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原始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圖片
擴展閱讀
性感搞笑gif動態圖片 2025-07-15 12:19:45
誰讓蛇女人的圖片 2025-07-15 12:18:10

原始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8-13 20:55:00

① 世界最初是什麼樣子的(中國古代神話)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餛飩一片,有個叫盤古的巨人,在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萬八千年。

有一天,盤古忽然醒了,他見周圍一片漆黑,就掄起大斧頭,朝眼前的黑暗猛劈過去。只聽一聲巨響,餛飩一片的東西漸漸分開了。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

天地分開以後,盤古怕他們還會合在一起,就頭頂著天用腳使勁兒蹬著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盤古也越來越高,這樣不知過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漸成型了,盤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盤古倒下後,盤古的頭化作了高山。四肢化作了擎天之柱,眼睛變成太陽和月亮。血液變成了江河毛發,肌膚都變成了花草。呼吸變成了風,喊聲變成了雷,淚水變成了甘霖雨露,滋潤著大地。

② 2萬年以前世界什麼樣

2萬年前的世界,是新生代時期(一個地質時代,距今約6500萬年前)的後期。

這個時候人類已經出現,但還是原始人。這個時期的人類是晚期智人,著名代表有元謀人,山頂洞人。

人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00萬年前,300萬年前出現了人類最初的祖先。而人類開始有文明則是距今5000年前,在這之前,人類一直處於原始狀態,沒有文明。

人類最初的文明來自於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中國。其中較為著名的古代文明是古埃及和中國,這兩個國家創造了人類歷史上最輝煌的古代文明。古代文明延續時間最長的國家是中國。(公元前2070年——至今)

地質特徵

新生代有地球歷史6500萬年的地質時代。是繼古生代、中生代之後最新的一個代。新生代形成的地層稱新生界。

1760年,G.阿爾杜伊諾把岩石分成3個紀:第一紀為結晶岩;第二紀為含化石的成層岩石;第三紀是半膠結的層狀岩石,常含海相貝殼。1829年,J.德努瓦耶研究巴黎盆地時,把地層之上的鬆散沉積層稱為。

第一紀、第二紀已廢棄,第一紀大致相當,第二紀相當古生代和中生代。新生代包括古近紀、新近紀和第四紀,古近紀、又分為古新世、始新世、漸新世,新近紀又分為中新世、上新世;第四紀又分為更新世、全新世。

③ 原始的地球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有沒有空氣

空氣本身就是一種混合氣體。原始是什麼概念?有了地球多少年之後可以不算原始?最早的時候應該沒有氧氣

④ 地球是什麼 樣的(圖片)

地球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國際名稱為「該婭」(蓋婭(Gaea),希臘神話中的大地之神,所有神靈中德高望重的顯赫之神。是希臘神話中最早出現的神,在開天闢地時,由卡厄斯(Chaos)所生。她是宙斯的祖母,蓋婭生了天空,天神烏拉諾斯(Ouranos or Uranus),並與他結合生了六男六女,十二個泰坦巨神及三個獨眼巨人和三個百臂巨神,是世界的開始,而所有天神都是她的子孫後代。至今,西方人仍然常以「蓋婭」代稱地球。 ),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數是第三顆。它有一顆天然的衛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 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又圍繞太陽公轉。地球自轉與公轉運動的結合使其產生了地球上的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速度是不均勻的)。同時,由於受到太陽、月球、和附近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地球大氣、海洋和地球內部物質的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地球自轉軸在空間和地球本體內的方向都要產生變化。地球自轉產生的慣性離心力使得球形的地球由兩極向赤道逐漸膨脹,成為目前的略扁的旋轉橢球體,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短約21千米。 阿波羅飛船在月球上看到地球是由一系列的同心層組成。地球內部有核(地核)、幔(地幔)、殼(地殼)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和大氣圈,還有磁層,形成了圍繞固態地球的美麗外套。 地球作為一個行星,遠在56億年以前產生於原始太陽星雲。 地球的基本參數: 扁率因子: 298.257 平均密度: 5.52克/厘米3 赤道半徑: ae = 6378136.49 米 極半徑: ap = 6356755.00 米 平均半徑: a = 6371001.00 米 赤道重力加速度: ge = 9.780327 米/秒2 平均自轉角速度: ωe = 7.292115 × 10-5 弧度/秒 扁率: f = 0.003352819

⑤ 世界之初是什麼樣子的

推薦一本書《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大約從200萬年以前開始,剛剛從類人猿進化而來的人類,進入到舊石器時期,他們像一群野獸一樣過著群婚生活,赤身裸體居住在山洞或大樹上,用經過簡單加工的自然工具,如石塊、木棒等獵取野獸和採集各種能食用的植物。這個時期十分漫長,石斧、石片以及各類骨器上記載了原始人類的每一次微小的進步。

大約在一萬年以前,人類開始進入到新石器時代,他們開始懂得製造更加精細的工具,包括石器與骨器,同時他們發明了火,知道了熟食,再慢慢地,他們發明了結繩記事,發明了圖畫。大約在公元前4000年前,他們有了文字,走出了蒙昧的陰影,迎來了文明的曙光。這就是歷史學家們辛辛苦苦構建起來的史前歷史體系。

但我們不禁要問:歷史果然如此嗎?

