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腦部供血不足的表現有什麼
說到腦供血不足,需要大家特別注意,現如今出現這個情況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老年人出現的概率更高。一旦忽視,影響非常大,甚至因為供血不及時,導致意外的出現,在身邊會有這樣的案例,老年人早上突發供血不足,出現了死亡。事實上,腦供血出現不足並不是沒有徵兆的,注意這些預警信號,可以幫助身體進行預防,那麼哪些異常需要特別注意呢?
也可以在起床後,抽出三分鍾按揉風池穴,這個地方適當按摩、按揉能夠起到緩解頭暈頭痛,要知道當供血不足加重時,會促使頭暈頭痛更加強烈,適當對這個部位進行按揉,效果會變得更好。
對於供血不足的人,需要預防保健身體,因為這個部位關乎人們的腦動脈,一旦出現異常,伴隨著血管堵塞就很危險了。因此適當改善、調節、疏通促進血液流動,大腦供血及時會發現身體變得更好。
㈡ 大腦供血不足按摩哪個穴位
意見建議:
腦供血不足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腦血管痙攣,腦血流量減少,引起大腦缺血,缺氧的癥候群,典型症狀有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嗜睡,以頭部後仰或突然轉向一側時突然出現.可以用西比靈膠囊治療,加丹參脈通效果好,天冷注意保暖,盡量低鹽低脂飲食。
㈢ 腦供血不足應該怎樣按摩
病情分析:你好,腦供血不足是這個年齡常見的一種疾病。多是可以引起頭暈、頭痛等。
意見建議:此種情況按摩的話,往往有可能改善症狀的。一般做頸部和頭部的按摩的。通過放鬆手法,往往是會改善頭暈、頭痛等症狀的。
㈣ 頭痛、失眠警惕腦供血不足,按揉哪個穴位,可以防血栓、治頭痛
腦供血不足是指由於人腦某一部分的血液供應不足而引起的腦功能障礙。大多數腦供血不足是由高血液粘度和低血壓引起的血栓形成所致。當有時出現奇怪的頭痛、突然模糊的視力、四肢麻木等症狀時,這是大腦血液供應不足的明顯症狀。如出現這些症狀時,就需要及時去醫院治療,平時我們可以按摩湧泉或者足三里來防止血栓的形成。
足三里的比較容易取穴,首先找到我們的小腿,在膝蓋下面的凹陷外側,這就是我們的外膝眼,然後用我們的4個手指並攏放到外膝眼下面,4個手指的地方這里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凹陷,就是足三里的穴位。足三里主要是胃經上的一個穴位,平時按摩足三里的時候可以選擇雙腿同時按摩。這樣能夠起到延年益壽的功效。
㈤ 頭痛、失眠警惕腦供血不足,按揉哪個穴位,可以防...
頭痛,失眠,可以按頭頂的百會穴預防頭部疾病
㈥ 腦供血不足 穴位
腦供血不足是西醫的診斷,目前的診斷過程一般是這樣: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有頭暈,視物模糊、旋轉,惡心,嘔吐,可以伴有走路不穩,頭暈表現為持續性或陣發性,沒有飲水嗆咳、肢體麻木癱瘓、發熱、腹瀉等狀況;神經系統查體多無異常,做腦彩超檢查可查到部分腦動脈血流速度減慢,或腦動脈痙攣;頭CT檢查沒有異常。這樣的情況目前在臨床上可診斷腦供血不足。
你說曾經有個阿姨給你治療過,如果你的年齡沒超過35歲一般不考慮診斷腦供血不足。
你的症狀是眩暈嗎?中醫針灸按摩治療眩暈可以採用頭部的穴位如:百會、風池、太陽、印堂等穴位,也可以配合肢體穴位如:足三里、三陰交、太沖等穴位。自己胡亂按恐怕不會有效,建議到當地正規中醫院進行治療。
㈦ 請問腦供血不足該按或針灸那個穴位謝謝
病情分析:
你好.根據中醫的針灸腦供血不足.可以針灸或按頭部穴位或肢體穴位.
