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佛手植物圖片大全高清圖片
擴展閱讀
創意水果拼盤高清圖片 2025-07-16 01:24:00
送香菜動態圖片 2025-07-16 01:06:59
股票下跌搞笑圖片帶字 2025-07-16 01:05:00

佛手植物圖片大全高清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8-12 00:35:14

❶ 佛手瓜什麼樣子的圖片

佛手瓜圖片:

雄花10~30朵生於8~30厘米長的總花梗上部成總狀花序,花序軸稍粗壯,無毛,花梗長1~6毫米;花萼筒短,裂片展開,近無毛,長5~7毫米,寬1~1.5毫米;花冠輻狀,寬12~17毫米,分裂到基部,裂片卵狀披針形,5脈;雄蕊3,花絲合生,花葯分離,葯室折曲。

雌花單生,花梗長1~1.5厘米;花冠與花萼同雄花;子房倒卵形,具5棱,有疏毛,1室,具1枚下垂生的胚珠,花柱長2~3毫米,柱頭寬2毫米。

果實淡綠色,倒卵形,有稀疏短硬毛,長8~12厘米,徑6~8厘米,上部有5條縱溝,具1枚種子。種子大型,長達10厘米,寬7厘米,卵形,壓扁狀。花期7~9月,果期8~10月。

(1)佛手植物圖片大全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佛手瓜的食用方法很多,鮮瓜可切片、切絲,作葷炒、素炒、涼拌,做湯、涮火鍋、優質餃子餡等。還可加工成腌製品或做罐頭。

在國外,佛手瓜以蒸制、烘烤、油炸、嫩煎等方法食用。除果實外,根莖也可以食用,方法和風味與土豆相似。嫩葉和新梢也可作為蔬菜食用。

佛手瓜食用時最好選擇幼果以果肩部位光澤及果皮表面縱溝較淺者,果皮鮮綠色、細嫩、未硬化為佳。佛手瓜的上市期為秋末,很耐貯藏,常溫下可由10月一直放到翌年3月~4月,風味基本不變。

❷ 佛手瓜是檸檬樹長的嗎

當然不是了。
佛手瓜別名梨瓜、福壽瓜、洋絲瓜、拳頭瓜、合掌瓜、隼人瓜、菜餚梨,佛手瓜的功效:理氣和中、疏肝止哎,佛手瓜的作用:治消化不良、胸悶氣脹、嘔吐、肝胃氣痛、氣管炎咳嗽多痰,佛手瓜食用禁忌:佛手瓜屬於溫性食物,陰虛體熱和體質虛弱的人應少食。
佛手瓜在瓜類蔬菜中營養全面豐富,常食對增強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有益。經常吃佛手瓜可利尿排鈉,有擴張血管、降壓之功能。

❸ 佛手是什麼,佛手圖片

一、植物介紹

1、形態特徵:佛手是不規則分枝的灌木或小喬木。其剛長出來的枝、芽為紫紅色,莖上有很多刺,長4厘米左右。其葉子為單葉,葉柄不長,形狀一般是橢圓形。其花為總狀花序,每朵花有5片花瓣。果實為手指狀,表皮黃色,果肉透明,可以食用。

❹ 佛手瓜怎麼種植

1、選種催芽

栽培佛手瓜時,要選擇個頭較大、無病害、無損傷、瓜齡在25-30天以內的種瓜,然後將其放入鋪有細河沙的容器中,放在溫度為20度的位置,等待兩周的時間,佛手瓜就會順利生根,長出幼芽。

2、移栽定植

佛手瓜長出長約30厘米的瓜苗後,就可以對其進行移栽定植處理,選擇肥沃疏鬆的田地,深翻晾曬並施肥後,將瓜苗以坑栽的方法種植在田地中,栽種後澆灌一次透水,讓植株適應環境。

3、田間管理

佛手瓜生長前期對水分的較小,可以減少澆水量,保持土壤濕潤即可,但乾旱天氣要每周澆水2-3次,以免缺水導致瓜秧乾枯,每年的7-8月份還要為佛手瓜追施復合肥,並向葉片噴灑磷肥,促進植株生長。

4、幼苗移栽

當佛手瓜的幼苗長到30公分左右時,可以進行移栽和定植,選擇肥沃、松軟的土地,經過深翻晾乾、施肥,然後將瓜苗按照坑栽的方式栽種在田間,然後澆水,使其適應環境。

5、澆水追肥

6月前植株生長緩慢,應控制澆水,以免降低地溫,自7月起生長加速,要常保持土壤濕潤。一年內前後追肥3次,分別在6月上旬、7月上中旬和8月中下旬進行。

追肥方法:先在距瓜穴30厘米周圍開環狀淺溝,肥料施入後,即以原土覆蓋。人畜糞尿和化肥均可作為追肥,但三要素要配合使用。

6、搭棚整蔓

佛手瓜的攀緣性極強,如附近沒有可以攀緣的樹木、房屋、草堆等,需搭棚架,扶蔓上架。佛手瓜分蔓性強,每節都能萌發側蔓,初期要注意理蔓,使蔓在架上均勻地分布,避免蔓重疊或糾纏在一起,影響通風透光。

