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武術圖片。
武術的多啊:
http://www.brucejkd.com/bbs/view.asp?id=7273
http://www.world-jkd.com/xztq/qz.htm
http://www.donnieyen.net/
http://www.sanshou.net/php/news/news_xiang.php?inid=1134633469
http://www.21bowu.com/news/images/news/11566-2.jpg
http://photocdn.sohu.com/20050412/Img225150351.jpg
http://photocdn.sohu.com/20050412/Img225150349.jpg
http://photocdn.sohu.com/20050413/Img225169738.jpg
http://image2.sina.com.cn/dy/c/2004-10-20/.jpg
http://photocdn.sohu.com/20050413/Img225169730.jpg
http://photocdn.sohu.com/20050413/Img225169700.jpg
http://hi.people.com.cn/img/2005/10/15/20051015dsr031.jpg
http://image2.sina.com.cn/ty/s/p/2005-04-12/.jpg
http://image2.sina.com.cn/ty/s/p/2005-04-11/.jpg
http://image2.sina.com.cn/ty/s/p/2005-04-13/.jpg
http://photocdn.sohu.com/20050411/Img225133952.jpg
Ⅱ 求一些拿劍拿武器,或者一些帥氣的武術武打動作圖片。真人最好~拿來繪畫參考用。有些中國風的服裝參考也行
Ⅲ 金庸筆下的武功所有(掌法,刀劍法,武功秘籍,)
1、九陰真經
是金庸小說中虛構的武學秘籍。是金庸武俠小說中威力極強大,也最富盛名的武學秘笈,也是武林中眾人無不想爭奪的一樣至寶。 《九陰真經》書中所記載的武學博大精深,威力無窮。所有上乘武學的原理幾乎都不脫離九陰真經的內容,可說是武學的網路全書。
無論甚麼樣的絕學都能在真經當中找到相對應的理念,是武學的最高境界。 經中所載內功、輕功、拳、掌、腿、刀法、劍法、杖法、鞭法、指爪、點穴密技、療傷法門、閉氣神功、移魂大法等等,無所不包。只要練成其中任何一門絕學即可獨步武林,如在江湖中令人聞風喪膽的梅超風。
2、降龍十八掌
是金庸小說創作的武功,招式名稱取自《周易》。 在絕大部小說中,降龍十八掌都是位列第一的絕世神功。號稱天下第一陽剛神功(少林寺藏經閣的掃地僧曾言:降龍十八掌不愧為天下第一神功)。 原名為"降龍廿八掌"。
由於丐幫幫主蕭峰與其義弟虛竹將降龍廿八掌與擒龍功兩種絕世武學合二為一,使得神功威力達致巔峰,故而蕭峰將融合後的神功定名為"降龍十八掌"。 乃是丐幫的鎮幫神功,與丐幫另一項絕技打狗棒法齊名,數百年來從無一個丐幫幫主不會這兩項神功的。
3、六脈神劍
出自金庸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乃大理段氏的最高武學,由大理開國皇帝段思平所創。 所謂六脈神劍,是指含於指尖的內力隔空激發出去,使其以極高速在空中運動(區別於隔空點穴)的一門技術。 其做架簡單,功效卓著,感應強烈,均為首屈一指。
久習可得奇效,達到指劍的境界,即指力所能及的地方,有如有一柄無形的劍。無論是橫掃或虛指,均可傷敵。在此載出其功中之初級部傷,非內功,但其運用人體自然採收氣能力,可迅速開發人體潛能。治病療疾,增長人體內力及耐力,亦為內功打下深厚基礎。
是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一套武功,使用者為《天龍八部》主角之一—段譽,堪稱大理段氏最厲害的武功,讓段譽面對敵手時幾乎所向無敵。
4、一陽指
是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與《天龍八部》的一套武功,為雲南大理段氏的獨家武學,擊中時的威力十分巨大。在《射鵰英雄傳》中,「天下五絕」之一的南帝段智興,便是以此武功稱霸天下。一陽指在很多的武俠小說中提到,至於真實與否倒是無從考究。
金庸武俠小說中大理段氏的武功傳世絕學,亦是「南帝」一燈大師的專擅指法,是西毒歐陽鋒蛤蟆功的剋星。運功後以右手食指點穴,出指可緩可快,緩時瀟灑飄逸,快則疾如閃電,但著指之處,分毫不差。
當與敵掙搏凶險之際,用此指法既可貼近徑點敵人穴道,也可從遠處欺近身去,一中即離,一攻而退,實為克敵保身的無上妙術。但使用一陽指極耗精神,是以連續使用小則功力全失,大則性命不保。 一陽指總共分九品,最高乃一品境界。
5、黯然銷魂掌
是金庸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的武功,為小說男主角「神鵰大俠」、「西狂」楊過獨創的武功,共有一十七招。楊過自與小龍女在絕情谷分手,武功日長,數年之後,除了內功循序漸進外,別的無可再練,心中思念小龍女,漸漸形銷骨立。
