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這是什麼烏龜
中華草龜
學名 烏龜
是龜科、擬水龜屬爬行動物。頭小,不及背甲寬的1/4,頭頂前部平滑,後部皮膚具細粒狀鱗;吻端向內側下斜切,喙緣的角質鞘較薄;下顎左右齒骨間的交角小於90°。背甲較平扁,具3條縱棱,四肢略扁平,指、趾間均具蹼,具爪。尾較短小。背甲棕褐色,腹甲及甲橋棕黃色,每一盾片均有黑褐色大斑。頭部橄欖色或黑褐色;頭側及咽部有喑色鑲邊的黃紋及黃斑,並向後延伸至頸部。雄性個體幾乎整個呈黑色,有異臭,雌龜背甲棕褐色。
烏龜屬半水半棲、半陸性爬行動物。主要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庫、池塘及其他水域。白天多陷居水中。夏日火熱時,便成群地尋找蔭涼處。性情溫和,相互間無咬斗。遇到敵害或受驚嚇時,便把頭、四肢和尾縮入殼內。烏龜是雜食性動物,以動物性的昆蟲、蠕蟲、小魚、蝦、螺、蚌、植物性的嫩葉、浮萍、瓜皮、麥粒、稻穀、雜草種子為食,耐飢餓能力強,數月不進食也餓不死。主要分布於日本、朝鮮、韓國、東帝汶、印度尼西亞(較小的桑達島)、帛琉、中國。
中文名
烏龜
別名
中華草龜、大頭烏龜、金龜、草龜、泥龜和山龜等
『貳』 烏龜的龜殼分為上下兩半上半部是覆蓋在身體背面的背甲
烏龜的龜殼分為上、下兩半,上半部是覆蓋在身體背面的背甲,下半部是托住整個腹部的腹甲,背甲與腹甲兩側相連。
龜殼既有效地保護了烏龜柔軟的軀體和重要的器官,又不妨礙它緩慢的行動。腹甲的情況也差不多,只不過盾片大些,數量少些。而盾片的接縫和骨板之間的接縫是彼此錯開的,這種排列就像砌牆一樣,更加強了龜殼的結實程度。
龜殼作用:
堅硬的外殼為龜的生存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和安全,也能讓它避免被很多猛獸的啃食,這也讓龜在地球歷史的長河中生存至今。
小龜的龜殼是比較軟的,但是大龜的龜殼就很硬。但是龜殼是受不了沖擊的,抗沖擊能力弱。所以經常從高處摔下後,龜殼會裂,也容易引起龜的內傷。龜殼只是抗壓能力好。這點我們平時在飼養的時候還是要多留意。
只有龜甲殼堅硬才是正常的起到保護作用的。平時的飲食多元化和陽光是少不了的。龜的生長也是龜甲殼的生長,飼養得體龜的色澤也會愈發漂亮。
『叄』 我有一隻烏龜,在河裡抓的,頭的左右兩邊有一條紅色,肚子下有點黃色,請問是什麼品種的烏龜啊
應該是紅耳巴西龜
雜食性半水龜 外來物種 (別放生)
巴西紅耳龜因其頭頂後部兩側有2條紅色粗條紋,故得名。紅耳龜在市面上更經常被叫做巴西龜,大多數種類產於巴西,個別種產於美國的密西西比河。 巴西龜是世界公認的生態殺手,已經被世界環境保護組織列為100多個最具破壞性的物種之一,多個國家已將其列為危險性外來入侵物種!中國也已將其列入外來入侵物種,對中國自然環境的破壞難以估量。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問我
望採納
『肆』 如何辨別烏龜品種
烏龜種類很多,可根據烏龜的外表特徵,生活習性進行分辨烏龜的種類。以下是常見龜的基本特徵:
一、豬鼻龜
豬鼻龜是一種高度水棲的淡水龜類,除了產卵以外,常年生活於水中,故而四肢特化為像海龜那樣的鰭狀肢,這在淡水龜類中也是絕無僅有的。豬鼻龜成龜背甲的長度一般可達46-51cm,體重一般在18-22Kg,目前為止發現的最大的一隻豬鼻龜的背甲長度達到了56.3cm,體重則達到了22.5 Kg。其背甲較圓,呈深灰色,橄欖灰或者棕灰色,近邊緣處有一排白色的斑點。邊緣略帶鋸齒,由於外緣骨骼發育良好,結構完整,故而沒有像鱉那樣的裙邊。也沒有盾片,代之的則是連續並且略帶皺褶的皮膚。背甲正中有一列刺狀嵴。身體腹甲色淺,為白色,奶白色或淡黃色,略呈十字型。頭部大小適中,無法縮入殼內。豬鼻龜是長相最為奇特的淡水龜之一,鼻部長而多肉,形似豬鼻,所以有了「豬鼻龜」的稱譽。眼睛的後方有一條灰色的條紋。四肢為了適應水生生活而特化為鰭狀,也不能縮入殼中。在每一側前肢的近中點處都有兩枚明顯的爪甲,亦為其特徵之一。
二、七彩龜
七彩龜又叫巴西彩龜,別名"紅耳龜",原產於美州,八十年代初引進我國。其生長速度極快,僅夏季高溫季節月增重每隻可達125克,產卵量比普通龜高,孵化 率和成活率也都大大高於普通龜。
