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簡述下頜第一磨牙的解剖形態特徵
下頜第一磨牙的解剖形態特徵為:
頰面:呈梯形,牙合緣長於頸緣,近中緣直,遠中緣突。頰面可見兩個頰尖和部分遠中尖,有頰溝和遠頰溝之間通過牙尖之間,頰溝的末端形成一個點形凹陷。
舌面:呈梯形、小於頰面而稍圓。牙合緣可見兩個舌尖,舌溝從二牙尖之間通過。與牙體長軸平行,無明顯的軸嵴。
鄰面:呈四邊形,近中面頰頸嵴角及舌牙合角較銳,牙合1/3處較突,近遠中接觸區多在牙合1/3偏頰側。遠中面小於近中面且較突,牙冠傾向舌側。
牙合面:呈長方形,近遠中徑大於頰舌徑,頰邊長於舌邊,近中邊較直,遠中邊短而突。可見有5個牙尖。
頰側尖短而圓,舌側尖長而尖,遠中尖最小,位於頰面與遠中交界的部位。遠中頰尖的三角嵴最長,遠中尖的三角嵴最短。
牙根:為扁形而厚的雙根。近中根較遠中根稍大,根尖彎向遠中,遠中根與近中根相似,有時分為頰舌兩根,遠舌根短小彎曲,變異很大。
(1)近中根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在口腔門診中不少患者因磨牙症而就診,夜磨牙是中樞神經系統大腦皮質頜骨運行區的部分腦細胞不正常興奮導致三叉神經功能紊亂,
三叉神經支配咀嚼肌發生強烈持續性非功能性收縮,使牙齒發生嘎嘎響聲的咀嚼運動。一般分為3型:磨牙型、緊咬型和混合型。
人在6歲至13歲都處於換牙期,為適應上下牙齒磨合都會有磨牙現象。但是,過了換牙期的青少年和成人若常有磨牙的現象發生那就是一種病態。
磨牙有以下幾種類型
1.磨牙型:常在夜間入睡以後磨牙,就是人們常說的夜磨牙,睡眠時患者做磨牙或緊咬牙動作,由於牙齒磨動時常伴有「咯吱咯吱」的聲音,通常也叫「咬牙」。又因它多發生在夜間睡眠時,又叫「夜磨牙」,患者本人多不知曉,常為別人所告知,因影響他人,特別是配偶,而比較受到重視。
2.緊咬型:常有白天注意力集中時不自覺地將牙咬緊,但沒有上下牙磨動的現象
3.混合型:兼有夜磨牙和白天緊咬牙的現象。
口腔生理學與心理學認為,口腔是人體首先興奮的源點,是與外界交流的渠道,且口腔具有表示緊張、悲觀等情緒的功能。
當今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每一個人都試圖驅散生活或工作中的種種壓力,其中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體力運動和精神轉移,而有些人則表現為磨牙。
有研究者對80對磨牙患者和無磨牙症者做對照研究,為每個人做個性測定。結果表明:性格內向、壓抑,特別是情緒不穩定、易緊張等個性是磨牙症發病的重要因素。
也就是說,磨牙症者與非磨牙症者相比悲觀情緒更嚴重。許多學者在研究中發現,口腔疾病在磨牙症的發病原因中並不顯得重要,心理因素占據了首要位置
Ⅱ 下頜磨牙的牙根大概在根長的什麼位置分為近中根和遠中根
你好,根據你的敘述可能是在根長的前三分之一可以分近遠中根和齶側根。
Ⅲ 這個殘根如何拔除
超大的過程就剛才卡和剛才看見的高
Ⅳ 下頜第一磨牙近中根頰舌向雙根管者約為
正確答案:E
解析:3
.上頜磨牙近中頰根分為頰舌兩根管或單雙管型,第一磨牙中約佔63%,第二磨牙約佔30%;下頜第一磨牙的近中牙根約87%分成頰舌向雙根管或單雙管,遠中根約40%分成頰舌向雙根管或單雙管
。下頜第二磨牙髓腔形態與第一磨牙相似,近中根中分成頰舌向雙根管或單雙管佔64%在遠中根中佔18%
。
Ⅳ 前天剛剛根管治療結束,現在還隱隱作痛,不敢咬合,希望幫忙看下這顆
近中根是沒超充;遠中根感覺在臨界點。當時的主診醫師怎麼說?如果確實不信任,可以找另外的醫生幫忙查看一下。
治療結束後,有些疼痛的情況也有,但比較多的是觀察一段時間後就緩解、消除了。
Ⅵ 我是剛實習的口腔醫學生,想問一下近中齶側根怎麼表示,遠中根怎麼表示
