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身上有五條龍的銅佛像是什麼像
有三種情況,
1,是龍尊王佛。這在密宗出現最明顯的特徵是身體藍色。
2,南傳佛教傳說,天氣寒冷,有龍王為佛遮擋寒冷,
3,是龍樹菩薩像,龍樹菩薩的畫像和佛陀很相近,唯一就是沒有盤雙腿。
⑵ 龍樹菩薩怎麼死的
龍樹菩薩的死因:被具力太子用吉祥草砍掉了頭顱。
龍樹菩薩的壯舉,使佛法越發興盛,也使魔王波旬及其眷屬火冒三丈、嫉妒萬分,甚至到了不堪忍受的境地。他想不出其他高招,只好鑽入樂行王後的胎腹中(伺機作惡)。不久王後臨產,生下一名為「具力」的太子。
(時光飛逝,斗轉星移,具力太子在優越的環境中一天天長大了。一天,)母後將一件世間珍稀難得的無縫衣贈與(愛子,太子告訴母後:)「我現在先把它收藏起來,等到有朝一日我繼位登基、治理江山之時再穿它。」母後無奈地告訴兒子:「你的父王與龍樹阿闍黎已經成就了等壽金丹術,在阿闍黎沒有圓寂之前,你父王是不會死去的。你這輩子恐怕沒有希望繼位執政了。」
(母後的一席話,使)具力太子生起了極大的憂傷,他抑制不住內心的失望,禁不住悲從中來、號啕大哭。母後連忙安慰道:「你用不著哭泣,(我倒有一個主意)。因為阿闍黎是一位安住於廣大菩薩行境界的菩薩,如果你向他索要頭顱,他必定會慨然施與的。(如果他圓寂,)你的父王也會因此而命終。這樣一來,你就可以穩坐王位了」。
(聽完母後的「高見」,具力太子躊躇滿志、躍躍欲試,)他迫不及待地趕到龍樹菩薩身前,提出了索要頭顱的要求。
大聖者龍樹菩薩思索道:大悲世尊在因地時,也曾行持過布施頭顱等菩薩難行。我也應當如此追循佛陀的足跡,繼承佛陀的事業。為了懾服魔王波旬,為了利益後代眾生,為了諸大佛子能生起勇氣,我應當行此布施。想到這里,尊者爽快地答應了索要頭顱的要求。
(王子喜不自禁,立刻揮起)寶劍,向尊者的頭顱砍去,然而頭顱卻並沒有被砍掉。尊者和藹地向目瞪口呆的王子解釋道:「往昔我在刈割茅草時,曾割斷過一隻小蟲的脖頸,因為這個罪過,所以用吉祥草便可以砍斷我的頭顱。」王子遵言而行,果然如願割斷了尊者的頭顱。
拓展資料:
龍樹菩薩是大乘佛教史上的第一位偉大論師,傳說壽高一百五十(或說二百),著有大量的大乘論典,其中最主要的有《中論》、《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等。《中論》闡發緣起性空的深義;《大智度論》採取中道立場來彰顯般若真理;《十住毗婆沙論》則以深遠的見解來宣揚菩薩之大行。
然而,龍樹菩薩年輕時,因自負多智,而破僧團和合,毀壞正法戒,令弟子皆著黃袍,以示所帶領之僧團與眾不同,又向國王誇耀自己已經圓滿了佛果,這在鳩摩羅什著的龍樹傳裡面都有清晰明確的記載,後來,龍樹菩薩幡然醒悟,精進修行,為大乘佛教的復興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龍樹菩薩-網路
⑶ 除了觀世音菩薩和文殊菩薩以外,佛教8大菩薩還有哪幾位
佛教體系極為龐大繁雜,其中菩薩應該算是佛教中僅次於佛的存在了;菩薩的大概意思是求道求大覺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而且由於菩薩是佛位的繼承人,因此也稱之為「法王子」;在佛教中,菩薩數不勝數,現這里僅排出八位最有名的菩薩:
TOP、8虛空藏菩薩
龍樹菩薩傳說壽高一百五十,著有大量的大乘論典,其中最主要的有《中論》、《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等。《中論》闡發緣起性空的深義;《大智度論》採取中道立場來彰顯般若真理;《十住毗婆沙論》則以深遠的見解來宣揚菩薩之大行。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譽為「第二代釋迦」,他發展了空性的中觀學說,是領導大乘佛教復興的偉大論師。
以上便是佛教名氣最顯的八大菩薩,或許很多人會認為觀世音菩薩應該是最有名的一位,但是在佛教之中,尤其是大乘佛教典籍中,龍樹菩薩無疑是地位最高的,而文殊菩薩次之;其實就佛教講究眾生平等,至少眾菩薩之間,是沒有高低之分的,有的只是民間的信仰多寡而已。
⑷ 龍樹菩薩為何 叫龍樹
八宗之祖
⑸ 龍樹菩薩簡介 龍樹菩薩簡單介紹
1、龍樹菩薩(梵文:Nāgārjuna bodhisattva),又譯龍猛、龍勝,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譽為「第二代釋迦」,他發展了空性的中觀學說,是領導大乘佛教復興的偉大論師。
2、龍樹菩薩是大乘佛教史上的第一位偉大論師,傳說壽高一百五十(或說二百),著有大量的大乘論典,其中最主要的有《中論》、《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等。《中論》闡發緣起性空的深義;《大智度論》採取中道立場來彰顯般若真理;《十住毗婆沙論》則以深遠的見解來宣揚菩薩之大行。