一日在海邊悄立良久,百無聊賴之中隨意拳打腳踢,輕輕一掌便將岩石打得粉碎。他由此深思,創出一套完整的掌法,出手與尋常武功大異,厲害之處,全在內力。他將這套掌法定名為「黯然銷魂掌」,取的是江淹別賦中那一句「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之意。
Ⅳ 武術基本功的名稱和圖
1、沖拳
預備姿勢:兩腳左右開立,兩拳抱於腰間,拳心朝上
(4)武功高清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武術來源與發展
中國武術的起源與發展在中華大地源遠流長,中國武術歷史悠久,起源中國祖先的生產勞動,發展了劈、砍、刺的技能,這些攻防技能是中國武術起源與發展的基礎.中國武術作為社會文化與中華文明同步產生,點擊閱讀中國武術的起源與發展。
武術的起源與發展
中國武術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生產勞動、與大自然的搏鬥和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中逐步形成與發展起來的一種體育項目,具有健身、護體、防敵、制勝的作用。中國武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
早在數萬年前的原始社會,獸多人少,自然環境十分惡劣,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嚴酷斗爭中,人們自然產生了拳打腳踢、指抓掌擊、跳躍翻滾一類的初級攻防手段。後來又逐漸學會了製造和使用石制或木製的工具作為武器,並且產生了一些徒手的和使用器械的搏鬥捕殺技能,這便是武術的萌芽。
從現有的考古發現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舊石器時代,已出現了尖狀石器、石球、石手斧、骨角加工的矛;而到了新石器時代末期,則出現了大量的石斧、石鏟、石刀和骨制的魚叉、箭鏃,甚至還有銅鉞、銅斧等。這些原始生產工具和武器,後來大部分成了武術器械的前身。
原始社會末期,部落戰爭的頻繁發生,進一步促進了武術的發展。在部落戰爭中,遠則使用弓箭、投擲器,近則使用棍棒、刀斧、長予,凡是能用於捕斗搏擊的任何生產工具都成為戰斗的武器。社會的戰爭實踐向人們提出了軍事技能的要求。
於是人們不斷地總結從戰爭實踐中獲得的攻防技能和經驗。並代代相傳。這一時期,出現了最早的武術家——蚩尤,蚩尤此時發明出多種兵器,其中一部分經演化傳承至今。
進入階級社會,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兵器的改進,武術也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商周時期,由於青銅業的發展,出現了矛、戈、戟、斧、鉞、刀、劍等精良兵器,以及運用這些器械的方法,還有了較量武藝高低的比賽。當時的武技多稱「手搏」「手格」「股肱」等。
據《史記》記載,夏王桀、殷王武乙和紂王都是徒手生擒猛獸的技術能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紛爭,七強圖霸,戰爭十分頻繁。武術的格鬥技能在軍隊和民間得到重視和迅速發展。這時鐵器的出現和步騎兵的興起,使武器的內容更加豐富,不僅質量精良,長短形態多樣,武術的技擊性進一步突出。
同時武術的健身作用也受到重視。這時比試武藝已非常普遍並很講究攻防技巧,拳術打法也出現了進攻、防守、反攻、佯攻等。早在 2000 多年前,我國就已有較為成熟的技擊理論記載,並提出內外合一、形神兼備的見解。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可以看出,當時的武術已由過去單純的攻防動作逐步發展成可以單獨演練的套路形式。
漢代是武術大發展的時期,在宮廷的酒宴中常出現劍舞、刀舞、雙戟舞等單人的、對練的或集體舞練的套路運動。徒手的拳術表演和比賽也深受統治者重視。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中記載漢哀帝就是一個「卞戲」迷,說他「雅性不好聲色,時覽卞射武戲」。
漢代還通過「試棄」(拳技的考試)選拔武職人員。漢代拳術除了「防身殺敵」「以立攻守之勝」的實用之術外,還出現了觀賞性和健身性的象形舞,如「沐猴舞」「狗斗舞」「醉舞」,還有「六禽戲」「五禽戲」等。這些均可視為早期的象形拳本。這一時期的武術著述也明顯增多。
僅《漢書•藝文志》就收錄《劍道》 38 篇,《手博》6 篇,這都是論述「攻守之道」的專著。
隋唐時期,武術有了進一步發展。唐朝推行「武舉制」,以考試的辦法選拔武藝出眾人才,這從政策上促進了民間和官方的練武活動。
在隋末就以武功聞名於世的少林寺,在唐武德年間 (618 一 626 年),因助李世民鏟平隋末割據勢力王世充有功,少林寺更加聲名大震,官府許其自立營盤、演練僧兵。僧徒一度達 2000 餘人,練武之風日盛。