意見建議:
你好.中醫針灸按摩治療可以採用頭部的穴位如:百會、風池、太陽、印堂等穴位,也可以配合肢體穴位如:足三里、三陰交、太沖等穴位。自己胡亂按恐怕不會有效,建議到當地正規中醫院進行治療
㈧ 大腦供血不足怎麼辦
常見治療方法
1 首先去除危險因素,如治療高血壓、戒煙、禁止過度飲酒,
2 抗血小板葯物:首選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葯物可以有效地阻止血小板凝聚成塊,對血液循環有好處,有利於腦部的血液供應。
3 抗凝血葯物:抗凝血葯物和抗血小板葯物的作用相同,都可以使血液暢通,增加腦部血液供應,降低腦缺血的發作。
4 手術治療:如頸動脈有嚴重狹窄(超過70%),可採用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或頸動脈支架成形狀。
5 葯物治療:慢性腦供血不足首選養血清腦顆粒。[1]
腳部按摩療法
足部反射保健的原理是以壓力刺激足部的皮膚,以至於對內部臟器及身體的其他部位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足部有許多與臟器或身體部位相對應的反射區,如在兩只腳的前腳掌中外側有對應肺及支氣管的反射區,在大腳趾底部外側有對應鼻的反射區。
腳心中央凹陷處是腎經湧泉穴,手掌心凹陷處是心包經絡勞宮穴,如果經常搓腳心,可以使腿腳堅強,步履矯健。揉腳心的具體方法是:盤腿而坐,左手握住左腳趾,右手掌面搓右腳心,來回連續搓100次。換腳,也是來回連續搓100次,早晚均可。熱水洗腳後順便揉腳心,效果會更佳。在做足部按摩時可採用均勻滲透的療法,用指關節均力均速按摩,不是輕刮表面,也不要在一個地方反復重按,力度不要過重。建議使用穩邁舒運動按摩輪,使用方便,可用於運動功能的恢復鍛煉,由按摩輪帶動的下肢整體協調運動,涉及大腿、小腿、膝關節、踝關節、腳底及腳趾等多個部位肌肉、骨骼,並重點針對足底和足側產生按摩效果,同時通過足底穴位保健按摩達到調節全身器官功能、緩解腦供血不足,緩解疲勞、提高記憶力。
手術治療
大腦
如頸動脈有嚴重狹窄(超過70%),可採用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或頸動脈支架成形狀。腦供血不足的手術治療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去做的,特別是動脈血管堵塞超過70%,這樣引發腦缺血的機率會增加好幾倍。另外腦供血不足的手術應和葯物同時進行。
頸椎病引起的腦供血不足:
整脊復位療法+推拿按摩,也可以配合其他輔助療法,比如:針灸、拔罐、理療、葯物。整脊療法是核心,推拿按摩也不可少。目前國內推拿按摩的人比較多,但是專業的整脊人士很少。
日常鍛煉方法
行走鍛煉:體態、呼吸、意念:行走時腳跟先落地,要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呼吸時採用體呼吸,即吸氣時,意想宇宙中真氣通過全身的毛細孔吸入體內,呼氣時,意想全身的病氣,濁氣,疲勞之氣通過全身的毛細血管射出去,射透天邊,呼吸要與走路的速度相結合,不宜快行。
功效:練出自然換氣的功能,腳跟先落地,可以調動腎經,故有強腎固本的作用。
跑步鍛煉:體態:慢跑,呼吸、意念:體呼吸,即吸氣時,意想宇宙中真氣通過全身的毛細孔吸入體內,呼氣時,意想全身的病氣,濁氣,疲勞之氣通過全身的毛細血管射出去,呼吸要與跑步的速度相結合,不宜太快。
飲食療法
睡前一杯水腦動脈硬化是老年人的常見病,這里主要介紹腦動脈硬化引起慢性腦供血不足的家庭調養。
