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閱兵式上最美女兵因神似劉濤走紅,是否也像劉濤樣為愛甘心付出呢
每個人都會選擇不同的人生道路,從來沒有兩個人的人生是完全一樣的。
因為不同的成長環境,造就了每個人不同的性格,也造成了人們不同的選擇。有些人選擇轟轟烈烈的愛情,有些人選擇平平淡淡的生活,同樣有些人願意為別人去付出。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女人對愛情付出的決心,可是也永遠不要高估一個女人崩潰時轉身離開的決心,生活就是如此殘酷,同樣也如此美好。
我們各自為了愛在付出,也希望能和愛的人手牽手白頭到老。為了幸福,努力吧。
⑵ 她們被譽最美雙胞胎女兵,99年閱兵紅透大江南北,如今怎樣了
在充滿陽剛之氣的軍隊中,女兵恰如綠葉環繞的紅花,總是那樣突出奪目,如沐春風。1999年國慶50周年大閱兵,就有兩位雙胞胎女兵賺足了眼球,被譽為閱兵「最美姐妹花」,她們作為女兵方隊的領隊,一時間紅透大江南北。
張薇薇與張莉莉
2005年,姐妹倆同時結婚,各自組建了幸福的家庭,有了孩子,後又雙雙取得碩士學位,晉升少校軍銜,生活令人羨慕。
⑶ 國慶閱兵時一般人可以去天安門前看嗎
不能,但可以看電視直播。除非你屬於以下人群會被邀請:新中國建立和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老同志和其家屬參加觀禮,邀請優秀共-產-黨員、人民滿意公務員、時代楷模、最美人物、大國工匠、優秀農民工等1500多名各界先進模範代表觀禮。
可以參加遊行,群眾遊行人數大概10萬多各界群眾群眾,遊行群眾涵蓋各行各業、各族各界,既包括工人、農民、教師、學生、醫生、公務員等各領域的群眾代表,又包括快遞小哥、廣場舞大媽、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等新興領域的群眾代表,還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和外國友好人士代表等。
(3)最美閱兵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一、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主要包括:舉行慶祝大會、閱兵式和群眾遊行,舉辦首都國慶聯歡活動,頒授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舉行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舉辦國慶招待會,舉辦國慶文藝晚會等。
二、「活動內容非常豐富多彩,各地區、各部門也將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慶祝活動。」王曉暉介紹,「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節日,各項慶祝活動都注意突出人民群眾的主體性。慶祝活動要熱在基層、熱在群眾,讓廣大群眾廣泛參與。」
三、10月1日的群眾遊行將有10萬多群眾參加,晚上的聯歡活動將有6萬多群眾參與。慶祝大會、閱兵式還將邀請3萬多群眾參加觀禮。慶祝大會、閱兵式將邀請為新中國建立和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老同志或其家屬來參加觀禮,邀請包括優秀共產黨員、人民滿意的公務員、時代楷模、最美人物、大國工匠、優秀農民工等近1500名各界先進模範人物代表來參加觀禮。
⑷ 軍人動態圖片GIF格式的`!!!
軍人...
http://www.dabaoku.com/gif/renwu/001/020at.gif
http://www.dabaoku.com/gif/renwu/001/052bz.gif
http://gif.dabaoku.com/renwu/043/162gf.gif
⑸ 一轉眼21年,閱兵儀式上亮相的「最美姐妹花」,她們後來怎麼樣了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我們祖國的閱兵儀式,閱兵儀式上一個個精神飽滿,身姿挺拔的軍人,從天安門廣場經過時,每每都讓我們中國人心中產生一種自豪。閱兵儀式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她們不僅能夠展現一個國家的精神狀態,更能讓人們看到自己國家的強大,讓世界看到自己國家的強大。我們國家是一個擁有著文明歷史的古老的國家,尤其是在近代以來我們有過很多屈辱的歷史,所以對於軍人的要求就更加嚴格。在我們國家的閱兵儀式上,那些身姿挺拔,氣勢磅礴的軍人們讓很多人都覺得非常的欽佩。我們今天所說的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曾是在1999年的閱兵儀式上亮相的「最美姐妹花」,當這對姐妹花帶領著方隊從天安門廣場經過時,讓無數的人民都看到了她們的身姿。現如今,21年過去了,她們的現狀怎麼樣了呢?
