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漳州斗雞長什麼樣
自2003年元宵節漳州市薌城區政府主辦了一場「雞王爭霸賽」後,漳州斗雞一夜之間聲名鵲起。兩年來,漳州斗雞走南闖北,廈門、深圳、蘭州都能看到漳州斗雞的雄姿。久負盛名漳州斗雞久負盛名。據1988年出版的《中國家禽品種志》載:漳州斗雞和中原斗雞、吐魯番斗雞、西雙版納斗雞並列為中國四大斗雞品種。漳州斗雞是以觀賞或角逐為目的觀賞型品種,具有軀體高大的特點,以「烏雞紅冠」為上品,主要分布於薌城區內,在廈門、晉江、汕頭等僑鄉也有人飼養。據《薌城區志》記載:明清時期,漳州已有斗雞。清末、民國期間,就有人從國外引進「番雞」,與本地斗雞進行雜交繁育。民國期間斗雞盛行,斗雞愛好者摸索出繁育、飼養、訓練斗雞的一整套科學的方法,在國內乃至東南亞一帶頗有名氣,常有香港、台灣、廈門等外地斗雞愛好者組織來漳進行斗雞交流比賽,而漳州斗雞又在對外比賽中屢屢獲勝,具有「無敵天下」之美譽。20世紀90年代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漳州民間的斗雞活動有了更廣泛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薌城區斗雞存欄數有20000多羽,並擁有一支龐大的業余斗雞愛好者隊伍。繼「雞王爭霸賽」後,短短兩年時間里,漳州斗雞新聞不斷:薌城區成立了斗雞同業公會,開通了世界上第一個斗雞網站,開發了斗雞宴,籌建全省首家斗雞館,建設斗雞保種場。現在,每隻斗雞的銷售價格由兩年前的70多元上升到110多元,銷售量翻了一番。蘊含文化人們認為,漳州斗雞蘊含著豐富的斗雞文化,觀賞斗雞也是在品味一種「斗雞文化」。從斗雞的繁育、喂養、訓練、打鬥,到斗雞比賽的觀賞、斗雞菜餚的品嘗,無不透出濃郁的文化氣息。河南民間斗雞協會副主席李永年主編的《中國斗雞》一書,總結出斗雞的斗勢有高頭大咬、四平頭、下涮頭、插花頭、鎖脖子、拱地龍6種,戰術有借嘴、接嘴、干腳、連腿、鑽檔、別翅6路。在法國北部,斗雞傳統已延續幾個世紀,斗雞愛好者堅持認為斗雞是一門藝術,政府也以「保護傳統」的名義立法,使斗雞比賽取得了合法地位。漳州斗雞的歷史演進中也有一種「南南融合」的獨特文化景象,閩南人闖南洋,導致南洋「番雞」與漳州本地斗雞的選種、選配與打鬥。據記載,迄今印尼、菲律賓各地華裔及土生華人仍盛行斗雞,據說是由漳州傳去的。由雞觀人,透過斗雞看地域人文性格。漳州斗雞文化不知不覺地融合於漳州人的身上,漳州斗雞「生命不息,打鬥不止」,也與閩南人「愛拼才會贏」的理念不謀而合。斗雞的比賽規則經過100多年的演化,在漳州斗雞基本上形成一套約定俗成的較為完整的比賽規則。場地:斗雞場地鋪地毯,用60-70厘米高竹圍打成圓形,直徑一般不小於6米(竹圍長約20米)。斗雞:雙方雞主根據斗雞的雞齡、體重、高度、戰績等情況進行比賽。雙方斗雞現場過秤,相差在100克以內;雙方雞齡相當(有老中青和是否有腳劍之分);參照雙方勝負戰績,經衡量協商後,如同意對雞,即可放雞決戰。放雞:雙方雞主抱雞進場,裁判員看鍾點吹哨放雞,三個雙斗腳後裁判即宣布比賽進行有效。不到三個雙斗腳,有一隻雞跑了,裁判即宣布比賽無效。勝負:在3個小時內,有一方雞出聲敗走為輸,如雞主愛惜雞,不讓其出聲敗走,可拋白毛巾認輸;雞主入場隔雞者,判隔雞方為輸,3小時內被鬥倒地斷氣者為輸;3小時內一方被打倒在地,但不出聲,經一分鍾逼一次仍不出聲,雞主又不認輸,不去隔雞,堅持3個小時到,判和場。