正面看其游泳時,頭背甲上會出現紅、黃、白、棕、綠、灰、紫等七種顏色,人稱"七色彩龜"。背殼上有菊花瓣狀放射花紋,在水中不動時像一盒盛開的菊花;游的快時,肌膚中黑、白、黃色的線條在水中盪漾,宛如馳騁在水中的斑馬,令人賞心悅目。它和綠毛龜、金錢龜、四眼水龜均是觀賞龜中之上品。
三、中華草龜
中華草龜(Chincmysreevesii)又名烏龜、金龜,屬龜鱉目、龜科;是我國著名龜類之一。中華草龜生長快、抗病力強、出肉率高、味道鮮美並有較高的觀賞性。
中華草龜頭頂部平滑,頭部後方被粒鱗,喙緣的角質較弱。背甲有3條縱棱,指趾間全蹼。野生中華草龜生活於扛河、湖沼和池塘內,在向陽有蔭的岸邊鬆土處挖洞產卵,雜食性。
四、金錢龜
頭部光滑無鱗,鼓膜明顯而圓;頸角板狹長,椎角板第一塊為五角形,第五塊呈扇形,餘下3塊呈三角形,肋角板每側4塊,緣角板每側11塊;背甲棕色,具有明顯三條隆起的黑色縱線,以中間的一條隆起最為明顯和最長,故又被稱為川字背龜;腹甲黑色,其邊緣角板帶黃色;背甲與腹甲兩側以韌帶相連,板(腹甲)為橫斷,腹甲在胸、腹角板間亦以橫貫的韌帶相連,故也稱斷板龜;指和趾間具蹼;尾短而尖。背甲邊緣周圍堅皮呈金桔黃色,所以又叫紅邊龜。
雌性的龜背甲較寬,尾細且短,尾基部細,肛門距腹甲後緣較近,腹甲的2塊肛盾形成的缺刻較淺。通常個體會比雄性大。雄性的龜背甲較窄,尾粗且長,尾基部粗,肛門距腹甲後緣較遠,腹甲的2塊肛盾形成的缺刻較深。
五、金頭閉殼龜
金頭閉殼龜 (Cuora aurocpitata)別名萬金龜,分類地位為龜科、閉殼龜屬、金頭閉殼龜種。金頭閉殼龜是國產觀賞龜類中的極品之一,體態高貴,色彩亮麗,適應性強,體色艷麗,性格溫和,然而由於它數量稀少,分布面窄,目前在市場上極難一見,求者甚眾,但其野生資源幾近枯竭,急需保護,人工繁殖是合法可行的唯一途徑。國內分布於安徽,國外未見報道。 金頭閉殼龜頭較長,頭背面呈金黃色,眼較大,上頜略勾曲。背甲絳褐色,散有淡黃色斑塊。腹甲黃色,盾片上有排列基本對稱的黑圖斑;背甲與腹甲、胸盾與腹盾間均以韌帶相連。四肢背部為灰褐色,腹部為金黃色,指趾間具蹼。此龜屬水棲龜類,它的蹼較豐富,可生活於深水域,
金頭閉殼龜雌雄鑒別:雌性龜吻較圓鈍,腹甲中央平坦,泄殖腔孔距腹甲邊緣較近,泄殖腔內無交接器;雄性吻較尖,腹甲中央略凹,泄殖腔孔距腹甲邊緣較遠,泄殖腔孔有黑色交接器。
金頭閉殼龜生活習性:生活於丘陵區的山溪、岩石縫中,以昆蟲、小魚、小蝦等動物為食。喜陰暗處,善攀爬。
六、黃緣盒龜
黃緣盒龜(Cistoclemmys flavomarginata)又名黃緣閉殼包、金頭龜、夾板龜、駝背龜等。主要分布在安徽、河南、江蘇、浙江、廣西、湖北、江西、湖南、台灣、福建等地。黃緣盒龜為龜類良種,是高級的滋補佳品,其葯用價值較高,還具有較大的觀賞價值。
黃緣盒龜頭部光滑無鱗,吻前端平,上喙有明顯鉤曲,鼓膜圓而清晰,眼睛大,眼後有一條金黃色寬弧紋。背甲棕紅色或棕褐色,顯著隆起,正中脊棱蠟黃色,背面盾片具有明顯的同心環紋。腹甲平坦,前後渾圓,著色為棕黑色或黑褐色,外緣與緣盾腹面鮮米黃色,腹甲中間有一橫斷溝紋將腹甲分為前後兩半,當頭、尾、四肢縮徼甲殼後,腹甲的前後兩半可閉合於背甲。四肢扁平,上有鱗片,指(趾)間具半蹼,尾較短。
七、綠毛龜
綠毛龜是名貴葯用兼觀賞動物,《本草綱目》中就載有其名。
正宗的綠毛龜系將龜背基枝藻接種在黃喉擬水龜或平胸龜、眼斑水龜等龜體體表上,綠毛長度在4~5厘米以上。綠毛龜的「綠毛」就是綠纓叢毛狀的基枝藻 。毛中有金線,脊骨上有三條棱,底甲呈象牙色。其它龜飼養的時間長了長毛,但大而沒有金線,底甲顏色也不同,為黃黑色。
八、巴西翠龜
巴西紅耳龜的頭部寬大,吻鈍,頭頸處具有黃綠相鑲的縱條紋,眼後有一對紅色條紋,那是它的耳朵。它的名字由此而來。它的背甲扁平,為翠綠色或蘋果色,背部中央有條顯著的脊棱。盾片上具有黃、綠相間的環狀條紋。腹板淡黃色,具有左右對稱的不規則黑色圓形、橢圓形和棒形色斑。四肢淡綠色,有灰褐色縱條紋,指、趾間具蹼。
九、鷹嘴龜
平胸龜又名鷹嘴龍尾龜,學名大頭平胸龜,俗稱鷹嘴龜,又叫英龜,龍尾麒麟龜,是一個奇特的龜種。它的長長尾巴好似龍尾,生有鱗甲,剛鏘有力,其頭、眼、嘴均似鸚鵡又有人稱其為鸚鵡龜,逗人喜愛。 頭大,呈三角形,且頭背覆以大塊角質硬殼,上喙鉤曲呈鷹嘴狀,眼大,無外耳鼓膜。背甲棕褐色,長卵形且中央平坦,前後邊緣不呈齒狀。腹甲呈橄欖色,較小且平,背腹甲借韌帶相連,有下緣角板。四肢灰色,具瓦狀鱗片,後肢較長,除外側的指、趾外,有銳利的長爪,指、趾間有半蹼,既利於陸地爬行,又便於水中游泳。
