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秦國將軍頭上戴的是什麼圖片
擴展閱讀
印尼男人軍人圖片 2024-04-16 21:57:02
太空艙圖片素材 2024-04-16 21:49:25
卡通微信漂亮圖片 2024-04-16 21:43:07

秦國將軍頭上戴的是什麼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8-15 03:27:12

『壹』 秦兵馬俑將士俑頭上戴的是什麼

准確地說,將軍俑是軍吏俑,但軍吏俑並不是將軍俑,將軍俑多戴的是箸冠或者燕尾長冠。
因為將軍俑是目前俑坑中級別最高者,在戰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秦俑坑中將軍俑的發現也屈指可數。
而將軍俑和軍吏俑、一般士兵的最大區別是:將軍俑多頭戴箸冠,軍吏俑頭戴版冠和雲長冠,一般士卒則沒有以上兩種帽子,或戴介幘或束發挽髻。
另外將軍俑除具有以上特點外,還身材魁偉、高大,上身戴有領花、肩花等。

『貳』 秦始皇頭上戴的冕有道符是什麼

秦始皇頭上戴的是冕旒,冕旒指古代大夫以上官員的禮冠,後專指王冠、皇冠。 冕旒,古代漢族禮冠之一種。相傳,冕制起於黃帝,至周代時始完備。

旒就是用五彩的繅(絲繩)12根,每旒貫12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每塊玉相間距離各1寸,每旒長12寸。漢代冕服的垂旒卻不限於五色,根據後漢書·輿服制的記載,十二旒為白玉串珠。

帝王戴的冕冠,其頂端有一塊長形冕板,叫「延」。延通常是前圓後方,用以象徵天圓地方。延的前後檐,垂有若干串珠玉,以綵線穿組,名曰:「冕旒」。冕旒的多少和質料的差異,是區分貴賤尊卑的標志。據說,置旒的目的是為了「蔽明」,意思是王者視事觀物,不可「察察為明」,也就是說,一個身為領袖的人,必須洞察大體而能包容細小的瑕疵。

『叄』 古代將軍,士兵的帽子上都帶一捆毛還是什麼,那是為了美觀

關於盔纓在古代戰爭發揮的作用主要是五種:

1、標明了古代戰將的高階軍銜等級和身份,只有高階軍官才有資格在頭盔上裝飾華麗醒目的漂亮盔纓;

2、古代軍官率軍作戰沖鋒敵陣時,後面的部隊可以看清主官攻擊敵人的方向,以利快速跟隨作戰;

3、在戰場上混戰廝殺時,方便讓遠處的人識別敵我,避免誤傷自己人;

4、盔纓起了風向標作用,這如同現代海軍水手軍帽的飄帶,感受天氣風向,方便利用風勢火攻、利用風向控制射箭精度或以利背風處攻擊迎風難以睜眼的敵人;

5、盔纓起了把手作用:頭盔外形相對圓潤光滑,單手難以抓提,一遇戰事突發,戰將一手抓取冷兵器,一手難以抓取頭盔肯定措手不及,故盔頂上的盔纓能方便單手快速抓提按戴頭上速戰,避免了耽誤戰機。

(3)秦國將軍頭上戴的是什麼圖片擴展閱讀:

盔纓的歷史:

春秋時代楚莊王平定了斗越椒叛亂,在漸台設宴慶功,命愛姬許姬敬酒。風吹燈滅,裨將唐狡酒後調戲許姬;被許姬隨手摘去胄上盔纓,密告楚莊王。楚莊王急命眾將,一律摘去盔纓,然後點燈。唐狡感激楚莊王周全,心存報答。