兩宋時期,內憂外患,戰火頻仍,廣大人民常結社習武以求自保。如「角抵社」「英略社」、 「弓箭社」 都是比較大的民間習武組織。「十八般武藝」一詞也出現於宋代的典籍之中。據宋華岳《翠微北征錄》載:「臣聞軍器三十有六而弓為稱首,武藝一十有八而弓為第一。
」此文原意強調弓箭在征戰中的重要性,但已反映當時的兵器遠不止 18 種。宋代武術的發展情況我們可以從幾部古代小說中窺見一斑,如《說岳全傳》《楊家將》《水滸傳》等,都描寫了眾多武藝高強功夫獨到的男將女傑。
元代由於民族矛盾比較尖銳,蒙古統治者限制民間習武,不少武術家隱姓埋名,習武組織也轉為秘密性的民間組織,使武術發展受到極大的抑制。明代是我國武術全面大發展的時代。明太祖先元璋主張「武官習禮儀,文人學騎射」。
這樣,明代不但拳法眾多,而且器械套路也更加豐富多彩,開始有勢有法,有拳譜歌訣。由於明代的文武全才之風,使武術家著書立說達到鼎盛,而且圖文並茂,保留了珍貴的武學遺產,為後世研究武術提供了重要依據。
據統計,重要的專著有戚繼光的《紀效新書》、唐順之的《武編》、何良臣的《陣記》、茅元儀的《武備志》等。
清朝統治時期由於滿清貴族為維持自己的統治地位,一度限制練武,所以清代的武術活動不如明代。但由於武術在民間已有廣泛群眾基礎,加之當時存在許多反清復明組織,人民群眾習武練功以圖推翻滿清統治之風反而使各種流派的武術更加紛呈於世。
以地區分有南派、北派,以山川分有少林派、武當派,以宗教分有佛家的外功、道家的內功,以門類分有太極門、形意門、八卦門、迷蹤門,還有長拳類和短打類。武術流派林立,象徵著武術事業的興旺發達。但也存在各派之間缺乏交流不能相互彌補長短的不足。
民國時期,由於社會的發展,火器的普遍使用,武術的健身作用更為明確,它更主要是以體育運動的形式出現在社會生活之中。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關心人民健康,重視優秀民族文化遺產的繼承和發展,不僅定期舉行武術匯報表演,還在高等師范院校及體育學院開設武術專業,並組織專業人員在繼承傳統拳術的基礎上,廣收眾家之長,整理出簡化太極拳、中組長拳、初級長拳以及器械套路。
這些措施極大地推動了武術的普及和研究工作,使武術運動得到長足發展。不論城鄉,群眾性的武術運動都廣泛推廣。特別是近幾年來,武術套路在技術風格上、結構布局上、質量和難度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和突破;還出現了集體比賽的項目,這是武術發展史上的新成果。
Ⅳ 求武功圖譜
給你鷹爪功密籍,自己練吧.
螳螂爪為硬功外壯,屬陽剛之勁,又名金剛手。兼陰柔之勁,練習掌側與腕部力量之功夫,略似觀音掌,而發勁之處,則完全不同。蓋彼則貫力於小臂,從上向下平切,實系剛勁,此則以最短之手法,從一折腕間而制敵,有如螳斧之砍物,故名曰螳螂爪。在拳法中稱為砍掌,少林為砍手,實系柔勁,而柔中帶剛,最為得用。練習之時,迭磚數十塊,上鋪桑皮紙約厚三寸左右,人立近磚處,將小臂伸直,大臂則緊貼肋際,貫全力於腕,手離紙約三寸,拇指向上,掌外緣向下,行時先運腕力,將側掌向上一揚,至指尖朝天為度。一揚之後,急折腕向下,用掌側向磚面之桑皮紙砍去,左右兩手,可互行或並行之。每日晨二次,每次砍數百下,砍數之多寡,可依練習之時日遞加。初練時,大約網路,以後每日多加若干度,或隔數日加若干度,至每次五網路為止。初時固無功效之可言,一年之後,大約一掌砍下,紙下之磚,碎去數塊,至能將一迭磚完全砍碎為度。然後再將磚面之桑皮紙加厚三寸,抽去磚一二塊,依法練習,亦至砍碎為度。然後再減磚加桑皮紙,直至桑皮紙厚二尺以外,其下只餘一磚,亦能應手而碎,則所練死勁,已告完成。更須變換方法,而練活勁,死勁活用,實為最難。練時先用瓦一片,直豎地上,靠根處各用一磚夾持之,使不至傾側,然後舉手砍之。初上手時,瓦不碎而倒,習至若干時以後,瓦碎數片而倒。更若干時,瓦能依手掌所砍處飛去一角,始倒地。須練至豎瓦於地,兩面不必用磚夾持,舉手砍之,應手飛去一角,而本身非但不倒,且不動搖,則功已七成。更易以最薄之磚,如法習之,依次易厚磚,至能砍最厚之城磚後,更易以石,石能應手飛去而不倒,則螳螂爪之功始告大成。此功以寓剛於柔之故,費時較他功為長,初步所以必用桑皮紙者,即所以練其柔勁,隔紙碎磚,又是練因柔致剛之力,剛柔並濟,妙造自然,宜非其他陰手殺手所能及矣。此功創始於少林,盛行於江南,澄錫昆陵等地,代有聞人,嘗有螳螂十三爪,及螳螂之法門,則系拳法而非功夫也。
Ⅵ 求一個很經典的武術動作的名字或者圖,滿意的加分,快啊
大鵬展翅
Ⅶ 武術姿勢示意圖,簡單易學的
一、腿功
(一)正壓腿
面對一定高度的物體,左腳跟放在物體上,腳尖勾起,兩腿伸直,兩手扶按在左膝上,或用兩手抓握左腳,然後上體立腰向前下方振壓,用頭頂盡量觸及腳尖。兩腿交替進行。
學練要點:兩腿伸直,立腰挺胸前壓。
Ⅷ 金庸武功 壁紙
天龍八部:
9P(b c?*{7g2de5ml;B 1. 一字慧劍門 - 周公劍 2. 九翼道人 --蜀道難牌法 3. 九翼道人 -- 雷動於九天之上劍法 4. 大理段氏 -- 一陽指 5. 大理段氏 -- 五羅輕煙掌
;B3}{nSGn \ 6. 大理段氏 -- 六脈神劍 7. 丐幫 -- 降龍十八掌8. 五台山清涼寺 --心意氣混元功 9. 五台山清涼寺 -- 伏虎拳10. 五台山清涼寺 -- 伏魔劍
