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艾草長什麼樣子圖片
艾草的樣子如下圖:
艾葉就是艾草的葉子,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艾草的葉子大多數為卵形,邊緣為不規則的鋸齒狀,葉子的正面為灰綠色,反面為灰白色,並且具有白色的絨毛。養護艾草時,要將其栽種到疏鬆、肥沃的有機土中,為植株每隔3-4周施加一次腐熟的農家肥,提高艾草的生長速度。
艾草的習性
艾草適應性強,耐瘠薄。但以向陽、排水順暢、濕潤肥沃的土壤生長較好。艾草容易繁殖生長,氣候和土壤適應性強,耐寒耐旱,田地、地頭、山坡、荒地可選為栽培地,土層深、土壤透過性好、有機質豐富的中性土壤優選,為節約土地資源,應選擇丘陵等合理布局。
② 這是艾草嗎
這照片看,是艾草。民間也叫艾蒿。
艾草一般指艾。艾(學名: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是菊科、蒿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
③ 艾草長什麼樣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物,植株有濃烈香氣。主根明顯,略粗長,直徑達1.5厘米,側根多;常有橫卧地下根狀莖及營養枝。莖單生或少數有明顯縱棱,褐色或灰黃褐色,基部稍木質化。
葉厚紙質,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並有白色腺點與小凹點,背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密絨毛;基生葉具長柄,花期萎謝;莖下部葉近圓形或寬卵形,羽狀深裂,葉脈明顯,上部葉與苞片葉羽狀半裂。
頭狀花序橢圓形,無梗或近無梗,每數枚至10餘枚在分枝上排成小型的穗狀花序或復穗狀花序,並在莖上通常再組成狹窄、尖塔形的圓錐花序,花後頭狀花序下傾;
花冠狹管狀,檐部具2裂齒,紫色,花柱細長,伸出花冠外甚長,先端2叉;兩性花8-12朵,花冠管狀或高腳杯狀,外面有腺點,檐部紫色,花葯狹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瘦果長卵形或長圓形,花果期7-10月。
(3)艾蒿是什麼圖片擴展閱讀:
栽培技術
一、生產中主要以根莖分株進行無性繁殖,需要注意分株的時間。但也可用種子繁殖。一般進行種子繁殖在3月份播種,根莖繁殖在11月份進行。
二、選址需謹慎。畦寬1.5米左右,畦面中間高兩邊低似「魚背」型,以免積水,造成病害。
三、肥料有要求。每年3月初在地越冬的根莖開始萌發,4月下旬採收第一茬,每年收獲4~5茬。每採收一茬後都要施一定的追肥,追肥以腐熟的稀人畜糞為主,適當配以磷鉀肥,生產中要保持土壤濕潤。
④ 艾草和艾蒿區別
艾草又叫艾蒿,是一種東西,沒有區別。
艾草,別名:蕭茅、冰台、遏草、香艾、蘄艾、艾蕭、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醫草﹑黃草﹑艾絨等。
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艾葉曬干搗碎得「艾絨」,制艾條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分布於亞洲及歐洲地區。
(4)艾蒿是什麼圖片擴展閱讀:
艾草也是一種很好的食物,在中國南方傳統食品中,有一種糍粑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原料做成的。即用清明前後鮮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餡料,再將之蒸熟即可。
在廣東東江流域,當地人在冬季和春季採摘鮮嫩的艾草葉子和芽,作蔬菜食用。
每逢立春時分贛州客家人有採集艾草做成艾米果的習俗。艾米果的形狀與餃子有點像,但體積更大內有餡,美味可中可當主食。
參考資料:艾草-網路
⑤ 艾葉長什麼樣(圖片)
艾葉圖片:
艾葉完整葉片展平後呈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裂片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上表麵灰綠色或深黃綠色,有稀疏的柔毛和腺點;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絨毛。質柔軟。在廣西桂林,更是直接用艾葉草的葉子包米飯來做著吃的。
艾草分布廣,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西南、西北等地。我國大部分省區都有分布,多為野生,也有少量栽培,可一年一收。艾草的適應性較強,但以潮濕肥沃的砂質壤土生長較好,在池塘邊、村口、小橋邊,常會長滿野生的艾草。
(5)艾蒿是什麼圖片擴展閱讀