晉國伐楚,唐狡請為前鋒,被襄老斥責不用。楚莊王陣前不慎落馬被晉將先蔑追襲,危急之中,唐狡奮勇拚死來救,殺退晉兵,得勝受封。這是中國最早的關於盔纓典故記錄。

至於盔纓材料,早期盔纓用的著是漂亮野雞尾羽,往後也有用的是牛馬尾毛、染色的絲麻纖維等。漢唐才正式出現絲纓,元明以後才出現了影視作品那種常見的矛槍頭狀尖刺、底部披著紅色絲纓,或者盔頂上有豎管,以利插入盔纓。

明代戲曲家湯顯祖在《牡丹亭•牝賊》記載:「選高蹄戰馬青驄,閃盔纓斜簇玉釵紅。」證明了明代當時的盔纓正是紅色絲纓。

『肆』 秦始皇上朝時候頭上戴的那個東西叫什麼

冕。

『伍』 古代帝王頭上戴著的是什麼

名字叫做冕旒(miǎn liú),「冠冕堂皇」就是從這兒出來的。

相傳冕制始於黃帝,至周代時完備,古時帝王、諸侯、卿大夫參加盛大祭祀,冕旒是禮冠中最尊貴者,這個禮冠上的穗就叫做旒,是12寸長的五彩細繩組成的,這些穗上面串著的玉珠,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不過到了漢代就用純白玉代替了。

冕冠的流束按典禮的輕重和穿戴者的身份而有區別,按典禮輕重來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袞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貫玉3顆。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袞冕用12旒,每旒貫玉12顆。

公之服只能低於天子的袞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區別,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沒有後旒。

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於規定的禮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許越位穿高於規定的禮服,否則要受到懲罰。天子為十二旒,周之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後來旒漸漸只限於帝王,於是「冕旒」則成了帝王的代稱。

據說,制旒的目的是為了帝名。

也就是說,一個作為領袖的人必須洞察大體,而能包容小細節的瑕疵,還有說法,是想讓皇帝時刻都謹記著自己作為皇帝,就要有帝王的樣子。

在重要的場面上,如果皇帝晃晃張張,或者激動不已的時候,就會帶動頭上的冕旒一起晃動,打到皇帝臉上,以此來提醒皇帝要注意自己的威嚴。不能坐沒坐相,站沒站相,皇帝的架子一定要端好了。

『陸』 古代將軍戲裝上頭後面所戴的長長的、像觸角狀的兩條東西是什麼叫什麼

那個東西叫做 「雉雞翎」 。戲劇里的雉雞翎太誇張了一些,世界上沒有任何雉雞會長出那麼長的翎毛。
將軍們的頭盔上插著雉雞翎,不只是裝飾,主要的是易於辨認身份,好讓部下的士兵們看得見自己,找得著自己。
為了叫士兵們緊跟著自己,還高高地打起一面大旗,上面寫清自己的官職姓名。這個大旗叫做 「認軍旗」 ,簡稱 「認旗」 。這個認旗看了不得,得一員大將執掌,看守,保護。
真實 將軍,各個時期都有各個不同的打扮。三國時期的將軍們都是 「羽扇綸巾」 的打扮。

『柒』 大秦帝國里演員頭上戴的那個叫什麼啊!

應該就叫冠吧。
在我國古代,人們把系在頭上的裝飾物稱為「頭衣」,主要有:冠、冕、弁、幘四種,其中「冠」是專門供貴族戴的帽子,漢代的時候,冠的種類非常多。起初,發冠是套在束起的發髻上的一個罩子,人們戴發冠只是為了美觀的需要,樣式也沒有什麼具體的規定。大約在商朝,開始出現冠服制度。到了漢代,衣冠制度又被重新制定,通過冠帽就可以區分出一個人的身份和等級。漢代主要的冠帽有:冕冠、通天冠、長冠、進賢冠、武冠和法冠等等。不同身份、不同場合所戴冠帽有嚴格規定,帝王在參加祭祀大典的時候要戴冕冠;在朝會和宴會上,帝王一般戴通天冠;長冠是參加祭祀時官員所戴的冠帽。武冠是各級武職人員在朝會時所戴的禮冠;進賢冠專門為文官和儒士所佩戴。