過去的100年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考古手段日益科學化,人們在以前歷史學家沒有注意到的地方,發現了大量史前遺址,雖然我們至今無法解讀這些遺物、遺址的正確含義,但有一點是確定無疑的,那就是,這些遺物、遺址的含義與現代傳統史學觀點還是有較大出入的。其中從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這段歷史,最是不可思義,表現為極為突出的斷層特點。比如說,上世紀40年代發現的印度馬亨佐達摩,它分為幾層重疊在一起,而下一層明顯比上一層文明更先進。出土的金銀珠寶和各種手飾,其製作之精良,讓今天的人都大為嘆服,考古學家馬歇爾曾說:「如此精良的製作和高度的磨光,以至於這些東西彷彿出自今天倫敦第一大街的珠寶行。」

歷史學體系和新的考古學發現之間巨大的反差就擺在我們面前,它們的沖突是如此的尖銳:人們必須從兩者中間選擇一個正確的,否定另一個錯誤的。其間似乎沒有中間道路可走。

⑥ 原始社會是什麼樣子的

原始社會 原始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第一階段,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世界上有哪個民族沒有經歷過原始社會。人類出現,原始社會也就產生了。但是他的消亡則各地參差不一。處於原始社會的人類生產力水平很低,生產資料都是公有制的。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出現產品的剩餘之後,就出現了貧富分化和私有制,原先的共同分配和共同勞動的關系被破壞,而被階級社會所取代。 原始社會可以分為這樣幾個時期: 1.舊石器時代 這一時期人類還只能製造簡單的石器,通過狩獵和採集維持生活。在舊石器時代早期和中期,人們通過血緣關系維持著家族內部的關系。在血緣家族內部,婚姻按照輩數來劃分,同一輩分的人互為夫妻。而在不同輩分之間則不通婚。這樣一個家族就是一個社會集團和生產單位。內部兩性有分工,男性狩獵,女性進行採集和撫育小孩。 到了舊石器時代晚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轉入了相對的定居生活。人口逐漸增多,同時認識到家族內部同輩之間近親婚姻對人類體質的危害,原先的血緣家族為氏族公社所取代,同時形成了族外婚制。互相通婚的兩個氏族就形成了部落。一個氏族的成員必須和另一氏族的成員通婚。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氏族的世系只能按母系計算,所以叫做母系氏族。(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是指在生產中誰起的作用大而言的,並非前面作者所說.譬如,如果整個社會女性的工作處於主導地位的時候,這個社會就屬於母系氏族,反之則是父系氏族.) 2.中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是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的過渡階段。這一時期細石器被大量使用。廣泛使用弓箭;已知馴狗;在一些地方還發現了獨木舟和木槳。 3.新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母系氏族得到了全盛。婚姻制度由群婚轉向對偶婚,形成了比較確定的夫妻關系。在氏族內部,除個人常用的工具外,所有的財產歸集體公有。有威望的年長婦女擔任首領,氏族的最高權力機關是氏族議事會,參加者是全體的成年男女,享有平等的表決權。 每個始祖都有自己的名稱、共同信仰和領地。當氏族內部的成員受到外人傷害,全族會為他復仇。 在新石器時代,產生了農業和畜牧業,磨光石器流行,並發明了陶器。 4.原始社會的解體 在新石器時代末期,人類已使用天然金屬,後來學會了製作純銅器。但是由於純銅的質地不如石器堅硬,不能取代石器,這一時期也稱為金石並用時代。到了公元前3000~前2000年左右,人類學會了製造青銅,進入了青銅時代。到了公元前1000年~公元初年,隨著鐵器的使用,人類進入鐵器時代。 從金石並用時代到鐵器時代,是原始社會的解體時期,也是階級社會形成的時期。世界各地階級社會的出現幾乎都和金屬出現的時代相關,唯一例外的是美洲的瑪雅文明。不同文明其原始社會解體的過程也不一樣,在埃及和兩河流域,原始社會在金石並用時代就已經解體,而在其他一些地區,則是在青銅時代或鐵器時代才發生解體。 這一時期,生產有較大發展。出現了三次社會大分工。隨著農業和畜牧業在生產中的地位的提升,男性逐漸取代女性取得了社會的主導地位,父系氏族公社形成了。在父系氏族公社內,出身和世系按男子的系統計算,實行父系財產繼承製。夫居婦家制度變成了婦居夫家制,不穩定的對偶婚逐步向一夫一妻制或一夫多妻制過渡。婦女的地位逐漸下降,父系氏族首領改由男子擔任,氏族議事會由各大家族的族長組成,原來由全體成年男女參加的氏族議事會,現在由全體成年男子參加。 隨著生產的發展,產品出現了剩餘,集體勞動逐漸被個體勞動所取代,由此產生了私有制,隨之也出現了階級。氏族中出現了貴族階層和平民階層。到了末期,以血緣關系結成的氏族開始破裂,一些氏族成員脫離自己的氏族,到別處和與他們沒有血緣關系的人們雜居,同時氏族也不斷接納外來人,於是出現了按地域劃分的農村公社。 到了這是,原始社會基本上就已經瓦解了,不同階級之間出現了斗爭,隨著情況的深化就出現了國家萊對人民進行有效的統治。許多文明的原始社會解體後都進入了奴隸社會。 5.原始社會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在原始社會時期,人類創造了象形文字,產生了原始宗教和圖騰崇拜。藝術也在這一時期產生了。 中國的原始社會 中國的原始社會,起自大約170萬年前的元謀人,止於公元前21世紀夏王朝的建立。原始社會經歷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兩個時期。氏族公社又經歷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兩個階段。 元謀人是已知的中國境內最早的人類。北京人是原始人群時期的典型。山頂洞人已經過著氏族公社的生活。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和黃河流域的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時期。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情況。 傳說中,黃帝是大約4000多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原始部落的部落聯盟首領。他提倡種植五穀,馴養牲畜,促使這個部落聯盟逐步強大。他曾率領部落打敗黃河上游的炎帝部落和南方的蚩尤部落。後來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結成聯盟,在黃河流域長期生活、繁衍,構成了以後華夏族的主幹成分。黃帝被尊奉為華夏族的祖先。現在把中華民族稱為炎黃子孫,就是這么來的。 黃帝以後,黃河流域部落聯盟的傑出首領,先後有堯、舜、禹。那時候,部落聯盟首領由推選產生。堯年老了,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大家推舉有才德的舜為繼承人。堯死後,舜繼承了堯的位置,舜年老了,也採取同樣的辦法把位置讓給治水有功的禹。這種更替首領位置的辦法,歷史上叫做「禪讓」。