十、鱷魚龜
鱷龜長相酷似鱷魚,集龜和鱷魚於一體,故稱鱷龜。其頭部較粗大,不能完全縮入殼內,脖短而粗壯,領背長有褐色肉刺,眼細小,嘴巴上下頜較小,吻尖,尾巴尖而長,兩邊具棱,棱上長有肉突刺,尾背前邊三分之二處有一條鱗皮狀隆起棱背,並呈鋸齒口狀,背殼很薄,上皮以棕褐色為主,偶爾棕黃色,背部具有三條模糊棱,並有放射狀斑紋,後緣呈齒狀,腹部白色,偶有小黑斑點,幼時黑色,四肢粗壯,肌肉發達,爪子尖而有力,善於爬行。
『伍』 這是什麼烏龜
可能是 鋸緣攝龜 --鋸緣閉殼龜
鋸緣閉殼龜(學名:Cuora mouhotii)是龜科、閉殼龜屬動物。背甲較隆起,有3條明顯的脊棱,其間的背甲部分較平坦,兩外側呈一角度斜向下方;背甲前後緣的緣盾鋸齒狀,後緣者尤甚。腹甲平坦,前緣平切,後緣中央凹入。成體背腹甲之間及胸盾與腹盾之間有韌帶發育,僅腹甲前半可活動閉合於背甲。無腋盾及胯盾。尾短,指趾間蹼不發達。背甲黃褐色,有時緣盾上散有棕黑斑;腹甲黃色,一般無斑紋。頭部適中,背部為灰褐色,散有蠕蟲狀花紋,眼後至額部有鑲黑邊的窄長條紋,上喙鉤曲,眼較大。背甲為棕黃色,上有三條嵴棱,前緣無齒,後緣具八齒。腹甲黃色,邊緣具不規則大黑斑,背腹甲間、胸盾與腹盾問均以韌帶相連,但僅能半閉合。四肢具覆瓦狀鱗片,趾指間具半蹼。 [1]
生活於山區,叢林、灌木及小溪中,食性為動物性,但也食植物性飼料,尤喜食活食,如蝗蟲、黃粉蟲、蚯蚓等。它喜暖怕寒,當環境溫度在19℃時,進入冬眠,25℃時正常進食,28-31℃時食量最大。分布於中國、印度(阿扎爾邦、阿薩姆邦、梅加拉亞、米佐拉姆)、寮國、緬甸、越南。在中國分布於廣東、廣西、海南、湖南、雲南等地區。
中文名
鋸緣閉殼龜
拉丁學名
Cuora mouhotii
別名
鋸緣攝龜
八角龜
八棱龜
方龜
鋸緣箱龜
『陸』 有一種烏龜,肚子下的烏殼是分成兩半的,學名叫什麼烏龜
你所說的分兩半是龜類閉殼龜屬的特徵,下邊又包含了很多種,我列舉幾種常見的,你可以網路一下圖片進行辨認。
黃額閉殼龜(黃額盒龜)、黃緣閉殼龜(黃緣盒龜)、安布閉殼龜,金頭閉殼龜、三線盒龜、百色閉殼龜、周氏閉殼龜。
另外還有一些龜腹甲看起來也有些類似這種特徵,但是不能完全閉合起來,只能小幅度的收縮。
比如:鋸緣攝龜。
『柒』 烏龜的簡單介紹
烏龜(學名:Mauremys reevesii)是龜科、擬水龜屬爬行動物。頭小,不及背甲寬的1/4,頭頂前部平滑,後部皮膚具細粒狀鱗;吻端向內側下斜切,喙緣的角質鞘較薄;下顎左右齒骨間的交角小於90°。
背甲較平扁,具3條縱棱,四肢略扁平,指、趾間均具蹼,具爪。尾較短小。背甲棕褐色,腹甲及甲橋棕黃色,每一盾片均有黑褐色大斑。頭部橄欖色或黑褐色;頭側及咽部有喑色鑲邊的黃紋及黃斑,並向後延伸至頸部。雄性個體幾乎整個呈黑色,有異臭,雌龜背甲棕褐色。
烏龜屬半水半棲、半陸性爬行動物。主要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庫、池塘及其他水域。白天多陷居水中。夏日火熱時,便成群地尋找蔭涼處。性情溫和,相互間無咬斗。遇到敵害或受驚嚇時,便把頭、四肢和尾縮入殼內。
烏龜是雜食性動物,以動物性的昆蟲、蠕蟲、小魚、蝦、螺、蚌、植物性的嫩葉、浮萍、瓜皮、麥粒、稻穀、雜草種子為食,耐飢餓能力強,數月不進食也餓不死。主要分布於日本、朝鮮、韓國、東帝汶、印度尼西亞(較小的桑達島)、帛琉、中國。
(7)什麼烏龜肚子下面是兩半圖片擴展閱讀:
龜類形態特徵:
龜四肢粗壯,有堅硬的龜殼,頭、尾和四肢都有鱗,頭、尾和四肢都能縮進殼內。中國常見的種類有烏龜,龜殼可熬製成龜膠,是常用的中葯。龜鱉目的棱皮龜科、海龜科為大型或中型的海龜,四肢變成槳狀,產於熱帶、亞熱帶海洋中。
它們的肉多含有脂肪,可制油,卵可食用,甲也可作中葯。部分品種的龜類壽命很長,有的可達300多年。常見的大型陸龜種類有象龜,體長1.5m,重200kg,可以載人爬行而著名。綠毛龜是人們喜愛的展覽動物,它實際上是背甲上生育綠藻的金龜或水龜、
龜鱉目主要特徵為身體的重要器官藏在一保護殼內。無齒,但有鋒利的爪子。大部分品種的龜行動緩慢,無攻擊性,體長從不到10公分(4吋)至20公尺(6.5呎)以上都有。
四肢粗壯、適於爬行,腳短或有槳狀鰭肢(海龜),具有保護性骨殼,覆以角質甲片。殼分為上、下兩半,上半部即背甲,下半部即胸甲,背甲與胸甲兩側相連。