&~/K-@i BX gJ 11. 五台山清涼寺 -- 普門杖法 12. 天龍寺 -- 枯榮禪功 13. 天龍寺 -- 獅子吼14. 太乙派 --- 羽衣刀 15. 太別山 - 回打軟鞭十三式 m:F/ZF@S
16. 少林派 --- 袖裡乾坤 17. 少林派 --- 一拍兩散 18. 少林派--- 大金剛拳 19. 少林派 -- 大金剛掌 20. 少林派 - 大韋陀杵
9} m{;e Yz M 21. 少林派 -- 大智無定指22. 少林派 -- 如來千手式23. 少林派 -- 天竺佛指24. 少林派 -- 少林長拳 25. 少林派 -- 去煩惱指
"h!_n0O(Y2wrL 26. 少林派 -- 伏魔杖法 27. 少林派 -- 因陀羅抓 28. 少林派 -- 多羅葉指 29. 少林派 -- 拈花指 30. 少林派 -- 易筋經
n/i2sKi 31. 少林派 -- 金剛指 32. 少林派 ------ 降魔刀法 33. 少林派 ------ 降魔禪杖 34. 少林派 ------ 韋陀杵 35. 少林派 ------ 韋陀掌36. 少林派 ------ 般若掌 h8}q1sj
37. 少林派 ------ 寂滅爪 38. 少林派 ------ 袈裟伏魔功 39. 少林派 ------ 無相劫指 40. 少林派 ------ 達摩掌 yY+|5L8B4^)W
41. 少林派 ------ 摩訶指42. 少林派 ------ 擒龍功 43. 少林派 ------ 燃木刀法 44. 少林派 ------ 龍爪手45. 少林派 ------ 鷹爪功
%\K'h/X0AI `6q 46. 少林派 ------ 少林擒拿十八打 47. 少林派 ------ 羅漢拳 48. 少林派 ------ 如影隨形腿 49. 北漁拓跋氏 ------ 漁叟鉤法 50. 古篤誠 ------ 盤根錯節十八斧 u)^#M}QL[G
51. 尼摩星 ------ 釋迦擲象功 52. 白世鏡 ------ 纏絲擒拿手 53. 伏牛派 ------ 百勝軟鞭 54. 朱子柳 ------ 哀牢山三十六劍 55. 朱子柳 ------ 書法武學 M7dp8a:Xk3UDV2G
56. 江南史家 ------ 回風拂柳刀 57. 西夏回人 ------ 彈腿 58. 吳長風 ------ 奇門三才刀 59. 宋太祖 ------ 太祖長拳 60. 宋太祖 ------ 太祖棒
QlAI)[o 61. 姑蘇慕容 ------ 斗轉星移 62. 姑蘇慕容 ------ 參合指 63. 姑蘇慕容 ------ 袖中指 姑蘇慕容 ------ 家傳劍法 姑蘇慕容 ------ 柳絮劍法 64. 河北滄州鄭家 ------ 奪魄指 qub_}
65. 青城派 ------ 青字九打66. 青城派 ------ 城字十八破 67. 青城派 ------ 摧心掌 68. 星宿派 ------ 化功大法 69. 奚長老 ------ 五台山二十四路伏魔杖
u"I+e1W+k Y4Rt 70. 南海椰花島 ------ 采燕功 71. 馬大元 ------ 鎖喉擒拿手 72. 逍遙派 ------ 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 73. 逍遙派 ------ 小無相功 74. 逍遙派 ------ 天山六陽掌 75. 逍遙派 ------ 天山折梅手 Ph"m7Q?
76. 逍遙派 ------ 北冥神功 77. 逍遙派 ------ 生死符 78. 逍遙派 ------ 凌波微步 79. 游坦之 ------ 冰蠶掌 80. 湖北阮家 ------ 八十一路三節棍
WE|/c8M&aW:? 81. 無量劍 ------ 無量劍法 82. 鄂北鬼見愁鍾家 ------ 奈何功 83. 雲中鶴 ------ 鶴蛇八打 84. 雲州秦家寨 ------ 五虎斷門刀 85. 楊老令公 ------ 後山三絕招 86. 鳩摩智 ------ 火焰刀 /S G(z&hJiqZ c/Sku
87. 鳩摩智 ------ 控鶴功 88. 寧波天童寺心觀和尚 ------ 慈悲刀 89. 端木氏赤焰洞 ------ 五斗米神功 90. 端木氏赤焰洞 ------ 地火功 91. 廣西黎山洞黎老漢 ------ 柴刀十八路
*sl:ry%G ? vVO qM 射鵰英雄傳: cZ*R;r(x:sr;G Gf|
92. 少林派 ------ 羅漢拳 93. 大理段氏 ------ 一陽指 94. 丐幫 ------ 打狗棒法 95. 丐幫 ------ 降龍十八掌 6fQae9[)}
96. 尹克西 ------ 黃沙萬里鞭法 97. 王重陽 ------ 先天功 98. 古墓派 ------ 天羅地網勢 99. 古墓派 ------ 玉女心經
Gblfdh+dM @X 100. 古墓派 ------ 玉女素心劍法 101. 古墓派 ------ 玉女劍法 102. 古墓派 ------ 拂塵拂法 103. 古墓派 ------ 美女拳法 104. 古墓派 ------ 銀索金鈴索法 O0XT)K@5V|