什麼叫表示??是怎麼分辨嗎?還是用符號表示,這個沒有特殊符號的
Ⅶ 什麼是近中根和遠中根
跟你通俗地講:對著鏡子把臉放正,以你的鼻尖,兩眉毛連線的中點,這兩個點連線應該是一條把你臉左右對等分開的線,也與兩個門牙相交的連一條線,這個叫做中線。近遠中只存在於兩個牙的相鄰的2個面,同一個牙靠近中線的是近中面,離中線遠的是遠中面,同理一個牙的牙根離近中面近就是近中根,離遠中面近的就是遠中根。
Ⅷ 單獨一個遠中根怎麼表示
d。
對著鏡子把臉放正,以你的鼻尖,兩眉毛連線的中點,這兩個點連線應該是一條把你臉左右對等分開的線,也與兩個門牙相交的連一條線,這個叫做中線,近遠中只存在於兩個牙的相鄰的2個面,同一個牙靠近中線的是近中面,離中線遠的是遠中面,同理一個牙的牙根離近中面近就是近中根,離遠中面近的就是遠中根。
Ⅸ 牙科問題:什麼叫「遠中」位置、「近中」位置
這個「中」指的是中線
先解釋一下中線的定義
中線是將顱面部平分為左右兩等份的一條假想垂直線,中線通過左右兩眼之間、鼻尖和左右兩中切牙的接觸區。
牙齒靠近中線方向的就是近中 反之就是遠中
簡單點說 後牙靠前面的部分就是近中 後面就是遠中
前牙靠中間的部分就是近中 反之是遠中
希望解釋對你有幫助~~~~~
Ⅹ 牙齒開髓的要點
1
恆牙髓腔解剖特點及開髓方法
1.
上頜前牙
髓腔解剖特點:一般為單根管,髓室與髓腔無明顯界限,根管粗大,近遠中縱剖面可見進遠中髓角突向切方,唇舌向縱剖面可見髓室近舌隆突部膨大,根管在牙頸部橫斷面呈圓三角形.
開髓方法:在舌面舌隆突上方垂直與舌面鑽入,逐層深入,鑽針應向四周稍微擴展,以免折斷.當有落空感時,調整車針方向與牙體長軸方向一致進入髓腔,改用提拉動作揭去髓室頂,形成一頂向根方的三角形窩洞.
2.下頜前牙
髓腔解剖特點:與上頜前牙基本相同,只是牙體積小,髓腔細小.
開隨訪法:開髓時車針一定要局限於舌隆突處,勿偏向近遠中,開髓外形呈橢圓形,進入髓腔方向要與根管長軸一致,避免近遠中側穿.
3.上頜前磨牙
髓腔解剖特點:髓室呈立方形,頰舌徑大於近遠中徑,有兩個細而突的髓角分別伸入頰舌尖內,分
為頰舌兩個根管,根分歧部比較接近根尖1/3部,從洞口很難看到髓室底.上頜第一前磨牙多為兩個根管,上頜第二前磨牙可為一個根管,約40%為雙根管.
開髓方法:在頜面作成頰舌向的橢圓形窩洞,先穿通頰舌兩髓角,不要將剛穿通的兩個髓角誤認為根管口,插入裂鑽向頰舌方向推磨,把頰舌兩髓角連通,便可揭開髓室頂.
4.下頜前磨牙
髓腔解剖特點:單根管,髓室和根管的頰舌徑較大,髓室和根管無明顯界限,牙冠向舌側傾斜,髓腔頂偏向頰側.
開髓方法:在頜面偏頰尖處鑽入,切勿磨穿近遠中壁和頰舌側壁,始終保持車針與牙體長軸一致.
5.上頜磨牙
髓腔解剖特點:髓腔形態與牙體外形相似,頰舌徑寬,髓角突入相應牙尖內,其中近中頰髓角最高,頰側有近遠中2個根管,根管口距離較近.齶側有一粗大的根管.上頜第二磨牙可出現2個頰根融合為一個較大的頰根.
開髓方法:開髓洞形要和牙根頸部橫斷面根管口連線一致,作成頰舌徑長,近遠中徑短的圓三角形,三角形的頂在齶側,底在頰側,其中一邊在斜嵴的近中側與斜嵴平行,另一邊與近中邊緣嵴平行.
6.下頜磨牙
髓腔解剖特點:髓腔呈近遠中大於頰舌徑的長方體.牙冠向舌側傾斜,髓室偏向頰側.髓室在頸緣下2mm,髓室頂至底的距離為2mm,一般有近遠中兩根,下頜第一磨牙有時有三根,近中根分為頰舌兩根管,遠中根可為一粗大的根管,也可分為頰舌兩根管.下頜第二磨牙有時近遠中兩根在頰側融合,根管也在頰側融合,根管橫斷面呈」C」形.
開髓方法:在頜面近遠中徑的中1/3偏頰側鑽入.開髓洞形為近遠中邊捎長,遠中邊捎短,頰側洞緣在頰尖的舌斜面上,舌側洞緣在中央溝處.開髓洞形的位置應在頰舌向中線的頰側,可避免造成舌側頸步部側穿和髓底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