3、然而,龍樹菩薩年輕時,因自負多智,而破僧團和合,毀壞正法戒,令弟子皆著黃袍,以示所帶領之僧團與眾不同,又向國王誇耀自己已經圓滿了佛果,這在鳩摩羅什著的龍樹傳裡面都有清晰明確的記載,後來,龍樹菩薩幡然醒悟,精進修行,為大乘佛教的復興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⑹ 這副唐卡上的這是什麼菩薩
這個應該是龍樹菩薩,但是和常規的龍樹菩薩又有區別,一般塑造的龍樹菩薩頭頂有5個龍頭或7個龍頭。或者沒有龍頭。但是在菩薩塑像中,除了龍樹菩薩,確實沒有其他菩薩在頭頂畫幾個龍了。
⑺ 各位各位 請問有印度八大持明 龍樹菩薩等的圖片嗎 需要八大都全的 謝謝
八大持明中龍樹菩薩、文殊友、布瑪莫扎的圖片在網路上搜一下,很容易找。其他幾位幾乎找不到。
⑻ 龍樹的菩薩聖誕
農歷七月廿四日是龍樹菩薩聖誕日。
龍樹菩薩(梵文:Nāgārjunabodhisattva),又譯龍猛、龍勝,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譽為「第二代釋迦」,大約活躍於公 元一五〇年至二五〇年之間,他首先開創空性的中觀學說,肇大乘佛教思想之先河。龍樹菩薩是大乘佛教史上第一位偉大論師,也因此成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共同的祖師。龍樹被密宗奉為祖師,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密宗的教理思想中採用了不少大乘中觀的學說思想。其二,密宗經典宣稱,龍樹曾在南天竺的黑峰山鐵塔中由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親授密宗教義,並受灌頂。龍樹菩薩形象十分特殊,較易識別。他頭頂有肉髻,是智慧的象徵,頭部周圍有龍頭,7個或9個不定,身披袈裟,兩手結說法印,游戲坐姿,身旁有濾水壺,有時置有經書。在西藏寺廟,龍樹常和聖天、無著、世親、陳那、法稱、功德光、釋迦光一起供奉。這一組神像稱為「六嚴二聖」。
關於師之入寂,據龍樹菩薩傳載,有一小乘法師,以嫉恨之故,不願師久住於世,師知曉後,即入靜室,行蟬蛻而去。另據大唐西域記卷十憍薩羅國條載,該國國王娑多婆訶歸依師,師以妙葯贈之,二人俱長壽不衰。王子欲早登王位,故乞請師自盡,師即以干茅葉刎頸,王因哀愁之故,不久亦命終。至於師之年壽,依十二門論宗致義記卷上、法苑珠林卷五十三等所說,皆謂師之年壽達於數百,其說實難採信;然若依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朝嚼齒木條及其他諸書所說師擅長葯術之言,推測其年壽亦應在百歲以上。
⑼ 誰能告訴我下面照片里的佛像是什麼佛,最好詳細說明下,謝謝@@@
一些細節看的不是很清楚,但是大致判斷為藏傳佛教金剛薩埵雙身像,雙手應該執的是五股金剛杵和金剛鈴,懷抱明妃,象徵智悲雙運。金剛薩埵是五方佛智的化身,密宗的初祖之一,傳密宗是由它從大日如來處傳至龍樹菩薩後得以流傳的,所以金剛薩埵也是藏密各宗都修煉的法門之一,可以去除無始以來的全部罪業,金剛薩埵一般兩種造像居多,一種是雙身像,另一種是單身,手持金剛鈴杵(但不交叉,交叉者為金剛總持),或獨坐或懷抱明妃。
⑽ 鎮宅用的龍樹長什麼樣
龍樹,亦即龍樹菩薩,他是印度古代佛教哲學家、邏輯學家,印度大乘佛教中觀派(空宗)的奠基人。又譯龍猛、龍勝。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譽為「第二代釋迦」。大約活躍於公元一五〇年至二五〇年之間,他首先開創空性的中觀學說,肇大乘佛教思想之先河, 是大乘佛教史上的第一位偉大論師,傳說壽高一百五十(或說二百),著有大量的大乘論典,其中最主要的有《中論》、《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等。《中論》闡發緣起性空的深義;《大智度論》採取中道立場來彰顯般若真理;《十住毗婆沙論》則以深遠的見解來宣揚菩薩之大行。
龍血樹
學名:Dracaena angustifolia
別名:馬騾蔗樹、狹葉龍血樹、長花龍血樹
科屬:百合科,龍血樹屬
產地:龍血樹原產我國南部及亞洲熱帶地區,其他種類還有分布於非洲熱帶地區。
形態特徵:常綠小灌木,高可達4m,皮灰色。葉無柄,密生於莖頂部,厚紙質,寬條形或倒披 針形,長10~35cm,寬1~5·5cm,基部擴大抱莖,近基部較狹,中脈背面下部明顯,呈肋狀,頂 生大型圓錐花序長達6Ocm,l~3朵簇生。花白色、芳香。漿果球形黃色。同屬多種和變種用於園林觀賞。
習性:性喜高溫多濕,喜光,光照充足,葉片色彩艷麗。不耐寒,冬季溫度約l5C,最低溫度5~lOC。 溫度過低,因根系吸水不足,葉尖及葉緣會出現黃褐色斑塊,喜疏鬆、排水良好、含腐殖質豐富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