105. 全金發 ------ 開山掌 106. 全真教 ------ 三花聚頂掌法 107. 全真教 ------ 天罡北斗陣 108. 全真教 ------ 全真劍法 109. 全真教 ------ 同歸劍法 n)A[^$WX
110. 全真教 ------ 金雁功 111. 朱聰 ------ 分筋錯骨手112. 沙天廣 ------ 陰陽寶扇打穴功夫113. 周伯通 ------ 空明拳 114. 周伯通 ------ 雙手互搏
Y#s/er[e5g&l:W*nX 115. 南希仁 ------ 南山掌法 116. 柯鎮惡 ------ 伏魔杖法 117. 洪七公 ------ 混天功118. 洪七公 ------ 逍遙游 119. 洪七公 ------ 銅錘手 s1cE$t.RU4Gd-|E
120. 洪七公 ------ 蓮花掌 121. 洪七公 ------ 鐵帚腿法 122. 桃花島 ------ 玉簫劍法 123. 桃花島 ------ 奇門五轉 124. 桃花島 ------ 掃葉腿法 125. 桃花島 ------ 落英神劍掌 "Kj5O5Qe C*x
126. 桃花島 ------ 落英劍法 127. 桃花島 ------ 劈空掌 128. 桃花島 ------ 彈指神通129. 桃花島 ------ 蘭花拂穴手 130. 桃花島 ------ 靈鰲步 XNz MP#x)H
131. 梅超風 ------ 毒龍鞭法 132. 黃裳 ------ 九陰真經 133. 黑風雙煞 ------ 九陰白骨爪 134. 黑風雙煞 ------ 摧心掌 135. 楊家 ------ 楊家槍
erd-P^7y(a9v'U-V 136. 瑛姑 ------ 泥鰍功 137. 蒙古 ------ 摔跤 138. 歐陽鋒 ------ 白駝雪山掌 139. 歐陽鋒 ------ 逆行經脈 140. 歐陽鋒 ------ 蛤蟆功 141. 歐陽鋒 ------ 靈蛇拳
k/A4[(^ VLe 142. 歐陽鋒 ------ 透骨打穴143. 燕青 ------ 燕青拳 144. 韓小瑩 ------ 越女劍法 145. 韓寶駒 ------ 金龍鞭法 146. 鐵掌幫 ------ 鐵掌
,Vo&EU@+l#I
I5|0}o R%T+P z8si 神鵰俠侶: .tr3i!^ km5NB5I"_
147. 大理段氏 ------ 一陽指148. 少林派 ------ 羅漢拳 149. 丐幫 ------ 打狗棒法 150. 丐幫 ------ 降龍十八掌 151. 全真教 ------ 天罡北斗陣
1U_8K;a}k 152. 全真教 ------ 北斗大陣 153. 全真教 ------ 全真劍法 154. 李莫愁 ------ 三無三不手155. 李莫愁 ------ 五毒神掌 156. 周伯通 ------ 空明拳 'qc&[T]!vDs
157. 周伯通 ------ 雙手互博158. 金輪法王 ------ 五輪大轉 159. 金輪法王 ------ 移宮易穴 160. 金輪法王 ------ 龍象般若功
;^c,Q X/D![$P 161. 洪七公 ------ 混天功 162. 桃花島 ------ 玉簫劍法 163. 桃花島 ------ 奇門五轉 164. 桃花島 ------ 掃葉腿法 165. 桃花島 ------ 落英神劍掌
"u]7c,{},F6E }d1~ 166. 桃花島 ------ 落英劍法 167. 桃花島 ------ 劈空掌 168. 桃花島 ------ 彈指神通 169. 桃花島 ------ 蘭花拂穴手170. 陸展元 ------ 江南陸家刀法
%i*s)OHW!@*} 171. 絕情谷 ------ 閉穴功 172. 絕情谷 ------ 陰陽倒亂刃法 173. 絕情谷 ------ 漁網陣 174. 黃裳 ------ 九陰真經 175. 黑風雙煞 ------ 九陰白骨爪 3]6@3E6O!H],\P8RjB3|]
176. 楊過 ------ 黯然銷魂掌 177. 楊過 ------ 大剪刀刀法 178. 楊過 ------ 四言詩劍179. 瑛姑 ------ 泥鰍功 180. 裘千尺 ------ 口噴棗核181. 達爾巴 ------ 無上大力杵法 Ah8A X:pg,f"u
182. 樊一翁 ------ 潑水杖法 183. 歐陽鋒 ------ 白駝雪山掌 184. 歐陽鋒 ------ 逆行經脈 185. 歐陽鋒 ------ 蛇杖杖法(破打狗棒法) 186. 歐陽鋒 ------ 蛤蟆功
*V['er H5M` 187. 歐陽鋒 ------ 靈蛇拳 188. 霍都 ------ 狂風迅雷功 189. 鐵掌幫 ------ 鐵掌 190. 古墓派------ 天羅地網勢191.古墓派------ 玉女心經
+WBhu-}n 192.古墓派------ 玉女素心劍法193.古墓派------ 玉女劍法194.古墓派------ 拂塵拂法195.古墓派------ 美女拳法196.古墓派------ 銀索金鈴索法
|_r_(~YA USdA8J^
倚天屠龍記: [z,l}:n
190. 少林派 ------ 九陽神功 191. 少林派 ------ 二十四手降魔掌 192. 少林派 ------ 大力金剛指 193. 少林派 ------ 大韋陀掌