三、閱兵後的姐妹花
在閱兵結束之後,姐妹倆受到了很多人們的關注,但是即便是有了非常高的名氣後,姐妹兩個仍然保持著非常謙虛向上的性格。姐姐張薇薇更是在畢業後又考到了第四軍醫大學的碩士學位,畢業之後的張薇薇又進入到了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這個醫院是全軍擁有最大規模的綜合醫院某臨床部,張薇薇能夠憑借著實力在這里工作,也可以看到她的過人之處。而妹妹張莉莉畢業後進入到了解放軍醫學圖書館。現如今已經沒有人能夠認出她們就是當年在閱兵場上擁有那樣風採的雙胞胎姐妹花,但是兩個人在經歷歲月的沉澱之後,身上帶有更多的是成熟的氣質。而且姐妹倆在2005年的時候都,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家庭,也擁有了自己的孩子,生活可以說是非常的幸福美滿。
⑹ 被網友稱為閱兵「最美封面女兵」的排面隊員,是怎樣練成的
相信很多人都觀看過閱兵式,在看到無數先進的武器裝備以及步伐整齊劃一的各軍列陣以後,總是會產生一種驕傲與自豪感,為見證了中國變得如此強大而與有榮焉,不過我們也要知道,中國的閱兵式上,那些列陣的軍人們可以踢出那樣鏗鏘有力的正步,日常的訓練可是相當艱苦的,他們需要將一個動作重復成百上千遍,不光如此,在訓練過程中還有可能因為高強度的訓練導致自己受傷,腳心都會磨出厚厚的一層老繭,手掌也會因為端槍出現壓痕,更別提每天都在太陽底下站著,就連雨天也需要繼續訓練。而最近網上盛傳著這樣一張圖片,其中的女兵被稱為閱兵「最美封面女兵」,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位優秀的閱兵排面隊員吧。
⑺ 大家誰有國慶閱兵圖片最好是高清的
這個裡面有點雜,但都是大的,你得自己挑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fr=&pv=&word=%D4%C4%B1%F8&z=3
可以點擊右下角圖標「查看原圖」
⑻ 1999年閱兵式上,最美雙胞胎女兵火遍全國後,現在兩人怎樣了
重新中國成立開端,我們國度一共舉行了幾十次的閱兵,每一次閱兵,都是展示我們國度力氣,國度軍人風貌的一次時機。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的日子,在這一年的十月一日,我們坐在電視機前,看著先進的武器配備緩緩經過天安門前,除了那些先進的武器之外,閱兵中的軍人更是一大看點。看著軍人們在天安門廣場上劃一劃一的動作,不由讓許多人想起了在1999年,慶賀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的閱兵典禮上那對火遍全國的雙胞胎:張薇薇和張莉莉。
時至今日,間隔1999年大閱兵曾經過去了22年,張薇薇和張莉莉也閱歷了歲月的洗禮,往常的她們還據守在本人的崗位上,一個是軍醫,一個是圖書館的工作人員,生活雜亂無章的停止著。而且她們還從青春的少女變成了兩位成熟知性的母親,有了孩子的她們,關於人生開端有了新的感悟與考慮。
作為丈夫的妻子、孩子的母親,難免要禁受歲月在她們身上留下的痕跡,可是皺紋的增加也並不能減少她們的美麗。少女時期,她們是青春的美少女,而到了中年階段,她們又化身成了知性成熟的女性,風姿猶在。
從張薇薇、張莉莉兩位姐妹的閱歷我們發現,在我們的人生中,其實存在著許多的可能性。在接觸每一件新的事物之前,我們都是新手,但是我們不用為此擔憂懼怕,重要的是,當我們肯定好本人斗爭的方向之後,就該為此不懈斗爭、一往無前,直到我們得到了本人想要的結果。
⑼ 還記得99年閱兵式,那對紅遍全國的雙胞胎女兵嗎如今過得怎樣
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捍衛民族尊嚴,捍衛國家自由,都是其最起碼的底線,不過想要保住這些底線,就必須時刻向整個世界展示國家的強大,因此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一場閱兵儀式就是一個國家強大的標志。