有記錄的一隻最長壽的龜,共飼養了152年,它的壽命至少152歲。根據報道,一位南朝鮮漁民在沿海抓住的一隻海龜,長1.5m,重90kg,背甲上附著許多牡蠣和苔蘚,估計壽命為700歲。可是在龜類王國里,不同龜種壽命長短不一,有的龜能活100歲以上,另一些龜只能活上15年左右。
『捌』 這是什麼龜種
這是巴西龜
巴西紅耳龜因其頭頂後部兩側有2條紅色粗條紋,故得名。紅耳龜在市面上更經常被叫做巴西龜,大多數種類產於巴西,個別種產於美國的密西西比河。巴西龜是世界公認的生態殺手,已經被世界環境保護組織列為100多個最具破壞性的物種之一,多個國家已將其列為危險性外來入侵物種!中國也已將其列入外來入侵物種,對中國自然環境的破壞難以估量。
望採納
『玖』 幫我看下 這是什麼品種的 烏龜
烏龜與陸龜是群以甲殼為中心演化而來的爬蟲類動物。烏龜最早見於三疊紀初期,當時即有發展完全的甲殼。早期烏龜可能還不能夠像今日一般,將頭部與四肢縮入殼中。簡單的說,烏龜為水棲動物,陸龜則為陸棲動物。烏龜已經在地球生存了幾萬年,和恐龍系同時期的動物。烏龜則屬於三大龜系裡的水龜系 烏龜別稱金龜、草龜、泥龜和山龜、花龜等,在動物分類學上隸屬於爬行綱、龜鱉目、龜科、龜亞科,是最常見的龜鱉目動物之一。我國各地幾乎均有烏龜分布,但以長江中下游各省的產量較高;廣西各地也都有出產,尤以桂東南、桂南等地數量較多;國外主要分布於日本、巴西和朝鮮。價格:3~10000元一隻。
烏龜殼略扁平,背腹甲固定而不可活動,背甲長10一13厘米、寬約16厘米,有3條縱向的隆起。頭和頸側面有黃色線狀斑紋,四肢略扁平,指間和趾間均具全蹼,除後肢第五枚外,指趾末端皆有爪。 烏龜一般生活在河、湖、沼澤、水庫和山澗中,有時也上岸活動。在自然環境中,烏龜以蠕蟲、螺類、蝦及小魚等為食,也吃植物的莖葉。烏龜是一種變溫動物,到了冬天,或者是當氣溫長期處在一個較低情況下,烏龜就會進入冬眠,各種烏龜的種類不同,開始冬眠的溫度也不相同,不過通常都在10~16℃。這個時候烏龜會長期縮在殼中,幾乎不活動,同時它的呼吸次數減少,體溫降低,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的速度減慢,所消耗的營養物質也相對減少。這種狀態和睡眠相似,只不過這是一次長達幾個月的深度睡眠,甚至會呈現出一種輕微的麻痹狀態。 此外,烏龜還具有如下特性:繁殖率低且生長較慢,一隻500克左右的烏龜經一年飼養僅增重100克左右。但烏龜的耐飢能力較強,即使斷食數月也不易被餓死,抗病力亦強,且成活率高。所以烏龜是較易人工飼養的動物,也是比較受人們歡迎的寵物。
編輯本段外形特徵
龜四肢粗壯,有堅硬的龜殼,頭、尾和四肢都有鱗,頭、尾和四肢都能縮進殼內。中國常見的種類有烏龜,龜殼可熬製成龜膠,是常用的中葯。有時把龜鱉目的棱皮龜科、海龜科為大型或中型的海龜,四肢變成槳狀,產於熱帶、亞熱帶海洋中。它們的肉多含有脂肪,可制油,卵可食用,甲也可作中葯。部分品種的龜類壽命很長,有的可達300多年。常見的大型陸龜種類有象龜,體長1.5米,重200千克,可以載人爬行而著名。綠毛龜是人們喜愛的展覽動物,它實際上是背甲上生育綠藻的金龜或水龜。 龜鱉目主要特徵為身體的重要器官藏在一保護殼內。無齒,大部分品種的龜行動緩慢,無攻擊性,體長從不到10公分(4吋)至2公尺(6.5呎)以上都有。四肢粗壯、適於爬行,腳短或有槳狀鰭肢(海龜),具有保護性骨殼,覆以角質甲片。殼分為上、下兩半,上半部即背甲,下半部即胸甲,背甲與胸甲兩側相連。
編輯本段飼養方法
烏龜食性較廣,稻穀、小麥、豌豆、小魚、蝦、昆蟲、蝸牛等均吃,其中最喜歡吃的食物是小魚、蝸牛、玉米和稻穀。人工飼養時,為滿足烏龜生長所需要的各種營養,避免因飼料單一而生長發育不良和產生厭食症,應採用多種飼料,如動物性飼料中的魚蝦、蝸牛、河蚌等和植物性飼料中的稻穀、小麥、玉米等。要想讓烏龜充分地消化這些飼料,在投喂飼料之前,須先將玉米、豌豆等壓碎,浸泡2小時左右,其他大塊食物也須先切碎,然後才投喂。還須注意的是,在烏龜生長的不同時期,應根據其生長特點投以含不同營養成分的飼料。 烏龜的生活與氣候關系密切,每年4月初開始攝食;6-8月攝食活動達最高峰,增重速度最快;至10月氣溫逐漸下降後其來食量開始下降,當氣溫降到10攝氏度以下時,則停止攝食,進入冬眠期。所以餵食時應根據烏龜的生長特點來進行,一般要求做到如下幾點: (1)定時。春季和秋季氣溫較低,烏龜早晚不大活動,只在中午前後攝食,故宜在上午8-9時投喂飼料。