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類連太陽系都走不出去,銀河系的鳥瞰圖呢是怎麼來的
科學家告訴我們,銀河系是一個擁有1至4千億顆恆星系的巨大星系,而我們的太陽系就是其中的一員。為了方便我們理解,科學家還特意給我們提供了很多銀河系的圖片,其中不乏一些銀河系的鳥瞰圖,例如下圖。
而如果人類想要在銀河系外,給銀河系拍張真正的照片,樂觀點估計,都是億萬年之後的事情了,因此,現在的銀河系鳥瞰圖我們還是湊合著用吧。
② NASA發布木星高清照片,為什麼神似梵高作品呢
很多人第1次真正的了解木星這顆星球,是通過吳京主演的電影流浪地球。它是太陽系當中體積和質量最大的一顆星球,對於地球來說,木星一直扮演著保護神的角色,幫助地球阻擋了很多小行星的撞擊。保護了地球的安全。作為一顆氣態星球,我們對他的了解還是比較少的。
③ 朱諾號拍到的木星照片赤道布滿白點,這些到底是什麼呢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其中木星的質量是其它七大行星總和的2.5倍,木星也是一顆氣態行星,大氣主要由氫和氦,由於它是氣態行星,因此木星是沒有實體表面的,木星上最壯觀的景象就是超級風暴,木星上大大小小的亂流和風暴是非常多的,這比拍攝到的木星表面圖就可能出來。
美國宇航局價值10億美元的朱諾航天器,就是為了探測木星而造,朱諾航天器從木星極點角度觀測木星,漂亮得令人難以置信,同時探測器也向地球發回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木星高清圖片。從這些高清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木星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氣旋以及白點,這些到底是什麼呢?
對於木星的研究未來還會加大,目前人類的探測器還無法深入木星內部進行探測,它表面到處都是強風暴,但未來隨著科技的發展,或許會研究出能夠抵抗這些風暴的探測器,到時深入木星內部,或許會發現更多不可思議的景象,或許木星如此大的行星,並不像表面探測的那樣,內部可能會有驚人的發現,我們期待著未來能夠解開更多的木星秘密。
④ 18張宇宙高清圖片:震撼壯觀
【編者按】美國有線新聞網(CNN)科學空間頻道選出最壯觀的行星、衛星、星系以及星雲照片,這些都是令人驚嘆的宇宙空間照片,其中包括獵戶座星雲、土星的神秘而漂亮的環結構,還有地球北極地區美麗的極光或者火星上的沙塵暴天氣等。圖中顯示的獵戶座星雲圖像,由阿塔卡瑪 探索 者實驗望遠鏡在亞毫米波長上所拍攝,顯示了這片恆星形成區中正在形成新的恆星。
..................................................
一、土星與土衛六的高清圖像這是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土星探測器拍攝到土衛六穿過土星盤面的照片。
..................................................
土衛六是土星的最大衛星,直徑達到了5150公里,比水星還要大。
..................................................
二、被喻為大理石的藍色地球
..................................................
由軌道衛星拍攝的地球高清解析度圖像清楚地顯示了地球上陸地和雲層。
..................................................
三、哈勃空間望遠鏡拍攝到酷似「空間綵帶」的行星狀星雲
..................................................
美國宇航局/歐洲空間局的哈勃空間望遠鏡拍攝到奇特的行星狀星雲圖像,其編號為NGC 5189,看起來像是一個巨大而明亮的空間綵帶。
四、獵戶座星雲的「彩虹」
美國宇航局斯皮策紅外空間望遠鏡而和歐洲航天局的赫歇爾空間望遠鏡聯合拍攝到獵戶座星雲的「彩虹」圖像,紅外波段揭開了星雲中隱藏的氣體和未完全形成的恆星。
..................................................
五、宛如長絲的宇宙塵埃
..................................................
科學家最新觀測到位於金牛座的長絲狀塵埃帶,計算結果發現其跨度超過了10光年,其中隱藏著許多新生的恆星以及緻密的氣體雲,該宇宙塵埃在未來還將演化出嬰兒恆星。
..................................................
六、拉西拉天文台拍攝到「宇宙海鷗」圖像的氣體雲
..................................................
來自歐洲南方天文台的科學家們使用拉西拉天文台的望遠鏡觀測到恆星形成區中一片大型氣體雲酷似海鷗的頭,科學家認為在集群中央或存在強輻射源,將周圍的氣體分子吹散。其特別的外形觸發了科學家們的想像力,並產生了別樣的名稱。
..................................................
七、從國際空間站上觀看布滿星星的夜空
..................................................
本圖顯示了宇航員在國際空間站上所拍攝的夜空照片,國際空間站大約距離地球表面240英里的軌道上,圖中還可以看到俄羅斯的宇宙飛船和國際空間站處於對接狀態,來自遠征31機組的宇航員通過10分鍾至15分鍾的曝光拍攝到地球夜空的美麗景象。
..................................................