艾葉蒿提取原材料可以用於生物農葯的研製,有研究表明,艾蒿的不同溶劑量所提取的提取液可殺死蚜蟲、鱗翅目幼蟲、硃砂葉蜻等有害農作物昆蟲。利用艾蒿資源開發植物性農葯具有低毒、高效、高選擇、少殘留的安全性, 是一種「綠色農葯」,艾蒿已成為純綠色農葯的首選對象之一。
艾葉的種植時間一般是在每年的三月份左右,艾葉栽種前還需要進行催芽處理,如果不進行這一步,艾葉的出苗會比較緩慢,從而影響到艾葉的產量。不過也有很多地方的農戶會選擇十一月份用根莖移栽艾葉。
⑥ 真正的艾蒿葉子什麼樣 圖片
艾蒿葉子:艾草葉像白紙一樣薄,上面被灰白色短絨毛覆蓋,每裂片有3枚左右的小裂齒,裂片呈卵 形或者披針形狀,這樣的葉片比較獨特,讓人容易辨別。
艾葉草莖具明顯棱條,上部分枝,被白色短綿毛。單葉,互生,莖中部葉卵狀三角形或橢圓形,有柄,羽狀深裂,兩側2對裂片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中間又常3裂,裂片邊緣均具鋸齒,上面暗綠色,密布小腺點,稀被白色柔毛,下麵灰綠色,密被白色絨毛;莖頂部葉葉全緣或3裂。
(6)艾蒿是什麼圖片擴展閱讀:
艾草與中國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每至端午節之際,人們總是將艾置於家中以「避邪」,稈枯後的株體泡水熏蒸以達消毒止癢,用艾葉熏蒸母嬰室可抑制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結核桿菌、大腸桿菌等10多種常見細菌的生長,還可對乙肝病毒進行滅活,並且熏蒸後空氣參數可以達到正常,對產婦和新生兒毒性小、刺激小,因此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傳統葯性理論認為艾葉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等作用。現代實驗研究證明,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⑦ 艾蒿一般葉子長什麼樣子,有幾個中累
2-3個中累。
1、葉厚紙質,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並有白色腺點與小凹點,背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密絨毛;基生葉具長柄,花期萎謝;莖下部葉近圓形或寬卵形,羽狀深裂,每側具裂片2-3枚,裂片橢圓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每裂片有2-3枚小裂齒,干後背面主、側脈多為深褐色或銹色,葉柄長0.5-0.8厘米。
2、中部葉卵形、三角狀卵形或近菱形,長5-8厘米,寬4-7厘米,一(至二)回羽狀深裂至半裂,每側裂片2-3枚,裂片卵形、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2.5-5厘米,寬1.5-2厘米,不再分裂或每側有1-2枚缺齒,葉基部寬楔形漸狹成短柄,葉脈明顯,在背面凸起。
(7)艾蒿是什麼圖片擴展閱讀:
1、頭狀花序橢圓形,直徑2.5-3(-3.5)毫米,無梗或近無梗,每數枚至10餘枚在分枝上排成小型的穗狀花序或復穗狀花序,並在莖上通常再組成狹窄、尖塔形的圓錐花序,花後頭狀花序下傾。
2、總苞片3-4層,覆瓦狀排列,外層總苞片小,草質,卵形或狹卵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綿毛,邊緣膜質,中層總苞片較外層長,長卵形,背面被蛛絲狀綿毛,內層總苞片質薄,背面近無毛。
⑧ 艾蒿和艾草的區別和作用分別是什麼
艾蒿和艾草是同一種植物,也是同一種葯材。
艾蒿的葉片面積大,所以它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多,釋放氧氣也比較多,遠超一般花卉植物,因此放置在家庭中,對家居空氣有凈化作用,艾蒿全株會釋放一種濃烈的香味,這種香味是一種讓蚊蟲害怕的味道,所以可以起到驅蚊的作用。
(8)艾蒿是什麼圖片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有一些特殊人群是不適合用艾草泡水喝的,特別是兒童一定要注意,因為兒童時期是孩子成長比較迅速的時候,所以說對孕婦來說大家應該小心,而且如果是時候用艾草泡水喝,會容易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發育,不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和骨骼的發展,所以說應該合理的服用艾草才行。
對於經期的女性來說,也是不要使用艾草泡水或者是泡腳,實際上艾草是一種寒性的食物,經期的女性本身就容易被寒邪入體,引起痛經等月經不調的症狀,如果這個時候使用艾草,會加重這種情況的發生,這樣對健康有好處,可以幫助我們很好的起到治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