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腰肌勞損安哪個穴點陣圖片
擴展閱讀
抖音圖片裁剪功能在哪裡 2025-07-25 09:59:42
仙劍電視劇高清圖片 2025-07-25 09:43:53

腰肌勞損安哪個穴點陣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5-04 01:07:43

『壹』 腰肌勞損什麼穴好

腰肌勞損這個疾病好發於白領一族,主要和久坐是關系密切的,這就需要在患上之後避免久坐,並且及時採取合適的方法進行治療,其中可以使用按摩穴位的方法進行治療,下面主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有腰肌勞損按哪個穴位好?揉命門穴。有腰肌勞損可以按命門穴,命門穴位置是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處,和肚臍處於相對的位置。方法就是右手或左手握拳,拳尖直接置於命門穴上,先按照順時針方向壓揉,大約需要9次,然後在按照逆時針壓揉,次數也是9次,之後在重復壓揉大約36次作用,腰肌勞損患者堅持按揉此穴,是可以起到溫腎陽、利腰脊作用的。揉腎俞穴。腎俞穴位於患者第二腰椎棘突下,和命門穴相平,按摩的時候需要雙手握拳,然後將拳尖直接放在兩側腎俞穴上,按摩方法是順時針壓揉,之後再逆時針壓揉,需要注意的就是每天堅持按揉此穴,是可以幫助患者緩解腰肌勞損疼痛、乏力等症狀的。揉腰陽關穴。腰陽關穴,也是緩解腰肌勞損症狀可以按摩的穴位,這個穴位位於第四腰椎棘突下的凹陷處,和髂脊相平。具體方法就是患者左手、右手握拳,然後拳尖置於腰陽關穴上,需要進行反復的按揉,每天按揉可起到疏通陽氣的作用,此外還具有強腰膝、益下元的作用,建議要堅持按摩。

『貳』 腰酸背痛不難辦,多按哪幾個穴位能夠頓感輕松

現代人尤其是對於那些白領來講,他們長期坐在辦公室中,面對著電腦腰酸背痛在所難免。但是如果腰酸背痛用吃葯的方式來解決,那麼這種長時間的持續性的疼痛,用吃葯方式緩解,對身體並沒有什麼好處。但是通過按摩穴位的方式,也能夠緩解腰酸背痛帶來的不適感。

這兩個穴位,堅持按摩一段時間,你就會發現自己的腰酸背痛症狀得到明顯的改善。同時對於那些久坐在辦公室的人,一定要定期的按摩這兩個穴位,並且多加運動才能夠防止腰肌勞損。

『叄』 你知道腰肌勞損四步拿捏法嗎這四步是怎樣操作的

現在很多年輕人,他們的工作壓力都是非常大的,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腰肌勞損的症狀,腰肌勞損的症狀非常容易在過度勞累之後出現,主要是因為腰肌的疼痛,導致沒有辦法進行正常的生活,這種疼痛很多人容易把它和脊椎突出混淆,但事實上如果只是上半身的疼痛,跟下半身沒有關系,下半身也沒有覺得疼痛,在這種狀況下就是腰肌勞損。

所以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學習這四部拿捏法,它對於緩解腰痛有著非常好的作用,同時在網上我們還可以看到關於腰肌勞損相關的一些保健操,可以跟著網上學習,這些保健操對於你的腰肌也有很好的鍛煉作用。在生活的同時,大家也應該多關注自己的健康,像這種能對自己的腰部有緩解的方法,最好多多使用。

『肆』 腰肌勞損按摩哪個穴位視頻

患有腰肌勞損可以按摩命門穴,命門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與肚臍相對凹陷處,按摩時手握拳順時針壓揉10次,再反過來逆時針壓揉10次,如此反復25次,可以起到利腰脊及溫腎陽的作用,是一個效果明顯的按摩方法,可以長期進行。

『伍』 坐久了腰酸背痛,可以按哪些穴位緩解呢

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有過或者曾經出現過腰部酸痛的情況,可能有些人就不太在意,這樣只會讓情況加重,那麼你不妨通過對身體的六個穴位進行按摩,可以幫助你舒經通絡,消除腰肌勞損,緩解腰肌痙攣與疼痛,使腰部強健有力。北京同仁醫院中醫科張善東

揉命門穴:命門穴位於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處,與肚臍相對。右手或左手握拳,以拳尖置於命門穴上,先順時針壓揉9次,再逆時針壓揉9次,重復壓揉36次。堅持按揉此穴,可起到溫腎陽、利腰脊的作用。