八、高解析度相機拍攝到火星上的「藍色沙丘」
..................................................
美國宇航局超高解析度成像科學實驗(HiRISE )儀在火星軌道上拍攝到高解析度的圖像,通過反復的觀測了解火星沙丘每年的移動情況,到目前為止,科學家發現火星沙丘向兩極地區移動,速度為每年一米。
..................................................
九、國際空間站和在軌道上放飛的小衛星
..................................................
來自國際空間站的第33遠征考察組成員拍攝了這幅圖像,其中顯示了在國際空間站實驗艙外通過機械臂釋放的兩顆小衛星。
十、酷似星際怪物腳印的構造
圖中的環形山酷似大型怪物留下的足跡,當然這只是水星上一個年輕的隕石坑,科學家對水星表面進行高解析度的掃描有助於了解這顆星球的地質演變過程。
十一、火星上出現類似大象的神秘圖案
科學家通過火星軌道探測器拍攝到一個酷似大象的地形,該圖案其實是由火星上年代較近的岩流所形成,其遍及的范圍較廣,曾有研究人員提出這一地形的形成說明火星上存在液態水。
十二、水星探測器拍攝到水星兩極地區的明亮物質分布
美國宇航局的信使號探測器證實在水星兩極附近環形山出現的高反射率物質並不是水冰,水星的白天溫度很高,可使得多數物質出現蒸發,該現象也是太陽系中較為少見的。信使號探測器的成像系統只可以形成部分高度和區域的高清晰度圖像,並不能覆蓋整個水星。
十三、科學家最新觀測到宇宙的「綠色火焰」
該天體坐落在獵戶座後方偏東的天區中,如果你處於北半球的晚上,就很容易看到它。來自美國宇航局的廣域紅外空間望遠鏡拍攝到了這幅漂亮的景象,是一個巨大的氣體雲。天文學家正對該氣體雲中最亮的部分進行研究。
十四、火星探測器拍攝到火星上的「魔鬼塵暴」
美國宇航局的火星探測器拍攝到一個酷似蛇形的火星,科學家通過地面陰影估計沙塵暴的羽流可達到800米或者半英里以上的高度。
十五、水星探測器拍攝到酷似「米老鼠」頭像的環形山
圖中顯示的是水星上一處奇怪的環形山,位於水星南半球,三個大型大型環形山排列酷似米老鼠的頭像,科學家認為這是水星上長期地質變遷的結果。信使號探測器拍攝這張照片時,太陽正處於水星的地平線上,因此環形山陰影區中留下的長長的暗紋。
十六、歐洲南方天文台拍攝到奇特的「雷神頭盔」
在歐洲南方天文台50周年之際,科學家們觀測到一個酷似「雷神頭盔」的超級宇宙泡沫,其距離地球大約15000光年,跨度超過了30光年。
十七、阿塔卡瑪 探索 者實驗望遠鏡拍攝的獵戶座大星雲
獵戶座大星雲M42是位於獵戶座的發射星雲,也是位於獵戶座的彌漫星雲。1656年由荷蘭天文學家惠更斯發現,直徑約16光年,視星等4等,距地球1500光年,同位置也在中國星名「伐一」「伐二」「伐三」附近。獵戶座大星雲是太空中正在產生新恆星的一個巨大氣體塵埃雲。通過望遠鏡觀察,可以看出獵戶座大星雲的形狀猶如一隻展開雙翅的大鳥,它的亮度相當高,在全天僅次於卡利納星雲,在無光害的地區用肉眼就可觀察。獵戶座大星雲是全天最明亮氣體星雲。
十八、哈勃望遠鏡觀測到宇宙極深場
天文學家通過哈勃望遠鏡觀測圖像組合成一張有史以來最「深」的宇宙照片。
⑤ 太陽系八大行星示意圖
太陽系八大行星示意圖:
八大行星的重量及平均密度從大到小做一個排序,比較出太陽系質量最大的行星。質量從大到小依次為: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
具體情況如下:
1、木星(質量1.90×1027千克、平均密度1.326g/cm³)
2、土星(質量(地球質量=1):95.18、平均密度0.70g/cm³)
3、海王星(質量1.0247e26千克、平均密度1.66g/cm³)
4、天王星(質量8.6810±13×1025kg、平均密度1.318cm³)
5、地球(質量5.965×1024kg、平均密度5507.85kg/m³)
6、金星(質量4.869×1024千克、平均密度:5.241.318cm³)
7、火星(質量6.4219×1023kg、平均密度3.94g/cm³)
8、水星(質量3.3022×1023kg、平均密度5.42794g/cm³)
(5)高清太陽系圖片擴展閱讀
環繞太陽運轉的其他天體都屬於太陽系小天體。衛星(如月球之類的天體),由於不是環繞太陽而是環繞行星、矮行星或太陽系小天體,所以不屬於太陽系小天體。並且沒有編號;天文學家在太陽系內以天文單位(AU)來測量距離。