8]4U6zH C2b[}w 194. 少林派 ------ 少林九陽功 195. 少林派 ------ 如影隨形腿 196. 少林派 ------ 易筋經 197. 少林派 ------ 金剛伏魔圈
9Zj"UuU},NW 198. 少林派 ------ 韋陀伏魔劍 199. 少林派 ------ 神掌八打 200. 少林派 ------ 須彌山掌 201. 少林派 ------ 達摩劍法 202. 少林派 ------ 龍爪手
^dd2\:VNh6t 203. 少林派 ------ 闖少林204. 少林派 ------ 羅漢劍法 205. 少林派 ------ 羅漢拳206. 玄冥二老 ------ 玄冥神掌 207. 成昆 ------ 幻陰指 vwJo!Nv
208. 成昆 ------ 混元功 209. 成昆 ------ 霹靂拳 210. 季長老 ------ 陰山掌大九式 211. 明教 ------ 乾坤大挪移 212. 明教 ------ 聖火令武功
&\0r3q2U7Q:v(o(w 213. 武當派 ------ 八卦游龍掌 214. 武當派 ------ 大摔碑功215. 武當派 ------ 六合勁 216. 武當派 ------ 太極拳 217. 武當派 ------ 太極劍
1[J6|&fo2_;RfM+C6`] 218. 武當派 ------ 玄虛刀法 219. 武當派 ------ 武當長拳 220. 武當派 ------ 虎爪手 221. 武當派 ------ 虎爪絕戶手 222. 武當派 ------ 倚天屠龍筆法 R;R nq.R w._b_
223. 武當派 ------ 真武七截陣 224. 武當派 ------ 神門十三劍 225. 武當派 ------ 純陽無極功 226. 武當派 ------ 梯雲縱 227. 武當派 ------ 綿掌 #U7OR)O8n3sR8k
228. 武當派 ------ 震天鐵掌 229. 武當派 ------ 繞指柔劍 230. 金鋼門 ------ 金剛般若掌 231. 韋一笑 ------ 寒冰綿掌 232. 風雲三使 ------ 陰風刀 -QO@1A4B
233. 峨嵋派 ------ 四象掌法 234. 峨嵋派 ------ 金頂綿掌235. 峨嵋派 ------ 峨嵋九陽功236. 峨嵋派 ------ 絕劍 237. 峨嵋派 ------ 滅劍 (A7o6p XB
238. 峨嵋派 ------ 截手九式 239. 峨嵋派 ------ 飄雪穿雲掌 240. 殷天正 ------ 鷹爪擒拿手 241. 殷離 ------ 千蛛萬毒手 242. 崆峒派 ------ 七傷拳
)^DsED5Hy&U0L 243. 昆侖派 ------ 迅雷劍法244. 昆侖派 ------ 兩儀劍法 245. 昆侖派 ------ 寒梅劍陣 246. 昆侖派 ------ 落雁拳
+r%w#u#\gC;O 247. 昆侖派 ------ 雨打飛花劍法 248. 彭瑩玉 ------ 大風雲飛掌249. 華山派 ------ 反兩儀刀法 250. 華山派 ------ 鷹蛇生死搏251. 黃裳 ------ 九陰真經
'}4~1y"t q4C 252. 鄭長老 ------ 回風拂柳拳 253. 謝遜 ------ 獅子吼 254. 點蒼派 ------ 點蒼劍法 z ~ fn.Y8oeV?1g
5Q ~`(q5@tS3^ 書劍恩仇錄: 3X s:A7BEm0cN#S Y T4v
255. 千跌張 ------ 沾衣十八跌 256. 天山派 ------ 三分劍術 257. 太極門 ------ 玄玄刀法 258. 少林派 ------ 五行連環拳
-qh)dKP3b U 259. 少林派 ------ 闖少林 260. 少林派 ------ 羅漢拳 261. 文泰來 ------ 霹靂掌 262. 西川雙俠 ------ 黑砂掌 :tQXp L[}h[ j
263. 言家拳 ------ 僵屍拳 264. 周仲英 ------ 子母鐵膽 265. 武當派 ------ 武當長拳 266. 武當派 ------ 柔雲劍術 o(m SQr5z6{3^3x
267. 武當派 ------ 無極玄功拳 268. 南少林派 ------ (一零八路)瘋魔杖法 269. 南少林派 ------ 大夜叉棍(法) 270. 南少林派 ------ 小夜叉棍(法) .o dY([ R+Q)L&XW
271. 南少林派 ------ 取經棍法 272. 南少林派 ------ 緊羅那王棍(法) 273. 南少林派 ------ 醉拳 274. 洛陽韓家 ------ 鐵琵琶手 A$t~ }/N;pV
275. 袁士宵 ------ 百花錯拳 276. 陳家洛 ------ 八卦游身掌277. 陳家洛 ------ 分筋錯骨手 278. 陳家洛 ------ 岳家散手四門拳法 279. 陳家洛 ------ 庖丁解牛掌 ;AFgU6t2XF U| L
280. 陳家洛 ------ 金剛伏虎刀法281. 無塵 ------ 追魂奪命劍 282. 無塵 ------ 連環迷蹤腿 283. 嵩陽派 ------ 大力鷹爪功 284. 駱冰 ------ 鴛鴦刀
`K1nJ4Fq_on{(?
