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芡實是什麼食物它能怎麼吃有什麼功效
芡實是一種中葯的名稱,我們平時很少接觸到它,對芡實了解的不多。芡實是可以食用的,吃法有很多。那麼,芡實怎麼吃呢?它有什麼功效與作用?芡實有什麼禁忌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芡實怎麼吃
芡實粥
芡實可以煮粥吃,准備好芡實和粳米,煮粥食用,可以固腎,補脾止瀉,還可以聰耳明目。
因為芡實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不是什麼人都適合吃的,其中對於本身火盛,上火厲害,手心發熱的人,就不適合了。
另外,食滯不化者慎服,大小便不利者禁服。芡實有較強的收澀作用,便秘、尿赤及婦女產後者皆不宜食。芡實雖有營養,但嬰兒不宜食用。
總結: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對芡實的吃法都有了大致的了解。除此之外,文中還介紹了芡實的作用以及它的禁忌,這些僅供大家參考。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芡實不適合所有人,吃芡實的時候要多注意。
⑵ 芡實是什麼
芡實,中葯名。為睡蓮科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的乾燥成熟種仁。別名:雞頭米、卵菱、雞癱、雞頭實、雁喙實、雞頭、雁頭、烏頭、鴻頭、水流黃、水雞頭、刺蓮蓬實、刀芡實、雞頭果、蘇黃、黃實。沉水葉箭形或橢圓腎形,浮水葉革質,橢圓腎形至圓形,葉柄及花梗粗壯,花內面紫色;萼片披針形,花瓣紫紅色矩圓披針形或披針形,漿果球形,污紫紅色,種子球形,黑色。7-8月開花,8-9月結果。
分布中國南北各省,生於池塘、湖沼中。
該種種子含澱粉,供食用、釀酒及制副食品用;供葯用,功能補脾益腎、澀精。全草為豬飼料,又可作綠肥。
【入葯部位】乾燥成熟種仁。臨床用名有芡實、雞頭實。
【性味、歸經】味甘、澀,性平。歸脾、腎經。
【功效】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濕止帶。
【主治】用於遺精滑精,遺尿尿頻,脾虛久瀉,白濁,帶下。
【相關配伍】
1、治精滑不禁:沙苑蒺藜(炒)、芡實(蒸)、蓮須各二兩,龍骨(酥炙)、牡蠣(鹽水煮一日一夜,煅粉)各一兩。共為末,蓮子粉糊為丸,鹽湯下。(《醫方集解》金鎖固精丸)
2、治濁病:芡實粉、白茯苓粉。黃蠟(化),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鹽湯下。(《摘玄方》分清丸)
【用法用量】9~15g。
【中醫古籍相關論述】
《神農本草經》:味甘,平。主治濕痹,腰脊膝痛,補中,除暴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
《本草乘雅》:芡生水中,華實向日,具既濟水火義。又草木類,全藉水土,吮抽發育,芡則更藉日中火,為先後身,亦具木胎火里義。又葉上蹙衄如沸,連莖刺棘如蝟,實皮實殼如介,亦具金胎水中義。誠互交木金火之駐形物也。如益精強志不飢,即駐形之里應,目明耳聰輕身耐老,即駐形之外合;飛行神仙,即駐形之行圓功滿也。未有形已駐,而中央之基不築已不練者;若濕痹之腰脊膝痛,及卒暴疾,即駐形物之主治功能也。芡乃大中之小,濁中之精,澀中之甘,荊棘中之軟美,壅滯中之流行,意蘭中之氣悟,疲疲中之強武。
《葯性解》:味甘,性平,無毒,入心、腎、脾、胃四經。主安五臟,補脾胃,益精氣,止遺泄,暖腰膝,去濕痹,明耳目,治健忘。
《本草新編》:味甘,氣平,無毒。入脾、腎二經。主濕痹,止腰膝疼痛,益精,令耳目聰明,強志補中,除暴疾,久食延齡益壽。視之若平常,用之大有利益。可君可臣,而又可佐使者也。其功全在補腎去濕。夫補腎之葯,大都潤澤者居多,潤澤則未免少濕矣。芡實補中去濕,性又不燥,故能去邪水而補神水,與諸補陰之葯同用,尤能助之以添精,不慮多投以增濕也。
或問芡實平平無奇,而子偏譽之為益精補中之葯,何也?曰:芡實不特益精,且能澀精,補腎至妙葯也,子不信其功效乎?夫芡實與山葯並用,各為末,日日米飲調服,雖遺精至衰憊者,不旬日而精止神旺矣。至平之葯,而實有至奇之功,非世人所能測也。
或問芡實性實平淡,吾子譽其功用,不識益腎補精之外,更有何病可大用乎?曰:芡實,無症不可大用,而尤可大用者,開胃氣耳。胃氣大開,何病不藉之以得利。平而實奇,淡而無厭,殆芡實之謂乎。
或疑芡實但能止精,而不能益精,雖精止即是益精,而終不可謂精得芡實而生也。曰:芡實豈但止精哉。夫遺精之病,必能補而後能止。使芡實不能益精,又何能止精。況芡實不但止精,而亦能生精也。去脾胃中之濕痰,即生腎中之真水。芡實益精,又何疑乎。
《本草分經》:甘平而澀。補脾固腎,助氣澀精,又能解暑熱。
【現代葯理研究】
芡實能明顯地消除慢性腎小球腎炎所致尿蛋白。
⑶ 芡實和薏米的區別是什麼
主要區別是,科目分類不同、形態特徵不同、生境分布不同,具體如下:
一、科目分類不同
1、芡實
芡實,是毛茛目、睡蓮科、睡蓮亞科、芡屬植物。
二、形態特徵不同
1、芡實