㈡ 斗雞毛雞和光脖的區別
斗雞是用於競賽和娛樂用的雞品種,普通雞一般是用於食用雞肉或者雞蛋。外形:斗雞的腿要比普通雞的腿更長,普通雞的頭相對較小,且雞冠也偏小,顏色紅潤。羽毛:斗雞的全身羽毛稀薄、粗剛、短而緊貼體表,翼羽拍打有力;普通雞的羽毛更長,能夠很飽滿的覆蓋全身。
㈢ 誰有好的斗雞圖片。
http://images.google.cn/images?hl=zh-CN&q=%E6%96%97%E9%B8%A1&um=1&ie=UTF-8&sa=N&tab=wi
看看有沒有你滿意的
㈣ 斗雞和家雞怎麼區分
通過觀察以下幾點就可以進行區分:
斗雞,外貌英姿雄武,體格健壯,這與它類雞種完全不同。
骨骼:骨骼一定要堅實,各部位的骨骼長短,粗細比例勻稱。
胸架:斗雞前胸要寬,羽毛要緊湊,身架要利落
體重:斗雞體重一般分三種等級,大號斗雞體重4kg左右,中號斗雞3.5kg左右,小號斗雞為3kg左右,公雞超大型斗雞有5kg左右者。
毛色:斗雞的羽毛以青、紅、紫、皂為主。
眼色:兩眼要有神,目光要銳利,同時眼窩深,眼珠要小。
冠形:小而細者為好。
腿爪--腿分大腿與明腿。大腿與明腿的彎曲度大,大腿粗,明腿細,肉要長在大腿上,明腿要皮包骨頭,不要有一點肉。
㈤ 斗雞是哪個族人的傳統節日項目
斗雞是苗族侗族和壯族的傳統節日項目,在節日期間,族人們聚集在一起進行斗雞比賽,贏了就獲得一年的好運氣。
斗雞是苗族侗族和壯族的傳統節日項目,在節日期間,族人們聚集在一起進行斗雞比賽,贏了就獲得一年的好運氣。
斗雞是苗族侗族和壯族的傳統節日項目,在節日期間,族人們聚集在一起進行斗雞比賽,贏了就獲得一年的好運氣。斗雞是苗族侗族和壯族的傳統節日項目,在節日期間,族人們聚集在一起進行斗雞比賽,贏了就獲得一年的好運氣。
㈥ 什麼叫八怪斗雞、八怪斗雞 長什麼樣·、謝謝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㈦ 壯族的春節習俗很獨特,為什麼舞雞舞牛
對於壯族人民來講在春節舞雞舞牛是一種吉祥的事,這兒的雞和牛都並非是真的牛。中國五十六個民族春節都能有五十六種習俗呢,壯族對春節的重視程度可能比漢族還要高。壯族人民朴實善良,相信舞雞舞牛可以帶來好運,也可以祈求六畜興旺,他們在春節這天都會去挑水,因為他們相信春節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第一天的水是最干凈的,挑回去能給家人帶來好運氣。
在新年這一天壯族人民還會去挑水,壯族女子會在這天挑的水裡加紅糖,這就變成了“伶俐水”,喝了可以變得聰明,來年說不定還能遇到有緣人呢。總之壯族人的春節的確過得很快樂,把春節這一天安排的滿滿當當的,這也提現了壯族人民的勤奮的優良品質。希望美好的習俗可以一直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