從穀雨到秋分是烏龜攝食旺季,時值盛暑期,烏龜一般中午不活動,而多在下午17-19時活動覓食,故投食以在下午16-17時進行為宜。定時可使烏龜按時取食,獲取較多的營養,並且還可保證飼料新鮮。 (2)定位。沿著水池岸邊分段定位設置固定的投料點,投料點的食台要緊貼水面,便於烏龜咽水咬食。定位投喂飼料,目的是讓烏龜養成習慣,方便其找到食物,同時便於觀察烏龜的活動和檢查攝食情況。 (3)定質。投喂的飼料應該保持新鮮,餵食過後,要及時清除剩殘食物,以防飼料腐爛發臭,影響烏龜的食慾和污染水質。 (4)定量。飼料的投喂量視氣溫、水質、烏龜的食慾及其活動情況而定,以當食慾及其活動情況而定,以當餐稍有剩餘為宜。一般每隔1-2天投食1次。
編輯本段計算龜的年齡
有以下2個方法可以計算龜的年齡 1. 隨大自然的周期性變換,烏龜有明顯的生長期和冬眠期,生長期背甲盾片和身體一樣生長,形成疏鬆較寬的同心環紋圈,冬眠期烏龜進入蟄伏狀態,停止生長,背甲盾片也幾乎停止生長,形成的同心環紋圈狹窄緊密。如此疏密相間的同心環紋圈同以樹木的年輪推算樹齡相似,當經歷一個停止發育的冬天,就出現一個年輪。依此可以判斷烏龜的年齡,即盾片上的同心環紋多少,然後加1(破殼出生為一個環紋),等於龜的實際年齡。這種方法只有龜背甲同心環紋清楚時方能計算,龜的年輪在10齡前較為清晰,在稚龜出生不久,其背殼中央的盾片外堅皮膚上就看到一些放射狀紋,並無圓輪狀,有幾個輪圈的龜背甲紋,就是龜齡幾歲,年齡愈長愈難用肉眼辨認,只有依據龜的重量來推算,人工養殖除外,野生的龜每500g重的龜齡,在我國南方約20年,北方的龜約40年。
2.烏龜的生長較為緩慢,在常規條件下,雌龜生長速度為:一齡龜體重多在15克左右,二齡龜50克,三齡龜100克,四齡龜200克,五齡龜250~300克,六齡龜400克左右。雄龜生長慢,性成熟最大個體一般為250克以下。 齡計算以龜背甲盾片上的同心環紋(生長年輪)多少計算,一個環紋為一年的生長期。當然,不同龜種、環紋清晰度和孵出時存在環紋等因素也會影響年齡的准確度。龜的壽命一般較長,至少可活20年,據歷史記載,白龜的壽命達到800年以上,故有「千年烏龜萬年鱉」的長壽美譽佳話。
編輯本段烏龜重要部位檢查方法
頭部 要檢查烏龜的頭部時,可用拇指和食指趁其不注意時扣住頭的後側,動作要很迅速,否則一旦讓其縮入殼內,要檢查就很難了。烏龜若脫皮太多,有可能是皮膚出了問題或者營養不均衡所致。 眼睛 烏龜的眼睛應該是非常澄清、明亮,若發現有眼臉腫大及較多的淚液形成時,表示眼睛已經出了問題,原因除了眼睛感染、異物、角膜外傷或白內障之外,較常見的是由於維他命A缺乏所引起的結膜炎,尤其是在發育期間最容易發生。 耳朵 烏龜並沒有外耳部,它的耳朵是位於眼睛後方的一個封閉的鼓室。耳朵常發生的問題為膿腫,膿腫有時會造成分泌液由歐斯泰交氏管進入咽喉的後方,結果往往造成附近組織有蜂窩組織炎,或者膿液會變成堅硬且濃縮的情形。 鼻 烏龜若有呼吸道感染時,常常會發現鼻子前端濕濕的,仔細觀察有時還會有泡泡形成,甚至在嚴重時會有膿樣分泌物的產生,這種情況就必須趕緊處理,否則後果將很嚴重,甚至造成死亡。 嘴 要檢查烏龜的嘴巴往往不是一件容易事。如有必要檢查的情況下,不得已只好藉助於麻醉的方法。嘴巴打開之後要注意是否有紅斑、出血點、壞死、黃疸或乾酪樣的病,以做為疾病診斷的依據。
編輯本段飼養管理
1.飼養方式 人工飼養烏龜有池養、缸養、木盆養和水庫池塘養等多種方式,各有利弊,可以因地制宜地自行選擇。對一般專業戶和小規模的養殖場,以建池養殖較好,因為此方式管理方便,經濟效益也較大。 養殖池的建造:幼龜池和繁殖池可參照金錢龜的幼龜池和繁殖池的規格和方法建造。成龜池的建造也和金錢龜的成龜池差不多,但面積可以更大些,以便養殖數量更多的烏龜。如果成龜池較大,還可以魚龜混養,在池中養一些草食性和濾食性的魚類,以提高養殖的綜合經濟效益。要注意烏龜亦有會打洞、易逃跑的特性,因此圍牆的牆基要深入地下50厘米左右。 2.烏龜的飼料及餵食 烏龜食性較廣,稻穀、小麥、豌豆、小魚、蝦、昆蟲、蝸牛、精豬肉等均吃,其中最喜歡吃的食物是小魚、精豬肉、玉米。人工飼養時,為滿足烏龜生長所需要的各種營養,避免因飼料單一而生長發育不良和產生厭食症,應採用多種飼料,如動物性飼料中的魚蝦、蝸牛、河蚌等和植物性飼料中的稻穀、小麥、玉米等。要想讓烏龜充分地消化這些飼料,在投喂飼料之前,須先將玉米、豌豆等壓碎,浸泡2小時左右,其他大塊食物也須先切碎,然後才投喂。還須注意的是,在烏龜生長的不同時期,應根據其生長特點投以含不同營養成分的飼料。 烏龜的生活與氣候關系密切,每年4月初開始攝食;6一8月攝食活動達最高峰,增重速度最快;至10月氣溫逐漸下降後其來食量開始下降,當氣溫降到10攝氏度以下時,則停止攝食,進入冬眠期。所以餵食時應根據烏龜的生長特點來進行,一般要求做到如下幾點: (