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沉水葉箭形或橢圓腎形,浮水葉革質,橢圓腎形至圓形,葉柄及花梗粗壯,花內面紫色;萼片披針形,花瓣紫紅色矩圓披針形或披針形,漿果球形,污紫紅色,種子球形,黑色。7-8月開花,8-9月結果。
2、薏米
一年生草本。多分枝。葉片寬大開展,無毛。總狀花序腋生,雄花序位於雌花序上部,總苞橢圓形,先端成頸狀之喙,並具一斜口,基部短收縮,有縱長直條紋,質地較薄,揉搓和手指按壓可破,暗褐色或淺棕色。穎果大,長圓形,腹面具寬溝,基部有棕色種臍,質地粉性堅實,白色或黃白色。花果期7-12月。
三、生境分布不同
1、芡實
產於中國南北各省,從黑龍江至雲南、廣東。生在池塘、湖沼中。
2、薏米
產於遼寧、河北、河南、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省區。生於溫暖潮濕的十邊地和山谷溪溝,海拔2000米以下較普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芡實、網路-薏米
⑷ 芡實的葯用價值及功效作用是什麼,究竟什麼是芡實呢
芡實是睡蓮科植物芡乾燥的成熟種仁,味甘澀,葯性平,歸脾、腎經,對遺精滑精、遺尿尿頻、脾虛泄瀉、小便渾濁、帶下等有治療作用。此外,芡實和白果、糯米煮粥,長期間歇食用,對原發性腎小球腎炎蛋白尿有輔助治療作用。
現代研究發現,芡實含揮發性成分、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等成分,具有抗糖尿病、延緩衰老、改善記憶、抗氧化、抗疲勞的作用。目前,芡實還被用於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腸炎。
⑸ 可以吃的。芡實是什麼東西求圖片!
芡實就是我們日常稱為「雞頭米」的一種中葯,中國中部、南部各省均有產,湖南、江西、安徽等地是芡實的盛產。因各地的叫法不同,它又被稱作「水流黃」、「雞頭果」、」蘇黃」等。芡實是中葯中的收澀葯,屬睡蓮科,是水生植物,多長於池沼湖塘淺水中,果實既能食用,也作葯用。長出的葉子比荷葉大,葉面呈青色而背面呈紫色,葉上有皺紋和刺。五六月開紫花,花開時面向陽光結苞,苞上有青刺。花苞剝開後有軟肉裹子,殼內有白米,形狀如魚目。七八月芡實即成熟。
⑹ 雞頭米和芡實的區別是什麼
雞頭米和芡實的區別是:雞頭米是新鮮的芡實種子,而芡實是乾燥的成熟種子,它們實際上就是同一種植物種子,並不存在明顯的區別。
本質上雞頭米就是芡實,只是在叫法上不同而已,它們是一種植物的種子。如果非要說存在差別的話,那雞頭米相對來說比較新鮮,含有較多水分,吃起來比較嫩滑。而芡實是一種成熟後經乾燥的種子,吃它的時候要煮得更久一些。
雞頭米是新鮮的芡實,水分含量較高,因此煮的時候是比較容易熟的,一般在水燒開之後蓋上鍋蓋煮15-20分鍾就能夠煮熟了。 但如果是乾的芡實,則比較難煮熟,需要先用水泡2-3小時,再煮一小時左右才能夠煮爛。
一、生長環境:
芡實在我國南北各地都有分布,北起黑龍江,南至廣東,雲南。主要生長在池塘和湖沼中。芡實分為野生種和栽培種,品種有20多個,野生種也叫北芡或刺芡,主要產於江蘇洪澤湖、寶應湖、高郵湖一帶,栽培種也叫蘇芡或南芡,原產江蘇太湖流域一帶,目前栽培面積比較大。
二、外形特點:
為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也有兩種類型,沉水葉箭形或橢圓狀腎形,長七八公分,兩面無刺,浮水葉革質,橢圓狀腎形或圓形,直徑10-120公分,盾狀,全緣,下面帶紫色,有短毛,兩面在葉脈分叉處有尖銳刺。
葉柄和花柄粗壯,長達20公分左右,都有硬刺;花長5公分左右,萼片4個,披針形,內面紫色,外面有密生的稍彎硬刺,花瓣紫紅色,成數輪排列,柱頭紅色,七八月開花。漿果圓球形,直徑三公分左右,紫紅色,外面密生硬刺,種子球形,直徑10毫米左右,黑色,八九月果實成熟。
⑺ 芡實是什麼樣子,求圖片
這就是了
⑻ 茨實和芡實有什麼區別
同一種東西。
芡實,又名:雞頭米、雞頭蓮、雞頭荷、刺蓮藕、假蓮藕、湖南根,拉丁文名:Euryale ferox.睡蓮科、芡屬植物芡實的種仁。據史料,芡實首見於《神農本草經》,被視為延年益壽的上品,認為其具有「補中、除暑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等作用。
《本草綱目》認為芡實能「止渴益腎,治小便不禁,遺精、白濁、帶下」。現代研究表明,芡實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素,如蛋白質、鈣、磷、鐵、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B2、C、粗纖維、胡蘿卜素等,並且容易消化。
分為生用和炒用兩種:
生芡實以補腎為主,在市場上和網上都有得售賣。而炒芡實以健脾開胃為主。炒芡實一般葯店有售,健脾,收澀,干品,因炒制時,要加麥麩,並掌握一定的火候,家庭製作不方便。芡實的價格方面,質量一般的芡實是比較便宜的。
質量上等的就貴一些,批發價格更加便宜。由於前幾年出現很多農產品的品質問題,所以大家買芡實時要注意要買無農葯殘留的、無金屬殘留的的芡實,這類芡實一般最好到正規葯店買,這樣才可以安全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