揉腎俞穴:腎俞穴位於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與命門穴相平。雙手握拳,將拳尖放在兩側腎俞穴上,先順時針壓揉,再逆時針壓揉。每天堅持按揉此穴,具有滋陰壯陽、補腎健腰的作用。

揉腰陽關穴:腰陽關穴位於第四腰椎棘突下的凹陷處,約與髂脊相平。左手或右手握拳,以拳尖置於腰陽關穴上,反復按揉。該穴為督脈上陽氣通過處,每天按揉,可起到疏通陽氣、強腰膝、益下元的作用。

揉腰眼穴:腰眼穴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開約3.5寸的凹陷處,與陽關穴相平。雙手握拳,用拳尖按揉此穴,可起到活血通絡、健腰益腎的作用。

捶陽陵泉穴:陽陵泉穴在小腿外側,當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以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手腕放鬆,用拳背部叩擊腰陽關穴36次。每天叩擊此穴,能起到振奮陽氣、強健腰膝的作用。

拿委中穴:委中穴位於膝關節後面N窩橫紋正中點處。雙手對搓至熱,以兩手同時拿揉(用大拇指與其餘四指的指腹相對施力)兩下肢委中穴,時間約一分鍾。可舒筋活絡、解痙止痛。

『陸』 腰肌勞損按哪個穴位,早上起來腰上肌肉疼

腎俞,志室,大腸俞,小腸俞等等腰部穴位都可以。

『柒』 人體後背穴點陣圖,完整圖

人體背部穴位主治:

1、絡卻穴、玉枕穴

身體方面:頭痛眩暈、視物不明、鼻塞、熱病無汗、失眠。

2、百會穴、後頂穴、強間穴、腦戶穴

身體方面:頭暈目眩、失眠、心煩、健忘、耳鳴

3、風府穴、啞門穴、大椎穴、天柱穴

身體方面:失眠多夢、頸椎病、頭暈耳鳴、手腳麻木、鼻炎、胸悶、落枕;

皮膚方面:魚尾紋、面部皺紋、毛孔粗大、皮膚過敏、油脂旺盛、暗瘡。

4、大杼穴、風門穴

身體方面:咳嗽、胸悶氣喘、鼻塞、肩背酸痛、傷風、咳嗽;

皮膚方面:神經性皮炎、額頭膚色晦暗

5、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肺俞穴、闕陰俞穴、心俞穴、附分穴、魄戶穴、膏肓穴、神堂穴

身體方面:感冒咳嗽、心慌驚恐、面紅發熱、失眠健忘、身熱頭痛;

皮膚方面:紅血絲、毛囊炎、過敏性皮炎

6、靈台穴、至陽穴、督俞穴、膈俞穴、譩譆穴、膈關穴

身體方面:虛胖、乳房鬆弛、煩悶不安;

皮膚方面:面色青黃、眼袋、皮膚粗糙

7、筋縮穴、中樞穴、肝俞穴、膽俞穴、魂門穴、陽綱穴

身體方面:少氣乏力、精神不振、內分泌失調、心煩易怒、食慾不振;

皮膚方面:皮膚粗糙、皺紋、面色穢濁、色素沉積、口唇蒼白無華。

8、脊中穴、脾俞穴、胃俞穴、意舍穴、胃倉穴

身體方面:消化不良、胃酸胃痛、痔瘡、腹瀉、腰背疼痛、體內濕氣、腹脹、食慾不振;

皮膚方面:酒渣鼻、暗瘡、紅血絲、眼瞼浮腫、面黃浮腫、面色潮紅、油脂旺盛、嘴周痤瘡、脂溢性皮炎。

9、懸樞穴、命門穴、腰陽關穴、三焦俞穴、腎俞穴、氣海俞穴、大腸俞穴、肓門穴、志室穴

身體方面:月經不調、腰酸痛、口乾唇燥、腳冷乏力、便秘、腹痛、小便不利、陰部腫痛;

皮膚方面:黃褐斑、黑眼圈、暗瘡、面色蒼黃、膚色晦暗滯濁。

10、腰俞穴、長強穴、關元俞穴、小腸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環俞穴、胞肓穴、秩邊穴

身體方面:泌尿不暢、痛經、子宮內膜炎、便秘、性冷淡、陰部濕癢;

皮膚方面:皮膚乾燥、粗糙、雀斑、妊娠斑。

11、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會陰穴

身體方面:月經不調、經痛崩漏帶下、疝氣、小便不利、便秘、陰部濕癢;