1)定時。春季和秋季氣溫較低,烏龜早晚不大活動,只在中午前後攝食,故宜在上午8一9時投喂飼料。從穀雨到秋分是烏龜攝食旺季,時值盛暑期,烏龜一般中午不活動,而多在下午17一19時活動覓食,故投食以在下午16一17時進行為宜。定時可使烏龜按時取食,獲取較多的營養,並且還可保證飼料新鮮。 (2)定位。沿著水池岸邊分段定位設置固定的投料點,投料點的食台要緊貼水面,便於烏龜咽水咬食。定位投喂飼料,目的是讓烏龜養成習慣,方便其找到食物,同時便於觀察烏龜的活動和檢查攝食情況。 (3)定質。投喂的飼料應該保持新鮮,餵食過後,要及時清除剩殘食物,以防飼料腐爛發臭,影響烏龜的食慾和污染水質。 (4)定量。飼料的投喂量視氣溫、水質、烏龜的食慾及其活動情況而定,以當食慾及其活動情況而定,以當餐稍有剩餘為宜。一般每隔1一2天投食1次. 3.稚龜的飼養 剛出殼的稚龜體質較弱,腸胃機能和消化能力也弱,故不宜馬上放養於飼養池中,而應先單獨精心喂養和護理一段時期,以提高稚龜的存活率。 稚龜的喂養和護理原則是:1.搞好清潔衛生,以防烏龜生病。2.控制適宜溫度和澀度,以利其正常生長。3.培養稚龜逐漸適應外界環境,自行攝食。具體做法是:將剛出殼的稚龜先放在一個小型玻璃箱內,讓其爬行3一5小時,待稚龜臍帶干脫收斂後,以0.6%的生理鹽水浸洗片刻,進行消毒,然後放入室內玻璃箱或木盆中飼養。切忌用人工強力拉斷稚龜的臍帶,這樣會造成稚龜傷亡。稚龜飼養箱每天換水1一2次,水溫嚴格控制在25一30攝氏度,天氣炎熱時還需多次向飼養箱內噴水,以調節溫度並增加水中的氧氣,使稚龜得以在適宜的條件下正常生長。對剛孵出1一2天的稚龜不需投食,2天後才開始喂少量谷類飼料,之後再投喂少量煮熟的雞蛋和研碎的魚蝦、青蛙肉、南瓜紅薯等混合的飼料。經過7天的飼養,稚龜體質已較強壯,便可將其轉入室外飼養池飼養。 4.飼養烏龜應注意的事項 (1)應將幼龜、成龜和親龜分池飼養,避免產生大烏龜吞食小烏龜的現象,同時也便於確定飼料投喂量和飼養管理, 便於觀察和掌握烏龜的生長情況。 (2)因烏龜性情溫和且膽小,應保持飼養池四周安靜,以免影響烏龜攝食、曬太陽、交配、產卵等正常活動。 (3)經常更換飼養池的水,保持池水潔凈,搞好飼養池的衛生,以防烏龜發生疾病。 (4)池子四周與圍牆之間空地上的沙土要保持一定的濕度,在盛夏季節,還應採取一些降溫措施,如灑水、種植一些小灌木等。 (5)冬眠期之前,檢查烏龜的生長情況,對體弱者飼料加多,多喂給烏龜喜食的飼料,使烏龜積貯大量的營養物質,長壯身體,安全越冬。 (6)有些烏龜年幼的時候不知道怎麼吃食,這個時候,你可以抓住它的左爪,往外拉,接著抓住它的右爪,2隻一起輕微的往拉,它就會探出腦袋,然後以左右方向輕夾它的頭,等它張嘴的時候,把蝦(食物)塞進去,它就知道什麼可以吃了,以後你投放的食物都會咬上兩口的. 5.冬眠期管理 烏龜是變溫動物,生活受環境氣溫的影響較大。11月至翌年3月,當氣溫在10℃以下時,烏龜靜卧於池底的淤泥中或卧於覆蓋有稻草的鬆土中,不食不動,進行冬眠,這時它的新陣代謝非常緩慢和微弱。直到4月初,當氣溫上升至15℃以上時,烏龜才開始恢復活動並大量攝食 所以在冬眠期不需投餵食料,也不需換水,此時期的主要工作一是保溫,如在水池四周以及水池與圍牆之間的空地上覆蓋稻草;二是防止烏龜天敵的侵害。
編輯本段繁殖技術
1.烏龜的雌雄鑒別 雌龜與雄龜在外形上有較為明顯的區別:雄龜個體較小,龜殼黑色,軀幹部長而薄,尾長柄細,具有特殊臭味;雌龜個體較大,龜殼棕黃色,縱棱顯著,軀幹部短而厚,尾短柄粗,沒有特殊臭味。更為可靠和准確的鑒別方法是:在烏龜的繁殖季節,抓住成龜,當它的四肢和頭尾皆欲縮入殼內時,用手指使勁按住它的頭及四肢,不讓它有時間呼吸,此時烏龜泄殖孔內即排出副膀胱水,然後生殖器慢慢地外突,若只向外突出縱列的皺紋內壁者為雌龜;如有一充血膨大呈褐紫色的交接器外突者則為雄龜,如果在交配季節,雄龜還會有乳白色的精液排出。 2.繁殖 烏龜一般要到8齡以上性腺才成熟,10齡以上成熟良好。烏龜的交配時間開始於4月下旬,時間一般是下午至黃昏,在陸地上或水中進行交配。烏龜在陸地上產卵,產卵期是5一9月,產卵高峰期在7月至8月。