1.食用大蒜:大蒜有降血脂、降血壓、健腦功能,因大蒜中所含有的大蒜素與維生素B1合成"蒜胺",而"蒜胺"的作用比維生素B1的作用強2-4倍,所以在有足夠的葡萄糖和維生素B1的情況下,食用大蒜,可促進葡萄糖轉化為更多的能量供應大腦所需,緩解腦供血不足的症狀。南方人若畏生大蒜辣,可將生蒜沾醋吃。
2.葛根粉或葛根粉粥:將葛根磨粉曬干,每晨起取乾粉50克,煮成羹,代早餐食用。或用葛根150克與粳米50克煮成粥食用,脾胃虛寒者忌食。均可以降低血壓,緩解動脈血管硬化。
3.吃松葉:採集嫩松葉生吃,每日吃10--20克,或將松葉陰干,每次用10克開水泡代茶飲,堅持半年以上。新近研究發現,松葉含類黃酮,是一種強抗氧化劑,能抑制血小板凝聚,減少脂質過氧化反應,減少平滑肌細胞的增生,能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
4.補充葉酸:富含葉酸的食物有葉類蔬菜、大豆和橙汁。每天吃500克綠葉蔬菜或喝一杯(400ml)豆漿或飲一杯橙汁,就可以攝取足夠的葉酸。
5.吃香蕉:香蕉含有豐富的鉀,鉀具有抗動脈硬化、降血壓、保護心臟的作用。每天吃3支香蕉,能抗腦動脈硬化。
顫抖法:
體態、動作、意念:兩腳踏地與肩同寬,兩手自然下垂,兩腿微曲,全身松立,眉心舒展,面帶微笑,全身做有規律的上下顫抖。顫抖一陣以後,身體松立,意想全身的病氣、濁氣、疲勞之氣順著已經通暢的經絡排入地下,排一陣病氣之後,放棄排病氣的意念,意守下丹田靜養一會兒,內視真氣再體內運行的情況,最後深呼吸三次,將氣沉入下丹田做為收功,此功可以隨時隨地練,不受場地限制。
呼吸:自然呼吸。 功效:排病氣;主治神經衰弱、頭暈、頭脹,習練之後有一種形象高大的感覺,頭腦清醒。尤其適合腦力勞動者習練;是一種全身性的調理,練後周身輕松。
以音助氣立掌法:體態、呼吸"兩臂向下伸直,指尖向上抬起,掌根下按,呼氣時發出鼻音,同時放鬆兩臂、兩手,以音催氣,沿兩臂下行,體會手心感覺。也可將兩手立掌向前推出,兩臂平舉。
功效:疏通兩臂經絡,幫助發放外氣,用勞宮發出的氣為熱氣,對治療寒症效果較好;可治療兩臂上及與手三陰手三陽有關的臟腑疾病。
保健措施
1. 及時治療:主要是改善腦血液循環。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擴血管葯物和銀杏葉制劑等。
2. 早期預防:對腦供血不足的防治重點在腦血管方面,尤其是血脂和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要對症處理。
3. 合理飲食:平時多吃新鮮蔬菜(如洋蔥、西紅柿等)、水果、魚、黑木耳、少量醋、干紅葡萄酒等,可以起抗氧化作用,延緩腦動脈硬化的發生。
4. 適當的戶外活動:如快走、慢跑、散步等,每次30-40分鍾,每周至少5天,或者打打太極拳、垂釣、登山等。
5. 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用腦:平時看看電視、報紙;做些手工勞作或家務事;也可以參加一些文體活動,如唱歌、跳舞、書法、打球等,調制性情,增強腦的思維活動;避免情緒激動和過度疲勞。
中醫療法
中醫論眩暈之病機,一般因風、火、虛、痰、瘀而大腦這個精明之府失養而致;根據你敘述中醫應辨為肝胃不和,風痰上擾所
腦供血不足
致,方應選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
中葯偏方
葯物:半夏10克、白術30克、天麻10克、雲苓30克、葛根12克、川芎6克、桂枝10克、炒白芍12克、甘草6克、蟬衣6克、雞血藤30克、生龍牡各15克、熟地15克、天冬12克、大雲(肉蓯蓉)18克。此方意在健脾化痰,補腎填精,養腦通絡,故而達到眩暈自定之目的。葯水煎服,一日一劑,連服一周可矣。