皮膚方面:雀斑、妊娠斑、子宮性肝斑、處女性肝斑、面色蒼黃、暗啞無光。

12、承扶穴、股門穴

身體方面: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便秘、痔瘡、臀部炎症。

13、合陽穴

身體方面:功能性子宮出血、月經不調、子宮性內膜炎

14、承筋穴、承山穴、飛揚穴

身體方面: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痔瘡、便秘。

15、跗陽穴、昆侖穴

身體方面:頭痛、眩暈、坐骨神經痛、急性腰扭傷、踝關節扭傷、膝關節炎。

督脈主治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運動系統病症,以及熱性病症和本經所過部位之病症。


人體背部有各臟器的背腧[shù]穴,這些穴位在功能上與各臟器相對應,可以起到調整臟腑功能的作用。

1、肺俞

①皮膚隆起的多為胸中有熱,可有氣短、咳嗽等症狀,一般在膻中穴也有反應,可結合觀察。

②本穴如有反應,在肺經的太淵、孔最、中府等處往往呈異樣變化。

③診得條索狀結節並伴有壓痛者,是痰飲咳嗽之症。

④診得條索狀結節,周圍皮膚有明顯壓痛者,多為咳嗽、氣急、肺熱胸痛、感冒等病變。

肺腧是天灸的常用穴:天灸是在三伏天之初伏、中伏、末伏一年中最熱的時節,將特定中葯(如甘遂、細辛等)貼敷於特定的穴位,使人體陽氣得天陽之助,達到驅逐內伏寒邪、補益人體正氣的目的。

伏日為庚日,庚日屬金,與肺相配,故天灸善於治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等肺系疾病。天灸治療哮喘往往選取肺俞、定喘、風門等,以宣通肺氣,從而防治哮喘的發生。