在大部分國家,閱兵儀式都是非常重要的活動,一方面是因為這樣的活動能夠讓整個全世界看到一個國家先進的武器,強大的國力,以及優秀的士兵素質。另一方面,這樣的活動也能夠讓一個國家的公民,對祖國有強烈的歸屬感,榮譽感。
結語
回想起現在的生活,真可謂應了一句古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如果其他人處在張薇薇和張莉莉的境況下,是否還能夠像她們那樣不忘初心,堅持完成自己的學業。
對於這個問題,或許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答案,但是從姐妹花的身上,我們就能看到一個真理,人生最重要的並不是取得多大的成就,也不是有多少榮譽加身,而是一個人在活著的時候,是否過上了自己想過的生活?是否每一天都活得開心?這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⑽ 閱兵式的紅色軍裝
女民兵
女民兵方隊從一九六二年開始,七次參加國慶首都閱兵,贏得「民兵之花」的美譽;
最後一個徒步方隊是女民兵方隊。她們身著紫紅色裙裝、手持85式輕型沖鋒槍通過天安門,展示了首都女民兵的風采。
從弱不禁風到堅韌不拔,脫掉了時尚的裝束,留下的只有一身的唯美軍姿,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閱兵式上,女民兵方隊將作為唯一的一支民兵方隊,從天安門前走過,成為閱兵場上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一肩擔著美好的生活,一肩擔著強大的國防」是女民兵方隊的真實寫照。從隊列訓練零起點的老百姓,到軍事素質過硬的鋼鐵戰士,女民兵方隊的隊員們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姑娘們曬黑了美麗紅顏,付出了艱辛汗水,腿練腫過、腳起了泡、磨破了皮,平均一個月要練壞一雙皮鞋,但沒有一人因苦累而退縮。
讓女民兵方隊隊長李彥田都有些佩服的是,「根據訓練要求,隊員每天在訓練場的訓練量上要走十二圈。這樣的強度對男孩子都有些吃不消,何況是這些柔弱的女隊員。但是她們還是堅持下來了。八0後與九0後,沒有讓人失望。」
其實熟悉女民兵方隊的人都知道,讓這些沒有任何軍隊訓練的隊員登上「閱兵式的舞台」,可謂是「風險大於一切」。據女民兵方隊負責人介紹,女民兵方隊由北京市朝陽區在編女民兵遴選抽組而成,隊員由在校大學生、留學歸國人員、公務員、教師、醫護人員、大學生村官、企業職員等構成。
但是她們給人最大的驚喜就是「變得太快」。從T型台上走「貓步」到閱兵場上踢正步,從時尚前沿到綠色軍營,作為女民兵方隊的領隊,趙娜和張曉菲從參訓前的廣告模特專業的大學畢業生來了一次完美轉身。
從走「貓步」到踢正步,這里的一切隊列動作都和她們以前所學的專業相悖的,受閱動作體現的是陽剛、挺拔、整齊,那些舞台上所謂的柔美、自然、放鬆在這里可謂是「背道而馳」。趙娜起初因為身體柔弱無力,被很多隊員送上「面條」的雅號。
然而這些「面條」生性不服輸,從報到那天起,她從未請過一次假,一直堅持訓練。經常加班加點練體能,別人做20個俯卧撐,她做50個,別人端腿5分鍾,她端腿15分鍾。為了糾正動作,教練給她帶過各種「刑具」。別人休息的時候,她就找個沒人的地方練踢腿。她最怕生病,不是怕疼痛,而是怕影響訓練,腳腕腫得像饅頭一樣也堅持著,腳每落一下地就鑽心的疼。
用隊員們的話說,「拼就拼出點顏色,不流點血與汗,如何在天安門前享受T型台的味道?」
盡管每天訓練很苦,但「美」沒有耽誤。在閱兵村,如果仔細觀察,能看到許多正在訓練的隊員面龐上淡淡的妝容。女孩子上場訓練前會塗上防曬霜,晚上訓練結束回宿舍第一件事是給自己敷上補水保濕面膜。
有隊員告訴記者,與其他方隊不同的是,隊員可以在訓練與閱兵時使用化妝品,以最美的形象走過天安門廣場,這可謂是「天生的」特殊待遇了。