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圖解詳解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示意圖
如今我們區分季節就是以春夏秋冬四季來進行區分的,然而在我國歷史上,古人是用24個節氣來區分一年中不同的世間和季節的。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詳解圖文了解一下地球的公轉與節氣變化的關系,看看春分太陽照在地球哪個位置?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二十四節氣圖
二十四節氣的形成與太陽有著密切的關系。"節"的意思是段落",「氣」是指氣象物候。節氣,是根據地球在公轉軌跡上的位置劃分的,並描述了地球因太陽所呈現出來的自然現象。因地球繞日一年轉360度,將360度分為24份,每份就是15度。因此,15度為一個節氣,每個節氣約15天,這就構成了二十四個節氣了。
每個節氣的名稱,均含有氣候變化、物候特點和農作物生長情況等重要意義。它們分別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以上依次順數,逢單的為節氣,簡稱為"節";逢雙的為中氣,簡稱為"氣",合起來就叫"節氣"。
人們為了便於記憶二十四節氣的順序,把二十四節氣中順序每節氣各取一個字編成了歌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大家記住了嗎。
㈡ 誰有24節氣圖
節氣表(按公元月日計算)
春季
立春
2月3--5日交節
雨水
2月18--20日交節
驚蟄
3月5--7日交節
春分
3月20--22日交節
清明
4月4--6日交節
穀雨
4月19--21日交節
夏季
立夏
5月5--7交節
小滿
5月20--22日交節
芒種
6月5--7日交節
夏至
6月21--22日交節
小暑
7月6--8日交節
大暑
7月22日--24日交節
秋季
立秋
8月7--9日交節
處暑
8月22--24日交節
白露
9月7--9日交節
秋分
9月22--24日交節
寒露
10月8--9日交節
霜降
10月23--24日交節
冬季
立冬
11月7--8日交節
小雪
11月22--23日交節
大雪
12月6--8日交節
冬至
12月21--23交節
小寒
1月5--7日交節
大寒
1月20--21日交節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㈢ 誰有這種24節氣全套高清圖片,最好1920X1080,其他的超清也行!
網頁鏈接這種你喜歡么?一共24張。
㈣ 冬至節氣畫畫圖片大全 24節氣冬至簡筆畫圖片好看
導讀:冬至節氣在每年12月22日左右,冬至處於一年中最冷的時節,因此冬至時節我們已經穿上厚厚的棉衣棉褲,躲在家裡望著窗外的雪,然後和家人一起其樂融融的包餃子吃。若是讓你畫一幅與冬至有關的畫,你知道24節氣冬至簡筆畫圖片好看的怎麼畫嗎?以下是我帶來的冬至節氣畫畫圖片大全,供參考哦。
冬至節氣畫畫圖片大全 24節氣冬至簡筆畫圖片好看
關於冬至的故事1
吃餃子習俗追溯到東漢時期,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原為醫官,告老還鄉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他看見南陽的鄉親受凍餓之苦,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於是他就叫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葯材放置鍋里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捏成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里煮熟,做成「驅寒矯耳湯」施捨給鄉親吃。鄉親們服食後,凍爛的耳朵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這種「捏凍耳朵」吃,說是冬至吃了餃子不凍人。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關於冬至的故事2
相傳六朝梁武帝時,南京舊名尚為建康城。有一日,一老者獻樹種給梁帝,稱樹種從南疆深谷中採得,已聚天地靈氣,若悉心照顧,必可福佑大梁。梁帝觀之,曰:「不過一柏樹種。」不信其說,隨手將其種於宮苑中。兩三年內,雖然無人照料,樹種依然生根發芽,鬱郁蔥蔥。數年後,靈氣凝聚,竟生為樹靈。
梁帝信佛,廣建寺院,勞民傷財,不理國事,一心出家,民間哀聲哉道。梁帝自己不吃葷,不許百姓吃葷,也不許民間以葷祭祀。諸神見貢品皆為素食不悅,奏玉帝,雲其不敬天神,玉帝聞之亦不悅,故使建康城大旱三年,以示懲戒。
樹靈不忍見百姓受苦,冬至日,化為一少女,名姣,教百姓偷偷以麵皮為衣,裹肉其中,捏成各種形狀,作食祭祀;又耗自身靈力放棄成仙,為建康城求雨。玉帝感念其犧牲,使建康城恢復風調雨順。一時之間,百姓間廣為傳唱,供奉為神。梁帝聞其神力,又見其美貌,欲納為妃,操縱其神力一統天下。姣不願,梁帝怒,遂殺之,不欲為他人所得。
姣死後,玉帝為其不公,設侯景叛亂,將梁帝餓死台城,並許姣位列仙班,為民間掌管五穀。姣真身所附柏樹亦守護建康城千餘年而不倒,兵火戰亂不損其分毫。傳至現今,是為六朝松。百姓感謝她,將她發明的食物命名為餃子,在其出生的冬至日食用,並在冬至日虔誠祭祀神明祖先,以示恭謹。
關於冬至的故事3
在懷川地區,有一個冬至吃餃子的傳說。上古時期,女媧在神農山摶土造人。到了冬天,天寒地凍,女媧捏出的泥人的耳朵紛紛被凍掉,女媧十分著急。於是,女媧就用針線把泥人的耳朵重新一個個縫上。一天,女媧縫好一個泥人的耳朵,把餘下的線讓這個泥人用嘴咬住,轉身去找剪刀。當她拿著剪刀回到泥人身邊時,一個好主意瞬間在頭腦中誕生了。她用一根線,一頭拴住泥人的耳朵,一頭讓泥人緊緊咬在嘴裡,如此,泥人的耳朵就不會被凍掉了。後來,人們在冬至這一天怕凍掉耳朵,也用一根線一頭拴住耳朵,一頭咬在嘴裡。時間長了,就把咬線變成了吃餃子,因為餃子很像耳朵的形狀。冬至吃餃子這一習俗便在懷川地區傳開了,延續至今。
㈤ 二十四節氣:小寒的兒童畫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谷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署: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立秋:秋季的開始。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24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至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