2、心俞

①若有棱狀結節,伴有顯著壓痛,多為上肢內側疼痛、紅腫或有心悸怔忡、心慌煩悶不安、口渴等症。

②皮膚凹陷且壓痛敏感者,常有心胸煩亂,恍惚健忘、納獃等症。

③心臟疾患尤其是心痛時本穴如有反應,在巨闕穴處往往呈異樣變化。

3、肝俞

①局部皮膚隆起伴有壓痛敏感者,多為失眠症。

②診得條索狀結節兼有明顯壓痛者,常見頭暈、失眠、心煩不寧之症。

③出現棱狀結節,且有壓痛敏感者,患者有脅肋脹痛、脘悶、腹脹、黃疸、納呆、寤寐不寧等症狀,或有下肢內側紅腫的病變。

4、膽俞

①發現棱狀結節且有壓痛敏感者,多屬黃疸。

②凡有細條狀及壓痛者,多為下肢外側痹痛,若在命門穴同時有氣泡樣反應者,則屬下肢麻木。

5、脾俞

①局部皮膚凹陷,或按之軟若棉樣,以虛證為多。

②診得條索狀結節,並有壓痛者,患者常有頭暈、失眠、乏力、健忘、煩躁、食慾不振、便溏、浮腫等症狀。

③若出現棱狀結節伴有顯著壓痛者,為下肢內側紅腫、行走困難或大趾運動不利之徵。

6、胃俞

①診得條索狀結節並伴有痛感者,常是不欲飲食和有胃痛等病變。

②有棱狀結節和明顯壓痛者,多有嘔吐、不食、胃痛、腹脹或髖關節外側有紅腫現象。

7、三焦俞

①局部皮膚隆起,按之有條索狀結節且壓痛明顯者,多有腰痛、帶下、月經不調、小便混濁等症狀。

②若有棱狀結節,並伴有壓痛者,一般是耳鳴、重聽、頭痛、腹脹滿悶、吐逆之徵(婦女妊娠期亦可發現三焦俞有棱狀結節)。

8、腎俞

①有條索狀結節,凡壓痛敏感者,一般是陽痿、頭暈、腰痛及耳鳴之徵。

②診得棱狀結節,兼有明顯痛感者,多為血尿、腰痛、浮腫之症。

③局部皮膚隆起,有如卵圓形結節並伴有壓痛者,是腎虛有熱,耳鳴、頭脹之徵。

9、大腸俞

①發現堅硬的圓形結節,且壓痛敏感者,表示大便干結。

②有棱狀結節並兼有壓痛者,大多有頭痛、牙痛、腹痛、泄瀉等症。

10、小腸俞

①凡結節橢圓質地較硬而壓痛顯著者,多有頭暈、後頭疼痛、後項拘攣之症。

②本穴出現氣泡樣轉動感,多為婦女子宮下垂。

11、膀胱俞

①診有柔軟的橢圓形結節,大多數是遺尿症。

②按得棱狀結節,並有壓痛者,一般有發熱頭痛、小便頻數、尿赤澀痛、腰痛、小腹脹痛、白帶等症狀。

③有細條索狀結節、壓痛者,多有下肢麻木或痹痛。

『捌』 腰肌勞損按什麼穴位

根據你的描述屬於慢性損傷引起的,可以按摩阿是穴,委中穴,可以上醫院針灸按摩治療,增加營養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

『玖』 腰疼按什麼穴位

腰痛是一個癥候群,其原因有很多,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除了脊柱原因引起的腰痛外 ,有些非脊柱因素導致的疾病也可伴有腰痛 ,如內臟器官引起的腰痛。但目前最為常見的是功能性腰痛,也叫姿勢性腰痛,是由於長期不良姿勢造成的慢性積累性損傷,最常見的是腰肌勞損.
臨床上多推薦按倒走療法,倒走一直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方式,倒走時注意穿平底鞋,小步子慢走,運動量以腰部不感覺到累為宜,可以少量多次進行鍛煉,過多的運動量會加重腰痛的,可以隨著疼痛次數的減少,疼痛感的減輕逐漸加大運動量,要量力而行,注意安全.倒走過程中可以有效矯正腰(腰椎前凸)的不合理姿勢,減小骨盆前傾和腰椎前凸的同時,還能鍛煉自身肌肉,使慢性腰痛得到有效緩解和治療。
倒走不方便,可以做無實物模擬實驗,赤足或穿平底鞋,前腳掌踩一本20毫米左右厚的書,堅持直立,體驗時間越長越好,感覺一下,疼痛有無減輕。
如果疼痛能夠減輕,考慮到安全性和不容易堅持,可以穿一雙負跟鞋,鞋底是前高後低的,能強制人體重心後移,矯正腰部前凸和骨盆前傾的姿勢,和倒走的作用相同,也叫形體訓練鞋,穿著它正常行走就相當於倒走,但是更安全,鍛煉的總量更大,可以縮短康復時間,效果鞏固,樣子與正常的鞋接近,替代了常規的葯物治療和按摩理療。
平時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勢,不要久坐久站長時間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維持一個姿勢一旦超過了20分鍾,肌肉就會開始緊綳,無論是什麼姿勢,維持太久都不好,而且不正確的姿勢會加劇腰酸背痛.不要穿帶跟的鞋,任何帶跟的鞋都會加重腰痛的。
在日常生活中,不良的姿勢,例如:不正確的坐,立,行及睡眠姿勢,長時間伏案閱讀,書寫和看電視,上網,在辦公室長時間坐著的工作方式,不正確的搬運物品,長時間駕車,家居生活中工作檯面的高度過低,瑣碎的家務事等等都是會加重腰酸背痛的,要注意這些。不要過度勞累、睡過軟的床鋪。游泳也能夠鍛煉腰背部肌肉,有利於長期不合理姿勢腰痛的康復,有時間可以鍛煉一下。

『拾』 腰肌勞損自我按摩與保健的內容簡介

主講示範:王慶甫教授 北京中醫葯大學骨傷科研究所所長
快節奏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給現代人的生活帶來了巨大壓力,也導致了腰腿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這些勞損和疾病很是影響大眾的身體健康。
一、腰椎間盤突出
01睡硬板床修養方法
02穴位按摩(華佗夾脊穴阿是穴 環跳穴 委中穴 陽陵泉 承山穴)
03自我功能鍛煉(五點式練習 四點式練習 三點式練習 屈腿抬高)
二、腰肌勞損
01穴位按摩 (腎俞穴 命門俞穴 委中穴 陰陵泉穴 陽陵泉穴)
02自我功能鍛煉(腰部搖橋)
三、 腰椎骨性關節病
01穴位按摩(湧泉穴 三陰交穴 足三里穴 脾俞穴 腎俞穴 命門俞穴)
02自我功能鍛煉(腰部後伸 向前彎腰 腰部旋轉)
四、 腰椎管狹窄症
01穴位按摩(阿是穴 膀胱俞穴 環跳穴 承扶穴 委中穴 承山穴 昆侖穴 )
02自我功能鍛煉(屈臀抱膝 仰卧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