岔渠首閘出水,河南沿豫西南唐白河流域西側過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方城埡口後,經黃淮海平原西部邊緣,在鄭州以西孤柏嘴處穿過黃河,繼續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可基本自流到終點北京。

(3)西線規劃

在長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礱江和大渡河上游築壩建庫,開鑿穿過長江與黃河的分水嶺巴顏喀拉山的輸水隧洞,調長江水入黃河上游。西線工程的供水目標主要是解決涉及青、甘、寧、內蒙古、陝、晉等6省(自治區)黃河上中游地區和渭河關中平原的缺水問題。結合興建黃河幹流上的骨幹水利樞紐工程,還可以向鄰近黃河流域的甘肅河西走廊地區供水,必要時也可及時向黃河下游補水。截至目前,還沒有開工建設。

規劃調水規模規劃的東線、中線和西線到2050年調水總規模為448億立方米,其中東線148億立方米,中線130億立方米,西線170億立方米。整個工程將根據實際情況分期實施。

③ 淮河流域地圖,要清楚一點的,謝了!

淮河流域地處我國東部,介於長江和黃河兩流域之間,位於東經111°55』~121°25』,北緯30°55』~36°36』,面積為27萬km2。流域西起桐柏山、伏牛山,東臨黃海,南以大別山、江淮丘陵、通揚運河及如泰運河南堤與長江分界,北以黃河南堤和泰山為界與黃河流域毗鄰。淮河流域西部、西南部及東北部為山區、丘陵區,其餘為廣闊的平原。山丘區面積約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平原面積約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流域西部的伏牛山、桐柏山區,一般高程200~500m(85黃海高程,下同),沙潁河上游石人山高達2153m,為全流域的最高峰;南部大別山區高程在300~1774m;東北部沂蒙山區高程在200~1155m。丘陵區主要分布在山區的延伸部分,西部高程一般為100~200m,南部高程為50~100m,東北部高程一般在100m左右。淮河幹流以北為廣大沖、洪積平原,地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高程一般15~50m;淮河下游蘇北平原高程為2~10m;南四湖湖西為黃泛平原,高程為30~50m。流域內除山區、丘陵和平原外,還有為數眾多、星羅棋布的湖泊、窪地。

你可以買一本科學出版社(北京)發行的

《淮河流域地圖集》是由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編寫的。

我把淮河流域地圖圖片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