產卵前,烏龜多在黃昏或黎明前爬至遠離岸邊較隱蔽和土壤較疏鬆的地方(土壤的含水量為5%一20%),以後肢交替挖土成穴(一般穴深10厘米左右,口徑8一12厘米),然後將卵產於穴中,產完卵再扒土覆蓋於卵上,並用腹甲將土壓平後才離去。烏龜沒有守穴護卵的習性;它的另一個生殖特點是,卵子的成熟不是同步的。所以雌龜每年產卵3一4次,每次一穴產卵5一7枚。 人工繁殖烏龜時,在交配期之前,先挑選出性已成熟的烏龜,精心飼養,供應足夠的養料,尤其應多喂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飼料,以利於烏龜產生優良的生殖細胞;其次,在烏龜的交配期,將性已成熟且體質健壯的雌雄烏龜按1:1的比例合並飼養,讓其自然交配。在烏龜的產卵期,要注意保持飼養池的安靜以及水池外空地上沙土的適宜濕度,以便於雌烏龜順利產卵。最後應隨時收集龜卵,進行人工孵化,以便獲得較高的繁殖率,提高經濟效益,減少損失。 3.烏龜卵的人工孵化 烏龜卵殼灰白色,呈橢圓形,長2.7一3.8厘米、寬1.3一2厘米。在自然條件下,經50一80天孵化,稚龜即破殼而出。但是龜卵的自然孵化易受溫度、光照等外界條件的影響和蛇、鼠及螞蟻等天敵的危害,使得孵化期長,孵化率和存活率都較低。為提高烏龜的孵化率,可以採用人工孵化的方法。具體做法如下: (1)采卵:雄龜喜歡在草叢、樹根下聚集,並掘土成穴產卵,故可根據穴位土質的松軟或留下的足跡爪痕等找到烏龜的產卵穴,採得龜卵。因烏龜多在黃昏或黎明前產卵,為避免烈日暴曬造成龜卵損壞,采卵時間最好是早晨。 (2)選卵:人工孵化應選取已受精的新鮮優質卵。卵是否已受精的標志是,受精卵的卵殼光滑不粘土;而未受精卵則大小不一,殼易碎或有凹陷,並粘有泥沙。檢查卵是否新鮮優質,可以將卵對著陽光觀察,如卵內部紅潤者是好卵,卵內部渾濁或有腥臭味者則為壞卵。另外,也不宜選用畸形卵。 (3)龜卵的人工孵化:孵化器可選用木盆、臉盆、孵化盤(70厘米x50厘米x15厘米的淺木箱)等。先在孵化器的底部鋪上一層5厘米左右的細沙,為利於胚胎發育,將龜卵"動物極"(指卵較大的一端)向上置於細沙上,然後在卵上蓋一層約3厘米厚的細沙,再覆上一潮濕毛巾,最後將孵化器置通風處。溫度和濕度是孵化成敗的關鍵,溫度和濕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龜卵的胚胎發育。人工孵化時控制溫度在28一32攝氏度之間,每天灑水1一2次,保持適當濕度,同時還要注意防止天敵危害龜卵。這樣經過50一60天孵化,便可孵出幼龜。
編輯本段常見病害的防治
一般說來,烏龜的適應性和抗病力都比較強,不易患病。人工養殖時,只要注意隨時搞好清潔衛生,常常更換飼養池的水,烏龜一般都不會生病。但有時也會發生如下疾病和敵害: 1.感冒 病龜活動遲緩,鼻冒泡,口經常張開,可視為感冒。 治療方法:可用感冒靈和安乃近溶於水中讓龜飲服,並在龜後腿肌肉注射慶大黴素0·2毫升;或注射青黴素1萬單位,體重0.5千克以上的大龜可加大用量至每次注射5萬單位。一般連續服葯和注射3天可愈。 2.腸炎 本病多由於水質污染或飼料變質導致腸道細菌性感染而發病。症狀為病龜的頭常左右環顧,糞便粘稠帶血紅,並極腥臭。食慾不振,身體消瘦。 治療方法:每天多次換水和投喂新鮮餌料;肌肉注射金黴素或氯黴素,每隻病龜每次0.5毫升,體重0.5千克以上的大龜注射量可加大至1毫升,連續3天。並在餌料中加少量氯黴素或痢特靈喂服。 3.黴菌病 本病多為龜表皮被碰傷後感染黴菌所致,表現為表皮壞死呈紅白色,嚴重的可見霉斑。 防治方法:在運輸、放養、轉池捕捉過程中,操作要細心,避免龜體受傷。入池前如發現有龜體受傷,可用1%的孔雀石綠軟膏或磺胺軟膏塗抹患處。一旦發現病龜,應及時隔離,並用20%一30%的石灰水全池消毒;病龜全身塗紫葯水,連塗7天,還可在飼料中加入少量土黴素粉劑,連喂3天。 4.軟體病 本病多由於營養不良和缺乏陽光而引起,表現為食慾減退,全身無力,精神萎靡,動作遲鈍,生長緩慢。 治療方法:喂以適口性好而富於營養的全價飼料,飼料中加入鈣片;增強日照時數,每天照射陽光2一3次。 5.眼病 [病因]:眼部受傷或因水質不好,刺激眼部而使病龜用前肢擦眼部,感染細菌所致。該病多見於紅耳龜、烏龜、黃喉水龜、黃緣閉殼龜、眼斑水龜等,且以幼龜發病率較高。發病季節是春季、秋季和越冬後的春季為流行盛期。 [診斷]: 病龜的眼部發炎充血、眼睛腫大。