http://ke..com/view/186399.htm

『捌』 秦始皇頭上戴的帽子叫什麼

秦始皇頭上戴的叫冕或旒冕。
冕是古代帝王和諸侯所戴的禮帽,旒是冕前後垂掛的玉串。
按規定,帝王的旒應是12串,珠料是白玉。冕上的平板叫綖板,在冕冠兩側,還對穿一個孔,用來穿插玉簪,將冕冠與發髻拴在一起。在簪的一端,系有一根絲帶,戴冕冠時,帶從頜下繞過,再系在簪的另一端。在絲帶經過兩耳的位置時,各垂一顆黃色的珠玉,叫「充耳」。充耳掛在耳邊,走起路來一晃一晃,意思是提醒戴冠的人勿聽信讒言。「充耳不聞」一語,就是由此而來。與此相稱,冕冠上的冕旒垂落下來,正好擋住眼睛的視線,叫「視而不見」,意思是說,戴冕冠的人不必去看那些不該看的東西。
秦始皇身穿的冕服,按規定冕服上有12種圖案,如日、月、星辰(取其照臨意);山(表示穩重);龍(表示應變);華蟲(一種雉鳥,表示文麗);宗彝(一種祭祀品,表示忠孝);藻(水草,表示潔凈);火(象徵光明);粉米(取其滋養);黼(fǔ)(斧形,象徵決斷);黻(fú,亜形,象徵明辨)。鞋是紅色的,叫赤舄(xì)。腰系黃赤大佩,長二丈九尺九寸。秦始皇腰間左側戴有玉佩,是用白色玉石製成。當時的制度是「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另外,還佩戴一柄長劍。他目光炯炯,虎視眈眈,一副威嚴而傲慢的神態。流露出了當年他威震六國、一統天下的勃勃雄心。秦始皇畫像陳列在中國歷史博物館。

『玖』 古代軍人打仗時頭上戴的叫什麼身上穿的叫什麼

古代軍人打仗時頭上戴的我國稱作胄(zhòu)、首鎧(kǎi)、兜鍪(móu)或頭鍪,身上穿的叫鎧甲,不同時期不同材質及不同部位稱謂也不盡相同。

歷史沿革

鎧甲的原身原為鐵甲,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各代鐵鎧甲往往因材因體而制,形制繁多。漢代稱鐵甲為玄甲,以別於金甲、銅甲。漢代軍隊已普遍裝備鐵甲。據測定,當時鐵甲片由塊煉鐵鍛成甲片後,再退火脫炭,具有韌性。穿用者軀干及屑至肘部均用鐵甲圍護,鈴形如半袖短衣。唐代的鎧甲形制多樣,據《唐六典》記載有十三種,即:明光甲、綴鱗甲、山文甲、烏錘甲、白布甲、皂絹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鎖予甲、馬甲,主要供步騎兵使用。宋代以後,雖然火器出現,但鎧甲仍然是重要的防護裝備。宋代鏡甲有鋼鐵鎖子甲、黑漆瀕水山泉甲、明光細網甲、明舉甲、步人甲等數種。明代著眼減輕鏡甲遵量,每付減至40斤至25斤,多為鐵閥甲、鎖子甲。清朝前期裝備的鎧甲承襲明代工藝傳統。又吸收了各族制甲工藝的優點,鐵甲防護能力和外規裝飾都有進步。故宮博物院存清高宗弘歷御用鎧甲,由銅盔、護項、護膊、戰袍、護胸、銅鏡、戰裙、戰靴八部分組成。甲衣內襯鋼片,明哈片、哦疆邊、餞袍上密綴銅星,一般武士的鎧甲,製成坎肩、馬蹄袖袍型式。戰袍外綉花,密綴鋼星。清末操練新軍,改著西式軍裝,鐵鎧甲廢止。

西周鎧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