每株的棚架面積至少要在50平方米,高可2米,架下可栽種耐隱蔬菜。棚架要牢固,以防大風吹倒或壓倒。佛手瓜的子蔓和孫蔓結瓜較早,主蔓應及時早摘心,子蔓亦要適當摘心,促使早生子蔓和孫蔓,提早結瓜,提高產量。

7、採收留種

佛手瓜授粉後發育很快,15~20天即可採食,一般在瓜果250克左右早采、勤采,有利於提高質量和全株產量。採收時不要弄傷果皮,以免影響貯藏和美觀。不論是商品瓜還是種瓜都必須在重霜來臨前採收完畢。留種瓜應選架下離地1.5m左右的主蔓結的長形瓜,當果皮黃色,表面光滑時即可採收,種瓜應在乾燥處存放。

佛手瓜的相關說明

佛手瓜又名洋絲瓜、合掌瓜,果實營養豐富。佛手瓜食用方法很多,可切絲、切片、生食、熟食、烹炒、涼拌、配肉、配雞、配魚或做湯等。還可腌制醬制,別有風味。瓜皮厚、耐儲運,可秋儲、冬用,調節冬淡季。

1、綠皮生長勢較強,蔓粗壯而長,結果多、豐產並能產生塊根。瓜形較長而大,上有鋼刺,皮色深綠。

2、白皮生長較弱,蔓較細而短,結瓜少、產量較低。瓜形圓而小,光滑無毛刺,皮色白綠,但組織緻密,糯性,味較佳。

3、古嶺佛手瓜,產於福州廣嶺地區。有果實繁殖與分枝繁殖兩種。分株繁殖在當年5月就可收瓜,果實繁殖的要到8月才開始收瓜。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佛手瓜

❺ 佛手的植物學特徵是怎樣的

芸香科柑橘屬。原產亞洲,主產於我國廣東、廣西、福建、台灣和浙江金華等地。佛手樹姿優美,四季常青(圖9),

圖9 佛手

枝繁葉綠,碩果盈枝,果形奇特,清香醉人,為名貴的冬季聞香、觀果植物。4~5月開花,6~7月結果。

❻ 佛手的介紹

佛手(學名: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果實在成熟時各心皮分離,形成細長彎曲的果瓣,狀如手指,故名佛手。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達丈余,莖葉基有長約6厘米的硬銳刺,新枝三棱形。單葉互生,長橢圓形,有透明油點。花多在葉腋間生出,常數朵成束,其中雄花較多,部分為兩性花,花冠五瓣,白色微帶紫暈,春分至清明第一次開花,常多雄花,結的果較小,另一次在立夏前後,9-10月成熟,果大供葯用,皮鮮黃色,皺而有光澤,頂端分歧,常張開如手指狀,故名佛手,肉白,無種子。1通常用作中葯,或因其果形奇特,而作為觀賞植物。佛手柑被大量製作成涼果食用及出售。(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2)。

❼ 佛手是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實,佛手有哪些優異品系呢

金華佛手

聽名稱就了解,它主要生產自浙江金華市,它的枝條青褐,葉子濃密,葉片有光澤度,促花多,產量極高且平穩的特點。果子比較大,均值粒重可重約300克,較大時可達2Kg,果實成熟後外皮金黃色,香味濃郁,是上等上品。


小種佛手

小種佛手是佛手中一個非常特殊的種類,它的植物偏矮,莖部呈淡灰,白色的花,果子偏少,果瓣未開,好似一個拳頭一樣,呈握緊拳頭情況。它的完善較早,香味濃郁,有極強的抗寒力,產量較低,常常被做成盆栽植物,用以欣賞。

保養方式

環境溫度:佛手喜溫馨,20-24℃是最好的。這是一種不抗寒冷的綠色植物,所以冬天需調整,在5℃以上就可保證安全性。澆灌:它的用水量較多,它一般分布在降水量在一千至一千二百mm的地區。如果是盆栽植物,則需兩三天澆灌一次到,到很熱的情況下,則需每天一次。

光照:它對光照的要求也比較高,是一種喜陽的綠色植物。一般來說,每天都需保證5-6個小時的光照,才可以保證它的漲勢,以後的產量才會更好。一樣,如果是盆栽植物,則需放到春陽的位子上。上肥:保證充裕的營養物質供貨,佛手才可以長得旺。在3-8月份,一般每月一次就可以,可以用有機肥料。