hre+Mm-n,}uy.N 碧血劍 qv/~uwei
285. 仙都派 ------ 上清拳 286. 仙都派 ------ 上清劍287. 仙都派 ------ 兩儀劍法 288. 仙都派 ------ 寶靈拳 289. 石樑派 ------ 八卦陣 -
E2H|*\(ww 290. 石樑派 ------ 五行陣 291. 何鐵手 ------ 蛛索功夫 292. 何鐵手 ------ 鐵鉤功夫 293. 孟家 ------ 快活三十掌294. 孟家 ------ 孟家神拳
-i|P)o8uS 295. 金蛇郎君 ------ 金蛇游身掌296. 金蛇郎君 ------ 金蛇劍法 297. 金蛇郎君 ------ 金蛇擒鶴拳 298. 金蛇郎君 ------ 獨臂刀法 299. 渤海派 ------ 斬蛟拳
u ^:le$L5N!yj'` 300. 華山派 ------ 伏虎掌 301. 華山派 ------ 長拳十段錦 302. 華山派 ------ 破玉拳 303. 華山派 ------ 混元掌 304. 華山派 ------ 鐵指訣
#hx+R*s IH 305. 褚紅柳 ------ 蟹鉗功 306. 點蒼派 ------ 點蒼劍法 307. 鐵劍門 ------ 神行百變 *B)X6gA G4v
xV/o*B2~"Y%S 笑傲江湖:
.v/o/P x"Y[6C 308. 丁堅 ------ 一字電劍 309. 丹青生 ------ 潑墨披麻劍法 310. 少林派 ------ 千手如來掌 311. 少林派 ------ 金剛禪獅子吼 ?|I~p^f
312. 少林派 ------ 羅漢拳 313. 日月神教 ------ 葵花寶典 314. 令狐沖 / 岳靈珊 ------ 沖靈劍法 315. 左冷禪 ------ 寒冰神掌 316. 任我行 ------ 吸星大法 'd]:?8M8L$k
317. 禿筆翁 ------ 《八口山銘》筆法 318. 禿筆翁 ------ 《裴將軍詩》筆法 319. 禿筆翁 ------ 《懷素自敘帖》筆法 320. 禿筆翁 ------ 二十八招石鼓打穴筆法 2]W[tYw] WB;|
321. 林遠圖 ------ 辟邪劍法 322. 武當派 ------ 兩儀劍法 323. 青城派 ------ 松風劍法 324. 青城派 ------ 袖裡乾坤 325. 青城派 ------ 無影幻腿
dtr&{+Ft5b ^M a 326. 青城派 ------ 摧心掌 327. 封不平 ------ 狂風快劍 328. 恆山派 ------ 天長掌法 329. 恆山派 ------ 恆山劍法 330. 恆山派 ------ 恆山劍陣 ?wHm$dw/\
331. 恆山派 ------ 萬花劍法 332. 泰山派 ------ 五大夫劍 333. 泰山派 ------ 岱宗如何 334. 泰山派 ------ 泰山十八盤 335. 華山派 ------ 玉女劍十九式
F V(i%fsTAl9Bm 336. 華山派 ------ 希夷劍(法) 337. 華山派 ------ 豹尾腳 338. 華山派 ------ 淑女劍(法) - 339. 華山派 ------ 無雙無對,寧氏一劍 340. 華山派 ------ 紫霞功
$]\lp,]6S 341. 華山派 ------ 養吾劍(法) 342. 華山派 ------ 鷹爪手 343. 華山派 ------ 太岳三青峰 344. 華山派 ------ 奪命連環三仙劍 PO ]#~]y(f
345. 黃鍾公 ------ 七弦無形劍法 346. 黑白子 ------ 三百六十一枚黑白棋子暗器手法 347. 黑白子 ------ 玄天指 348. 黑白子 ------ 棋盤招式
U3l+F&Yg X2q 349. 嵩山派 ------ 大嵩陽神掌 350. 嵩山派 ------ 嵩山劍法 351. 獨孤求敗 ------ 獨孤九劍 352. 衡山派 ------ 天柱劍法
[}WIt} [3UA*c 353. 衡山派 ------ 石廩劍法 354. 衡山派 ------ 百變千幻衡山雲霧十三式 355. 衡山派 ------ 芙蓉劍法 356. 衡山派 ------ 祝融劍法
l2i[m*\9FO 357. 衡山派 ------ 回風落雁劍法 358. 衡山派 ------ 紫蓋劍法 359. 衡山派 ------ 衡山五神劍 360. 點蒼派 ------ 點蒼劍法 361. 田伯光 ------ 狂風刀法
6r2Q1Xt}u/am6fV m;M dW!v3Y!v
鹿鼎記:
9X M k9xg|)d$aj0t 362. 少林派 ------ 一指禪 363. 少林派 ------ 千葉手 364. 少林派 ------ 大擒拿手 365. 少林派 ------ 小擒拿手 366. 少林派 ------ 伏虎拳 w/dh-m%K/|?.}o
367. 少林派 ------ 拈花擒拿手 368. 少林派 ------ 波羅密手 369. 少林派 ------ 虎爪手 370. 少林派 ------ 金剛護體神功
B*k b,u,dpv#g$v 371. 少林派 ------ 韋陀掌 372. 少林派 ------ 破衲功 373. 少林派 ------ 般若掌 374. 少林派 ------ 散花掌 375. 少林派 ------ 擒龍功 9m!wA3S ] ?p.F;UT$s