⑦ 你能想像我們的祖先生活的原始森林是什麼樣子嗎試著畫一畫吧。

需要工具材料:畫筆、畫紙

1、首先准備一張白紙,左側畫出樹乾的輪廓。

⑧ 原始地球是什麼樣子

地球是球形這個概念的出現,可上溯到公元前五、六世紀。當時,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哲學家只是從球形最美的觀念出發產生這一概念的。亞里士多德根據月食時月球上地影是一個圓,第一次科學地論證了地球是個球體。中國早在戰國時期,哲學家惠施已提出地球是球形的看法。

公元前三世紀,古希臘的地理學家埃拉托斯特尼成功地用三角測量法測量了阿斯旺和亞歷山大城之間的子午線長。中國唐朝時期,在一行的指導下,由南宮說率領的測量隊在河南省黃河南北的平原地帶進行了最早的弧度測量,算出了北極的地平高度差一度,相當於南北地面距離相差約351里80步(唐朝的長度單位5尺=1步,300步=1里),從而可算出地球的半徑。這項工作比阿拉伯人的類似工作約早100年。在現代,除用大地測量方法外;還可用重力測量確定地球的均衡形狀。人造地球衛星上天後,地球動力學測地方法得到很大發展。各種方法的聯合使用,使得地球形狀和大小的測定精度大大提高。197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天文常數系統中,地球赤道半徑α為6378140米,地球扁率因子1/f為298.257。地球不是正球體,而是扁球體,或者說,更象個梨狀的旋轉體。人造地球衛星的觀測結果表明、地球的赤道也是個橢圓,據此可認為地球是個三軸橢球體。地球自轉產主的慣性離心力使得球形的地球由兩極向赤道逐漸膨脹,成為目前的略扁的旋轉橢球體形狀,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約短21公里。地球內部物質分布的不均勻性,進一步造成地球表面形狀的不規則性。在大地測量學中,所謂的地球形狀是指大地水準面的形狀,在這個面上重力位各處相同,是個等位面。日、月對地球的引力作用使地球上的海洋、大氣產生潮汐現象,也使固體地球(在某種程度上是個彈性體)發生彈性形變,這就是所謂「固體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