❽ 佛手有哪些特徵

(陳登)

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Noot.)Swingle〕別名佛手柑、手柑。為雲香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主產浙江、廣東、廣西、福建、四川等地。

浙江以北地區多為盆栽,冬季入暖房。佛手以果入葯。含有揮發油、佛手內酯、檸檬內酯、花椒內酯、地奧明、橙皮甙等成分。味辛、苦、性溫。有理氣止樞和胃健脾、消食化痰的功效。可治胃氣痛、嘔吐痰水、胸中滯氣脹滿、積食等。除葯用外,還可提取高級香料,製作蜜餞、釀造有獨特果味的佛手酒等。

佛手也是有名的觀賞植物,專門培育的單果重可達2kg;一盆佛手掛果可達70餘個。佛手在經濟上頗有價值。

一、形態特徵

植株高3—5m,樹冠比較開展,枝具刺。單葉互生,革質;葉片長橢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8—16cm,寬3—7cm;先端鈍或凹;背下面葉脈凸出,具透明油點;邊緣有波狀鋸齒。花單生、簇生或成總狀花序;花瓣5,內面白色,外面紫色;花萼杯狀4—5淺裂,裂片綠色帶有紫暈;雄蕊多數;子房橢圓形。柑果長橢圓形或卵形,長約7—15cm,先端分裂如掌狀,或開張如指,長短不一,故稱佛手;果皮厚,幼時青色,成熟時橙黃色。果內有種子7—8枚,卵圓形,先端尖,子葉白色,單胚(圖15—35)。

圖15—36 驅蟲斑鳩菊形態圖

1.花枝 2.管狀花

二、生物學特性

該植物喜溫暖和陽光充足,忌潮濕陰冷的環境,生長季節5—10月,空氣相對濕度40—50%。當平均氣溫達15℃時可以播種,播後10—14天出苗。在室內測定種子發芽力,當室溫20—25℃時,第三天開始萌發。新收獲的種子休眠,需貯存一年以上才能發芽,發芽率80—90%,三年後發芽率降至20%。對土壤要求不嚴,微鹼性土為宜,土壤不能過於粘重,否則播後澆水易板結,對出苗不利。種子千粒重4.7—5g。花期7—9月,果期8—10月。

三、栽培技術

(一)繁殖

用種子繁殖,在烏魯木齊的播種適斯是4月中、下旬,在南疆各地播種期可提早。採用條播法,將土地整平後開淺溝,行距40—45cm,深3—4cm,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然後覆土並稍壓實。每畝播種量2—3kg。

(二)田間管理

苗期生長較慢,待苗出齊後間去過密苗,當苗高5—7cm時,按株距15—2Gcm定苗。

及時除草、鬆土。澆水次數根據各地氣候條件而定,一般春季乾旱少雨時,每半月澆水一次。秋季種子成熟時不喜太濕。

為提高種子的產量和促進籽粒飽滿,要注意增施磷肥,每畝用過磷酸鈣30kg,於7月份開花時施入。亦可摻在廄肥或堆肥中在整地時翻入。

四、採收與加工

從8月初開始種子陸續成熟,種子(瘦果)具冠毛,成熟後花序鬆散種子隨風飄揚,故需分次隨熟隨采,一直可以收到10月初,最後連稈割下。

收後曬干,簸去冠毛等雜質,麻袋包裝存於乾燥冷涼處。每畝可收種子100kg。種子生用。

❾ 佛手瓜圖片

佛手瓜是一種葫蘆科佛手瓜屬植物,是多年生的植物,以雲南、貴州、浙江、福建、廣東、四川、台灣最多。佛手瓜清脆,含有豐富營養,既可做菜,又能當水果生吃。加上瓜形如兩掌合十,有佛教祝福之意,深受人們喜愛。


(9)佛手植物圖片大全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佛手瓜的營養價值:

1、強身健體:每100克的佛手瓜蛋白質含量大概為0.9~1.2克,是屬於蔬菜瓜果中蛋白質含量較多的蔬菜。食用佛手瓜可以為人體補充大量的蛋白質,促進體內蛋白質的合成和增強細胞活力,有強身健體、加強抵抗力的作用。

2、美容養顏:研究發現佛手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元素,每100克的佛手瓜就含有12~22毫克的維生素C。並且佛手瓜的水分多,可以使維生素C得到充分的溶解,有助於維生素C的吸收。長期食用佛手瓜可以起到很好的抗衰老和美容養顏的作用。

3、補充鈣質。佛手瓜的鈣含量和磷含量和其他瓜果蔬菜相比高得多,每100克的佛手瓜有500毫克的鈣,350毫克的磷元素。這對於需要補充鈣質的小朋友和有骨質疏鬆的老人來說,佛手瓜是很好的補鈣食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佛手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