注意事項
早睡早起;適當鍛煉,如快走等;一定要吃早餐,吃飯清淡為好,不要油膩辛辣。建議腦供血不足者飲食上要遠三白(糖、鹽、豬油),近三黑(黑芝麻、蘑菇、黑米)。從營養價值看,四條腿(豬、牛、羊)不如兩條腿(雞、鴨),兩條腿不如一條腿(蘑菇),一條腿不如沒有腿(魚)。經常吃海帶、河魚,魚油可減低腦細胞死亡速度。
現狀
我國有3500萬腦血管病患者。
在人類各種疾病死因的排序中,腦血管病一直位居前三位之內,目前在我國城市居民中已位居死因首位。腦血管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和復發率高的特點,是中老年人致死和致殘的主要疾病。由於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腦血管病的發病率仍在不斷上升。統計資料表明:我國腦部疾病的發病率占人口的12.6%,其中腦血管疾病患者有3500萬,每年新增260萬。
對於許多腦血管病患者來說,腦供血不足(腦缺血)是亟需解決的問題。腦缺血是由於腦動脈硬化等原因,使腦動脈管腔狹窄,血流減少或完全阻塞,腦部血液循環障礙,腦組織受損而發生的一系列症狀。症狀多見頭暈、頭痛、健忘、失眠、嗜睡、打哈欠、視物模糊等。治療方法可分為直接改善腦心供血和能量代謝的對症治療,以及阻止動脈硬化進程和消除狹窄閉塞血管的病因治療。
血管暢通,大腦有活力 飲食運動,都要跟上。
合理服用葯物對於保護腦血管非常重要,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保護腦血管也是不可或缺的。除了腦動脈硬化外,因頸椎病導致的供血障礙也是腦血管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患者不能因為得了病就徹底和運動絕緣。其實,合理的運動,包括中醫中的導引術(五禽戲、八段錦)等,都有改善頸椎病的功效,並且動作輕緩,非常安全。
從飲食上來說,腦血管供血不足者的飲食盡量要清淡。若飲食習慣不能立即改變,那麼至少晚餐吃得清淡些,晚飯不要過飽、過遲,這樣晚上睡覺時血液黏稠度才不至於過高。其次,假如有飲酒的愛好,最好節制一些。再次,少吃糖分高、或者油糖成分都高的食物。少吃葷菜,飽和脂肪含量高的肥肉、動物的內臟都要控制。最後,盡量多吃蔬菜、粗糧,炒菜時少放油。多吃海帶、黑木耳、芹菜等一些有「血管清道夫」功效的素菜。
㈨ 腦供血不足,頭暈,惡心,按摩什麼穴位好,有特效穴嗎
問題分析:
腦供血不足是指人腦某一局部的血液供應不足面引起腦功能的障礙。腦供血不足的病因與腦動脈硬化有關。一般主要是改善腦血液循環,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擴血管葯物和銀杏葉制劑等
意見建議:
。平時多吃新鮮蔬菜(如洋蔥、西紅柿等)、水果、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用腦。
㈩ 腦供血不足和動脈硬化按揉哪個穴位 其原理是什麼
動脈硬化不宜按摩只能輕推及看醫生服葯
按摩使頭腦清晰:腦部功能遲鈍,工作效率降低,是由於腳部活動不足而產生血液迴圈停滯。如腳冷或運動不足而使腳部肌肉硬化,則會頭暈眼花。當我們考慮問題時也會不知不覺的在屋中踱來踱去,有利於清醒頭腦。
1)指壓「踏青竹」(位於腳心不著地處)和「踏青竹」十分鍾, 可使頭腦清醒,並對消腫非常有用。
2)用「足三里」打擊法清晰頭腦:先深吸一口氣,用手刀擊打的同時將氣吐盡,如此重復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