眼角膜和鼻粘膜因眼的炎症而糜爛,眼球的外部被白色的分泌物掩蓋,眼睛內部存在炎症。病龜常用前肢擦眼部,行動 遲緩,不再攝食。嚴重者時,病龜眼睛失明,最後龜體日漸瘦弱而死。有些病龜在發病初期僅有一眼患病,如不採取措施,很快另一眼也出現症狀。 [預防]: 1.加強飼養管理越冬前和越冬後,開始攝食時,加強營養,增強抗病能力。 2.養龜器皿消毒,養龜的玻璃缸、水族箱等都用10%食鹽水浸泡30分鍾,用清水浸洗干凈後再養龜。 3.盤尼西林或高錳酸鉀溶液浸泡這既是預防措施,又可用作早期治療。稚龜用20毫克/升濃度,幼龜至成龜均用30毫克/升濃度,浸洗時間長短依水溫高低而定。必要時每天浸洗1次(40分鍾),連續浸洗3-5天。 [治療]: 1.多喂動物肝臟. 2.消毒.利凡諾;又名雷佛耳.外科用葯泡成1%水溶液一天一次,一次40~60秒.連3~8天 3.呋喃西林(或是呋喃唑酮)溶液浸泡.錐龜用20毫克/升濃度.幼龜用30毫克/升成年龜與幼龜一樣.每次40分鍾,一天一次連3~5天 4.紅黴素眼膏。 此外,氯黴素眼葯水可以很好的治療白眼病。 其他關於眼部的疾病 1.眼瞼無法睜開: 病因:主要由於環境乾燥。 治療:泡澡和提高濕度。 2.目窠腫脹(眼瞼腫脹): 病因:維生素A缺乏,或是接觸異物。 治療:1)用滅菌過的水清洗眼部 2)如果懷疑維生素A缺乏,可局部使用或肌肉注射水溶性維生素A,每周一次。 6.烏龜疥瘡病 [病因]:病原為嗜水性氣單胞菌點狀亞種,常存在於水中、龜的皮膚、腸道等處。水質環境良好時,龜為帶菌者,一旦環境污染時,龜體若受外傷,病菌會大量繁殖,極易引起龜患病。 [診斷]:頸、四肢有一或數粒黃豆大小的白色疥瘡,用手擠壓四周,有黃色、白色的豆渣狀內容物。病龜初期尚能進食,逐漸少食,嚴重者停食,反應遲鈍。一般2~3周內死亡。 [治療]:首先將龜隔離飼養。將病灶的內容物徹底擠出,用優碘搽抹,敷上金黴素粉,再將棉球(棉球上有金黴素或金黴素葯膏)塞入洞中。若龜是水棲龜類,可將其放入淺水中。對停食的龜應填餵食物,並在食物中埋入抗生素類葯物。 7.敵害 烏龜的天敵主要是老鼠、蛇以及某些鳥類。老鼠危害最凶,能將烏龜咬傷甚至咬死,螞蟻常爬食有裂縫的烏龜卵,故在養殖管理中,應當注意防止這些天敵的侵入。
編輯本段營養分析
烏龜肉營養豐富,含豐富蛋白質、礦物質等,烏龜蛋白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能抑制腫瘤細胞,並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編輯本段食用適宜人群
1. 適宜氣血不足,營養不良,勞瘵骨蒸,肺結核久嗽咯血之人食用;適宜婦女產後體虛不復,脫肛或子宮脫垂,煮食龜肉,有促進恢復之效;適宜癌症患者及放療化療後,出現氣陰兩傷,低燒潮熱,心煩失眠,掌心熱,口乾咽干,舌紅苔少之人食用;適宜多尿之人,或虛弱小兒遺尿者食用;適宜糖尿病人,或久瘧不愈者食用。
編輯本段食物相剋
龜肉不宜與酒、果、瓜、豬肉、莧菜同食。輕傷元氣,重則傷亡。
編輯本段保護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編輯本段食療價值
龜科動物烏龜的肉。烏龜又稱龜、水龜、金龜、神龜。分布於我國河北、河南、江蘇、山東、安徽、廣東、廣西、湖北、四川、雲南、陝西等地。獲得後,殺死(去頭)或煮死,剔除龜甲、內臟,取肉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滋陰補血,止血。 [參考]含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等成分。 [用途]用於虛勞發熱,潮熱骨蒸,咳嗽上氣;陰虛血熱,咯血、吐血、便血;肝腎陰虛,經閉。 [用法]煮湯,蒸食,入菜餚。 [附方] 1,燒龜肉:烏龜1隻,取肉切塊,用食油煸炒後,放入蔥、花椒、醬油、白糖、食鹽等混勻,加水適量,以小火煨燉極熟食。 源於《便民食療》。龜肉能滋肝腎之陰以降火。用於虛勞發熱,咳嗽咯血;亦可用於吐血、便血,痔瘡出血。 2,水龜羊肉湯:烏龜1隻,取肉切塊;羊肉250g,切塊。加水適量,以小火燉湯,放豬脂、食鹽調味服食。 烏龜肉偏補腎陰,羊肉偏補腎陽,配伍應用,有陰陽雙補之妙。用於精血不足,腎陽虛衰,眩暈耳鳴,陽痿尿頻,或小兒遺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