376. 少林派 ------ 羅漢拳 377. 沐王府 ------ 沐家拳 378. 沐王府 ------ 沐家劍 379. 武當派 ------ 回風掌 380. 神龍教 ------ 化骨綿掌 %MpI%Noy.\
381. 崆峒派 ------ 飛鳳手 382. 陳近南 ------ 凝血神抓 383. 林興珠 ------ 地堂刀法
5[.s H9vj
p8j*evG$l 俠客行: fnk+]hV
384. 上清觀 ------ 上清劍法 385. 少林派 ------ 少林伏魔神功 386. 少林派 ------ 羅漢拳 387. 貝海石 ------ 五行六合掌
-p)@"n W2an e?'UW 388. 金烏派 ------ 金烏刀法 389. 梅芳姑 ------ 梅花拳 390. 雪山派 ------ 雪山劍法391. 謝煙客 ------ 碧針清掌
V!]P m%C)U`(U 392. 謝煙客 ------ 炎炎功 wrOnt7~ WZ)h
/f5u n3u{!G 雪山飛狐: AyVH`1u*G5hQ
393. 胡家 ------ 快刀 394. 胡家 ------ 飛天神行395. 胡家 ------ 四象步法 396. 胡家 ------ 春蠶掌法 397. 胡家 ------ 胡家刀法 l/b,XlZ4D*GU}L
398. 范家 ------ 八十一路五虎刀 399. 范家 ------ 龍爪擒拿手 400. 苗家 ------ 苗家劍 401. 鄭三娘 ------ 鐵門閂刀法
~SK!sK K;J*l sP&?j$wLK
飛狐外傳: *`[](E u:y6^
402. 九龍派 ------ 九龍鞭法 403. 八仙劍 ------ 八仙劍法 404. 八卦門 ------ 八卦刀 405. 八卦門 ------ 八卦掌 1cj4j(q&b-hV
406. 八卦門 ------ 八陣八卦掌407. 八卦門 ------ 內八卦掌法 408. 八極門 ------ 八極拳 409. 山西童家 ------ 童家流星錘法 l%g/T#nd:mP/k%F
410. 太極門 ------ 太極拳 411. 太極門 ------ 太極劍 412. 太極門 ------ 雲手 413. 少林派 ------ 查拳 414. 少林派 ------ 魯智深醉跌 } SZ7D4}9p ~
415. 少林派 ------ 羅漢拳 416. 韋陀門 ------ 六合刀 417. 韋陀門 ------ 六合拳 418. 韋陀門 ------ 六合槍
Lei} E"}~L 419. 韋陀門 ------ 天罡梅花樁 420. 韋陀門 ------ 赤尻連拳 421. 韋陀門 ------ 苦惱拳 422. 浙東祁家 ------ 祁家劍
.XH FS K2_wl%b 423. 華拳門 ------ 一十二路入室拳424. 華拳門 ------ 一十八路登堂拳 425. 塞北白家堡 ------ 六十四路轟天雷震擋法 426. 燕青 ------ 燕青拳 4B,q|0bDhL,b
427. 鷹爪雁行門 ------ 雁行刀 428. 鷹爪雁行門 ------ 雁行輕功 429. 鷹爪雁行門 ------ 鷹爪力 &Y?['F}
W&Z;`Rg 連城決: ,]W@*Y)CEy+T
430 水岱 ------ 太極劍 431 血刀門 ------ 血刀刀法 432 汪嘯風 ------ 孔雀開屏 A&B_Q`(tI
433 梅念笙 ------ 唐詩劍法 434 梅念笙 ------ 神照經 鴛鴦刀: 卓天雄 ------ 呼延十八鞭 436 卓天雄 ------ 震天三十掌 林玉龍/任飛燕 ------ 夫妻刀法 438 蕭半和(蕭義) ------ 混元氣
名字都在這里 自行總結 做張圖片就可以了
Ⅸ 金庸筆下武功招式的圖片
降龍十八掌:
http://tieba..com/f?kz=14121947
金庸書中出現的刀劍:
http://tieba..com/f?kz=221459554
玉女心經:
http://www.leslietong.com/angelleslie/2004/0316/7.jpg
2個小姑娘教你打狗棒法和辟邪劍法 :
http://tieba..com/f?kz=242494440
所有金庸作品中出現的武功:
http://..com/question/11475160.html?si=1
Ⅹ 求武術招式套圖圖解,想練習武術。最好是拳法或棒法
武術有非常豐富的套路,建議從五步拳入手試學下。
五步拳屬於查拳入門拳套也是學習競技武術入門之基本拳術組合套路,是中國青少年學習武術的初級必學套路,他包含了武術中最基本的弓、馬、仆、虛、歇五種步型和拳、掌、勾三種手型及上步,退步步法和摟手、沖拳、按掌、穿掌、挑掌、架打、蓋打等手法。通過五步拳的練習可以增進身體的協調能力,掌握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銜接要領,提高動作質量。為進一步學習武術打下基礎。
五步拳:弓步沖拳-彈腿沖拳-馬步架打-歇步蓋沖拳-提膝仆步穿掌一虛步挑掌
1、預備姿勢:並步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