1AU是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大約是1.5億公里(9300萬英里)。冥王星與太陽的距離大約是39AU,木星則約是5.2AU。最常用在測量恆星距離的長度單位是光年,1光年大約相當於63240天文單位。
行星與太陽的距離以公轉周期為周期變化著,最靠近太陽的位置稱為近日點,距離最遠的位置稱為遠日點。
有時會將太陽系非正式地分成幾個不同的區域:「內太陽系」,包括四顆類地行星和主要的小行星帶;其餘的是「外太陽系」,包含小行星帶之外所有的天體。 其它的定義還有海王星以外的區域,而將四顆大型行星稱為「中間帶」。
⑥ 求太陽和地球以及一些宇宙天體從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比對的圖片,要高清大圖,越多越好。
在宇宙中,天體等級從小到大的排列順序,如下:隕石(隕星)→月球(衛星)→地月系(行星)→太陽系(恆星)→獵戶座(星雲)→銀河系(星系)→室女座超星系團(星域)→內宇宙→外宇宙……
⑦ 科學家的發現,讓人類深思,太陽系的上方和下方是什麼
教科書上的太陽系,八大行星都有一個繞行的軌道平面,很容易就可以分辨出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但事實上這卻是一個上帝的角度觀察太陽系,而且當年NASA還專門為此發射了一顆衛星,它的發現讓人類深思!
從太陽繫到整個可觀測宇宙
宇宙中確實沒有上下之分,但我們以約定俗成的坐標系來解決了整個問題,顯然大家理解起來是方便多了!
⑧ 太陽系內,儲水量最大的天體是哪一個地球排名第幾
地球“更多的水”在地下如果我們從太空當中看向地球,我們就會發現,地球就好像是一顆水球一樣。地球表面70%左右的面積都被水覆蓋,放眼整個太陽系各個天體,幾乎很難再找到第二個類似於地球這樣的“水球”了。
⑨ 太陽系是扁平橢圓狀的嗎,科學家有怎樣的答案
我們知道在地球之外有太陽系,在太陽系之外還有宇宙,對我們來說宇宙太過於浩瀚和神秘,從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美國宇航局所發射的探測器成為了我們最為方便,也最為直觀了解太空的方式,在眾多的探測器當中,旅行者1號應該是第1位的大功臣。
5
我們所看到的太陽系的平面圖,也是為了讓我們更為直觀的了解整個太陽系的星球分布的狀況,但這並不是整個太陽系真實狀態的呈現。
⑩ 銀河系中心高清圖 全貌是什麼
銀河系是太陽系的恆星系統,對於銀河系我們充滿著未知與好奇,而近日NASA發布銀河系中心高清圖,讓我們更近一步的了解到銀河系中心,那麼下面由 星座知識 為大家分享下銀河系中心高清圖?銀河系中心全貌是什麼?
那麼,銀心究竟在哪裡呢?
古希臘人認為,人類居住的地球是宇宙中心。到16世紀,哥白尼把它降為一顆普通行星,把太陽作為宇宙中心天體;到18世紀,赫歇爾認為太陽是銀河系中心;到20世紀,夏普利把太陽「流放」到銀河系的懸臂上,離銀河系中心有幾萬光年之遙。
當太陽「離開」銀心之後,誰坐鎮銀心是天文學家所關注的大問題。特別是太陽離銀心的距離並不算遠,理應把它的「主人」搞清楚。然而,對銀心的觀測並不容易,原因是銀心處充滿了塵埃。這層厚厚的面紗實在令人難以窺視其中的奧秘。夏普利注意到球狀星團在天空的分布特殊,在人馬座方向數目最多,他大膽假定銀河星系的中心便是球狀星團系的中心。經過天文學家的長期觀測和不斷修訂,銀心的位置終於確定下來,它就處在人馬座內,距離太陽約27000光年。
2017年11月,美國科學家表示兩個前所未見的釋放伽馬射線的大氣泡狀結構正在銀河系中心不斷膨脹,它可能是銀河系中心超級黑洞噴發的殘余物質。伽馬射線是具有最高能級的光線形式。在宇宙中它們通常源自高能事件或天體,比如超新星爆發、黑洞或中子星。
目前科學家們對於這一巨大的泡狀結構的成因和能量來源尚不了解。而迄今對銀河系中心最清晰的圖片,是2011年發布的美國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紅外鑲嵌圖像,上面顯示有新的大質量恆星群。
由於銀河系核心在紅外線可穿過的可見光中被塵埃雲遮蓋,裡面究竟有什麼,有待人類在未來去不斷地研究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